当前位置:首页 » 礼物推荐 » 感谢北斗

感谢北斗

发布时间: 2022-10-04 21:46:29

1、卜庆君的贡献——中国北斗导航卫星诞生记

揭秘“北斗”是如何酝酿出来的
北斗前传:
从北京北三环一个普通招待所三楼那个简陋狭小的“游击队”办公室,到今日浩瀚宇宙中七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计划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理想与挫折,艰辛与荣耀。
71岁的卜庆君有一个半旧的本子。他小心翼翼地翻开,拿出夹着的一页报纸,“你看看这是不是美国和中国谈判的那一篇?”如果不戴眼镜,年逾古稀的卜庆君没办法看清报纸上的文字,但是凭借着剪报的形状,他依旧记得上面的内容。
这些剪报都是关于北斗导航卫星的报道,从新卫星发射成功到中美谈判,他都一一剪下,珍藏起来。
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家开始研制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后来,这个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被命名为“北斗”。这一计划从最初的“最高机密”,直到如今逐步推广为民用,已经走过了20多年。曾经的主力科学家已经成为白发苍苍的院士,北斗系统的理论创始人也已经故去。
在这20多年中,卜庆君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参谋成长为总参谋部测绘局局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再成为现在的退休老人。作为项目创始人之一,他对于20多年前的事情记忆犹新。
一。
1985年,卜庆君受邀参加了在华盛顿举办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国际运用研讨会”
“那个会议是在1985年的4月15日到18日。”尽管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卜庆君依然清楚记得具体日期。出发之前,学天文大地专业的卜庆君已经了解GPS的功用和发展情况。但是,外国专家在会议上的发言却让卜庆君提高了警惕。
美国的GPS系统诞生于1973年, 由美国国防部组织研发。在那次研讨会上,除了介绍GPS的前景和用途,美国军方告诉与会者,GPS的编码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军方会采取三种措施应对紧急状况:第一,降低对方的导航精度;第二,随时变换编码;第三,进行区域性管理。也就是说,通过以上三种方式,美国军方可以限制国内外用户对GPS的使用。
“这些都是在会议上公开说的。我了解这些之后,就觉得如果我们依靠这个,那我们不是要受制于人吗。”卜庆君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
根据掌握的情况,卜庆君撰写了一份报告,其中写道,“对于GPS的发展和应用要跟踪研究,与此同时要发展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但这只是一个梦想,具体怎样开展研究,毫无头绪。
就在同一个月,卜庆君受邀参加了另外一个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家陈芳允在会议上作了一个在当时听来十分新颖的演讲——“利用两颗卫星就可以解决地面定位问题”,后来被归纳为“双星定位”。卜庆君在会场里坐着,突然意识到这似乎可以用来开展中国导航系统的研究。他找到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得到鼓励的卜庆君直接去往陈芳允家里。在说明自己的来意之后,陈芳允告诉他,“其实我们自己已经研究了两年。”作为著名的电子学专家,陈芳允和其他同事两年来的研究成为了日后“北斗计划”的奠基理论。
在初次沟通之后,陈芳允开始为卜庆君介绍对此理论有所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在北京黄寺附近的一家宾馆组织了一次理论说明会。“大家都觉得可以,我们就决定开始筹备可行性论证。”卜庆君说。
第二年3月,卜庆君起草报告请求国家启动双星定位系统的研究。一个月后,由国家主管部门召开了可行性论证会。“参加会议的人还真不少。铁道部、电信局、交通部、林业局都去了。”卜庆君语气一转,“但是,支持的很少,还是泼冷水的多。”
人们提出了三个质疑:第一,既然有GPS,为什么我们还要搞这个双星定位?第二,我们的技术水平能否达到?第三,我们有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大家说的确实都是现实问题。从这开始到后来的很多次讨论,都有不同意见。现在回头想想,我很感谢这些意见,让我们必须很谨慎。”卜庆君说。
与会者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美国GPS系统自1973年开始研发,已经耗费上百亿美金,并且承诺向全球提供服务。而此时的中国,走出文革尚不足十年,国民经济仍在困顿之中,人力物力奇缺。
会议进行了热烈甚至是激烈的讨论、争辩,最终,众人从国家战略和特殊时期国家安全的角度,认识到自主研发导航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卫星测量手段对国防建设、科研建设的重要意义。很快,参与研发的团队列出了17项重大原始试验专项。
在这之后,从1986年直至1994年的八年时间里,这些科学家一直埋头于理论的推演和专项实验。
二。
