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戴的五彩线要怎么烧
1、端午节带的五色线什么时候可以拿下
民间习俗中,端午节带的五色线要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能解下来。
端午节这天会给儿童的手脖、脚脖或手指上缠上五色线,叫做长命缕、拴命线、五丝。而日照地区则缠七色线。从缠上之日起,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到雨水里。
此外,山东临清会给七岁以下的男孩戴“符”(用麦秸做的土项链),给七岁以下的女孩戴石榴花,以纪念诗人屈原,因为屈原投江时,正是石榴开花之季。
临朐、滕州等地的妇女小孩习惯戴香布袋,花布缝制的香布袋中装有许多中草药,戴在身上,玲珑可爱,香味扑鼻,据说可以驱瘟避邪。
(1)端午节戴的五彩线要怎么烧扩展资料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2、端午节五彩线怎么带 端午节五彩线如何带
1
3、关于端午节绑五彩线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日出之前,人们纷纷到河边和井台上用凉水洗脸,以除晦气,然后成群结队上山采集艾蒿。因为艾蒿有除虫去污的作用,所以人们把艾蒿插在门上以避瘟神。妇女们还把装有艾蒿的荷包挂在孩童的身上、插在自己的发髻之上。为之拒绝瘟神的降临,人们还在户牖插上避邪的桃枝和纸叠的小药葫芦,也叫纸印。相传吕洞宾曾秘示世人,端午用葫芦蓄药可蠲五毒。这一天孩子们的手腕、脚腕上还要系上五彩线绳,俗称"系续命绳",它的功能也是拔除病毒。到中午人们就将这些佩戴之物弃之路旁。滚鸡蛋也是端午节重要的节俗。这天早上老奶奶要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孙子的肚皮上来回滚几滚,嘴里还叨念着:"宝子吃蛋,灾星滚蛋"。
这些端午节的习俗,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在民间流传。近代,在锦州的天桥海口处,还有一个蒙古族的端午节习俗奇观。从五月初五到五月十一,有很多来自承德、通辽等地的蒙古族古族牧民在海水中沐浴祈祷,有时竟达四五千人。祈祷后他们用瓶子盛满海水带回家去,撒在亲邻们的身上,让他们也得到大海赐予的幸福、吉祥。
传统之俗,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般,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4、五彩绳从端午节戴,要戴多久的?扔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啊?
先回答问题:
五彩绳要在端午节清晨,在太阳没出来前就给孩子们手腕脚腕脖子上戴好;
然后在端午后第一次下雨才能扔掉。
大致上来说普遍的规矩是这样的,但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讲究,这个另说。
很多人都不知道五彩绳的讲究,只在端午节戴一天,然后随随便便丢掉,这样是不符合传统滴。姐跟大家说说五彩绳在佩戴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颜色:
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
二、佩戴时间:
佩戴五彩绳,要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就戴上,所以,在端午节的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三、佩戴位置:
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四、佩戴禁忌:
佩戴上五彩绳的时候,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也不能随意扯断或者丢弃,只能在节后第一次下雨时,抛到河里。
五、佩戴意义: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六、多种解释:
另外一种说法是: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声雷响后,把五彩绳剪断,扔在雨中,让它随着雨水冲走。
5、端午节五彩绳编法
端午节五彩绳编法如下:
工具/原料
剪刀1把、打火机1个
1.2米五彩线3根、1.2米金线1根
1、四根线一起在中间位置,左右向相反方向抿,做成这个扣眼,再打个金刚结固定。
2、左右分成4跟,两边各有一根金线,金线位置左右要对称,接下来就编八股辫了。
3、左1从右2和右3的后面穿进来,回到左4旁边,接着右1从左3和左4后面穿进来,回到右4前面;左2从右3和右4后面穿进来,回到左1旁边,右2从左4和左1后来穿进来,回到右1旁边,一直这样编下去。
4、编的时候手要一直这样按着,左右手交替。
5、编到需要的长度,结尾打个金刚结,后面喜欢留须的就留一小段,不喜欢的,直接在结后面剪短用打火机烧一下即可。
6、端午节五彩绳怎么编
端午节红绳亦称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
这个习俗是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又有一说如果小孩还没满一岁,就只系红色的彩线。
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
1.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
2.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
3.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
4.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
5.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
这个习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后,要将红绳摘了下来。因为对于系五红绳的人来说,可以帮助他避邪,脱离烦恼,忧愁。所以
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后要扔掉红绳,以便远离邪恶,烦恼,忧愁,让他们伴随着雨水流走,永远都不要再回来,并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7、端午节:佛经中记载的几种五色线的制作方法
2.十二药叉大将名号索
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宫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波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毗羯罗大将: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围邑,空闲林中,若有流布此经,或复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愿求悉令满足。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
——出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制作十二药叉大将祈愿索的步骤参考:
⑴准备:
青,黄,红,白,黑五种颜色的棉线;
若想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纸条上就要备好纸笔,或是提前将自己的愿望在纸条上写好,备用。若不想写则不用准备,口述亦可。
最好也有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圣像,材质不限,条件不方便,没有也无不可。
⑵念诵: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1遍或几遍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108遍或更多
药师咒(也叫药师灌顶真言)21或49或108遍
十二药叉大将名号:21或49或108遍
若想修此法没有这部经文实在说不过去,现在网络很发达了,可以下载打印出,也可以找网店结缘此经一本。
⑶制缕:
取上述五色棉线各1根(可根据线的粗细选择)合在一起,搓成一缕,搓合的同时口中要不停的念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或十二药叉大将的名号。
⑷打结 :
依次念诵经中十二位药叉大将名号各108遍,即每一位念108遍后打1个结,12位共打12个结(死结或活结均可),结与结的间距不限,整个看起来整齐均匀就行。
⑸祈愿 :
若前面已经准备了写好愿望的纸条,则一边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一边用打好12结的五色缕缠绕纸条,此时也可以打个结来绑定好纸条,再用净布或纸包好。也可不用缠绕直接用净布把纸条和⑷中的五色缕一起包起。完毕后放到佛堂供桌,没供桌的可以放柜子里或其他干净整洁的地方,勿乱丢。(没写纸条许愿的可省略此步)
念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或十二药叉大将名号或21或49或108遍,并合掌讲明此次修法要许的愿望(为个人或是多人集体许的愿都可以),祈请十二药叉大将护持能满愿。
8、端午节后五彩线怎么处理
第一次下雨时,把它扔到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