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中秋节吗他们怎么过
1、美国华人如何过中秋节
在他乡异土的美国,华人特别重视中秋节,重视的程度不亚于春节。因为中秋节强调全家团圆,这和美国的感恩节很相像。美国人一到感恩节,全家人从四面八方回家,围着饭桌吃火鸡。中国人在美国更觉得全家团圆的重要,尽管美国中秋节并没有放假,但中国人一般都尽可能全家团聚一番,团聚的形式就是做一桌菜,吃一顿团圆饭,再就是吃月饼。
作家诗人到这时候,思绪就更加丰富了,中秋、圆月、团聚、离别,又是文学一个大题目。到这种时候,诗人作家不可能无动于衷。于是美国纽约的北大笔会发起每年一度的中秋诗会。每临中秋,北大笔会的姚学吾会长就开始筹备联系。诗会一般在纽约皇后区的一家图书馆里召开,每次都有一百多位诗人作家,争先恐后登台朗诵自己的诗作。印象最深的旅美诗人范英著,人高马大,上台一声吼,气吞山河,极富感染力!
2、美国,日本,意大利中秋节吃月饼吗?
美国,意大利中秋节不吃月饼,日本吃月饼,具体依据如下:
1、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2、汉字文化圈诸国语言包括汉语族,越南语,朝鲜语,日语;
3、日语又称日本语,即日本国的国家语言。
综上所述可知:吃月饼的是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汉字文化圈诸国包括日本,但不包括美国,意大利,所以美国,意大利中秋节不吃月饼,日本吃月饼。
(2)美国有中秋节吗他们怎么过扩展资料:
中秋节吃月饼的地区介绍:
汉字文化圈所述诸国及地区中秋节吃月饼,而汉字文化圈是指历史上受中国及中华文化,或汉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使用汉字、并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朝越称之为“汉文”,作为书面语、受中华法系影响的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文化、地域相近区域。
汉字文化圈亦是指中国以及历史上曾受中国皇帝册封或曾向中国朝贡的周边国家或民族。即汉字文化圈的这些地区都吃月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秋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汉字文化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日语
3、美国人如何过中秋节
美国人不过“中秋节”,中秋节仅仅流行于中国以及受华夏文化影响的国家,例如:日本、朝鲜(包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当然,在美国,华人聚居的地方还是有过中秋节的习俗的。
4、美国的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祭月、观潮等。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中文名称
中秋节
节日起源
天象崇拜,秋夕祭月
外文名称
Mid-Autumn Festival
节日活动
拜月、赏月、舞火龙、玩花灯等
别名
祭月节、月光诞、仲秋节、秋夕、团圆节
更多
中秋节习俗
中秋习俗
赏月
祭月
吃月饼
博饼
节日由来
起源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夏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1][2][3]
节名
古时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故称“月夕”或“祭月节”。根据我国的历法,夏历(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1][4][5]
发展演变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春官》(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1][6]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在古代农耕社会,古人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一项重要祭祀活动。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是在唐代之后。著作《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在唐代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1][7]
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1]
到了明清时,中秋已成为中
5、外国人会过中秋节吗?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实外国人也过中秋节,只不过他们在节日的叫法和节日的风俗与我国不一样。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外国人都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一、缅甸“光明节”
缅甸人在8月的“月圆日”要大张灯火,以庆祝“光明节”的光临。节日之夜,万家灯火,亮若白昼,到处是“不夜城乡”。天上皓月,地上明灯,照耀缅甸一片光明。
缅王每年亲自主持庆祝活动。国王还要在卫队和文武百官簇拥下,出宫观灯并举行盛大施舍。各地还要通宵达旦放电影、演话剧、跳舞唱歌,佛塔内还有大规模的布施斋饭等活动。
二、斯里兰卡“月圆节”