卫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充满神秘。
“其实卫星就相当于以前打仗时候的消息树。在一个高地上种棵树,有日本鬼子来了,人们就把那棵树拽倒,另外一边的人就都能看见了。”北斗导航系统工程总师、被誉为中国“卫星之父”的科学家孙家栋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就是信息传递。卫星另外还有两个功能,即信息获取和导航。”
卫星导航是这些用途中最为复杂的问题。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如果围绕着地球发射24颗卫星,形成三个不同的轨道面,编织成一个网络,那么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同时看到四颗星。美国GPS系统的研发就是依据这个原理。
而与此不同,中国科学家陈芳允所提出的双星定位,是只用两颗卫星即可完成最基本的定位功能。“这是根据中国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设定的,”孙家栋说,“当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经济实力不够。而且,当时也不需要设计出针对全球的系统。”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研究只用于中国本土的卫星导航系统。自从1986年的会议上人们达成一致之后,导航项目的研究就开始各自向不同部门申请科研经费。然而,北斗计划的正式立项,一直等到1994年。
1994年,所有的前期论证工作基本完成,专家团开始撰写立项申请。因为测量就是定位方向,这个中国的导航计划被命名为“北斗”。
立项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遇到的第一个阻力,是从研发之初就困扰着科学家们的经费问题。1995年,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汇报北斗计划。国务院当时对此计划作出了批示。“批示说,这个计划很重要,但也说钱可能没那么多,是不是可以考虑先搞预研。”卜庆君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
所谓预研,是指国家划拨少量款项进行尝试性预先研究工作,而并不能提供充裕资金保证项目的完成。
得知这一指示后,卜庆君坐不住了。当天晚上,他给国家主管部门领导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里,他恳切地说,“咱们可不能再搞预研,这个项目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如果搞预研就等于把这个项目毁了。”
王统业这位领导在电话里劝他不要着急。两天之后的领导例会上,他将卜庆君在电话里的想法说给大家,大家商议之后觉得还是应该尽力申请正式立项。
彼时,中国另外两个卫星计划已经确定,两个计划分别有一颗备份星指标。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将前两个计划的备份星指标分给北斗计划使用。“我们和两个卫星计划团队多次商议,如果你们打(卫星)成功了,备份星就不需要了。打不成,你们还得继续找问题呀。所以,就先给我们用好了。”中国卫星导航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北斗计划工程副总师谭述森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说。
这样的腾挪就使得北斗计划的最初立项不再需要单独划拨资金,这个新生的卫星导航计划终于得以正式立项。此时,美国的GPS系统已经走过快二十年,整体系统已经完成布网,正式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而俄罗斯自己研制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已在建设当中。
三。
问题接踵而至。
从1985年进行论证开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就一直担任着北斗计划中卫星方面的设计工作。而当北斗计划正式立项之后,正巧赶上航天飞船“神舟”计划开始上马。这样一来,任务一下子加重。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希望将北斗计划的工作迁往上海。
而如果迁往上海,研究工作基本需要重头再来。
“这也是1995年下半年的事。这一年啊……”回忆起那一段往事,很多当事者都不免叹口气。当时,这个调整并未与总参测绘局商议。卜庆君知道之后,直接给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曹刚川的秘书打了一个电话,“你跟曹副总长汇报一下,不能答应这个调整,要不就把计划毁了。”之后,卜庆君又直接找到曹刚川,陈述迁址之弊,争取首长的理解支持。
迁往上海的计划最终没有实施。此时,相关专家已经陆续被调往北京。但是,这些研究浩瀚宇宙的科学家甚至没有一间合适的办公室。“当时房子很紧,来了人都是打游击。”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谭述森说。北斗计划最初的办公室,就设立在总参测绘局招待所的三楼。
“连我现在这办公室的一半大小都没有。”谭述森指着自己40平米的房间说。他到任的时候,办公室一共五个人,狭小的空间内只能将就容下办公桌。
匮乏的不只是办公设施,还有人才。卜庆君曾经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长商量,希望对方能为北斗计划提供几个博士生。对方十分爽快,“你去挑人,他们愿意去,我就放人。”卜庆君赶紧派人到哈工大,每个前来应聘的博士生都会问两个问题,“待遇多少?能解决住房吗?”
