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外还有什么节
1、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端午节的别称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节之一。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
别称考究:
1、端阳节
端午节之所以又叫做端阳节,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因为古人认为五是阳数,所以又叫做端阳。还有一种说法出自于《荆楚岁时记》,据其中的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而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2、浴兰节
据梁宗镶《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因为端午节正值仲夏期间,是皮肤病多发季节,所以古人在端午节的时候非常重视五月五日的洗浴。古人会去山上将兰采来,回家煮汤,用以洗身。还有一些喜欢将兰、芩草、排草、山奈、甘松等等,放在香包里面佩在胸前,驱邪避虫。
3、菖蒲节
古人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到了端午节这天,五毒尽出,五毒分别是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因此,端午节多为驱邢避毒的习俗,例如说:门上悬挂菖蒲、插艾草、喝雄黄酒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所以端午节也被称为“菖蒲节”。
2、端午节后面的节日是什么?
这个问题简单的呀,端午节过后的国家法定节日有中秋节,国庆节。其他的节日有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等。
3、端午节过完还有什么节 端午节过完还有什么节日?
1
4、端午节还有什么其他别称?
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名称繁多。曾有人做过统计,它的名称、叫法超过二十个,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有“端五”、“夏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
这些名字的由来和端午本身的习俗、文化内涵有关系。在古汉语中,“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是“初五”。《风土记》提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另外,古人纪年使用天干地支,以此推算,一般农历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被认为是“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如上所述,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日,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所以它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有意思的是,此时的一大习俗是吃粽子,古人曾有个小游戏,就是吃完粽子会比较一下各自解下粽叶的长度,粽叶长一些的那个人就算胜了,所以就有“解粽节”之称。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亦提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一个有温度的传统节日
实际上,端午节正处在仲夏时分,是一个充满生命挑战的时节,也是一个充满人伦温情的节日,是民间社会生活的重要节点。
福建汉服天下协会志愿者按照古时候端午习俗,为现场观众“沐兰汤”。
炎热的夏季,气候湿热,在古代更是难以忍受。为了自身健康和安全,古人们在端午节提倡点朱砂雄黄、门口挂艾蒿等习俗,最终目的是护卫生命。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日报-端午节冷知识:别名超过20个,能否互祝快乐?
5、除了端午除了端午节节外,我国还有_、_、_等传统佳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等。
6、除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我国传统节日还有哪些
除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传统节日外,还有元宵节、 二月二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 寒食节、 七夕节、重阳节、冬至、 除夕等。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7、除了端午节,中国四大节还有哪些?
中国比较出名的节日,除了端午节,还有春节,元旦元宵节,中秋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