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中秋节煮菜风俗吃什么
1、中秋节出了吃月饼、梨、鸭子、毛豆还有什么习俗?
中秋风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为中秋节,俗呼为八月节。街市繁盛,果摊泥兔摊所在皆是。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萝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又将祭月之月饼按人数切块分食,谓之“团圆饼”。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而所谓“泥兔摊”,就是卖兔儿爷的。前十年,北京中秋还有兔爷卖。现在很少见了。似乎只在春节庙会上见过。中秋节祭的就是这只月亮里的兔子。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有曲为证"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气氛。
中秋节,正值秋果上市,特别丰富。《春明采风志》里有“中秋临节,街市遍设果摊,雅尔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苹果、海棠、欧李、鲜枣、葡萄、晚桃,又有带枝毛豆、果藕、西瓜。”过去的果子市在前门东,八月十三、四两日灯火如昼。并有吆喝:“今儿是几来?十三四来,您不买我这沙果苹果闻香的果来,哎!二百的四十来”现在,这些秋果街上都买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变成的人的最美时刻。美中不足的是萝卜有点贵,和苹果一个价。难免有老年人痛斥这没有道理的价格。值得一提的还有毛豆,过去中秋并不常见,今年在北太平庄副食店的月饼摊前,居然也支起了煮毛如握豆的大锅,而且确实是带枝的毛豆。
从习俗上看,和过去中秋靠近的还有送礼。“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北京这两年似乎又兴起了中秋送礼大行动。节前,弄两辆车,满满的装上月饼果品,挨渣逗庆家挨户送。当然,这里的家和户是指商家客户。送礼,自然是为了联络感情,结款要生意。两年前做这事时还想,现在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儿爷。今年这风气恐怕更盛了。
现在讲究广式月饼,过去“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饼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能放半年的,肯定不会是广式月饼。 月饼源自民间祭祀,同样,北京人常吃的点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于民间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从制作工艺上说,油炸、蜜饯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连饺子,也是春节供后的食品。
其实,不仅仅吃食是这样,延顺这个思路推广开来,艺术的诞生(谨慎的人在这里会用某些艺术门类这个概念)一样离不开民间祭祀的。还记得上学时曾对这个问题发生兴趣,翻看一些河南、山东地区的考古资料,至今仍能刺激自己头脑的是一柄出土于山东日照的玉斧,当然真的玉斧无缘得见,但是单单就那图画已经足以让人惊讶了。那斧薄得能够透过光线而上面精致的一条夔纹是很难让人简单地以“活灵活现”这个词将就形容的,在石斧的时代,它的存在又能够说明什么?
与其说玉斧是斧,倒不如称之为一种语言,描述着艰难的砍砸者同上天对话。或者称之为精灵,这是一个屏弃了功利取舍的精神的精灵。于是由了它,艺术方才出现。更于是人才彻底地脱落成为人。
中秋节真好,好在又一次让我想到了这些已经指宽好久不想的问题。当然节日本来就是人们精神的节日,与此时偶尔察觉月饼与烙饼的差异,也并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这个样子么。给自己做吃的,为了填饱肚子没一个认真。馒头包子几百上千年从不变化,但凡加上点精神追求,就能花样翻新。
看来糕点如此,艺术作品和其他许多事情,确实也都是这个样子。
古代习俗
古 代 习 俗
根据《东京梦华录》(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的记载,宋朝的街市,在中秋节的前几天,就已弥漫著浓厚的过节气氛。商店贩卖新酒,重新布置门前的彩楼。市人争饮新有石榴、梨、栗、葡萄、弄色枨橘等等。到了晚上,人家争登酒楼赏月,丝竹箫管并作。里巷儿童通宵玩耍,夜市人马杂沓,至於天明。吴自牧(约一二七○前后在世)的《梦梁录》卷四也记载,南宋人家多於此日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即使是陋巷里的贫穷人家,也都会典当衣物去购买酒困,来欢度中秋。
金盈之(约一一二六前后在世)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则记载了当时人由赏月进而拜月的习俗:「京师赏月之会,异於他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除了拜月之外,还有赏灯的风俗。周密(一二三二—一三○八)的《武林旧事》卷三记载杭州中秋夜:「灯烛华灿,竟夕乃止」。浙江也於中秋夜放一种羊皮小水灯「一点红」,江面上布满了数十万盏灯,有如天上繁星,十分引人注目。据说水灯是为讨江神喜欢,并非纯粹为了观赏。
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观,即钱塘观潮。由於钱塘江口地形类似一漏斗,每当海潮涌至,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声势极为壮观。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曾作过一首《中秋夜观潮》,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及潮水汹涌之气势: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锁,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吾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武林旧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则更具体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气势:「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直至今日,钱塘观潮仍是浙江省中秋节最具特色的观光据点。