而就在他们与博士生洽谈的同时,广东一家企业前来招聘,待遇是月薪五千,另提供一套住房。一个月之后,卜庆君的部下一个博士生都没有招到,只有四五个本科生愿意前往北京。
领导觉得必须解决住房问题,不然没有办法吸引人才。于是,一方面开始着手盖宿舍楼,另一方面开始跑到北京市规划局,提出建立北斗计划总站需要用地。规划局很大方地表示,“你们是保密单位。顺义那边要哪块,我们来安排。”主管领导表示太远,不满意。对方又说,“那就沙河以北,哪块都可以。”
“我们要上地。”
“其实我早就都看过了,就选好了上地。”如今,卜庆君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笑呵呵地回忆。但是,上地附近已经完成了规划,无法更改。卜庆君就与位于上地附近的航天城的负责人协调,在共用水电的情况下,划拨出了附近的两块土地作为工作区和生活区。
记得那是1997年1月16日,距离春节还有三天,北斗地面中心的基建经费也最终敲定。
四。
但是一切远比设想的要复杂。
就在决策指挥层为这个项目奔忙的同时,北斗研发团队的科学家也一直在进行着自己的工作。他们为自己定出的目标是“保八争七” ——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时间保证在1998年,争取提前到1997年。
由于北斗系统的奠基理论为双星定位,那么地面上的第三个点就需要有精确的地面高程,即地面高低分布的精确数据。对于科学家来说,这个高程数据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化工程。“我们有三十年海量的测绘资料,但这些资料都是纸质的,必须全部数字化。”总参测绘局一位资深专家回忆说,“这就需要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但那个时候,拥有这样的计算机都很困难。”
在总参测绘局局长袁树友少将的记忆中,这项庞大的数字化工程是从1996年开始的。“那时候咱们的银河计算机也满足不了需求,专家还是建议购买国外的设备。”袁树友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最终,巨型计算机引入了北斗计划。
在北斗系统筹备之初,这些早已熟悉GPS的科学家为自己提出要求。“导航精度要高,要有自己的创新。”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谭述森说。他所指的创新,是指北斗系统独有的、GPS不具备的短报文通信功能。
“这120个字的短信功能有时候非常重要,用户之间可以互相联系。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所有通信都断了,救援队就依靠这个功能。”一位院士专家如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制定了导航反应的标准,在5秒之内必须有所反馈。“其实5秒都会觉得时间长,咱们必须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如果过了几分钟没有导航显示,那你肯定认为这机器坏了。所以从一开始,我们这制定了5秒的标准。”谭述森说。
为了达到这些标准,北斗卫星发射时间推迟了两年。直到2000年10月,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颗卫星才正式送入轨道。而在此六个月之前,北斗系统的理论奠基人陈芳允已经因病去世。
“他去世的时候,我去他家了。唉……”卜庆君老人叹了口气。陈芳允最终没能看到自己的理论成为现实。
时隔两月,第二颗卫星成功发射。此刻,从提出理论,到发射卫星上天,北斗计划已经走过15年。
在最初的双星定位理念实现的同时,北斗总师孙家栋开始把自己的担忧摆上桌面。“当时就担心如果两颗星当中有一颗坏了怎么办。我就觉得这个问题很为难,无论如何也得向领导汇报。”孙家栋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于是,经过申请,又补发了两颗备份星。而在一切都看似顺利推进的时候,麻烦再次降临。北斗一期和二期之间衔接的一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突然全部断电,完全报废。为此,研究团队紧急制定了一个名为“泰山计划”的方案,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当年年底,以保证北斗计划一期和二期的顺利交接。
2003年12月开始,北斗系统正式开通开始向国内用户提供服务。作为测量技术手段,虽然目前北斗系统的应用还远不如GPS一样完善,但以往一直依赖于GPS授时、导航的用户,开始多了一种选择——而这从长远来说,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在经济利益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2月,北斗二代论证会召开,已经退休的很多领导仍到会参加。会议上,专家评估后宣布,当12颗卫星布网完成后,北斗系统的年产值可能达到500亿。
如今,中国军队的导航和授时方式已经逐步由GPS向北斗转换,而金融、电力、渔政和森林防火等民间领域也逐渐尝试使用北斗系统。2010年12月18日,北斗系统成功发射了第七颗卫星。目前,北斗系统进入了卫星发射布网的高峰期。按计划,到2020年,北斗将与GPS一样,成为一个向全球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为人类贡献了“司南”的中华民族,通过北斗计划,进入了定位和授时的宇航时代。

