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过圣诞节和中秋节
1、圣诞节怎么过
美国人过圣诞节会着重布置家庭,通过会安置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
在中国跟朋友一起吃饭父母一辈的人一般不喜欢过圣诞节,因此可以跟一些同事、朋友一起到餐厅吃饭,在一起吃饭的过程中能够增进友谊。可以在圣诞节这一天跟朋友一起去参观教堂,体会下西方的文化。
圣诞节的习俗
1、圣诞树:圣诞树始于德国,是杉树、松树等常青且呈塔装的树木经砍伐,再加上各种装饰而成的。一般会在树顶放一个五角星或者小天使。树身装饰有各类糖果、点心、彩灯、玩具等,悬挂上或在树下堆满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2、圣诞卡:对于远方的亲友,在圣诞节无法团聚,西方人就会制作一张圣诞卡寄给对方,来遥祝圣诞快乐,维持亲情友谊。一般会随圣诞卡寄送家人的合影或家庭成员一年来的成就等家庭新闻。
3、圣诞袜:圣诞袜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用来在圣诞夜睡觉前挂在床边,供圣诞老人在半夜从烟囱里钻进来在里面装满礼物。一般父母会冒充圣诞老人的角色,将礼物塞进小朋友的袜子里。这个传统指的是人们会在圣诞期间在屋子外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即便在最黑暗的屋子,蜡烛也能带来光明,寓意希望。
3、给亲友送礼物:每年圣诞节亲朋好友尤其是孩子们都会互赠礼物,圣诞老人的故事也源自这个传统。
2、圣诞节一般要怎么过呢?
圣诞节是外国人的新年,对于咱们来说,就是找个机会,商场网店打折,朋友聚餐,给女朋友送礼物,所以,想热闹一下就热闹一下。
3、圣诞节人们喜欢怎么过
人们怎么过圣诞节
(一)各国的圣诞习俗
英国
英国人在圣诞节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烧猪、火鸡、圣诞布丁、圣诞碎肉饼等。每一个家人都有礼物,仆人也有份,所有的礼物是在圣诞节的早晨派送。有的唱圣诞歌者沿门逐户唱歌报佳音,他们会被主人请进屋内,用茶点招待,或者赠小礼物。
美国
因为美国是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庆祝圣诞的情形也最为复杂,从各国来的移民仍多依照他们祖国的风俗。不过,在圣诞时期,美国人的门外挂着花环以及其它别致的布置则是一样的。
法国
法国的一般成年人,在圣诞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会参加子夜弥撒。在完毕后,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里,团聚吃饭。这个集会,讨论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后也前嫌冰释,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圣诞在法国是一个仁慈的日子。
西班牙
西班牙的儿童会放鞋子在门外或窗外,接收圣诞礼物。在许多城市里有礼物给最美丽的子女。牛在那天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据说在耶稣诞生时,曾有一头牛向他吐气来使到他得到温暖。
意大利
每一个意大利的家庭,都放有耶稣诞生故事的模型景物。在圣诞前夕,家人团聚吃大餐,到午夜时参加圣诞弥撒。完毕之后,便去访问亲友,只有小孩和年老的人得到礼物。在圣诞节,意大利人有一种很好的风俗,儿童们作文或撰诗歌,表示感谢他们的父母在一年来给他们的教养。他们的作品,在未吃圣诞大餐之前,被暗藏在餐巾里、碟子的下面或是桌布里,父母装作看不见。在他们吃完大餐之后,便把它取回,向大家朗读。
瑞典
瑞典人是很好客的,圣诞节时,更有明显的表现,美一个家庭,不论贫富,都欢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种食品摆在桌上,任人来吃。
瑞士
瑞士的圣诞老人是穿白色的长袍,戴上假面具的。他们都是由贫苦人所扮,结队向人讨取食品和礼物。在收队后,他们就平分所得的东西。
丹麦
丹麦是最初推出圣诞邮票和称防痨邮票的,这种邮票发出来筹款作防痨经费。在丹麦人寄出的圣诞邮件上没有不贴上这种邮票的。收接邮件的人,看见贴有愈多圣诞邮票的,会觉得更喜欢哩!
