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中秋节吃什么
1、中秋节吃什么好
一年一度中秋节,全家团聚,其乐融融,这个时候,是不是要吃点什么?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吃月饼赏月,似乎一直都是中秋节的传统。那么,除了月饼,中秋节都应该吃什么呢?
1、月饼
中 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 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当时,杭州民 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2、桂花糕
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3、田螺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4、柚子
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
5、鸭肉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而且,中秋前后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6、糍粑
糍粑是圆的凝聚,它始终与圆相伴。蒸糯米的蒸笼,打糍粑的碓窝,放糍粑的簸箕,做馅的黄豆、花生、芝麻等等无不与圆同在,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
7、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这个东西没剥开的时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开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也是取个团圆的意思。
8、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9、烤肉
在我国台湾省,中秋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烤肉,在内地现在许多商场中秋前夕也搞起了烤肉特卖会,所以很多人光顾。在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吃烤肉也变成了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菜肴。
10、麻饼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2、中秋吃的传统美食
1.桂花糕
中秋备神节是桂花飘香的时候。在中秋节期间,许多人会用桂花为桂花糕或浸泡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散发着桂花特有的清香。
2.月饼
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传统小吃之一,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中秋节的代表。别看都是月饼,其实种类很多。就月饼的种类来说,有广式、京式、苏州式、潮州式、云南式。不同地区的人口味不同,这也让月饼更加丰富。月饼通常是圆形的,可以一家人分享。它们代表着团圆与和谐,有着美好的寓意,所以在中秋节一定要吃。
3.田螺
在广东很多地方,中秋节也有吃螺蛳的习惯。中秋节前后,螺空,腹中无螺。所以肉质特别肥,是吃田螺的最佳时机。而且蜗牛肉营养丰富,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4.鸭肉
元末,蒙古统治者压迫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管制制度严格,无法清晰地组织斗争,就用了暗语。当时汉族人称蒙古人为“达子”,故取谐音“鸭”。人们一致认为,中秋节吃鸭子意味着大家将一起采取行动推翻袁统治。而且八月的鸭子肥美适宜,口感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5.南瓜
中秋节家人团聚,少不了大鱼大肉。吃一些南瓜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脂肪摄入。南瓜秋季成熟,富含膳食纤维和β-胡萝卜素,可减缓血糖上升,降低血脂,预防便秘。此外,干燥的秋季多吃南瓜也能滋润皮肤。
6、石榴
中秋节也是石榴成熟的时候。石榴呈红色,形似玛瑙,果实晶莹剔透,因此成为古代餐桌上的供品之一,寓意长寿、团圆、吉祥。所以,选择在中秋节吃石榴也是有寓意的。
7.户外烧烤
在中国台湾省,几乎每家蚂滚早每户都在中秋节吃烧烤。事实上,很多年前,两家酱油制造商在电视上做了一场大广告,许多商场在中秋节前夕举行了烧烤相关产品的特别销售,因此许多人光顾了他们。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吃烧烤成了家家户户必闷雀不可少的一道菜。
8.汕头
用清水煮一大锅芋头,粘上糖,是过去穷苦人家的真实生活。在江浙一带,芋头的发音与“云来”相似。因此,在中秋节吃芋头不仅是一顿美味的饭菜,也是好运的象征。
9.大闸蟹
这是江浙一带的风俗,中秋节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圆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令人神往。回到世俗生活:但是今天的大闸蟹一定够贵。最好把十五的月亮留给明天。
10.喝桂花酒
中秋之夜喝桂花酒,人们在月中仰望桂花,闻阵阵桂香,饮一杯桂花酒,全家共庆甜蜜,欢聚一堂,成了节日的美好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还具有食用价值。在屈原的《九歌》中,有“扶马而战,饮桂浆”“饮桂酒而椒浆”等诗句。可见我国喝桂花酒的历史很久了。
3、台南地区有在中秋节吃麻薯的习俗,麻薯在中秋意味着什么?