2、15年北斗星整备,谈谈用车感受,感谢你的陪伴

露个脸[嘻嘻]

这个角度看着很养眼的,加装的大雨搭透明的,个人感觉很棒

前后挡泥板

性感的小屁屁[偷笑]

大鹏展翅

后边来一 

里边也不能少,加装的扶手箱。脚垫,方向盘套是原车主封的,手感还好,后期准备把方向盘换一个

老婆开车穿的平底鞋[尴尬],

亚麻座套也是原车主留下的就是有点脏,这两天抽空拆下来好好洗洗

车内照明灯换了LED光源很亮,

一对冰蓝的小眼镜

晚上的效果,有没有特别?_>`酷…改了疝气大灯,没拍照,有点遗憾,等下次再发个改大灯帖子

别的地方拍的[嘻嘻]

雨搭的细节图

给我心爱的小??,配的太阳能等离子空气净化器,很高大上有没有…

宝马530原车充电器(哥们宝马车上两个)另一个就归??用了,充电很快,对手机电池?有保护的

原车主不抽烟?,小??的烟灰缸跟新的一样,继续保持,因为本人也不抽烟?[嘻嘻]

原车主改的CD,挺好用的,据说是比亚迪F?原车的,音质还可以

手机支架,出风口小风扇都是网上淘的

仪表板罩,原车主后换的不知道是什么纹,还有四个门的啦手,是一套的看上去很上档次,仪表的壳磨的有点厉害,看着闹心,以后有机会了换一个

以上的都是外观,和内饰,小??是15年二月份的1.6万收的,发动机清洗保养用的黄壳,空滤,机滤,换火花塞,清洗节气门,汽油滤芯,发动机别的没有动,提速杠杠滴。底盘部分,平衡杆胶套,外球笼防尘套,手刹线,后刹车片,要重点说一后刹车鼓很难拆,上大型(拔轮器)才搞下来,俩轮子我一个人搞了一下午,,有一哥们开个小修理店,底盘发动机的保养维修都是我一个人搞定,两手油没几会拍照?,有点遗憾,弄了一天半,累惨了都,后检查发动机前机脚烂了变形,这几天有时间了也给换掉,以后的用车,维修有不明白的再向各位老铁求教

3、中国的北斗之父是?

孙家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孙家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因其贡献被誉为“北斗之父”。



6月28日在北京副中心通州举办的“2018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论坛暨‘北斗科创云平台’启用仪式”上,年近九旬的孙家栋院士莅临会场,受到业界的敬重和赞誉。

为表达谢意,云海桥团队专程前往看望孙家栋院士,就孙院士对北斗科创云平台的认可和支持表示感谢。

4、我国的北斗卫星,为什么要向全球开放,那外国人会不会说中国人好,感谢中国

为了扩大商业用户增大影响获取利润。没有基础用户数量这东西就只好靠国家扶植过下去
至于会不会说好,你手机用GPS你说美国人好感谢美国了么?