中秋节,在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一年一度。然而,斯里兰卡的“月圆节”,是按佛历习俗流传的,每月当月亮团圆时,就要过一次佳节,当然以中秋的“月圆节”最隆重。
“月圆节”这天,斯里兰卡全国放假。善男信女们早早安排好美味佳肴后,都争先恐后地到寺庙或神堂去听讲经,拜月亮。听拜之后,人们围坐在场院里,就着美食,端坐赏月。
三、柬埔寨“拜月节”
柬埔寨人,在佛历十二月上弦十五日举行传统的“拜月节”。清晨人们开始准备供月礼品,有的采鲜花,有的挖木薯熬汤,有的舂扁米,有的煮甘蔗水,一派欢乐繁忙。
晚上,大家把供品放进托盘,将托盘放在房前一张大席子上,静待明月东升。当月上树梢头,人们虔心拜月,祈乞赐福。这表示“圆圆满满”、“和和美美”。大家尽兴品尝美食而散。
四、老挝“月福节”
老挝称中秋节为“月福节”。每逢中秋节到来时,男女老少都会相聚赏月。同时,夜幕降临,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达旦,很有意思。
老挝华裔很重视中秋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
五、尼泊尔“德赛节”
“德赛节”又称杜尔加祭典,每年9月到10月间的月圆之时尼泊尔各地举行,连续进行9天,因而又叫"九夜节",意为"女神的九夜"。
节日之夜,在明月升起之前,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庭院或广场,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明月当空之时,人们围成圆圈,静坐在广场上赏月过中秋。
六、新加坡中秋节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
在中秋节这天,平日里忙碌的人们会互相赠送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借此表达朋友间的友爱之情,也寄托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思乡情怀。
七、马来西亚吃月饼
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中秋临近,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当前举行了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
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为喜迎中秋营造了节日气氛。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
八、菲律宾中秋节
中秋节是菲律宾的华侨华人非常重视的传统佳节。马尼拉的唐人街热闹非凡,当地华侨华人举行活动,包括舞龙游行、民族服装游行、灯笼游行和花车游行等。
华侨华人聚居区的主要商业街道张灯结彩,主要路口和进入唐人街的小桥上都挂上了彩幅,许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从中国进口的各式月饼。
另外,伊朗称中秋为“麦赫尔节”。非洲的麻加尔各答岛,居民称中秋节为“月圆节”。美国称中秋节为“秋月节”。想不到啊那么多国家过中秋节?各位看官,你说呢?
6、美国的华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当地会有什么特别的节庆吗?
中秋节作为中国第二大节,吃月饼,赏明月、亲人团圆、释放着秋意正浓的想家的心情——这种情怀同样地植根于美国这里每一位华人的心中。
在美国生活,如果想在中秋节回国一趟和亲戚团聚,也有很多难处,虽然机票是打折的时候;大人们在企业里,不年不节的请个长假也可以,但是孩子正在享受开学一个月的黄金时节,孩子不能走,做家长只能“困住”,于是通过电脑、视频、手机、微信等“现代化十八般武器”,遥送着对国内亲人的祝福。在美国,有中秋情节的华人和中美组合家庭,一样过“中秋节”。
首先,吃月饼,是必须的“传统节目”,一年来的月饼,只有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才最有味道。这时候,月饼不但富有含义,更富有一种象征,这一个多月来,达福地区的各大华人超市,月饼销售兴旺,琳琅满目的,有广式,苏式、香港、澳门风味,美国纽约地区的朋友网上说,“中秋节的时候,吃一口中国月饼,胃里才觉得舒服”看来家人去逛超市,想不买都很难。一些华人企业,在中秋节给员工发一盒月饼,让人倍感温馨。
其次,按照中国家乡的传统习俗,中秋节这一天,吃葡萄、喝红酒、吃团圆饭、赏月亮,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月亮,邀请老人一起过来感受中国中秋节。一些新移民过来的朋友,也都计划着去亲戚家、朋友家聚聚。
再次,中秋节,国内的电视频道,都有中秋文艺晚会,给人们作为团圆的盛宴,在美国也是一样,除了央视四套海外频道、凤凰卫视北美台等可以看到中文节目,国家的“亲情中华”艺术团每年都会在世界各地巡演,今年中秋期间同样再到达拉斯地区展演。为达福地区的人们送上一台具有国家高水准、艺术性、观赏性的大型文艺晚会。包含:民族歌舞、国家一级演员的演唱、杂技、魔术、曲艺、乐器等,将精彩再现中国的文化精髓。
吃月饼、团聚赏月、看晚会,将会使人们在这个中秋节抒发了情感,孩子们其实也不例外,一些华人礼品店内,小灯笼、中国娃娃小旗袍,中国式挂件,一样地喜庆,大人们带着孩子去逛逛,总是需要给孩子们买件礼物。一些中文学校里还特意为孩子们开展“中秋猜灯谜”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中秋节气氛。时间也许会淡化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但是淡化不了融入精神上的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