在台北过中秋,是要祭祖的。普通台湾人的家中都供有祖先。中秋节的时候,会在摆有祖先牌位的桌子上,摆上“三牲”和“三素”。所谓的“三牲”是指鸡肉、猪肉和鱼肉,所谓的“三素”是指三种水果,至于什么水果倒没有特别的界定。
在台湾农民中,过中秋时,则要祭拜土地公。此习俗是要感谢土地公保佑其有丰富的秋收。除了祭祀土地公,农民还得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是以竹子夹上土地公金,插在田间。在台湾南部,森林茂密,农民们在中秋之日,还有祭拜树王公的习惯。
闽南话中,月亮被称为“月娘”或“月娘妈”。每逢中秋,台湾民众大多要“拜月娘”,在香案上摆上月饼、柚子、柿子,祈求阖家平安。祭月的活动男士可以参加,但拜月的活动男士就不能参加了。所以在台湾,“拜月”就成了妇女的专利。
高雄县饲养水鸭的风气很盛。中秋节前后正是水鸭公初长最嫩的时候,美浓地区的客家人往链卖往于中秋节宰食水鸭公加菜,成为当地中秋的特色。台南地区则有在中秋节吃麻薯的习俗。
跟祭祖先一样,台湾人过中秋节也不能少了烤肉。每到中秋节的傍晚,家家户户就会拿出已经腌好的肉在自家的阳台或者庭院里开烤。中秋节当天,公园里到处都是来烧烤的人。台湾人认为烤肉活动的时间比较长,能大大促进亲友间的情感交流。
每值中秋,台湾街市上都会卖一种用来供儿童祭月用的“兔儿爷”。“兔儿爷”源于明末,以泥土塑造成兔首人身,坐段运姿如人形。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转变成了“中秋”的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多样:有武士形,商贩形,还有剃头师和裁缝师形等,其多样化的造型丰富了儿童过中秋的情趣。
吃柚子也是闽台地区人民的中秋特色习俗。柚子有“佑子”的谐音,蕴意吉棚燃逗祥。柚子皮剥成花瓣一样的形状,好给小朋友做帽子。戴柚子帽是台湾的中秋习俗。在台湾,柚子又称作文旦,小孩子喜欢以文旦作为装饰戴在头上。
4、中秋除了吃月饼还吃些什么呢?
1、莼菜鲈鱼烩
在杭州,莼菜鲈鱼烩是必做的中秋家宴菜肴之一。这不仅因为这一时节的莼菜鲈鱼好吃,更是因为晋代张翰借思乡的“莼菜、鲈鱼”,弃官返回故里的千古美谈,使莼菜成为思乡的象征。
2、菱角
有的长辈会在中秋节用菱角煲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既可以解腻,还能助消化,据说还可以让孩子长得聪明伶俐。
3、毛豆
在江浙一带中秋节会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4、山东麦箭
所谓“麦箭”就是,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中秋节当天,青岛人除了要吃好中秋晚宴外,早餐、午餐一般都蒸饽饽、包子,当然还有麦箭,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5、田螺
田螺是广州人和珠三角居民中秋节少不了的美食。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而且,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
6、螃蟹
“无蟹不成秋”,在中秋赏金菊、吃螃蟹,是爱吃螃蟹的浙江金华人中秋节一大美事。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易于消化,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5、中秋必吃的五样东西除了·菱角,田螺,柿子还有什么?