5、北斗系统与GPS相比谁强?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中非常重要的星宿。它主要是由七颗星星组成的,形状为斗状或是勺状,故称北斗。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夜晚会出现在不同的方位。在《甘石星经》和《天象列星图》中有记载过,古时候的人,根据北斗七星来判断方向、天气、时间,具有指示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夜空中又多了一个颗闪亮的星星,那就是北斗卫星。它可以全时段为不同需求的人们提供精准可靠的定位、导航以及授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

奉命于危难之间,不惧危难

中国北斗应时而出,打破了卫星导航系统(GPS)的垄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有今天的成绩,还要感谢这位“两弹一星”元老孙家栋。

孙家栋先生,辽宁复县人,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的开拓者,是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工程的总设计师。孙家栋先生为中国卫星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北斗卫星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北斗之父”。

孙家栋先生在求学路上因为是左撇子而被劝退,但他奋发图强一年时间学会用右手写字,继续开始他的求学之路。在他21岁那年,孙先生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去苏联学习。他艰苦学习7年,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的他激动不已。

满腔热血的他在37岁那年被钱学森先生任命为东方红一号的总设计师,临危受命却不畏艰难,迎难而上。

他说:“别的国家有的,我们也要有,祖国需要什么,我就去做什么。”这句话或许是一腔热血,或许是滚滚热血,但是他说到做到了。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从那一天起,浩瀚的宇宙太空中也有一颗属于中国的“星星”了。1974年,中国第一颗遥感卫星发射,但结果令人大失所望。火箭仅升空20秒,就爆炸了。当时对于孙家栋先生和那些技术人员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这是他们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几年时间的心血,但现在全部都付诸东流了。孙家栋先生因为之前压力太大在开会时就晕倒过,在看到这样的结果后,他承受不住,再次晕倒过去。

等到他醒来以后,他一个人躲在地下室的一间小屋子里痛哭流涕。

在简单的调整之后,全部的技术人员包括孙家栋先生在严寒的天气里,在沙漠里,寻找了三天三夜,掘沙漠一尺,寻找火箭的残片,分析失败的原因。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成功的道路上总会有阻碍你的事情出现,但只要不断调整自己,找到原因,再重新出发,你依然是最强大的,成功也会彼岸等你。

他们在经过艰苦的寻找,最后找到失败的原因——火箭中一根导线的铜丝质量不好,因火箭升空剧烈震动而断裂。

后面的研究他们紧抓质量,日夜修改,不断完善,一年后,我国的第一颗遥感卫星正式升空,并在三天后如期返回。

“形影不离”是他最大的贡献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航空事业不断发展,探月计划、航空计划相继开展,嫦娥号、风云号航空器都相继飞向太空。在孙家栋先生的指导下,我国航空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的“星星”也越来越亮了。孙家栋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航空事业,对于他来说,航空与他已经“形影不离”了,这辈子都不会再离开他了。如今的孙先生已经九十多岁了,但他依然奋斗在航空航天事业的一线,不离不弃。

一马当先的GPS

在二十一世纪,也就是现在,多少人已经离不开导航了。没有导航就不知道方向,没有导航就没有办法出门。多少路痴路盲在离开导航后,分分钟面临的就是迷路。

GPS最开始的是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的一个项目,在1964正式投入使用。GPS出现在大众视野并且投入使用的时间比较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GPS是具备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确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快速地为不同需求、不同行业的人或单位快速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不仅快而且相当准确。GPS定位卫星导航系统已经与与各行各业密不可分,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快速出行的辅助工具。

前路很长,仍需努力

GPS卫星导航系统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虽然在卫星定位功能上较为相似。但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是大不不同。除了制造的国家不同以外,GPS出现的时间更早,目前已经覆盖全球范围。但北斗卫星还未能完全覆盖全球。

我国的北斗卫星,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现在也已经在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等行业广泛运用。也进入了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等消费领域,而且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的通信和目标定位功能是GPS系统所不具备的。

但孙先生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他表示,别的国家数十年近百年的研究成果,不是我们二三十年便可以赶超的,路还很长,千万不要自大,清醒一点。在当时,北斗卫星现在正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

北斗卫星检测的是二维平面的定位数据,在国土以外的地区的准确性还可以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再者是北斗卫星的反馈时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候觉得已经很快了,确实,一秒确实很快,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但这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但北斗系统若是用到军事方面,更具体一点儿,运用到战争时,一秒便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

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好头,进入正轨,那么只要坚持下去,成功就水到渠成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孙家栋先生和他的团队已经为我国的北斗卫星事业开了一个好头,我们又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再次完成蜕变。

无论是在精确度还是在传递时间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北斗卫星的精密授时已经相当快而且准确,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是中国的盛世,也是全球的盛世。我们也坚信,中国北斗卫星事业会越来越辉煌。让我们未来一起见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熠熠生辉吧!

