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种选择中秋节怎么办
1、欢乐在中秋,情浓意更浓,你打算怎么度过中秋佳节呢?
我打算和老公孩子一起就地过中秋佳节,不准备回老家了。和老公孩子一起做月饼,做花灯,一起做饭吃饭喝饮料度过中秋佳节。
每年的中秋节我一般都会选择和老公孩子回老家陪父母过节,今年因为疫情问题放弃回老家,回老家需要跨市,当地提倡的是就地过节,所以我选择了就地过节。
不能回家虽有遗憾,但好在我们这个小家庭是在一起,我决定要跟老公孩子在自己的小家里过中秋节,不选择出去聚餐。中午和老公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一点月饼,和孩子一起做花灯留晚上出去赏月来玩。
然后再和老公一起做中秋团圆饭,多做几道菜,但是量要少一些,这样既能吃得完,也能多的品种多,不会造成浪费。我会选择蒸螃蟹、糖醋小排、肉丸子、蒜蓉粉丝开背虾、炒芹菜、炒小白菜,再给孩子做一些薯条、薯饼、鸡块。自己动手不仅丰衣足食,意义还很特别,和老公孩子一起喝点饮料,一起度过这个中秋节。
中秋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虽然不能回去陪父母,但是可以喝父母一起云聚餐,开着视频和父母共进团圆饭,一起聊家常,一起看中秋晚会。看完中秋晚会我还会带着孩子去楼下广场赏月,欣赏中秋星空的美景。
最后: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地方倡导就地过节,就地过节这样的方式虽然有些遗憾,但是可以很好的减少意外,很好的保护了自己,保护了家人,杜绝了不必要的传染,阻止了疫情泛滥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应该积极配合,深刻认识到当下形式的严峻,不给国家添麻烦。
2、中秋节,除了跟孩子和家人一起吃月饼,还可以怎么度过?
中秋节,除了跟孩子和家人一起吃月饼之外,度过的方式还有很多,如赏月、观看中秋晚会、讲述关于中秋的渊源故事、收集关于中秋的歌曲、诗词等方式。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吃团圆饭之外,还有赏月习俗。俗话说“月是中秋明”,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祭拜月神,赏月是中秋必不可少的一项节目。
陪着孩子和家人一起欣赏月夜美景,和孩子一起看看月亮升起下落时的样子,观察月亮周边的情景,一起向月亮许下美好愿望等。
过春节看春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节目,中秋晚会也已经成为了中秋必不可少的一档节目,全家人一起吃着团圆饭,一起欣赏着中秋晚会,晚会中有老少皆宜的节目,寄托美好祝愿,寓意吉祥美好。
三、文化传承,讲讲中秋节那些事有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有很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兔儿爷等等,在中秋节这天一起聊聊中秋节的传统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增长知识,还可以拓宽孩子认知边界,也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那些关于中秋的歌曲、那些诗词,你知道多少?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中秋节这一天和家人孩子讨论一下,看看谁能想到的歌曲多,谁能想到的诗词多。
如歌曲《圆圆的月亮》、《八月十五月儿圆》(又名: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Hey,moon》、《Zoom zoom zoom》;如诗词《静夜思》、《水调歌头》等。
最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做花灯、月饼,还可以看一些关于中秋佳节的绘本,总之想要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佳节方式是有很多很多的。
3、“疫情”笼罩下的中秋节,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既团圆又安全?
“疫情”笼罩下的中秋节,我们可以选择就地过节,选择和亲人“云”团圆,实现做到既团圆又安全。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当中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出门在外的人都会选择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因为疫情导致了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想要回去又不能保障安全问题。
那怎么办呢?在团圆和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先注重安全问题,我们选择就地过节,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家人的安全负责,对社会的安全负责,对国家的安全负责,所以请选择就地过节。
安全问题我们通过就地过节来保证,那团圆问题呢?当然是通过互联网来解决,现在属于5G时代,视频通话已经不是问题,我们可以跟远在他乡的亲人开视频,远在故乡的亲人开视频,来实现“云”团圆。
通过开视频,我们也可以看到亲人熟悉的脸庞,也可以看到彼此桌上的每餐,还可以和亲人聊聊当下的现状和发展等,总之“云”团圆可以实现我们与家人亲人团圆。
就地过节已经属于常见事情,有太多的人因为工作而不能回家过年,他们需要守护好自己的工作岗位,需要守护好人民的生命安全,他们无怨无悔。我们作为普通人选择就地过节,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必须保证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威胁,不给国家添麻烦。
只要我们的心中有情,有亲人,有爱,在那里过节都一样,在那里过节都会开心,都会产生幸福感。不要为了暂时不会去而烦恼,而哭泣,只要我们齐心合力打好这场战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实现口罩自由,过节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