智利
智利人庆祝圣诞节,必有一种名叫【猴子尾巴】的冷饮品,是用咖啡、牛乳、鸡蛋、酒和发酵的葡萄合制而成。这种饮料为什么被叫做【猴子尾巴】呢?倒没有人能够解释。
挪威
挪威人在圣诞前夕临睡前,家里各人都把自己所穿的一双鞋子,由大至小排称一列,是各人轮流唱出他最喜欢的圣诞歌或圣诗一首。
爱尔兰
爱尔兰的每一个家庭,在圣诞节前夕,都放有一枝洋烛或灯在窗门架,表示欢迎救世主降生。
苏格兰
苏格兰人在家里找寻向别人借来的东西,必需在圣诞节之前都归还与物主。他们多是在新年的首个星期一那天赠送礼物,并不是在圣诞节期间送的,小孩子和仆人都会得到礼物。
荷兰
荷兰人的圣诞礼物,往往是出乎一般人所意料的,有时会被藏在布丁羊肠里面。
俄罗斯
公历新年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通常只有教徒才庆祝圣诞,而且宗教味道更浓一些。
德国
德国的每一信奉耶稣教的家庭,都有一株圣诞树,圣诞树是在德国最先有的。德国人对于制圣诞节饼是很讲究的。饼有很多款式,在亲友之间,彼此均有赠送。
(二)十二星座如何过圣诞
白羊座:圣诞不作怪才怪
圣诞夜白羊座将是疯狂搞怪的首脑人物。平常憋着也就罢了,藉着节日的名目,你可以不需太精心规划如何隆重地庆祝,热闹就好。遁入PUB畅饮尽酣、杀到舞厅狂欢摇摆、或到KTV抢麦克风嘶吼个够!音乐快节奏,酒馆纵情乐,别忘了事前光邀群伙伴,不然到时找不到人,一个人跟谁玩?圣诞老人可没空!
金牛座:圣诞夜是靠嘴过
平常就是省吃俭用也无所谓,因为金牛座的胃,是过节用的!加集阔嘴大肚皮军团,吃顿圣诞大餐!所谓爱吃就别怕花大钱,品尝美食本就是金牛座活着的最大乐事,生命的意义在吃掉宇宙继起之生命!从五星级大饭站吃到夜市小吃摊,再吃到圣诞夜派对,那里有美食那里就是圣诞夜!减肥?愈多肥肉愈有成就!
双子座:没惊喜就没有圣诞
双子座适合在圣诞夜到有幼院扮说故事的圣诞老人,小朋友的表情会让你惊喜连连。天生反应灵敏,懂得随机应变,过节绝对要新鲜,恐怖电影让圣诞夜有鲜味。你也可以逛逛街,或许可以遇到圣诞老人,向他借借钱。
巨蟹座:在家过圣诞
亲自料理,邀几个朋友,一起下厨烹调圣诞餐。尽情散发你的温暖气息吧!你是最好的听众,圣诞夜难免成为没有伴侣的朋友的情绪垃圾桶,你也甘之如饴。自己做些应景甜点,如姜饼屋等;技术不好无所谓,反正拉肚子还能坐在马桶上听音乐!
狮子座:吃喝玩乐撑到天亮
尽情耍宝吧,不光在圣诞夜,平日你天生就是众人焦点,尽可能华丽隆重地过节;尽情地玩乐,最好有气派豪华的排场。对玩乐最有一套,不必担心体力不支,这种欢乐的圣诞夜当然要玩个通宵才过瘾。可以刷卡的地方,就是过圣诞夜的好地方,我刷,我刷,我刷刷刷!最好刷到圣诞老人相气失色,主动请乱回家;对,你才是人间的圣诞老人!童话中的慷慨大好人,换你做看看!
处女座:越夜越闷骚
平时规矩做事,一丝不苟的处女座,圣诞夜是放纵夜,你可以从恩雅变成玛丹娜!平日的严谨作风,这一夜倒是可以省略,既然圣诞夜大家都想要有活动,还可以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那就来场圣诞大扫除吧!注意,“圣诞夜惊喜的必要”,为前来你家“狂欢”的朋友们,多准备几把扫把吧!