6、我国的“北斗精神”是什么?

北斗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是:以国为重。

建设背景: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国重器。建设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6)感谢北斗扩展资料

发展沿革:

从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航天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陌生领域从无到有进行全新探索,在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光,推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闪耀浩瀚星空、服务中国与世界。

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三步走”发展战略决策,到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技术路径设计,再到用两年多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区域到全球的发展历程。

7、精致北斗星9000公里使用感受,感谢陪伴

之前发了个多图的帖子,申精,版主留言说图片给力,文字太少,让我再配点文字,给我精华,我看一下之前的帖子,不是文字太少,而是一个字也没有,版主还比较委婉,哈哈哈。我老了,不太会给那个帖子配文字,索性重新发一遍吧,也顺便说说使用感受。

不知不觉,我心爱的小星星自5月以来已经7个多月了,目前跑了9000公里,公里数不算多,平时出远门也有开别的车,小星星基本就是市区开,偶尔三五百公里的小短途。

保养了2次,首保是3000公里去的4S店,免费换的5W30机油,还有机滤,空滤只给吹吹,不过经常市区开,不怎么脏。第二次保养是8000公里时候在当地换的嘉实多金嘉护5W30,豹王的机滤。(发这帖子说到这儿我才想起来,由于朋友修理厂没有空滤现货,我就说自己买了换,结果到现在还没换呢[尴尬]忘了,一会发完帖子我得淘宝了。)

我这个小车,除了第一个帖子里边说的改了一些东西之外,除了保养2次和换氟以外,没动过其他东西。换氟是因为最热的那几天车内温度感觉不是很凉,外边30多度,车子启动时,进入车内,也感觉瞬间凉爽,但是,在人体适应了车内温度以后,就觉得它不再继续凉了,始终也不能让身体清爽,稍微有点粘粘的,我怕热,所以换了朋友修理厂三美铝罐的氟,试车,感觉和原车没啥区别,后来又买了电装的氟,三罐,都说挺好,加上心里总盼着能好,又换了,结果。还是没啥区别,大概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车内在太阳底下二十三四度吧,不能再继续凉了,原车那时候二十四五度这样,所以,建议大家别轻易换氟了,没什么大用处,还浪费钱,我是新车,是这个效果,不知道老车换的话能提升多少。

这个车,压缩机不是很好,太吸动力,正常巡航时候,压缩机启动以后车子瞬间往后坐一下,此时加速也没有平时那么暴躁,跟肉牛似的,以后有时间我得研究研究换换压缩机,我的吉姆尼比它排量小,但是那个小压缩机体积还小,也不吸动力,像没开空调一样,不知道吉姆尼压缩机能不能装在小星星上,有大神知道吗?雨燕,天语啥的我也没开过,不知道吸动力不?谁给赐教一下?感谢!

再说异响问题,我的车,做了装甲,加了好几根平衡杆,市区道路,和十万二十万车底盘几乎没区别,速度快了转弯也没感觉侧倾明显,和城市SUV差不多吧,总之我这个暴躁的驾驶方式在城市开起来时各种超车,变线,随心所欲,刹车80公里以下还比较给力,没那么不堪,速度再快就要更提前减速了。在乡村路况不好的水泥路,沙石路行驶,底盘异响并不多,转向支臂和前悬有时或多或少的有点声响,再就是正副驾车门有异响,不是那种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是弹簧压缩似的咯吱声,我也没在意,还有副驾驶座椅靠背颠簸时有咯噔咯噔的声音,我用手敲击靠背,就像螺丝没拧紧一样,其实拧紧了,想了个小办法,用稍硬一些的硅胶剪了一个垫片,塞进螺丝那里,就是坐垫和靠背的连接处,完美解决。其他没什么异响,毕竟三四万块钱的小车,买之前就想到了,完全接受。

