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大门口放艾有什么讲究
1、艾叶放门口是什么意思
门口放艾草寓意如下:
1、第一个就是驱邪化煞,希望能够让这一年家里面的运气变得越来越好,邪祟之物不敢进屋,家庭成员可以享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
2、第二个就是艾草本身是对身体有好处的,所以将其挂在门口的话,也是希望全家人能够身体健康,不会遭受意料之外疾病的侵袭,日子可以幸福又快乐。
注意。
端午节门口放艾叶,是因为古人认为这样能够预防瘟疫,所以随着端午节的习俗,在门口放艾叶被流传至今。挂艾叶是由于当时夏天气温高温,人们易得病,瘟疫也易时兴,再加上蛇虫繁育容易咬到人,才有了端午节挂草叶的习惯。
2、艾草为什么要挂在门口-门口挂艾草有什么讲究
艾草挂在门口主要是由于艾草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除蚊子、苍蝇、虫蚁,同时可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艾草是一味常见的中草药植物,而且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一定的好处。
艾草的别称是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艾绒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艾草的分布比较广泛,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全国。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
门口挂艾草有什么讲究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避五毒”,意义富贵平安。也可驱蚊杀菌,净化空气等。艾叶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
艾草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认为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是灸法的重要药材,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是畜禽优质饲料添加剂。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3、门口插艾草有什么讲究
门口插艾草讲究如下:
1、艾草要用红线捆绑后倒挂,捆绑艾草要用红色的线,红色能招福避灾,并把福气锁住,不让福气跑掉。需要注意的是,艾草要倒着挂,这样悬挂艾草不仅有利于减慢艾草香气的散发,还有美好的寓意。倒挂艾草类似“福”字倒着贴,寓意“福”到了。
2、艾草的个数,悬挂的艾草并非越多越好,数量太多了美观度不够,味道也会过于浓烈,反而会给人们带来困扰。虽然门口挂艾草的个数并没有固定的要求,但捆绑艾草的时候要成双成对,一般6至8根,切忌“三长两短”。同时,越长的艾草越好,长艾草味道浓郁,祛除蚊蚁的效果更好。另外,艾草也不要折断,以图吉利。端午插艾草,也可以将艾草、菖蒲捆绑成一束。之所以会加入菖蒲,是因为菖蒲的叶片看起来很像一把剑,在民间它还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
4、端午门口放艾草有什么讲究
端午门口放艾草讲究如下:
1、插艾草的时间有讲究
不管是买回家的艾草,还是从地里刚采摘下来的。一定要记得在9点之前插上,这样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带来的福运会更好。
2、一定要记得用红绳系上艾草
在北方,不管是过年还是家里有喜事,习惯地在家里弄几张红色的贴纸或者是红色的细绳。艾草也是一样,提前用红绳把艾草捆绑起来。这样看上去效果更好一些。而且更顺眼。
3、插艾草的数量有讲究
在北方,门前插艾草的话,一般都是放2、4、6、8。一定要是双数,单数不仅看着不好看,而且驱蚊效果也比较差。
4、干枯的艾草不要插
端午节门前插艾草,一定要记得插新鲜的艾草,新鲜的艾草,它里面含有的挥发油才更加香浓,如果艾草已经蔫了,就不适合端午节门前插。有条件的朋友,可别忘了采摘一些新鲜的艾草。
5、悬挂艾草
不是简单把它悬挂起来这么简单,讲究的是“挂长不挂短,挂倒不挂顺”,说的就是所悬挂的艾草,建议要长一些为宜,而且在挂艾草的时候,记得要把它倒着悬挂为宜,而不是把它正着悬挂。
如果是悬挂在大门口,只是挂一把艾草,那就是悬挂在大门的右边为宜,如果是悬挂两把,那就是左右各一把。而至于悬挂在窗户边的艾草,则是悬挂在左边。
5、五月当午门口绑艾是什么意思?
五月当午就是端午节,门口绑艾用以辟邪驱灾,祈求百福。
1、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2、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3、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5)端午节大门口放艾有什么讲究扩展资料:
1、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
2、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其实,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
3、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6、端午节门口插艾寓意什么
1、端午节门口插的植物是艾,在民间的说法是端午节插艾,这样不仅有招福驱邪的用途,而且还有防病驱蚊的效果。
2、艾草在农村是十分常见的一种野草,但是它的用途不小,其中一点就是有驱蚊虫、净化空气的作用。这是因为艾草的茎、叶中都含有一种挥发性的芳香油,而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就可以驱赶蚊蝇、虫蚁,并且净化空气的效果。
3、农夫认为,只要是在端午节这天,无论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插艾草都是可以的,没有规定说一定要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插艾草。这个没有特别的说法,早晚都可以,但是农村的老辈人普遍认为早上插比较好,所以端午节当天一早就在大门口悬挂艾草了。
7、端午节门上挂艾草是什么意思
在端午节挂艾叶是为了驱病、防蚊、辟邪。在民间有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到端午节的时候,将艾草、菖蒲等用绳子捆绑成为一束,悬挂在门上,或者是窗户边上。插艾和菖蒲是重要的习俗之一,具有有辟邪、驱病的寓意。
在古代,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打扫庭院、点雄黄水等,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蚊虫等害虫也多了,由于艾叶特殊的香味,悬挂艾叶就是希望能驱病、防蚊,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节日习俗
在端午节当天有非常多的习俗,大家可能最熟悉的那就是吃粽子,粽子是由粽叶和糯米制作而成。以前粽子口味是非常单一的,不过现如今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所以粽子的口味也是越来越多,有咸的有甜的,里面馅儿也非常多,很好吃。
当然,端午节这天包粽子人们不仅是自己吃,还要将粽子抛到湖里面,目的是为了祭祀屈原。因为屈原是投江而死,所以人们通过将粽子抛到水里的这种方式,希望鱼儿能够不伤害屈原的尸体,让他能够得以安息。
在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之外,人们还会赛龙舟,此项活动在南方更加受欢迎,活动声势庞大,还会设立丰厚的奖金,所以吸引了很多人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