中秋节必吃的8种美食
2013-9-11 15:34:00 中国食品科技网
中秋节的到来,人们开始烦恼除了吃月饼,还可以吃什么?而且还要吃得营养又健康。其实,跟着小编的步伐,你会发现中秋还有许多营养健康的传统美食。
1、大闸蟹
这是江浙一带的习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个中滋味让神往的。回到世俗的生活:不过今天的大闸蟹一定够贵,不妨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留到明天吃也罢。
桂花糕
2、鸭子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棚则纳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而且,八月份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盯配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3、烤肉
在我国台湾省,中秋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烤肉。其实多年前两家酱油厂商在电视上大展广告攻势加上许多商场在中秋前夕搞起了烤肉相关产品的特卖会,所以很多人光顾。在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吃烤肉也变成了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菜肴。
4、南瓜
中秋宴全家团圆,少不了大鱼大肉,吃些南瓜可增强饱腹感,减少脂肪的摄入。南瓜在秋季成熟,富含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有减缓血糖升高、降低血脂、防止便秘的功效。此外,秋季干燥,多吃南瓜,还可滋润肌肤。
5、田螺
在广东许多地方,中秋节还会有吃螺蛳的习惯。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6、芋头
用清水煮一大锅小芋头粘了糖吃,是过去穷人家的实在日子。在江浙一带,芋头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中秋节吃芋头,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7、桂花糕
桂花酒,八月桂花香,的确,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8、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这个东西没剥开链没的时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开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好看。也是取个团圆的意思。
6、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吃什么食物
1、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桂花糕
桂花酒,八月桂花香,的确,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2、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田螺
在广东许多地方,中秋节还会有吃螺蛳的习惯。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3、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月饼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小吃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其中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
4、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鸭肉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而且,八月份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5、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南瓜
中秋宴全家团圆,少不了大鱼大肉,吃些南瓜可增强饱腹感,减少脂肪的摄入。南瓜在秋季成熟,富含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有减缓血糖升高、降低血脂、防止便秘的功效。此外,秋季干燥,多吃南瓜,还可滋润肌肤。
6、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这个东西没剥开的时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开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好看。也是取个团圆的意思。
7、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烤肉
在我国台湾省,中秋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烤肉。其实多年前两家酱油厂商在电视上大展广告攻势加上许多商场在中秋前夕搞起了烤肉相关产品的特卖会,所以很多人光顾。在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吃烤肉也变成了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菜肴。
8、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芋头
用清水煮一大锅小芋头粘了糖吃,是过去穷人家的实在日子。在江浙一带,芋头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中秋节吃芋头,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9、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大闸蟹
这是江浙一带的习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个中滋味让神往的。回到世俗的生活:不过今天的大闸蟹一定够贵,不妨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留到明天吃也罢。
10、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饮桂花酒
饮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物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月饼外的10种中秋节美食。
1、莼菜鲈鱼烩
在杭州,莼菜鲈鱼烩是必做的中秋家宴菜肴之一。这不仅因为这一时节的莼菜鲈鱼好吃,更是因为晋代张翰借思乡的“莼菜、鲈鱼”,弃官返回故里的千古美谈,使莼菜成为思乡的象征。
2、菱角
有的长辈会在中秋节用菱角煲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既可以解腻,还能助消化,据说还可以让孩子长得聪明伶俐。
3、毛豆
在江浙一带中秋节会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4、山东麦箭
所谓“麦箭”就是,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中秋节当天,青岛人除了要吃好中秋晚宴外,早餐、午餐一般都蒸饽饽、包子,当然还有麦箭,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5、田螺
田螺是广州人和珠三角居民中秋节少不了的美食。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而且,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
6、鸭子
对于南京人而言,中秋节不得不吃的东西还有鸭子。中秋节吃鸭子的习俗源于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治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
7、米馒头
米馒头是宁波人中秋美食和礼品。“米馒头”是早稻米的湿米粉发酵后蒸制的圆形无馅食品,口感好,甜而不腻,滑中带黏,伴有微酸的酒酿香味。宁波话“馒”与“满”音相同,以“米满头”讨口彩。
8、糍粑
苗族人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都有做糍粑的习俗,在中秋节这个传统的节日里,糯米糍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糍粑做起来非常复杂:首先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然后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最后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
9、螃蟹
“无蟹不成秋”,在中秋赏金菊、吃螃蟹,是爱吃螃蟹的浙江金华人中秋节一大美事。螃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易于消化,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10、团圆馍
陕西西安一带,每到中秋节,当地每家做馍,全家共吃一馍,称“团圆馍”。馍有顶、底两层,中间加芝麻。馍上层用大碗拓一个圆圈,象征中秋之夜,圆中刻“石头”一块,上站一个吃蟠桃的“小猴子”。馍在锅里烙熟后,切成尖牙状,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则留下一牙。出嫁的姑娘,娘家则送馍上门,以示全家团圆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