元朝虽以异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汉化甚深。节日习俗也大半沿袭汉人旧制。到了明朝,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
田汝成(约一五四○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於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取其圆形的「团圆」之义。夜晚则设赏月之宴,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之二则详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月饼必须是圆,所供的瓜果则必须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偏照菩萨,下绘月轮桂殿,有一兔人立捣药於其中。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一成员。中秋节又是团圆节,所以纵使有归宁的女子,也必定於此日返其夫家团聚。
至於明人赏月的盛会,则有张岱(一五九七—一六七一?)以其生花妙笔,为我们作了下面这段极其风雅记述。《陶庵梦忆》卷五的「虎邱中秋夜」:
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 僮、走空之辈,无不麟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 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 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处,大吹大擂,渔阳参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字句,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清绵,与肉目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从这则「虎邸中秋夜」或能略窥一二。
明人拜月时用的「月光纸」,到了清朝,改了个名字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清又流传著一句话:「男不拜月,女不窜」。所以拜月就成了妇女的专利,家中的主妇忙著拜月,小孩子也不愁没事干。中秋节前几天,街市上都会卖一种专供儿童月用的「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钝、茶汤的,不一而足。
各地习俗
各 地 风 俗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 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叫「天公」。拜月的红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广东省〕
浦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山东省〕
浦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
浦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浦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
浦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请边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江苏省〕
浦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浦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浦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湖北省]
浦州中秋,取促织虫相斗。
[四川省]
浦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 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浦《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以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用来恐哧敌军。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2、中秋节吃什么风俗食物
中秋节吃的风俗食物有月饼、桂花糕、田螺、柚子、板栗。
1、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2、桂花糕
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3、田螺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渣戚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4、柚子
柚子是中秋节的必备品之一,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察梁芹让口败毕腔有清爽感。
5、板栗
板栗除了可以做零食,也可以入馔,着名的菜肴就有板栗鸭,板栗烧鸡,板栗炖鸡汤等。美味的同时,又可以完全的将板栗的美味发挥,所以中秋节要吃的健康,板栗菜式必不可少的。
3、中秋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月圆之夜尝这10种美食
1、吃月饼
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
