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端午节哪里好玩
1、端午节旅游 从天津出发去哪里好玩 除了 大连 济南
[所有回答]回答者:八旗漂流 等级:同程大二时间:2011-5-22 21:27:09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端午节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每逢这样一个喜庆的节日,大家不妨出门走走,感受一下各地的风俗习惯,下面为大家推荐几个武汉的旅游景点。
端午节湖北旅游景点推荐——陆水湖风景区
楚天明珠陆水湖以风景区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的楚文化而饮誉海内外,是湖北著名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陆水以三国东吴大都督陆逊驻军屯田于此而得名。陆水湖水域面积57平方公里,蓄水量7.2亿立方米。湖中8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最大的岛有100多公顷,最小的如一叶扁舟。
同程价:¥85 门市价:¥100 更多信息》》
端午节湖北旅游景点推荐——武汉木兰天池
木兰天池景区年平均气温介于15-22℃之间,七月份平均气温25.8℃,年降水量平均2000毫米左右。木兰天池有一条长达10华里的大峡谷,由飞瀑、溪潭、怪石、奇木“四绝”构成的自然景观达200多处,可谓十步一景,百步一绝。峡谷两头挑着明镜一般的高山湖泊,大小天池的上下落差约有380多米。这里素有“湖北的九寨沟”、“武汉的庐山”之说。
同程价:¥50 门市价:¥60 更多信息》》
端午节湖北旅游景点推荐——武汉胜天农庄
胜天农庄始建于1995年,前身是知青下放的胜天林场。占地面积6000余亩,其中水面300余亩。她四面环山,中间是水,风景秀丽。2000年创建户外休闲基地,2008年追加投资1200万元成立湖北胜天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同程价:¥78 门市价:¥88 更多信息》》
端午节湖北旅游景点推荐——武汉农耕年华
“农耕年华”农业风情园,自然环境保持完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景色秀丽,风光旖旎。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平原、草原、丘陵、山坡、湿地、湖泊、溪流、池塘,共处一园。园内农耕作物品种齐全,五谷蔬菜应有尽有,家禽牲畜兴旺茁壮,温室大棚布列井然。珍稀植物种类繁多,彩树竹林色彩斑斓,青藤缠绕果实累累,花草果瓜香飘满园。
同程价:¥45 门市价:¥50 更多信息》
端午节湖北旅游景点推荐——龟峰山风景旅游区
龟峰山风景旅游区位于大别山中段,距武汉市百余公里、麻城市21公里。整座龟峰山由绵延的**、龟背、龟尾等山峰组成。全长16公里,宽7公里, 最高峰海拔1320米,景区标志性的奇特景—神奇的龟峰,是神秘宇宙恩赐给人类的自然瑰宝。它神形绝酷一只翘首苍天的巨形神龟,堪称世界地质奇迹,被誉为“天下第一龟”。
同程价:¥55 门市价:¥60 更多信息》
端午节湖北旅游景点推荐——九宫山
根据北宋《太平御鉴》记载,“晋安王兄弟九人筑九宫于此”,故名。南宋名道张道清奉皇帝圣旨在九宫山开辟道场,九宫山始为御制道教龙门派的祖庭,香火旺盛,时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牛迹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自成墓(闯王陵)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
2、端午节适合去哪里游玩
端午节适合旅游的地方有:
1、洪安古镇
位于重庆、湖南和贵州的交界处,洪安古镇有“一脚踏三省”的插花地之称,也是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古镇内古建筑群立,其工艺、造型独特,土家苗寨风情别具一格。自然景点“象鼻吸水”、“九龙坡”以及“三不管”小岛都享有盛名。古镇内可以坐船游玩,享受自然诗意的古镇风光,端午节还能看到龙舟比赛。
2、安居古城
安居古城是中国的第四大古城,距离重庆主城约66公里,曾于隋、唐、明朝时期建县,是一座集独特区位优势、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文物古迹、优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千年古城。据了解,这个端午节,除龙舟赛以外,安居古城内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展演《翰林省亲》《蚌姑戏沙弥》《水云龙》《刘雪庵音乐情景剧》等节目。
3、长寿湖
作为重庆市内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寿湖以湖光、岛影、鱼鲜、果美闻名遐迩,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人文资源独具特色,精品景点达20多个。
端午去长寿湖坐船游湖,还可以到看百舸争流、湖边鼓点雷动、观众呐喊的热烈场景,这里无疑是感受端午气氛的绝佳选择。
4、龙水湖
如果不想走远,还可以去大足的龙水湖,湖中有形态殊异的108个小岛点缀,延绵约10余千米,形成山水辉映的独特景观。又因其坐落于西山脚下,因此被誉为“重庆西湖”。端午节,龙水湖景区内的水乐园会举办趣味龙舟赛,游览自然风光、感受节日气氛去龙水湖可以一举二得。
3、端午节最适合去的六个旅行地是哪里?