天秤座:圣诞在那都能过
天秤座个性随和,喜欢和一群人共度圣诞,不太重物质,倒是很重视朋友与生活情调。很多朋友冲着你的交情要和你共度,面对这么多圣诞邀约,该怎么办?建议干脆自己来办一个PARTY,既可广纳四方好友,又能够在一夜里与所有的人同欢,还能收收门票,顺便发点圣诞财!
天蝎座:秘密过节爽在心田
独行侠的天蝎座,稍带点孤傲色彩,不爱往热闹的地方挤。世风日下,圣诞夜俨然变成了出轨夜,建议你凭恃着特有的嗅觉,一方面可窥探其他人的过节心理,一方面可以接些替人“证”的密探工作,满足你的好奇心,又可以使自己多一项秘密武器,佳节过后,大家更不敢惹你!
射手座:让圣诞老人复活
射手座凸在圣诞夜扮圣诞公公(是公公,可不是老公公喔),既能搞笑,还可发挥你的喜剧天才。在充满欢乐气氛的圣诞夜准备一些遏趣的节目,看过街头艺人没有?拿个便当盒放在百货公司门口,别担心下场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即使卖打火机,结局也会以爆笑收尾!
摩羯座:圣诞夜好好挥霍
圣诞夜是脱掉严肃的外衣,脱胎换骨的好日子,气氛浪漫,任何事都让你动心。谁说保守严肃的摩羯座较放不开?只是不想随便卖弄而已!圣诞夜摩羯座最好去山上看夜景,倒不全是为了浪漫,夜景……不花钱嘛!也不全是为了省钱啦,看看非洲人民都没得吃了,怎么忍心大吃大喝呢,你说,是吧?不过千万记住,看夜景就专心一点,别急公好义在山上指挥交通!
水瓶座:显露超凡智慧的时机
水瓶座不会多花金钱和时间在圣诞夜上,你认为狂欢的人太无知了,更何况你向来就愤世嫉俗。你关心的是地球还有多少资源可以浪费?人类共同的命运将往何处去?你适合到灵修或潜能开发的场所,和关心人类生存的朋友一起运用念力同声祈祷。也有可能你突发的点子太多太快,直到圣诞夜过完仍无法决定以什么方式过节最完美!
双鱼座:圣诞夜散播爱的日子
双鱼座适合在圣诞夜报佳音,安慰所有需要安慰的人。你最好背起堆满食物饮料的超大包包,到海边喂鸟鱼。纯真善良的双鱼座常被凄美的故事感动,你常想,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早一点碰到你,就不会饿到蒙主宠加啦!
我们怎么过圣诞节
过圣诞节的方法也许一千人有一千种选择,但是在校园中,过法也就不外乎几种。
经过随机调查,武大本科生这样过圣诞节:
过节的地点:街上、餐厅、歌厅、酒吧
过节同伴:恋人、室友、朋友
过节方式:
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在平安夜放纵一下自己,而二人世界那更是非过不可的。其实条件所限,也就几种选择:逛街购物、大吃一顿、唱K、去酒吧,总结一下就是和一个或几个朋友花一通钱买一个狂欢。几乎没有人选择去教堂,也许是太远的缘故吧。
对圣诞节的看法:
1)不赞同过圣诞节,认为中国人过圣诞节是被西化,有盲目认同西方文化的倾向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忧心忡忡
2)无所谓态度 24和25依然是个很平常的日子,想怎么安排都可以,只要自己愿意,不会因为是圣诞或是圣诞前夕就把它特殊化
3)赞同过圣诞节 不因为它是西方的节日而追求时髦,仅仅是因为圣诞很有浪漫情调,趁着大街小巷的圣诞气氛给自己的生活多一个节目,圣诞节只是一个欢乐的理由。
对圣诞节的了解:大多数人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纪念耶稣的诞生,但也仅此而已。而对于各种习俗的起源到不太清楚。看来,圣诞节的确只是一个欢乐的理由,说什么文化侵掠还为时过早。
关于圣诞节的思考
节日是文化与民俗的结合体。一个节日的产生、流传、演变,都有着民族心理与文化形态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传统的节日在承载人们深层次需求上不像往日那样重要了,人们向往着新的文化生活。而洋节以其新鲜时髦逐渐为人们,特别是思想开放的年轻大学生所接受,以其独特之处在校园乃至社会上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了民俗的一种特殊的补充。它体现了当今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一种兴趣、爱好和愿望,反映了他们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化、审美水平的变化。
〔观点一〕传统文化忧思
现代中国各种“洋节”一年比一年被商家炒得火热,从象征亲情的母亲节、父亲节到西方文化的万圣节、感恩节,不断受到时尚青年人的追捧,而中国那些传统节日却日渐被忽视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北京师范大学傅希春教授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适应了该民族民情、民俗和习惯得以传承下来的,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的节日承载着丰富的华夏民俗文化,给民众带来了浓烈的亲和力,并由此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习俗,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其中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至今依然魅力四射。尽管眼下不少年轻人追逐新潮,迷恋过洋节,他们热衷于“圣诞”、钟情于“情人”、嬉戏于“愚人”诸节,但过年的感觉,在中国人的心中始终是最浓的。“年”就像一根长得看不到头的纽带,连接着普天下所有华夏儿女的心,是任何洋节不能替代的。
