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香包里面装的什么香
1、端午节香包的配料是啥?
传统香包的配料为雄黄、朱砂、熏草、艾叶等香料,也有用中草药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
端午节佩戴香囊有消毒、驱虫,驱邪祛病的寓意,香包在端午节的作用而言,它其实是一种卫生保健的作用,农历五月五又被称作“毒日”,天气转盛,蚊虫滋生,香包中的中草药就是为此而保护人体健康而设计的。
大人把香包缝制成各色动物的样式,这样既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一直佩戴在身上。虽然是非常小的一个细节,也是我们古民先祖智慧的体现。
(1)端午节的香包里面装的什么香扩展资料:
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锦香袋”。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上。三国魏朝繁钦在《定情》中诗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唐朝同昌公主的步辇缀五色香囊,每出游芬香满路。由于奇特香料多来自外国的贡品,朝廷还把香囊作为赏赐之物。
佩带香囊之俗,也在民间盛行。“榴花角黎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珠门。”这首古诗是描述当时人们欢度端午佳节的种种习俗。端午节前后,人们除了吃棕子、插艾叶以外,还要给孩子们带上香囊。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许多城市、乡村,仍有给孩子带香袋的习俗。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2、端午香囊里面放什么香料
端午香囊里面一般会放:雄黄、朱砂、薰衣草、艾叶等香料。
佩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具有襟头点缀之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多种多样,玲珑夺目。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囊,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囊的。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3、端午节香包里面放什么
端午节香包里放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艾叶、苍术、山奈、白芷、菖蒲,也有放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雄黄、香草、辛夷等配成的香料,通常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
佩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节,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习俗活动围绕敬龙酬龙、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端午百草都是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熏艾叶、佩香囊等习俗,中草药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端午香包里的香料是什么
端午香包里的香料有很多种,如雄黄、朱砂、熏草、艾叶等,也有用中草药做香料,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等。端午节佩戴香囊有消毒、驱虫、驱邪祛病的寓意,香包在端午节的主要作用是卫生保健。农历五月五又被称作毒日,天气转盛,蚊虫滋生,香包中的中草药便是为保护人体健康而设计。
香包又叫容臭、香袋、香囊、香缨、佩帏,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中国农耕文化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国传统文化遗存和再生。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直至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从我国民间存留的清代香包来看,大多数以花卉和动物为主图,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比如用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相爱、交合、生育;用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意女性;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等。
5、端午节的香包用什么香料?
传统上,雄黄、艾蒿(艾叶)是端午节香包中最多登场的,而其他……
如今淘宝上就能买到,安神、驱蚊、防疫(就是古代那种防瘴疫的)、干花瓣等等,应有尽有。
以前做端午节香包,会使用一些“香药”,比如熏草、冰片、藿香、苍术等,总之就是通过一定比例的香料、药材,得到一个气味顺和又能驱除虫蛇,或者安神静心的配方。
但现在呢,就看自己喜好如何了,毕竟你在意的是在端午节做香包,这个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