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节日 » 中秋节怎么装扮阳台

中秋节怎么装扮阳台

发布时间: 2023-03-09 19:13:07

1、中秋节怎样装扮房间?

中秋怎么布置家居
中秋要想搞活气氛,这些装饰品不能少:
1、烛台:烛台,以典雅、为主旋律,给人温暖、悠闲的生活情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家居生活中,烛台的装饰性要超过它的实用性,设计也越来越多样和精致,时刻增添着家居生活的多样情调。情侣约会、朋友相会、家人聚会,都可以摆放上合适的烛台,再点燃蜡烛,在荧荧的火光中,忽然会发现,生活原是这样充满灵性、温暖幸福。平时不用的时候,一个作工精细、造型优美的玻璃烛台又不失为一件高雅的装饰品,点缀你的家居,美化你的生活。
2、果盘:中秋佳节,家家户户一定少不了水果、瓜子、花生等小食品。这时候,几个漂亮喜庆的果盘就派上大用场了。近年来,果盘做为家居用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纷纷跳上餐桌、茶几,装饰功能开始彰显出来。不同款式彩缤纷的果盘,如同花朵一样,娇艳滴。中秋可是个团圆的好日子,家居装饰自然也要尽量温馨体现出团聚氛围。
3、餐桌布置:一块漂亮的餐桌布,就能够让整个餐桌焕发亮丽色彩。餐具可以用色彩比较素淡的、精美的瓷器,印花款式既不俗又能调节餐桌上的气氛。
4、厨房点缀:开放式厨房也要有鲜亮的点缀,水果、鲜蔬作为摆设放在厨房的显眼处即可。
5、灯饰:能营造气氛的还是光线,带有色彩的吊灯,如紫色和红色都能增加节日效果,让餐厅温暖、喜悦起来。
6、赏月庭院布置:选择大一些的餐桌,用来摆放很多食物或者茶水。因为在,又是晚上,餐布的色彩可以艳丽一些,这样在灯光、烛光和月光下,更赏心悦目。除大餐桌外,也要准备足够的餐椅,硬木、铁质家具更适合,同时可以在庭院或露台摆放躺椅或坐椅,空间不够的话,可以在木质露台地板上直接铺上地毯或者坐垫。

2、潮汕的中秋习俗

在潮汕,自古有中秋节有拜月的俗,但拜月是潮人妇女和孩童的事。“女不祭灶,男不圆月”,古已成例。潮人拜月称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称为月娘。妇女拜月的重要心愿还在寻找一个好夫婿。潮汕有一首民谣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团团圆。好夫婿,结良缘。今年团圆,明年团圆。年年团圆。”
在潮汕,中秋节将到来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主妇便忙着用糯米碾成粉末儿,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模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部分里面。压结实了,磕出来,便成了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纹漂亮、清白如雪,一些动物形状的月糕更令孩子们爱不释手。此外,还有一种用花生炒熟了加麦牙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无比。中秋节当天下午,家家户户还要祭祖。所以一些人家中秋节这天一大早,甚至提前一两天就开始忙开了。卤鹅、做果、购买贡品,忙得不亦乐乎。
当三五之夜到来、玉兔东升时,人们就将大方桌摆在院子中央,然后,拿两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个拱门,称为月宫门。祭月时,常让小孩子供上新买的文具——笔、课本和书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读书聪明,成绩优秀。并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刚从井里打上来的“井心水”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听众朋友,您是否记得您的母亲将您的新文具放上祭坛那虔诚的表情呢?那是母亲对子女最真诚的祷告,希望“阿娘”能保佑自己的子女学业有成,出人头地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可是父母们的期盼。他们会从祭坛取下一点烟灰,小心冀冀的用心包住,泡在“井心水”,让小孩喝下。说那是“阿娘”赐予的灵丹妙药,喝下后会机智灵敏。这样的说法虽不可信,但这却反映了长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夜漫步潮州城乡,还能听到咚咚咚的谜鼓声和悠扬的弦乐声,人们穿梭于各个街道、社区的灯谜台,驻足在凉亭内、祠堂前听潮乐,热闹非常。
暮色降临,玉兔东升,潮人赏月的活动也就开始了。中秋赏月,根据各自不同的爱好和条件,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潮人或设家宴于月下,为孩子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古老的神话故事,共赏天伦之乐;或陈月饼、酒馔、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油甘、橄榄、香蕉、芋头等食物于庭院、楼台,全家人在银色的月光下一面聚谈,一面品尝节日的佳品。拜月都在露天,城市楼上居民则在阳台天台,面向月娘。假若碰到“云盖中秋月”的情境,也要等着有点月光才祭拜,总盼望月娘能给光彩。在农村,妇女常常在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艺,如用糯米饭、米粉条砌塔山,用剪纸贴柚,用带枝叶的油甘扎成孔雀,用柚牙装扮白鸽等等,在汕头则较少见。现代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购物方便,不象从前工巧。或争先占坐酒楼玩月,以先睹月色为快;或到汕头港湾、中山公园、金砂公园等地驾轻舟泛江海作月夜之游;或徘徊于街市,以睹节日晚市热闹的场面;潮人的妇女们也盛装出游,互相往来,嬉戏在在月光下。