山东大学教授、省民俗研究学会会长李万鹏十分担忧地说,我们的民俗节日正在逐步丧失,而洋节却乘虚而入,节节升温。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在一些大城市里过节的民俗氛围越来越被淡化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虽然还勉强能钟情于传统节日,但对于需要精神满足的年轻人来说,当然就不合拍了。因此,抢救民俗民艺包括抢救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已是当务之急。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上升到民族的高度给过热的洋节泼冷水:任何一个民族,文化是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特别注重家庭团圆,讲究全民同乐,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这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民族文化以血缘与地缘为依托,将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与性格凝聚在一起,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天然纽带。当前,西方文化正仰仗其强大的经济势力在世界上大行其道,并趁我国人对西方生活的向往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薄弱,渗透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取向,当我们感觉端午节没有圣诞节重要时,当我们感叹月饼没有麦当劳好吃时,当我们可以用西文津津有味地读着原版的《荷马史诗》而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时,当我们春节不愿回家团圆甚至连电话也不曾给家人打而情人节尚未到来便念念不忘给情人送礼物时,不知我们是否警惕过一种文化认同的错位导致的文化心理变异现象———黄皮白心的“香蕉文化现象”会在我们之中产生。当我们真正感到文化心理的飘零,乞食于西方文化的残杯冷炙时,我们已沦为基督文化的奴隶。民族文化的丧失即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丧失。一个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绝对不可能在世界的竞争中立下脚来,更无庸说为多元并存的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观点二〕 圣诞节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与西方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圣诞节不同,中国化的圣诞节仅仅是一个节日,不是政治上的节日,是人们的习俗,是历代相传而沉淀下来的节日,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就像一次盛大的庙会。对中国的年轻人而言,圣诞节是欢聚的理由,是泡酒吧的理由,是商场打折的理由,如此而已。外来文化会对年轻人有影响,但是溶在血液里的中国文化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冲击了,在洋装掩盖下的依然是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年轻人过完了圣诞节,还说涮羊肉、水煮鱼比火鸡好吃。
交大财经学院的王教授认为,洋节在中国的大部分青年人心中,只是一种快乐的仪式,并没有其他的含义。现代人的压力太大了,他们需要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和合法的渠道来宣泄一下,而不致于达到精神崩溃的地步。过了圣诞,不意味着就接受了某种信仰,情人节送玫瑰,也并非就一定就改变了自己的道德观念。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徐万邦说,随着改各开放,一些洋节进入国人的生活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方面说明我们与外国人和外国文化接触越来越多了;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人愿意在国际上交更多的洋朋友。因为过外国人的节日表现了我们对他们文化的一种尊重,这种文化交流和逐渐融合的现象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过圣诞节并不是要信基督教和天主教,而是求得一种节日的休息和快乐。其实中国很早就开始过洋节了,比如“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另外近些年联合国提出的“世界粮食日”、“世界助残日”这样一些日子实际上也是节日,甚至可以说奥运会也是节日。
也有人认为“洋节”也体现了一种文化,不能全盘否定。而且,我们也不是把所有的“洋节”都照搬过来,而是有所选择的。国人喜欢过的“洋节”主要是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都是有助于增进亲人、爱人、朋友之间感情的,有什么不好的呢?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大,彼此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了,难道我们不需要多制造一些机会来培养感情吗?只要能增进感情,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洋节”,都多多益善。
