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长辈是
1、pascal的问题,解答
var
n,m,p:integer;
a,b:array[1..1000] of integer;
f:text;
i,k:integer;
q:integer;
function locate(p:integer;var q:integer):boolean;
{p为当前频道,q为讨厌者中最年轻者选择的频道,
函数值为是否有讨厌者}
var
i:integer;
begin
locate:=false;
for i:=1 to n do if p=b[i] then
begin q:=a[i]; locate:=true; break; end;
{writeln(p:3,q:3);}
end;
begin
assign(f,'切换频道.in'); reset(f);
readln(f,n,m,p);
for i:=1 to n do readln(f,a[i],b[i]);
close(f);
k:=0;
while locate(p,q)and(k<m) do begin inc(k); p:=q; end;
if k=m then k:=-1;
writeln(k);
end.
2、怎么做一个招年轻人“待见”的长辈?
这个话题,最近在微博热搜上突然火起来,已经有1.7亿的阅读。最开始是蔡明阿姨在一档综艺节目上提到的,跟尼格买提和撒贝宁一起讨论了这件事,然后在微博上面还发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
然后就引起了群众们的热烈讨论,其中以年轻人的吐槽为主,因为长辈们可能很少上微博。
撒贝宁说的原话是:怎么做一个让年轻人待见的长辈。考虑到“待见”这个词有点让人不太舒服,所以改成了“愿意亲近”,不过我觉得这个词用的可以说是十分的准确了……
能提出这个问题的长辈还是挺少的,或者说能问出来这种问题的长辈,基本可以归为让年轻人喜欢的那一类了。
蔡明阿姨心里美滋滋
就像心理学咨询师在做咨询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让来访者觉知自己的某一种想法是有偏差的一样,能够意识到问题本身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但遗憾的是,大多数长辈没有意识到,或者他们觉得不必有这个担忧。
谁没被长辈的“关心”暴击过?
我也跟很多年轻人一样,对于家庭聚会,看望长辈有着又爱又恨的情感,爱的是小时候的情感还在,而恨的是他们有些话真的让人上头。
今年十一去姥姥家,我再一次收到了来自姥姥的轰炸式催婚。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姥姥先“平静”地带有试探性地问我有没有对象了,当得知我还没有对象的时候,空气瞬间静止了一般,姥姥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不一会,姥姥突然问起我今年多大了(可能真的年纪大,忘了),当得知我今年30的时候,整个世界瞬间就不好了。
语音语调也开始提高了,表情也开始丰富了,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富有感染力,让人随着她的情绪也渐渐的焦虑了起来,当看到我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时,就开始联合我妈一起攻击我,大概的话术被催过婚的朋友们应该也都明白,都全国统一的,什么岁数大了不好找了,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之类的。
最后,使出了杀手锏,“你要再不结婚,我可能就要等不到了……”
真的是直击灵魂的暴击。
电影《剩者为王》
这段催婚的过程可能足足持续了两三个小时,贯穿了做饭,吃饭,洗碗,休息的时间,所以真的不是我不想来看姥姥,我是真的害怕来。
问过身边的朋友后,发现他们的长辈还有更过分的时候,我突然轻松了许多:有催婚催到痛哭流涕的,有问完工作破口大骂的,还有一来了就开始从头到脚数落一遍直到离开的。
还有一个同事跟我说跟他爷爷吃饭时的聊天,简直就是灾难:问了一遍茄子吃不吃,他说不想吃,爷爷说茄子有营养多吃点,他说不想吃,过了两分钟爷爷说多吃点茄子有营养,他说爷爷我真不想吃,然后爷爷急了说你怎么不听话呢,茄子多好吃啊,多吃点把碗拿过来,然后就给他kuangkuang夹菜,甚至还打算把菜直接塞进他嘴里……
《最完美的离婚》
所以为什么不受年轻人待见,原因也就不必多说了。
长辈们这样做的底层逻辑何在?
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中国传统观念,从古至今,大家都认为人岁数越大,懂得就越多,所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种话,就是长辈们反驳一切的万能金句,总能在你最烦最懊恼的时候,再补上这么一刀。(我妈口头禅就是“早跟你说了,你不听啊。”)
电影《囧妈》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技术和知识都是靠口口相传,所以经验要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得多,那么大多数人活得越久就懂得越多这没毛病(当然不包括那种从小到老都混日子的),但是现代已经有这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百度搜索随便一搜就能瞬间得到知识,全靠长辈的经验可能也不太准确。
就比如考大学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凭着自己的经验逼孩子学理科这件事,就完全不是经验主义可以判断准确的。
而且很多长辈的经验都带有很浓重的“习得性无助”色彩。
那么,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一下塞利格曼电击狗的那个实验,主要表现就是遇到一次失败或者挫折后,再发生类似问题会产生无能为力感。
习得性无助
再比如,女生被男生渣了之后,就觉得全世界男生都是渣男,或者年轻的时候被人骗过,就告诉晚辈对谁都要有防备之心。
还有一部分长辈,在年轻的时候挺好的,但是发现越老越不招人待见,处处都要他说了算,总想控制身边的子女,不听他的就有小情绪。
这可能是由于身体逐渐老龄化不受自己控制,所以会在心理上寻找控制感的一种表现。
如何能做一个“受欢迎”的长辈?
