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端午节的特色有什么
1、柳城县的端午节的习俗
广西柳城县端午习俗吃粽子
广西人就比较聪明,甜粽子,吃;咸粽子,也吃!广西人端午节最爱吃的粽子,是一种被称为“凉粽”或是“碱水粽”的粽子。南宁人包凉粽有不少讲究,比如要求包裹粽子的竹叶叶阔无毛且清香性凉,凉粽的形状一般会包成细长形或三角形。甚至还有些习俗,是把稻草烧成灰来泡水,取此水浸泡糯米之后包成粽子。凉粽在食用时,人们喜欢蘸取蜜糖或是白糖食用,基本就以甜味为主。当然,广西人在端午节也会吃咸的肉粽,糯米做的细长形或三角形的咸肉粽。
稻作民族“龙”文化
作为端午节最主要的传统习俗,赛龙舟是人们聊起端午话题时,不可避免的一项内容。这一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候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死去,人们自发划船前往营救。最后,挽回不了屈原生命的人们,开始了在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纪念屈原的活动。传说归于传说,史料记载还是有其可考性。韦苏文告诉记者,其实龙舟竞渡的习俗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那时候的古人,在急鼓声中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进行竞渡游戏,娱神乐人。这是一种祭祀仪式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龙舟竞渡游戏是熟习水性的南方人发明的,之后才渐渐传入北方。广西的端午节龙舟赛,最负胜名的是南宁南湖的国际龙舟赛和防城港市国际海上龙舟节。
取回“龙船水” 煮饭熬药洗澡
在端午当天清晨去邕江取“龙舟水”(也有居民称“龙船水”),取回之后用来煮饭、熬药、洗澡。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延续这一风俗了。不过,很多老南宁还是习惯在端午这天买回一些药草,回家用水烧开,再给全家人洗浴。“我们小时候一直是这么过来的,现在有了儿子、孙子,也希望他们遵从这一习俗。”永宁街一位阿姨对记者说,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习俗,每到端午,各个农贸市场、菜市以及大街小巷,才会有那么多销售药草的商贩。他们销售的,大都是鲜艾草、菖蒲、银花藤、野菊花、麻柳树叶、桉树叶、九节枫、活麻、柳树枝、野薄荷,以及桑叶等植物的叶茎,大家认为这样的“草药浴”可以解暑镇痛、散风清热,用在孩子身上可以去湿气、预防长痱子。
雄黄酒·香囊·药市
为了祛除体内的潮湿闷热,避免屋中蚁蝇孽生,百虫出动,民间流传下来的端午节习俗,不少都与中草药有关。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因为一段许仙与白蛇娘子的动人爱情传说而被人们所熟知。而雄黄最大的功效,正是可以驱赶仲夏时分出动的蛇虫。在广西,每逢端午节,各地的人们则会有将艾蒿、菖蒲等中草药以红纸包裹成宝剑或是小人状,挂在家门上,起到辟邪的作用。除此之外,大人还喜欢用苍术、藿香、茱萸等草药制成各式花花绿绿的香囊,给孩子们扣于胸前,或是用桉树叶、野薄荷、银花藤等草药熬水给孩子洗澡,各种举动都有着为幼辈们祈求健康的美好愿望。人们在端午节时对中草药的推崇,也让广西的不少地方都形成了药市的特色。当中最成形的,以靖西保留下来的端午药市习俗规模最大。当然,每逢端午节前后,南宁的市民都可以在菜市场买到这些相关的草药,或是回家悬挂,或是熬水洗澡,这样的习俗,是广西端午常见的习俗特色之一。
吃咸鸭蛋
咸鸭蛋是滋阴清肺的,适合在端午这种毒热的天气里进食。汪曾祺都曾在自己所写的文章——《端午的鸭蛋》中有过介绍,称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其中,咸鸭蛋位列其一。一来是说这红色的菜可以祈愿今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二则是人们认为红色的物品可以辟邪避暑。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各有说法,不管他们各自的寓意如何,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都饱含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2、广西端午节的风俗
<
3、广西梧州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梧州市有举办长距离龙舟赛的传统,过去梧州龙舟竞赛赛程曾长达10多公里,每逢端午龙舟比赛的那一天,三洲四乡的数万群众站满西江两岸,一边兴致勃勃地欣赏赛龙夺锦,一边为龙舟健儿加油鼓劲,喝彩声、鞭炮声震耳欲聋,场面沸腾,激动人心。近几年来,由于长洲水利枢纽项目建设,梧州市暂停了西江长距离的龙舟大赛,改为在桂江举行600米的短距离龙舟竞技。随着长洲水利枢纽建设即将完工,今年梧州市恢复端午节在西江举行长距离龙舟大赛的传统。梧州端午节一般就是看龙舟,吃碱水棕子(用食用碱水拌糯米做的,要醮糖水吃),没象别的地方说的要向江里丢棕子,基本就这些,没什么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