〔观点三〕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
传统与现代并不天然为敌,传统的智慧与情感反而可以作为现代社会建设的文化资源。传统虽然作为整体的文化体系终究会被打破,但其中仍有许多有价值的文化片段,可以作为我们连缀当代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金缕玉片。比如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情感聚合,传承着生命的血脉来源,传承着生命的根,是一个民族的伦理表达,是组成这个社会的家族情感所在。但我们必须直面的一个事实是,在众多洋节的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力正在逐日下降,我们的文化胎记正在不断退色,面临着无所适从的尴尬。抛开洋节弱化消解传统民俗心理的争论,不谈“透支”过洋节的是非,面对席卷大中小学校园的洋节风潮,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在遗产学校里面,传统节日的阵地正在不断失守,甚至我们宣传教育的阵地也面临着全面失守;在传承的载体上,一种文化观出现了断层,一种教育链出现了断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真的是到了要给孩子们说点什么的时候了,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在孩子传统的天平上多放一些东西。
当然,毋庸讳言,从漫长历史的长河中沉积下来的年习俗,也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一些陋习,传统中也有需要调整更新的因素,习俗也应不断更新,并将如今的先进文化和文明风尚注入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惟其与时俱进,去芜存菁,吐故纳新,才能更加枝繁叶茂。正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徐万邦所说,节日文化相互渗透是文化的发展趋势之一。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学习西方文化的先进部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坚持我们自己文化的优良传统,不能让洋节成为精神和感情上的依赖。假如我们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华民族也就不存在了。圣诞经济给我们一个启迪:开掘春节的文化内涵,从经济角度看,说不定能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
4、圣诞节你会怎么过?
首先就是营造过圣诞的节日气氛,在圣诞节来临前,他们会买很多装饰品来布置家,比如圣诞树,圣诞花环等,而且会买喜庆的圣诞帽带上,准备圣诞袜来收礼物。
其二是写圣诞贺卡,西方人会在圣诞来临之际给朋友同事们送去诚意满满的圣诞贺卡,在每年的圣诞前后是邮局最忙碌的时候,几乎全国人民都在互寄贺卡送去美好的祝福。
其三是圣诞晚上的圣诞大餐,这一晚就如同除夕夜一般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在外面工作的儿女都会赶回家和家人一起享受丰盛的圣诞大餐,最出名的就是烤火鸡啦。
其四是“报佳音”,在24日晚到25日早,教会会组织唱诗班在大街小巷唱圣诞圣歌,向大家送去祝福。
5、中秋节你们一般都是怎么过的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现在,祭月拜月活动也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年纪大一点的人觉得中秋节越来越没有什么意思了,年纪小的80、90一代对过中秋节的意识越来越淡化。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正面临着吸引力越来越弱的趋势。吃月饼是过中秋节的主要习俗。可如今许多节日在我们日益紧张的生活中变的越来越淡,最后只剩下了吃。中秋吃,过年吃,端午吃,元宵节吃,圣诞节吃,总之现在吃的内容已经变做了节日的重头戏,而那种玩乐和有意思的事却越来越少。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现在,怎样把节日过的有意思,值得回忆,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既然是过节嘛,总该跟平时有什么不同才对,总该比平时更有意思才对。或者说特殊的日子总该有特定的仪式或与平时不一样的内容啊。可如今除了吃,我们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值得留恋。而吃也似乎有些腻了,烦了。月饼提前一个星期半个月就可以吃了,到了真正中秋的那天也许就没有什么兴趣了。因为吃月饼并不能代表什么东西,想吃天天都可以吃,不想吃到了中秋也不感兴趣。
尽管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但是国家并没有给予法定放假。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可是没有放假,异地的亲人团聚也是难上难啊,只能是明月千里遥寄相思!