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2、吃鸭子
吃鸭子我国云南的仫佬族乡亲都要在八月十五这天买饼子,杀鸭子,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传说从前仫佬人居住的地方,山好水好,四季如春。村村六畜兴旺,年年五谷丰登。可是有一年,突然来了“番鬼佬”,到处杀人放火,抢劫奸淫,害得仫佬日夜不宁。村中有个卖糖佬夫妇和儿子三人,决心带头反抗。
他们想了一个计谋:以游村卖糖来串联村民,在八月十五晚上一齐动手杀番鬼佬。果然大部分“番鬼佬”被打死,一部分跳到河里,都变成了鸭子。仫佬人就把鸭子捉回村,杀掉当作庆祝胜利的美餐。
从此,仫佬人为了纪念卖糖佬一家三人,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买饼子、杀鸭子,以此教育后代不要忘记反抗侵略的斗争。
3、吃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吃。
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4、吃芋头
吃芋头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5、饮桂花酒
饮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物价值。
(3)霞浦中秋节煮菜风俗吃什么扩展资料:
中秋习俗: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4、中秋节吃什么菜好? 团圆家宴菜谱大全
八月十五是团圆的中秋佳节,一家人聚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开开心心地吃顿饭。那么,中秋节吃什么菜好呢?如果,你还没有注意,没关系,我为你准备了一份菜谱。
桂花鸭
桂花鸭
中秋节吃什么菜好?“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据说,元末时期蒙古统轮猛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治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
做法:光鸭内外用盐擦匀;将料酒、桂花糖放入大碗内调匀,把碗置于沙锅内,碗外注清水过半,上搁一井字形竹架,将鸭的破腹处覆于井口上,防止弄翻碗中佐料;沙锅置旺火上煮1小时,改用小火炖30分钟,蒸至香味扑鼻为止;开锅,取掉大碗,放鸭于锅中(锅中存水很少),将碗中余汁浇于鸭面上即成。
清蒸大闸蟹
清蒸大闸蟹
材料:公蟹母蟹各三只,生姜、白糖、醋、啤酒适量
做法:大闸蟹用牙刷刷净,蒸锅添水,将姜片放入水中,再倒入少量啤酒。将绑好的活蟹放入,盖盖,冷水大火蒸15—18分钟(蒸的时间视蟹的大小决定),生姜、葱切末,并调入白糖和醋,即成为姜醋酱汁,待蟹蒸好后即可,食用时蘸姜醋汁。
干烧排骨
干烧排骨
材料:猪大排500克,葱、八角、花椒、姜、香叶、芝麻适量
做法:肋排洗净加入白酒腌制半小时,然后沥去汁水备用。炒锅不要放油烧到三成热,转成中小火后放入排骨慢慢翻炒,开始会出水,煸炒到水分完全收干。排骨变色后放入葱姜,继续翻炒至肉质微微焦黄。然后放入八角、香叶炒匀,然后放入干辣椒、花椒、生抽、老抽、红糖,炒至排骨颜色棕红。再加入开水没过排骨表面,加如盐,、白酒、老抽,盖中大火烧开,然后转成中火慢慢炖。最后汤汁快干时,转成大火迅速翻炒,直到汤汁完全收干,最后撒上芝麻即可。
蜜汁糯米藕
蜜汁糯米藕
材料:莲藕两节、糯米半碗、红糖四汤匙、冰糖三汤匙、红枣八个、牙签
做法:糯米泡三小时。莲藕洗净去皮,从一头切下2厘米以上。不要切很短,很短孔小不方便灌米。小勺舀一勺放在藕口,用筷子拨进孔里,并插一下,防止空洞不实在,要全部灌满。然后把切下来的藕原封接合,用牙签固定。 *** 去的时候要用点力,固定结实不容易脱落。红糖,冰糖,红枣,灌好的藕,兑水淹没莲藕。锅底擦一下,放入压力锅,蒸30分钟即可。煮好的糯米藕拿正逗出来切块摆盘。最后把煮糯米藕腊清桥的水盛出来勾芡浇在上面即成。
孔雀开屏鱼
孔雀开屏鱼
中秋节吃什么菜好?一般来说,我们喜庆的日子都喜欢吃鱼,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不一样的鱼的做法——孔雀开屏鱼。
材料:草鱼一条、豌豆、玉米、胡萝卜适量
做法:草鱼洗净刮去肚子里的黑膜,用剪刀剪出花刀或用刀切出花刀。鱼用绍酒、胡椒粉腌渍。鱼放在蒸盘里。将剁椒、盐、白糖、香葱末、蒜末、青豆、姜末拌成酱汁。再将拌好的酱汁均匀的涂抹在鱼身上。放入蒸锅,注意蒸锅里的水一定是要开锅的热水,要不凉水蒸出的鱼是腥的,盖上盖大火上汽蒸。上汽后改中小火蒸8分钟即可。
四神猪肚汤
四神猪肚汤
材料:猪肚一个,云苓(白茯苓)、干淮山、莲子、薏米、芡实、葱适量
做法:猪肚沿上下两孔用剪刀剪开摊平,放入洗水槽,倒入适量面粉、油和醋,反复揉搓,大约5分钟,用清水冲净,再重复一次;用刀内外刮一次,以去除污物,用水洗净;煮一锅水,加入3片姜、两条葱和半碗米酒,沸腾后放入猪肚,煮三、五分钟至猪肚变硬,捞起,冷却后切成约2厘米粗的条状备用;把云苓、淮山、莲子、薏米、芡实洗净;葱洗净切段;煮沸清水,放入猪肚、各种药材、姜葱和半碗米酒,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凉拌菠菜
凉拌菠菜
中秋节吃什么菜好呢?前面介绍了好几道荤菜,现在也该来一道素菜了。
材料:菠菜2斤,食盐、味精、蒜粉、香油适量
做法: 菠菜洗净后,切段, 用炉子上沸水焯一下,待用。将各调味料一起搅拌均匀,最后可以放点琥珀花生仁,就可以上桌啦。
菠萝甜椒海鲜沙拉
菠萝甜椒海鲜沙拉
材料:大虾、干贝(带子)、熟蟹肉各225克,菠萝、大红甜椒各1个,长叶莴苣1棵柳橙汁、现榨莱姆(青柠)汁、姜末、辣椒粉、盐、蔬菜油、橄榄油、罗勒适量
做法:取一大碗,拌匀柳橙汁、莱姆汁、姜末、辣椒粉和盐。搅入蔬菜油和橄榄油,再拌入罗勒。大虾蒸3至4分钟,至卷起、虾肉变红。沥干后放入酱汁碗,拌至虾的表面沾满酱汁。干贝蒸3分钟,至不透明。沥干后也放入酱汁碗,放进冰箱冷藏至少15分钟。从冰箱取出干贝和虾,轻轻拌入蟹肉、菠萝和甜椒。盛放在生菜叶片上,即可上桌。
红烧圆蹄
红烧圆蹄
材料:猪圆蹄、蒜头(拍碎)、姜片、葱段、小棠菜、桂皮、八角、上汤或水、米醋、酱油、红糖、盐、淀粉。
做法:先把圆蹄去毛、洗净,加入米醋飞水,捞起备用。开镬下油,爆香蒜头、姜片、葱段,加入上汤或水、八角、桂皮、酱油、红糖、盐煮开,再放入圆蹄,用小火焖至稔,取出。将小棠菜灼熟围在碟边,焖好的圆蹄上碟,用原汁勾薄芡,淋在圆蹄上便成。
蒜蓉开背虾
蒜蓉开背虾
中秋节吃什么菜好?这个时候可是各种海鲜上市的时候,怎么能够不吃一次虾呢?