NO. 1:湖北.秭归
秭归的端午节比过年还要热闹,在这里光吃粽子是不够的,还有写诗、朗诵诗歌、挂艾草、赛龙舟等活动。秭归有屈原故里,这里是国家五A景区,千百年来,屈原故里的秭归人都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来祭拜屈原。悲壮的招魂,飞渡的龙舟、精彩的诗会......屈原精神早已经被注入到秭归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NO. 2:安徽.南屏
安徽南屏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村庄,这里有众多充满岁月痕迹的老巷子,它清晨的朝霞、傍晚的夕阳、雨天的徽派建筑......仿佛都是一幅幅的徽派水墨画。这里拥有纵横交错的72条深巷,36眼古井和300多座明清古民居。南屏是影视剧取景的天堂。南屏也有着“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在南屏参观游览,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祠堂群和众多的电影取景处。南屏至今还保留着八座祠堂,它们大多坐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宗祠规模雄伟,家祠小巧玲珑,这也让南屏成为了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NO. 3:江苏.同里
同里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温柔,同里的名人故居非常多,这些故居大多都以“堂”来命名,崇本堂、嘉荫堂、耿乐堂...等等,每一座堂中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而里面大多是原汁原味,很少有人为修复的痕迹,斑驳的老墙里面是岁月的流淌,在唤醒着人们思古的幽情。
NO. 4:浙江.嘉兴
在浙江嘉兴这个以粽子闻名的“粽子之城”,有一座属于独特的粽子博物馆,也有人们关于端午的温暖记忆。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位于古色古香的月河历史街区,一面临街,一面临河。博物馆总面积1050平方米,陈列各展品近300件,是全国首家以粽子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展厅从粽子诞生的历史娓娓道来,从屈原的故事再到伍子胥的传说,从粽子的历史演变再到全国各地的粽子种类,以及特色的包法,图文并茂地向人们讲述了粽子文化的源远流长。
NO. 5:湘西.苗寨
据说,楚国诗翁屈原,就是苗家人。他的传颂至今的著名诗篇《山鬼》、《天问》等,便是神秘湘西的生活写照。《苗族通史》里面说屈原氏的祖先是苗族人,因为屈原是楚国人。楚国的开国人鬻熊就是苗族人神秘湘西又增添了一层诡异色彩与氛围。苗寨的魅力,却不时鼓动诱惑着我们。在这里的端午节,一个小小的粽子,弥漫的不仅是浓浓香气,更牵连着人们关于远古的风俗和记忆。
NO. 6:厦门.集美
厦门集美是嘉庚精神的传承之地,闽南过端午共同的习俗有三类:一类是吃碱粽子、发糕、品尝端午仪式食品;一类是划龙舟,捉鸭子,兼有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一类是驱虫、避邪类,点艾草、戴香囊。可以说集美的端午节不光好吃还很好玩。
4、端午时去木兰天池有什么好玩的么?
木兰天池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面积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峡人家”和“森林公园”三大主题景园链接成一个南北走向,长达十余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峡谷。
浪漫山水景园,景区内以观赏飞瀑、溪潭、怪石等景观为主,可谓十步一景、百步一绝。特别是高山环抱的天池水如明镜,清澈见底。游船踏浪,驶过青山白云倒映的池水,仿佛来到人间仙境。
高峡人家景园,主要由朱家山寨、草原人家、动感河湾以及木兰外婆家组成。在这里,游人既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高峡人家风情,又可品味到浓浓的木兰文化。
森林公园景园,总面积2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8%,各种珍贵的动植物达1000多种。这里也是三峡濒危植物保护培育基地,有十几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在此落户。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游客进行森林沐浴的最佳去处。
沿路穿插其中集惊险、刺激、娱乐于一体的参与性游戏项目让游人尽情徜徉在大自然怀抱的同时,也放飞了心情。
木兰天池风景区位于黄陂区北部的石门山,距武汉市中心仅55公里,距天河机场仅45公里。整个景区占地面积4800亩,分为风景游览区和休闲度假区。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属大别山南麓一脉,这里沟壑纵横,林木茂盛,一年四季流水不断,呈现的是一种山水交融的湿地生态。景区年平均气温介于15-22℃之间,七月份平均气温25.8℃,年降水量平均2000毫米左右
木兰湖生态旅游区武汉代表处
木兰湖
1992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和黄陂县旅游局在木兰湖(以前叫夏家寺水库)规划组建的木兰湖生态旅游区.