心理学上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心理边界”。
婴儿时期,孩子没有自己和他人的概念,觉得自己和爸爸妈妈是融为一体的。随着人慢慢成熟,心理边界会越来越清晰,知道我是我你是你,拥有完整的心理边界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最完美的离婚》
在恋爱的时候可能会有短暂的心理边界融合的情况,(心理学管热恋的过程叫“心理边界的短暂崩溃”,一般持续3个月左右),但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如果心理边界一直混乱不清的话,会给自己和他人都造成很大的困惑甚至痛苦。
但其实在很多家庭中,长辈和晚辈的心理边界都是模糊不清的。
比如之前我问一个朋友为啥这么痛苦还不离婚的时候,朋友说因为她爸爸会难过。原本结婚离婚是夫妻两人之间的问题,但却掺杂了长辈们的情感在里面的时候,就变得复杂起来。
电影《剩者为王》
催孩子找对象其实是因为自己心理焦虑,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也是自己觉得不好,但是很少问问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把自己的情感强行与孩子的心理边界融合,就会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以及痛苦,然后自己还觉得不被理解。
所以能够建立一个成熟完善的心理边界是作为长辈,能够让年轻人亲近的基本要素。那么说的轻松怎么才能做到呢?
电影《囧妈》
首先是觉知。
只有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好的,可能会让晚辈不舒服,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而觉知的重中之重是平等,很多长辈和年轻人沟通的时候完全没有平等的概念,觉得我说的你就得听着。如果能够平等对待年轻人,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晴朗。想想如果有个你的朋友非得让你吃你不想吃的东西,不吃还生气,你烦不烦。
电视剧《最完美的离婚》
其次是要多沟通。
问问年轻人到底想要什么,想聊什么,自己这样说,他们是什么感受。
很多长辈招人不待见的原因是不愿意倾听,一股脑儿输出自己的想法,也不管对方接不接受,如果能够听一听年轻人的想法,会让人更愿意接近。
电视剧《最完美的离婚》
最后,不打扰是你的温柔。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不要做一个强势的长辈,想试图干预他们事情。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跟踪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孩子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做出了服从或者妥协,那么这个孩子在以后大概率会不幸福,即使他有幸福的机会,也会选择不幸福的道路,以此来向父母报复式的证明当初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
3、40岁属于老年人吗?
40岁属于青年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规定提出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四十岁刚进入不惑之年,怎么就称为老人了呢?从人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来说,也只能说四十岁的人已开始步入中年阶段,孔子云"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顺,七十而不愈矩。对于我国的人来说,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
是男性60岁,女性55岁,按到退休年龄算,到了60岁就可以说是老年人了,但是我国目前过了65岁才可以办理老年卡。所以说对于我国的人来说,60岁其实已经开始是步入老年,65岁之后已经社会承认的老年人了。
4、脑筋急转弯 最年轻点长辈是。。。
应该是二奶吧,
5、你觉得怎样的年轻人最讨家里长辈的欢心?
真诚、实诚、稳重、对事业有上进心,这样的年轻人比较受欢迎,长辈主要看一个人的内在,而不是外在。
6、哪一个地方都是“摸金校尉”,老头古稀之年都潜水夺宝,最年轻的才八岁?
相传有个村子名叫双江村,村里的老老少少全都是摸金校尉,不仅古稀之年的老人能盗墓,村里的八岁小孩也懂得如何盗墓。但是这仅仅是个传说故事,真实世界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个村子还有待考察。
摸金校尉这个词相传原本是曹操命人设定的,三国时期,曹操由于缺乏军饷和粮草,不得不去盗墓,用盗墓所得的金银财宝来养活军队。后来有人直骂曹操是盗墓贼,曹操便命人设定一个官职,这个官职就叫做摸金校尉,这也是一个专门盗墓的官职。但是这种说法也是有待考证的,因为盗墓从来就不合法,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而曹操这样设定专门官衔,派专人去盗墓的行为在当时相比也是不合情理的。
而双江村的传说也是关于摸金校尉的。据说双江村的人原本是打鱼为生,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捞鱼不小心捞到了银两,令村民们大吃一惊。后来有村民说那儿应该是明朝末期的张献忠的“沉银处”。明朝末期,张献忠带领农民军发动起义,后来张献忠死前,曾将许多银子藏在水下,被人们称作“沉银处”。于是村民们便纷纷潜入水中打捞银两,从那时起,双江村便开始了为期数年的盗墓之旅。
在双江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盗墓,就连小孩子生下来后也耳濡目染,学会了盗墓的本事,因此,双江村也成了世世代代的盗墓村。在村民们集体打捞张献忠沉银的时候,不仅古稀之年的老人都下水去打捞,就连几岁的小孩子也都跟着大人们去打捞银两。
7、31省老龄数据出炉,哪个城市的人们最年轻?