说说动力,我性格比较急躁,肉车我得难过死,这个小车,市区驾驶,还是非常给力的,有人说它动力肉,但我告诉你你得了解发动机参数,别用温柔的驾驶方式一千五六百转就升二档,那样会觉得动力不行,我都是三四千转升二档,这个发动机最大扭矩转数是3600转释放120牛米,你们自己想吧,如何让动力衔接的流畅,发挥发动机最大的效率,我的意思懂了吧?刚买时有次红绿灯我正常起步,一辆奥德赛急加速,我寻思试试,留一脚油门踩了多一半,让我没想到的是瞬间推背,六千多转升的二档,继续踩,八九十码了,奥德赛在我身后压根干不过我,所以我开这车,随心所欲,很自如,但咱该说啥说啥,这小车过了100以后,提速就拉倒了,只是正常的提速,所以,它并不适合高速公路,除非你不超车还好。

至于舒适型,我能说它悬挂很舒服吗?在起伏的公路行驶,速度六七十左右,它的悬挂挺软的,连我弟弟都说他家的思域那破悬挂能把人颠死,铛铛的。实际我开也感觉挺舒服,就是过坑时候因为轮子小,没有大轮子车相对从容,不过还好,哪有那么多坑。

噪音方面,我做了全车隔音,铺了温莎棉和止震板,树脂底盘装甲,没啥噪音,很安静。音响系统我做了主动分频,装了功放,DSP,换了可以读无损的CD主机,6个喇叭,音质方面我吹个牛B吧,A6或者5系那样玩意的原车音响系统肯定是不行了,雷车ES300H顶配的马克莱文森我整不过它,但低配的音响我就能整的过它,奔驰的大柏林,小柏林我也整不过它,但E级没选装的原车喇叭肯定不好使,哈哈哈。

卖了已经开了11年的手动吉姆尼,铃木退出中国那时候又买了个自动,当时全国不到一百台,给我优惠一万一,给力。

好了,不吹了,我都不好意思了,咱也没吹过牛B,就是喜欢音乐而已,小车虽然便宜,但不能亏了耳朵,主要是对生活的态度,雨天,雪天,一个人,一首歌,慢慢的游走在城市的街头,感受音乐带来舒缓的心情,或是心潮澎湃的震撼。

对了,还有油耗,这个车,排量小,我脚法重,基本都是七八个,八九个油,有时候也超过10个。如果带着孩子在国道溜达,八九十公里每小时,5个多油,我回老家,20公里多一点,从市区开出来,再走国道,基本0.9升左右或者1升多一点点的油,我装了OBD行车电脑,可以看精确的油耗显示等信息。 啰嗦一大堆,连续发点照片吧。

8、中国的北斗之父是谁?

孙家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孙家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因其贡献被誉为“北斗之父”。

6月28日在北京副中心通州举办的“2018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论坛暨‘北斗科创云平台’启用仪式”上,年近九旬的孙家栋院士莅临会场,受到业界的敬重和赞誉。

为表达谢意,云海桥团队专程前往看望孙家栋院士,就孙院士对北斗科创云平台的认可和支持表示感谢。

9、他用北斗三号卫星照亮中国人的梦!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谢军,1959年生于山西省临汾市,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系雷达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 

 


从事航天工作30多年来,谢军历任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副所长、所长,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现任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

“3、2、1……点火!”2017年11月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划破苍穹、翱翔太空。“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北斗三号卫星首次发射圆满成功,拉开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序幕,为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点亮了又一盏明灯。

测控大厅欢呼的人群中,一位戴着无框眼镜,身着蓝色外套的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不住地鼓掌。他就是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很开心也很兴奋,北斗这张蓝图终于实实在在地摆在大家面前。同时,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胜不骄、败不馁。35年来,谢军把他所有的热情和执着都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当第55颗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北斗三号卫星研制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新纪录!

我们北斗三号逐步把所有星上的单机产品的国产化率从80%提高到了100%。所以国产化这件事情,我觉得在我整个负责和跟大家一块研制北斗三号卫星过程中,应该是做得比较漂亮的一件事情。

10、北斗临台座 南山献寿诗 什么意思 谢谢高师解答

你好!

这句话是用来为别人祝寿的。
中国文化里就有一句“寿比南山”,借用南山来指高寿
而北斗星在中国文化里有消除灾厄,保泰安生之内涵。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北斗星降临保佑您一生平安幸福,连象征高寿的南山也向您献来祝寿之诗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