3、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开始于唐朝时期,在宋朝时期盛行,到了明清之时,中秋节已经发展成为了能够和春节起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了,当中,不仅仅是中国在过中秋节,一些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东亚、东南亚国家也会过中秋节,尤其是这些国家的华人华侨,更是以此来怀念自己的祖国文化。

中秋节,又有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一系列名称,是传承已久的一种汉文化,中秋节日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因为这天又恰逢三秋之半,所以就被叫为“中秋”了。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国家将中秋节定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

我们民族众多,地域宽广,过中秋节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

在广东地区,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此在中秋之夜只能由妇女和小孩拜月。妇女孩童们在院子里或阳台上摆上桌子,桌上放烛台香炉,瓜果点心来进行祭拜,烛火香火与月亮交相辉映,预示着红红火火的日子。

山东省的一些地区,在中秋节这天祭拜土谷神,称为“青苗社”,并且要上坟祭祖,燃放鞭炮,祈求祖先庇佑。家里有工厂的,中午要宴请工人,对工人的辛苦劳动表示感谢。有些地区还有有抛帕招亲的习俗,在这天晚上,一些未出嫁的姑娘会扮成嫦娥,在舞台唱歌跳舞,同时将一些手帕扔向台下,若观众接得的手帕颜色与嫦娥手中的手帕颜色相同,即可登台,若是引得嫦娥喜欢,会有戒指相赠,双方可以单独约会。

在陕西,中秋夜男子会划船爬山,女子要安排酒宴,无论穷富,每家每户都要吃西瓜,以示团圆。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

江苏无锡一带,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会用画有月宫景色的丝绸糊在香炉四周,随着香火燃烧,青烟缭绕,红光点点,别有一番风味。

福建地区有一浦城县,县内有一座南浦桥,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的女子都要穿过南浦桥,祈求长寿,女孩子穿着漂亮的服装行走在大街上,场面十分热闹。建宁县的人们会在中秋夜在院子里挂满彩灯,以此来向月宫祈求得子。在龙岩的一些地方,人们吃月饼之前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要把月饼中央挖出一个小圆并供长辈食用。

南京人的中秋节,除了月饼之外,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吃桂花鸭。桂花鸭是南京流传已久的名菜,以桂花为佐料做成,肥而不腻,香甜可口。中秋之夜,南京人会在院子里团聚而坐,吃菜饮酒,称为“圆月”;酒足饭饱之后游走于市井街道,称为“走月”。

江西省吉安的农村地区,中秋傍晚会用稻草烧瓦罐,烧红的瓦罐内倒入醋,香味就会飘满整个村子,配上天空的星光明月,让人心驰神往。

在四川的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吃蜜饼、吃麻饼、打粑等,并在门口挂上橘灯庆祝,儿童手里攥一把点燃的香,上街奔跑舞动,称为“舞流星香球”

在台湾地区,中秋节的夜晚有“偷菜求郎”之俗。身着盛装的未婚女子,趁着月光,去别人菜园里偷摘大葱和各种蔬菜,如果能顺利偷到,就预示着以后会遇到如意郎君。所以在台湾地区,有一句谚语:“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

