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集过端午节吃什么
1、端午节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1、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起源于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着亡国之痛,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岸上的渔夫和百姓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当时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食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划龙舟。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尤其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贪多贪凉,最好分小块多次食用。有些商家卖的迷你粽就是不错的选择。
2、黄鳝
过端午不仅仅是吃粽子的时候,也是一年里鳝鱼肉最嫩、最有营养的时候,所以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俗谚。黄鳝由于口感软滑无刺,一直都是淡水水产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尤其是对于孩子和老人来说,是不错的补养品。黄鳝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黄鳝一定要现杀现烹,鳝鱼体内组氨酸含量较多,鳝鱼死后体内的组氨酸会转变为有毒物质,故所加工的鳝鱼必须是活的。黄鳝用开水焯烫,可以洗去外边的粘膜,煮出的汤可减少腥味。
3、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先把米放到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来放到锅里蒸熟,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极反复捶打。一般多是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槽边,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动糕团使之捶打均匀。随后,一份香甜细腻、筋道适口的打糕制作完成。
4、鸭蛋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间,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妖怪吓跑,也就是吃五红了,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6、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7、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8、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9、黄酒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也就是说雄黄酒就是用白酒、雄黄勾兑而成的。这么简单的饮品为何如此有名呢?这大概与白娘娘和许仙的故事有关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这天饮雄黄酒,现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间大概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
但是,现代人发现,雄黄酒含剧毒物质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黄酒了。不过,因雄黄具有抗菌、解毒、燥湿功效,故到了端午节这天,还会有人家会以雄黄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黄熏条的,希望用来避邪和预防虫蛇伤害。
与五红类似,江南民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都包括鸭蛋在内,所以端午节吃鸭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
5、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10、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11、吃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12、叶子饽
叶子饽,是玉林人的节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阳这两节属必不可少的美食,特点细软爽脆不甜腻。关于叶子饽的传说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历史颇久远.到了后来叶子饽渐渐演变成玉林当地一种大众化的地方传统特色小吃。
叶子饽以糯梗两种米磨成粉做成,属蒸制食品,通常单个饽是一巴掌长左右分为甜和咸两种口味馅料随喜好可放可不放不放馅的一般为甜味放馅料的则视各人胃口而制。做叶子饽通常是采用芭蕉业,粽子叶竹叶等具有清香味的叶子包着蒸出来的饽泛着浅青色。叶子饽的特色就是色泽嫩亮口感细软香糯不粘牙。
2、端午节吃什么?
粽籺:端午节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在《易经·乾卦》的爻辞中有阐发,仲夏端午苍龙运行至正南中天,对应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在《易经》中,以八卦为基础又两两重合而构成六十四重卦。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端午节
3、端午节吃什么传统食品,端午节吃啥,端午节吃什么东西
端午节传统食品:吃粽子、黄鳝、茶蛋、大蒜、打糕
1、端午节吃粽子:“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2、端午节吃黄鳝: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3、端午节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4、端午节吃大蒜: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5、端午节吃打糕: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4、端午节要吃什么呢?
要说端午节吃什么,最重要的是吃粽子,端午节也称粽子节,各式美味粽子在这个节日吃更显美味。其次,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还要吃面条,因为这时蔬菜品种最多,吃面条除了打卤,就为了多吃蔬菜,这时可以吃到全菜码,再配上三鲜打卤美味爽口。再有就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随意做些可口饭菜也很惬意。
5、端午节要吃什么喝什么???
端午节应该吃:粽子、打糕、喝药根汤、五黄餐。
1、粽子:吃粽子是一项流传很久的习俗,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吃粽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小看外面这一层厚厚的外皮,无论是用荷叶还是竹叶,都具有非常优秀的清热解毒功效。在端午节吃粽子,不但可以起到滋补养生的效果,还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对身体有很好的养生价值。
2、打糕:在我国吉林省延边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同胞。延边朝鲜族的朋友,很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就是打糕。在端午节的时候,他们会选择用艾蒿与糯米饭放置在大木槽中;
用长柄的木槌反复敲打制成一种具有强力弹性的米糕,这样做成的打糕,可以蘸红豆沙,也可以在外面包裹一层炒好的黄豆面,口感非常的筋道,而且还带有浓浓的豆香味,非常的好吃。
3、药根汤:在我国的云南地区,当地的人民非常擅长用各种中药来做料理的。即便是普通家庭,在炖煮的时候,也会选择一些药材放入水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补效果。在端午节的时候,云南人过端午节,会选择喝一些药根汤。
尤其是在云南普洱,端午节的时候,市场上会弥漫草药的香味。每家每户都要做药根汤,将十数种草根搭配到一起,用来炖排骨和鸡肉,这样制作成的肉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可以起到滋补身体的效果。
4、五黄餐:在我国的某些地区,端午节的时候会吃五黄餐。端午节的桌上一定少不了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的身影。中医认为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在这一天的中午吃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驱除邪气,提升自己的精力。
(5)岗集过端午节吃什么扩展资料:
粽子的主料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也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粽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通过蒸制时可渗入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机能。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粽叶的提取物还具有抗癌作用。
由于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等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还更有益于健康。
6、端午节是农历那天?吃什么?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不过不用当天吃了,每个端午节前夕,前半个月都有开始吃粽子的了,你如果爱吃,那个时候早就有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