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节日 » 大端午节什么意思

大端午节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2-16 22:42:12

1、什么是大端午节

小端午是五月初五,大端午是五月十五

小端午和大端午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老黄县周围民间每年农历五月过两个端午,五月初一为小端午,五月初五为大端午。
大端午,即端午,古称端午,瑞阳,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汩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小端午源于胶东地区一则动人的民间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栖霞有户李姓人家,老两口暮年得子,十分高兴,谁知小孩子生下来以后竟是一条黑龙,妈妈当时就吓死了,他爹见状,顺手操起一把斧头,用力向龙身上砍去,不料只砍下一条尾巴,黑龙忍痛一溜火线直奔北海而去,一年到头也不敢回家,只是每年春秋两季回来给妈妈上坟,因为没有了尾巴,人们都叫它秃尾巴老李。后来秃尾巴老李到了东北的一条大江里,江里住着条称霸一方的白鳝,为争夺地盘黑龙和白鳝打了起来,一连几天不分胜败。后来秃尾巴老李托梦给闯关东的胶东老乡,求他们在五月初一这天,到江边助阵,看到江水发黑的时候,就往江里扔吃的东西,帮它打败白鳝。住在那里的胶东人饱受白鳝欺悔,听说家乡来的黑龙要为民除害非常高兴,到了五月初一这天,一大早就拿着准备五月初五日过端午的食品来到江边,看江水发黑了,就一齐往江里扔鸡蛋和粽子给秃尾巴老李吃,结果赶走了经常危害百姓的白鳝,黑龙从此便住进了这条大江,人们把这条江称为黑龙江。自从秃尾巴老李镇守黑龙江之后,这一带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为了报答黑龙的恩德,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日,附近闯关东的胶东人都要煮鸡蛋,包粽子送到江里给秃尾巴老李吃。经朝历代,相沿承袭,逐渐衍变成为胶东人的小端午。直到如今龙口(旧称黄县)民间每年都过两个端午节,习称小端午、大端午。
黄县的端午节虽然有大小之分,但两个节俗都是一样的。过去节日期间“民快(旧官府专管缉捕的差役)乡兵角技于演武场,为演柳”,“妇女妆艾虎簪、艾叶、榴花、佩朱符,以避邪。是日多蓄艾”(清同治《黄县志》、民国《黄县志稿》)。
早年间的端午节被人们涂上了一层浓郁的民俗色彩,使得这一古老的节日显得神秘而又有趣。节日前几天,女人们先把苘麻染成黄色,然后用红线勒成约一寸长的小扫帚和小炊帚。巧妇们还用各色花布做成石榴、桃子、小老虎、小老鼠等花样各异,玲珑精巧的香荷包,里边装上中草药,节日期间佩戴在身上,据说可以祛病。
端午节这天早晨,将新鲜的艾枝插在门楣中央,习称插艾。有小孩的人家还要给孩子在手腕上束像手镯似的五彩丝线,名为“五丝线”、“缕束线”,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到雨水里冲走。
节日这天人们还饮雄黄酒,或是把雄黄水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子里,也是为了避免瘟疫虫豸的侵害。
有的人家在日出之前,用桃木刻成小刀、小剑,说是日后可用来避邪。民间盛传,端午节这天早晨捉一只青蛙,把一锭墨塞到它的肚子里,以后用这墨研成墨汁,用笔醺着抹到患处,可以用来治疗脖子上的火痼子。有趣的是民间还有一则口诀:“赫赫扬扬,日出东方,神笔在手,万病消亡”。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今的龙口人摒弃了往昔的旧俗,但仍然过两个端午。节日这天依旧插艾枝、包粽子、煮鸡蛋,设家宴,秃尾巴老李那古老而美丽的神话故事,也一代接一代地在民间广为流传。

2、大端午节和小端午节有什么区别 大端午节和小端午节区别是什么

1、大端午和小端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过节时间和过节内容上,小端午就是中国的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要划龙舟、吃粽子、洗艾叶菖蒲澡、给小孩子脖子上挂香包等;大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十五,这一天根据民俗主要是用来进行庆祝和祭祀、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2、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3、农村不仅要过大端午还要过小端午,两者有何区别?

大端午和小端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过节时间和过节内容上,小端午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要划龙舟、吃粽子、洗艾叶菖蒲澡、给小孩子脖子上挂香包等;大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十五,这一天根据民俗主要是用来进行庆祝和祭祀、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小端午习俗

小端午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端午节,只有荆楚地区也就是湖南、湖北的人们才把端午节分成的大、小端午。端午节这天的习俗很多,过节的前几天,人们就会停下手里的农活,着手准备过端午节的各项事情,最重要的当然是赛龙舟了,如今这也成为了许多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高的观赏性。其他的习俗就是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在门前屋后挂上艾叶、登山、用艾叶菖蒲等草药烧水给孩子洗澡、喝雄黄酒等。

据说端午节是一年之中浊气最重的一天,很容易影响人的身体正气,所以就要喝雄黄酒、洗艾叶澡来祛除体内的湿气和邪气,同时在房前屋后挂上能够避邪的艾叶,希望家人能够健康和平安。有一些农村地区蛇虫比较多,人们会找来各种香料、艾叶制成香包挂在孩子们脖子上,会起到一定驱虫杀菌的效果,对孩子的健康有益,孩子们也乐得把五颜六色的精美香料包挂在身上,时不时的拿起来闻一闻香味,非常开心。