在这次统计的31个省份老人人口大数据当中,最年轻的城市当属西藏。这个省份老人占比甚至都没有达到15%,是全部省份当中最年轻的一个。其他城市老人的占比是比较多的,特别是这些主流的省份,老人的占比更是明显。现在就有一个老龄化的趋势显现,到未来还会逐渐的增大。如果说社会上的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的话,那这样子就会给社会很大的压力,因为养老金需要很多。
一.最年轻城市根据我的观察,最年轻的这一些城市,也就是老人占比的这一些城市,基本上就是我国西北地区那些人少的地方。在西藏这个地方,60岁以上的老人的人口占比才8.52%,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才5.67%。老人人口的占比也就百分之10多一点。
最年轻的几个城市,基本上集中在我们国家的西北地区。老人的人口占比较多的城市,主要就是我们国家人口最多的那几个城市。比如说山东、江苏、四川、河南、广东、河北、湖南、浙江、湖北、安徽、辽宁这11个地方,他们的60岁以上老人都上千万。这些地方的老人人口占比差不多都达到了20%左右的老人比例。广东这边就相对稍微低一点,60岁老人占比12.35%,65岁老人占比8.58%。
而且随着我们国家生育率的降低,未来老龄化的趋势将会进一步的加重,到时候我们国家的老人会越来越多。可能我们现在正在步着日本人的后尘,到时候如果养老金养不起的话,老人就需要自己打工赚钱了。在日本那边有很多上了年龄的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等等。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关注+转发哦。
8、多少岁算是老年人?
人们不愿意面临衰老,但衰老依然会如期而至,作为生命中不得不重视话题,尤其是老年人更担心衰老。如今发现居民平均寿命显著提升,相应的,对于年龄的划分,也有了不一样标准,那么世卫组织,是如何定义老年人的呢?
在以往的判定标准中,会有这样的说法,0—12个月属于婴儿期,1—3岁属于幼儿期,3—13岁属于儿童期,13—18岁属于青春期,18—45岁属于青年,45—60岁属于中年,过了60岁属于老年。
而如今,世卫组织给出这样的标准,40岁以下,属于青年人,45—59岁属于中老年人,60—74岁称作年轻老年人,75—89岁称作一般老年人,90岁以上,称作长寿老年人。
可见,这个新的标准也是根据人们的平均寿命进行改动的,毕竟平均寿命确实提升了很多,如果你的家中有刚到60岁的老人,可以安慰他们,此时是年轻老年人,并不算很老。如果有已经到了90岁的老年人,可以恭喜他们,已经是长寿老人了。
根据这些标准,判断长寿,最主要的,还是注意日常保健,把保健细节做好了、做对了,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在晚年应该做什么呢?
有很多老年人,在晚年会暗自叹息,自己老了,事实上,衰老是生命必须要面对的情况,此时,可以把年轻时躁动的心,慢慢沉静下来,用淡然、明净的心,度过余生,最主要的就是感悟,因此,在老年,不要认为自己老了,就感觉到万分痛苦。
就免疫力来说,和年轻的时候相比,确实有很大不同,此时会容易生病,与体质变弱有很大关系,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多运动、勤运动,是老年人每天必做的事情,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身体、提高身体活力,展现出年轻一面。
和年轻人的饮食不一样,老年人在饮食过程中严格遵循荤素搭配,事实上,也不难发现身边的老年人,到了晚年很少喜欢重口味饮食,常常是粗茶淡饭,即使如此,营养也应该充足,例如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都很有必要。
老年人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重视,那就是痴呆,随着年龄增大,痴呆比较常见,需要在老年生活中,锻炼大脑,坚持读书、看报、写字,通过这些事情,锻炼大脑思维,避免大脑出现退化,预防痴呆发生。
对于生命,在老年应该有了不一样感悟,平静看待生命,见证身边同龄人的去世,应该保持平和心态。不要患得患失,以乐观心态度过余生每一天。
而想要延长寿命,老年人需要避免恶习,有很多人喜欢抽烟、喝酒,这样的方式,对 健康 的隐患太大了,一定要做到戒烟戒酒,抽烟喝酒太多,会缩短寿命,带来更大的麻烦。
值得注意,养成体检好习惯,能够做到疾病预防,对于可能出现的病症,早点进行缓解、治疗,避免出现恶化,这些都很有必要。
人活到多少岁算是老年人,大家都了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标准,希望你能对照看看,自己此时属于哪个年龄段,在老年,科学进行保健,维持身体 健康 ,才是最好的护理方式,这些事情做好了,会发现还能长寿。
9、在单位里面年龄最小,如何和长辈相处混熟?
如果在单位里面,你的年龄是最小的,想要和长辈相处,混熟,其实你需要掌握的东西挺多的,给你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刚刚出来工作,这段时间里面,在单位里面,我是最年轻的一个,而我的同事都是三四十岁的,为了融入他们的圈子,我还特意打听了他们喜欢什么,每次和他们聊天的时候都说他们喜欢的话题,比如说房子,车子,孩子之类的。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力,一定要做事,不要总是闲着。
在下班之后,自己还会看一些书,教自己怎么去融入别人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