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门口贴的福应该怎么做
1、门上的福字怎么贴
贴福字方法及注意事项:
“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类小“福字”,根据“福字”的大小,该贴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记住。“倒福”斗方,要坐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这叫做“福入厅堂”,但一家只能贴一个,如果贴多了,叫做“重蹈覆辙”不吉利;
正福也是斗方,一家也只能贴一个,须座东面西,象征“福如东海”;门福必须是正福,曾经看到过把倒福贴在大门外,青岛话叫做“昏逡”,谁家的福到了门口不让进门,门外贴“倒福”会让一家有一种流年不顺的感觉。所以门福必须要正福。另外还有抬头福,旺财福等都要各归其类。
贴福字的讲究是老祖先们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该贴到什么位置都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出来,绝对不是哪个人随便一说。比如穷人家贴“穷福”,过去那些欠债的穷人往往过了小年或三十早晨就慌里慌张地把“福字”贴上,就是把所有的讨债人都挡在门外,因为一旦贴上了门福就相当于过年了,所以讨债的就不能再上门逼债,此叫做“穷福”。
真正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且顺序应该是从外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才能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
福在古代归结为五个方面,谓之“五福”,即寿、富、康宁、攸好德和考终命。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长寿、富有、健康、崇尚美德和得其善终。
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种地方。一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做法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来抵消“福去”,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个地方是在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财气会来到屋里和柜子里。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在民俗里,不是说所有“福”字都要倒贴,尤其是在门上。大门上的“福”字应当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应当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如果在门上倒贴“福”字,头重脚轻,便不恭不敬,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如果以随意倒贴“福”字为趣事,是轻率地对待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因此,应当正确看待和对待倒贴“福”字的风俗。
2、端午节的福和马怎么贴
大门的左边贴福,右边贴马。
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2)端午节门口贴的福应该怎么做扩展资料: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3、福字的正确贴法是什么
福字的正确贴法具体如下:
一、福字倒贴的第一种情况是水缸,垃圾箱,和家里的箱柜。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
二、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三、如果一年中家中有人不幸亡故、或者其他灾难出现,比如:失火、车祸等,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旧社会为了讨口彩故意将福字倒贴。
四、大门的福字必须正贴 除了上述说的情况外,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着贴,尤其是大门上。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必须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3)端午节门口贴的福应该怎么做扩展资料
贴福字的讲究:
贴福字的讲究是老祖先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如穷人家贴“穷福”,过去那些欠债的穷人往往过了小年或三十早晨就慌里慌张地把“福字”贴上,就是把所有的讨债人都挡在门外,因为一旦贴上了门福就相当于过年了,所以讨债的就不能再上门逼债,此叫做“穷福”。
有人认为真正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且顺序应该是从外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才能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