大端午习俗

大端午就是农历5月15,比初五大上了10天,所以被称为大端午。这一天的习俗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主要是用来祭祀和庆祝,举行一些盛大的仪式送走瘟神,祈祷今后的丰收和家庭安康幸福。当然了,这一天肯定还有其他的一些节目,比如让年轻强壮的男子们在喝了雄黄酒之后,跳到江里游泳展现自己的水性,也有的地方会在这一天把粽子投进江里,然后在江岸边宰杀猪羊,祭祀自己的祖先英灵。

4、五月十五日大端午节是什么节

大端午节是端午节另外的一个时间,在我国的一些省份,端午节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大端午是有一些地方才过的,而小端午就是我们俗称的端午。

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还有,在屈原故乡秭归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

秭归人从农历四月底就开始忙碌:泡糯米,杀鸡鸭、扫庭院,备锣鼓,修龙舟……到了五月初五头端阳这天,人们开始包粽子、煮鸡蛋、吃大蒜、喝雄黄酒,还采来白艾和菖蒲用红纸条扎成束后悬于门前。

到了农历五月十五这天,各家各户备下佳肴接女儿、女婿回家同享,俗称“过大端阳”,这期间的重头戏包括划龙舟、投粽子、办诗会,这种热闹的节日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阳”,前后长达20天。为什么那一带的湘西人过五月十五大端午?据说原因有二:

其一:纪念屈原。屈原名篇《涉江》有以下文字:“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因此,辰、溆一带的湘西人视屈原为半个乡人。当年,屈原过鄂渚(湖北武昌)、入洞庭、溯沅水、经枉陼(湖南常德武陵)、至辰阳(湖南辰溪)、入溆浦,不久又下沅江、入洞庭、渡湘水,到了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大概是公元前278年,屈原当时约62岁)。

噩耗传到湘西,已过十来天,所以湘西一带的端午节比别的地方迟10天。

其二:战争使然。据传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武威将军刘尚带兵征湘西,全军覆没。在朝廷无将可使之际,年逾六旬的伏波将军马援主动向汉光武帝刘秀请战(“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和“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都是马援的名言)。

马援举兵之时,正值农历五月初五,士兵面带难色,马援厉声说:“端午佳节,蛮酋必醉,进可成功。今日乃小端阳也,后将与诸将过大端阳。”

当即进兵,果然守兵过端午喝得酩酊大醉,毫无防范,马援因此势如破竹,不几日便降服了湘西一带。五月十五日这天,马援杀猪宰羊,犒劳将士。自此,湘西一带就过五月十五大端午了。

5、大端午是哪一天 什么时候是大端午

1、大端午节应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因为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有历史记载的。
2、比如,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把五月初五记载为“端阳节”,而在更早的时候,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就把五月初五作为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节日,后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抱石跳入汨罗江中自尽,又把这一天当成了纪念屈原的日子,再后来,国务院将五月初五端午节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同时,又把这一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通过种种信息表明:农历的五月初五才是真正的端午节。

6、农村还分大端午和小端午节,小端午指的是哪天?

在有些地区,农村会过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指的是五月初一,大端午也就是我们平日说的五月初五

端午节距今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是我国非常传统的一个节日,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悬挂艾草、包粽子、赛龙舟等。

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其实在有些农村地区,还有大端午和小端午之分,我们常常把农历的五月称为“毒五月”,因为这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一个月,人们常说“物极必反”,所以这一个月也被称为“毒月”,在这一个月中,各种毒虫的活动也比较频繁。

农历五月的第一天,也被称为小端午,很多家里的老人会在小端午的前一天晚上,把用五色丝线搓成的“五束”绑在小孩子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而且在小端午的这一天还会用艾叶扫一扫孩子的手脚之处,并把艾叶装在五束香囊里让孩子佩戴,目的就是防止孩子被蚊虫叮咬,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据说要等端午后第一场大雨的时候,才能把五束摘下,并让它顺着雨水流走,越远越好,据说可以把孩子的疾病带走。

大端午,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端午节,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棕叶飘香的季节,据说,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是在这一天跳江自尽,楚国人为了不让鱼儿吃掉他的身体,所以把粽子投进了江中,后来人们在包粽子的时候总会想起诗人屈原。

不过关于端午节,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传说,有的说是纪念屈原,有的说是纪念伍子胥,还有的地方是纪念曹娥,也有一些地方会举行龙图腾的祭拜活动

在很多地方,端午是个很热闹的节日,这天往往会有很多活动内容,例如划龙舟,喝雄黄酒,佩戴香囊悬挂艾草,人们的目的大多也是祈求全家健康平安。

7、端午节是什么意思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8、端午节到了,你听过小端午和大端午的说法吗?

关于大端午和小端午的说法,其实是区域性的,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这个说法,比如我们当地这边,就只过五月初五这一个端午节,没有所谓的大小之分。

而那些有大小之分的区域(南方的朋友是不是听到的比较多?),小帮手搜寻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也是有区别的,比如,从日期上来说,有些地方五月初一是小端午,五月初五是大端午,而有些地方,五月初五是小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不知道按什么分的),从人群来分析,有些小端午是小孩过的,大端午是大人过的,也有的小端午是平常人过的,大端午是当官的过的,这些规矩当然不是大部分区域的,不知道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不过,不论是大端午还是小端午,在习俗上面看,基本是差不多的,吃粽子、划龙舟、挂艾叶等,说起端午节有大小之分,问下大家,农村大家所说的“鬼节”不知道当地都是什么时候,有说是阴历七月十五的,有说是阴历十月初一的,也是时间不同,但是在其他方面没什么不同的,估计是当地所流传下来的时候,因差异性就是这样的。

其实,端午节不论是什么时候过,不论是大端午还是小端午,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还要传承发扬的,从纪念屈原可以延伸出,我们要有爱国的意识,以及大家互相团结,有抵御外来侵略的决心。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