对于忙碌的人们来说,互送礼物、互发信息、打电话表达问候和祝福是庆祝中秋节最常见的方式。抽时间聚会HAPPY一场、去湖边山顶赏月也是众多人的选择。也有一部分有钱有闲的市民选择外出旅游观光。但真正有内涵有文化的中秋节活动难得一见,政府、民间在弘扬中秋文化方面都亟待大大加强。
今年中国的“七夕”情人节比去年就热闹多了,大有追赶国外的情人节之势,这当然是件好事。联想起前些年韩国向联合国申请将端午节列为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说端午节是韩国的,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反思一下,我们难道对发展中秋节这一传统节目不应该尽更多的努力吗?
现代中国人啊,不要让中秋节的光彩在我们手里渐渐淡去!
6、圣诞节的庆祝方式有哪些
圣诞节的庆祝方式:
1、陪伴父母
大多数子女平时都会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减少陪伴父母的时间,所以建议在圣诞节这天子女们应尽可能的抽出些时间来回家看望父母,陪他们吃饭,喝酒,聊天,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孝心,还能够增进与父母间的距离与感情。
2、举办派对
在圣诞节这天,可准备些零食饮料啤酒等,约上三五好友来家中小聚,然后坐在一起聊聊工作,谈谈感情,之后再一起K歌,不仅可以从中收获和感受到满满的欢乐和节日气氛,还有利于消除隔阂,使友情得到升温。
3、教堂祈祷
所谓的圣诞节主要是为了纪念为人类牺牲的耶稣,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在这一天前往教堂,最好带上一本圣经和准备一些小礼物,然后按照流程来进行即可,但要注意衣着应尽量简洁大方些,不可太过暴露。
4、互赠礼物
在圣诞节这天,可为孩子,爱人,父母等准备一些礼物,然后在午夜时分装扮成圣诞老人塞到他们床头的袜子里面,不仅可以玩一把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一下节日的乐趣,还可以让家人开心,可谓一举量得。
5、燃放烟花
若周边环境允许的话,则建议大家适当燃放些烟花,之后和亲戚朋友一同欣赏这独特的美景,想来也是无比温馨与浪漫的,但要注意在结束后应做好收尾工作,以免因为残留有微小火苗而引起火灾。
7、中国人如何过圣诞节?
大肆购物美爆心情
圣诞节到来,不少商店或者商场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所以人们往往期待圣诞的到来,这样就可以到商场大肆购买各种张折扣商品,这种欢乐可是比什么都来得让人美爆了!圣诞节可是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消费购物的理由和借口哟!
2/6
互送礼物表达爱意
圣诞节到来了,有对象的人往往会给自己的对象准备贴心的小礼物;没有对象的人也会给自己暗恋的人准备点礼物;还有的成年人会给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准备圣诞礼物。这些礼物让他们更多的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和祝福。
3/6
互送祝福祈祷平安喜乐
每当圣诞临近的时候,我们打开自己的电脑,往往容易收到一些朋友甚至是热心的网友发来的圣诞祝福。圣诞节平安夜,我们还能收到亲朋好友发来的各种短信、微信祝福,让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感觉到非常的温暖。
4/6
举办party互相热闹
在圣诞节平安夜进行狂欢,是很多年轻人释放压力的一种非常好的选择。所以有活力的年轻人都喜欢举办party,邀请好友、亲朋一起来共享这样欢乐的时刻。这时他们会进行各种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玩乐,不再束缚自己。
5/6
一起下馆子共享欢乐
圣诞是一个让人心情非常愉快的节日,中国人喜欢在这样喜庆的日子,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外出聚餐,此时下馆子的话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如吃火锅,吃火鸡,吃西餐……等等。不管是哪种吃法,其实都是希望可以吃出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