材料:鲜活大虾、葱姜蒜、红椒、生抽、香醋、糖、香油。
做法:大虾洗净处理好,用利刃顺着大虾背部划开,挑出肠泥。葱姜蒜、红椒剁成蓉和生抽、香醋、糖调匀,烧热香油浇在上面调成蒜蓉酱,用小勺舀适量的蒜蓉酱,依次镶嵌在大虾背部的空隙里。最后装盘,烧开水大火隔水蒸5-6分钟即可。
白切鸡
白切鸡
材料:三黄鸡1只(约1000克)、香葱1棵、生姜1小块、大蒜6瓣、香油2小匙、香醋1小匙、精盐1小匙、白糖1小匙、味精0.5小匙。
做法:鸡宰杀洗净,把鸡的嘴巴从翅膀下穿过去,然后把鸡放入热水中浸30分钟,注意用小火,保证锅里的水不会沸腾,利用水的热度把鸡浸透、泡熟,这样鸡肉会比较嫩。葱、姜洗净切末,蒜剁成茸,同放到小碗里,再加糖、盐、味精、醋、香油,用浸过鸡的鲜汤将其调匀。接着把鸡拿出来剁小块,放入盘中,把调好的汁浇到鸡肉上即可。
炒田螺
炒田螺
材料:田螺500克,辣椒酱1汤匙,盐半茶匙,鲜紫苏叶4片(切成丝状待用),白糖半茶匙,辣椒少许,油1汤匙,蒜蓉少许。
做法:先将田螺洗干净,然后用钳子钳去螺尾部,再洗干净;烧热锅,放少许油,将蒜蓉、辣椒爆香,把螺放下去一起炒,然后加入辣椒酱、盐、紫苏叶、白糖,加少许水炒至熟,带少量汁即可食用。
5、中秋节的习俗是吃什么?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 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 叫「天公 」。拜月的红 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广东省]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後,便以其头祭月,後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山东省]
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
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雹则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
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请边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江苏省]
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後,再放醋进去。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源好棚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後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
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袜岩人也在中秋节打 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以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用来恐哧敌军。
6、中秋节吃什么
1.八月十五中元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八月十五中元节吃月饼。月饼是一种传统美食,历史悠久,口味多样。月饼是圆的,所以在八月十五吃月饼意味着团圆。月饼的种类很多,不仅有咸的、甜的,还有辣的等新口味。
2.八月十五中元节吃桂花酒。桂花酒是中元节的标准饮品。很多人在中元节会一边吃月饼,一边品尝美味的桂花酒。桂花酒是用新鲜的桂花酿制的,入口十分醇厚。
3.八月十五中元节吃大螃蟹。螃蟹是一种很高的食物。虽然是平时吃,但是中秋的螃蟹味道最好吃。中元节期间,许多人会吃螃蟹,这对他们的健康非常有益。
八月十五中元节吃什么?
4.八月十五中元节吃库巴。粑粑是一种古老的美食,也是一种常见的民间小吃。库巴做的主料有糯米、芝麻等,吃起来很甜。中元节吃耙子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2.八月十五中元节吃什么水果?