尽管各地的风土人情造就了各地丰富多彩的习俗,但是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祈求风调雨顺、福寿安康,以月亮为载体,寄托千里相思之情是一样的。概括的讲有八种习俗:

一是赏月。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二是吃月饼。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三是祭月。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四是燃灯。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五是观潮。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六是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七是玩花灯。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八是饮桂花酒。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 在中秋佳节,民间自古有饮桂花酒的习俗。中秋之夜,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4、广东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广东中秋节的风俗如下:

1、树中秋。广州的传统中秋夜是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音同“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说到中秋,必然离不开灯。广州的小孩子会兴高采烈地让家长一起协助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将其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也有传统的纸扎成大形的孔明灯,灯下燃烛产生热气,使灯飞升向天,为中秋再添一景。

2、赏月吃月饼。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是国内大多数地方的习俗。因为客家人遍布全国各地,而广东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揭阳、河源等地,祖先大都是从中原地区迁过来的,所以也保留着相似的习俗并不出奇。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月饼,客家人在中秋节还会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

3、舞火龙。佛山市南庄镇,有舞火龙的习俗,寓意年年都好,身体健康,至今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火龙”是用草编制而成,在出场之前,要先插上香烛,再插上头柱香。然后在“龙”身上每隔80厘米处放置一油盏,周边插满寄托着村民心愿的香火之后,炮竹和锣鼓开路,火龙开始出游。村民将近百米的龙身,高高举起,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舞起龙尾,翻腾起舞,场面异常热闹。

4、祈福花篮。潮汕有着中秋拜月娘的风俗,到了中秋节晚上,皓月初升,便在院子或阳台上等设案当空祷拜。银蜡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饼食和冥纸等制作的花篮等作为祭礼。所以在中秋前夕,每家每户都会准备精美的纸花篮或各色金塔。

5、吃糖鸡。吃糖鸡是阳江特有的习俗。“糖鸡”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白糖熬成浓糖加上少许面粉,然后做出龙船状、宝塔状、雄鸡状等形状的倒模,再加上少许色素,让其呈白、浅红、浅禄等颜色。“糖鸡”好看又好玩又好吃,所以在旧时很受到小孩子的喜欢。

5、中秋节怎样装扮教室

中秋节教室可以买一些气球之类的东西,具体用来装饰教室的可以买些墙贴(关于中秋的)卡纸,吹塑纸什么的。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 [46]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后来将“祭月节”由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6、各地怎样过中秋节

===========
各国的中秋节
===========
有华人的国家就有人过中秋节,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汶莱,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当然只是当地华人才过中秋节。过节习俗跟中国传统的一样,如赏月、吃月饼、玩灯笼、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杨桃、芋头仔、菱角都是常见的食品。

台湾的中秋节……在台湾,阴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个重要民俗节日,全国放假一天。至今,台湾一般民众仍普遍有赏月吃月饼、柚子的习惯。 1980年代中期,台湾开始兴起中秋烤肉的习惯,这习惯咸信是於此年代,台湾经济起飞,生活西化,连带影响传统的民间习俗,严格讲起来,台湾的中秋节烤肉的新节庆民俗应该是洋化烤肉习惯的延伸。另外,同时期台湾两家知名烤肉酱进行广告宣传战,进一步炒热中秋烤肉气氛。近年在台湾由南到北,即使是公寓或大楼的都会居民或是乡村民众,也会在中秋节当日选择公园、路边、海边或自宅阳台、屋顶等地举办烤肉活动。

其他亚洲国家的中秋节:

韩国的中秋节……韩国人的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写成为Thanksgiving Day,因为秋夕在韩国是一个大节日,会一连放三天假。过去交通未发达之时,民众都会利用这段日子回乡探亲。时至今日,每逢秋夕之前一个月,韩国各大公司都会大减价,以吸引民众购物互相赠送

越南的中秋节……越南人农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称为Tet Trung Thu(节中秋。“节”为喃音,“中秋”为汉越音)。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日本的中秋节……日本的传统的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也叫中秋明月、芋明月、栗明月。但是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日本人也会赏月,称之为“月见”,屋内会陈列赏月团子(月见団子)、芒草、七草和秋季水果等等。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