木兰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境内,与荆楚名岳木兰山毗邻,距武汉市区 60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这里水丰鸟美,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湖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被人们誉为荆楚明珠、武汉市的后花园。
木兰湖一碧万顷,清澈如镜。108个大小湖汊组成57公里的环湖公路蜿蜒曲折,湖中32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湖周青山环抱,绿树掩映。湖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其水质始终保持国家二级标准,是木兰泉纯净水厂的直接水源。湖东南岸的森林自然保护小区,神奇壮观,当游人站在该区顶峰的木兰楼上,既可观赏各种野生动物及鸟类嬉戏,更能品味文人墨客诗词字画,领略壮丽的湖光山色。
木兰旅游凭借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随着黄陂木兰文化旅游效应的影响,黄陂木兰旅游风景区傲视而出。
5、端午节旅游最应去的四个地方
导语: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由湖北、湖南、江苏三省四地共同申报,共包括4部分内容,分别是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所以讲端午节小长假外出旅游最值得去的地方应该是苏州、秭归、汨罗和黄石。
屈原故里---秭归
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西汉置秭归县。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屈原故里。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乡人民具有浓厚的端午情结,秭归端午民俗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文化空间和表现形式。在秭归,端午节又叫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一个端午三次过,主要为纪念生于秭归乐平里的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
在秭归过端午,粽子、粑粑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当地人在制作粽子时,还特意在粽子内放一红枣,并编唱着一首别致的《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白,半世煎熬",以此来纪念含冤负屈而死的屈原。在高山不产糯米的地方,就用刚收割的麦子磨出的麦面蒸出又大又软的粑粑,以此来取代粽子。
屈乡人将雄黄研磨成粉末倒入酒中,制成雄黄酒,这就成了端午期间特制的酒水。除了饮用一部分外,还要在小孩额前耳后涂上一些,以此来防止蚊虫叮咬。
秭归人过端午,还会制作一些小饰品。将艾蒿、雄黄、陈大蒜梗、花椒、胡椒、白果、核桃、瓜子或五种中药材装入事先做好的小布袋中,以五彩线缠绕,这就成了一个小巧漂亮的香包。佩戴在胸前,不仅用作装饰,还可以驱邪防病。
端午节当天清晨,露水未干时,人们会上山采割艾蒿,回家用彩带扎上,悬挂在大门两旁,用来辟邪祛风。采来的艾蒿除了当天应节外,一年中,不论何时有什么痛痒时,随时可摘取几枝配以大蒜梗,用水煎煮,洗擦患处或泡脚,可以止痒祛风消炎。
在秭归民间,出嫁的女儿都要在这一天回到娘家,与娘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不仅女儿要回娘家,老人和小孩都有属于他们的活动。
老人颈带艾叶花环,惬意的坐在飘着艾香的水盆前,儿子或媳妇儿蹲在老人面前,一边慢慢地往老人的脚背上撩水,一边拿艾叶在老人的脚上轻轻地按摩。端午节为老人泡脚,这在屈原故里是孝敬老人的一种形式。
末端午夜,家人团聚,亲友云集,同时喜庆夏收,由一家或数家做东,邀请乡亲邻里自娱自乐,跳当地的建东花鼓戏,唱山歌,吹打乐合奏,往往通宵达旦。至此,端午节过完。
秭归端午是中国上古楚文化和中国端午礼俗的活态见证之一,形象生动地宣扬和传播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精神品格和中国文化传统精神,把传统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人性化、娱乐化,加强亲情、乡情和民族感情,加强社会群体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中华传统的民族文化认同。
秭归旅游景点有:屈原祠、九畹溪、四溪、凤凰山、链子崖。
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黄石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黄石市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工业基础较好,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
西塞神舟会是黄石市西塞山区道士袱村民庆贺端午节,主要活动有祭祀、巡游、送神舟下水等系列仪式和活动。西塞神舟会已经有3000余年历史,在历代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严格规整的程序内容和仪式要求。在每年的端午节前一个月,也就是农历四月初八,他们就要举行扎制神舟的开工仪式。从四月初八到五月初五,扎船的民间艺人进驻神舟宫扎制船体。龙形舟船长7米、宽2米、高5米,船上楼台亭榭,宏伟精美。整个舟船除少量木料外,主要用茅草和油菜秆填充,外用红布包裹。船舱除主骨架外,全部为篾骨纸糊。除船体外,还要扎制108位各路驱魔灭灾的神仙。神舟正舱内正襟“危”坐的“忠孝王”就是屈原大夫。从举行龙舟的开工仪式,扎制神舟,到五月初五子时由道士主持仪式为神舟开光,直到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会正式会期,整个活动历时40天,是目前国内端午节时间较长的祈福和祭吊活动。
在正式会期,当地日日夜夜唱楚剧大戏,四乡八岭的民众赶来向神舟许愿求福。农历五月十六早上8点神舟出会巡游,家家户户都要在门边悬挂菖蒲艾叶,门口设香案、燃香烛,摆上酒、茶、米、水果等供品。每到一家,村民们都要放鞭迎接,撒茶米、祭拜。农历五月十七晚,为神舟点燃48盏长明灯,通宵打醮守夜。农历五月十八日上午神舟出宫,道士和神舟会全体成员共同为神舟开路,由16名青壮小伙抬着神舟恭送入江,任由水流带着龙舟沿江而下,东流入海。此时江上众多渔船在船头摆香设案、鞭炮齐鸣、绕神舟三圈,以示送行。神舟登江处的大堤上,有成千上万的村民双手合十、跪拜神舟,祈求神舟带走疾病、带走瘟疫、带走灾难,祈年吉祥、一年幸福、一年安康。神舟会是民众自发自愿组织参加的,以驱瘟、除恶、消灾、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寿延年为核心主题的汉族传统文化活动。与传统的吃粽子、挂菖蒲艾叶相比,湖北黄石的西塞神舟会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