1.八月十五中元节吃葡萄。葡萄是中元节前后很常见的水果。它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此外,葡萄的用途也很广泛,除了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榨汁等等。
2.八月十五中元节吃鲜枣。鲜枣味道鲜美,很受女性朋友的欢迎。鲜枣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吃起来非常健康。鲜枣的吃法有很多。除了直接吃,他们还可以煮粥,煲汤等等。
八月十五中元节吃什么?
八月十五中元节的美食很多,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柚子、栗子、转角、南瓜、芝麻饼等等。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就不介绍了。另外,由于南北饮食的差异,中元节我们吃的食物也会略有不同,但无论吃什么,都无法抵挡对亲人的思念。
7、中秋节应该吃什么菜
中秋节煮菜,菜单如下:清炖土鸡汤,清蒸鲈鱼,红烧鸭子,糖醋排骨,油焖大虾,卤牛肉,凉拌黄瓜木耳,凉拌毛豆,凉拌苦瓜,凉拌皮蛋,丝瓜炒鸡蛋,炒红薯尖,红烧带鱼,柴火豆腐 ,干锅茶树菇,水煮毛血旺,滑藕片等16样菜,这些菜鸡鸭鱼肉豆制品青菜都有了,凉菜热菜,清淡的麻辣的,也都有了,营养均衡,可以照顾到大多数人,应该是一桌好菜。
中秋节的习俗
1、赏月
在中秋节,中国拦知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 《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2、拜月
拜月由祭月而来,中国的拜月仪式从周代起就有,拜月时间是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中秋拜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拜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
3、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盯稿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4、祭月
中秋祭月仪式是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祭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的崇拜,后来作为天体的月被人格化简则消,成为月神。历代皇家称月神为夜明之神,道教兴起后称月神为太阴星君。而民间则多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8、中秋吃的传统美食
1.桂花糕
中秋备神节是桂花飘香的时候。在中秋节期间,许多人会用桂花为桂花糕或浸泡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散发着桂花特有的清香。
2.月饼
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传统小吃之一,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中秋节的代表。别看都是月饼,其实种类很多。就月饼的种类来说,有广式、京式、苏州式、潮州式、云南式。不同地区的人口味不同,这也让月饼更加丰富。月饼通常是圆形的,可以一家人分享。它们代表着团圆与和谐,有着美好的寓意,所以在中秋节一定要吃。
3.田螺
在广东很多地方,中秋节也有吃螺蛳的习惯。中秋节前后,螺空,腹中无螺。所以肉质特别肥,是吃田螺的最佳时机。而且蜗牛肉营养丰富,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4.鸭肉
元末,蒙古统治者压迫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管制制度严格,无法清晰地组织斗争,就用了暗语。当时汉族人称蒙古人为“达子”,故取谐音“鸭”。人们一致认为,中秋节吃鸭子意味着大家将一起采取行动推翻袁统治。而且八月的鸭子肥美适宜,口感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5.南瓜
中秋节家人团聚,少不了大鱼大肉。吃一些南瓜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脂肪摄入。南瓜秋季成熟,富含膳食纤维和β-胡萝卜素,可减缓血糖上升,降低血脂,预防便秘。此外,干燥的秋季多吃南瓜也能滋润皮肤。
6、石榴
中秋节也是石榴成熟的时候。石榴呈红色,形似玛瑙,果实晶莹剔透,因此成为古代餐桌上的供品之一,寓意长寿、团圆、吉祥。所以,选择在中秋节吃石榴也是有寓意的。
7.户外烧烤
在中国台湾省,几乎每家蚂滚早每户都在中秋节吃烧烤。事实上,很多年前,两家酱油制造商在电视上做了一场大广告,许多商场在中秋节前夕举行了烧烤相关产品的特别销售,因此许多人光顾了他们。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吃烧烤成了家家户户必闷雀不可少的一道菜。
8.汕头
用清水煮一大锅芋头,粘上糖,是过去穷苦人家的真实生活。在江浙一带,芋头的发音与“云来”相似。因此,在中秋节吃芋头不仅是一顿美味的饭菜,也是好运的象征。
9.大闸蟹
这是江浙一带的风俗,中秋节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圆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令人神往。回到世俗生活:但是今天的大闸蟹一定够贵。最好把十五的月亮留给明天。
10.喝桂花酒
中秋之夜喝桂花酒,人们在月中仰望桂花,闻阵阵桂香,饮一杯桂花酒,全家共庆甜蜜,欢聚一堂,成了节日的美好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还具有食用价值。在屈原的《九歌》中,有“扶马而战,饮桂浆”“饮桂酒而椒浆”等诗句。可见我国喝桂花酒的历史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