黄石市地理区位优越,自然环境优美。黄石城区襟江怀湖,依山傍水,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山环水绕,环境优美,拥有“三山两湖”(东方山、西塞山、小雷山、磁湖、仙岛湖)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风景名胜。黄石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之称。
中国龙舟名城-----汨罗
汨罗,简称罗城,隶属于岳阳市,处湖南省东北部,紧靠洞庭湖东畔、汨罗江下游。因境内有汨水、罗水会合,其下游名汨罗江,因以名市,是"中国龙舟名城"。汨罗江是战国时期文学家屈原自沉之地,现有屈子祠、屈原墓等纪念屈原的古迹建筑。
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经平江、汨罗而入洞庭,全长不过253.2公里。她虽然没有扬子江、密西比河那么域广流长,也没有黄河、尼罗河那么远古灿烂,但随着公元前278年屈原在这条江上惊天一跃,年复一年的五月、载复一载的端阳,人们都在这里重复着一个 “用龙舟打捞屈子尸魂”的故事,这条江便随着龙舟竞渡的鼓点声响彻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异国他乡。汨罗江,在世界众多河流中,也就成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江。
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止,整个节日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广泛的群众性、丰富的多样性、浓郁的文化性、狂热的参与性和深远的影响。汨罗江边的端午习俗,除办盛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祭龙、祭屈等都有神秘的仪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还留下了“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等许多端午民谣。观龙舟、回娘家、辞端阳、插艾叶、喝雄黄酒更有浓郁的地方含义。而且上述这些习俗和文化场景,自汉以来就有零散的文字记载,如在公元424年颜延之的《祭屈原文》、公元六世纪初吴均的《续齐谐记》及《荆楚岁时记》、《隋书﹒地理志》等均有描述。
千百年来,汨罗江边的人们表现出了对端午节的重视和狂热。端午这天里,小孩要穿上新衣服,大人长者要换上最隆重的盛装,姑娘媳妇们要穿上花衣服。上午龙舟竞渡,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们便成群结队地赶往赛地。江中,锣鼓喧天,号子声震四方;岸上,喊声震地,欢歌笑语雷动。可以说,参与者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人们完全沉浸在竞渡的激烈竞争和狂热之中,各自的心为着自己的一方而跳动。中午,大办盛宴,对酒划拳,谈笑风生。下午,唱老戏、放鞭炮,锣鼓声、欢呼声、嬉闹声,闹成一团。整个节日,人们在喜庆中尽情狂欢。
汨罗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汨罗江、屈子祠、神鼎山、八景洞、任弼时故居、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屈子祠大门心、屈子公园、普德观。
千年古祠屈子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屈子祠汨罗江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湘楚文化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景点。
任弼时纪念馆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东方水都----苏州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市端午节的汉族民间习俗,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是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具有一整套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特征相适应的民俗活动。有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戴香囊、挂钟馗像驱鬼等传统项目。2009年,苏州端午习俗作为中国端午节的四处重要传承地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吴地端午习俗:
喝雄黄酒。端午节雄黄酒的前身,应该是菖蒲酒。菖蒲叶形如剑,故称“蒲剑”,又因近水而生,而名“水剑”。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本草纲目》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瘘,久服耳目聪明。”
挂香囊、插艾叶。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亦称佩帏、容臭。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端午食粽。是苏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到端午节前夕,在苏州小巷深处,朱门半掩,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或者就在弹石路边,小藤椅几张围拢来,满目青绿的箬叶,糯米的晶莹,傍晚,就飘来了香气,还有要好乡邻互相端碗送去,交流各家手艺,味道咸淡,卖相如何,这是现代人生活里难得的悠远古风,是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佐餐美食。“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竞龙舟。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也认为,龙舟的起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
苏州龙舟竞渡的最早起源当为“胥门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清代诗人邵长蘅有 “五月胥江怒,水嬉欢竞渡”的咏叹。到清朝,苏州端午龙舟竞渡盛极一时,地点众多,“龙船,阊、胥两门,南、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