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学佛对后辈的影响
1、佛教,学佛后更加痛苦!快得精神病了!
杨澜: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是台湾东部的花莲郊区,在三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地,而我在身后的山上就有一座破旧的木板房,里面着这一位挂单修行的比丘尼,她当时看到一位难产的山地妇人,因为交不起保证金而被医院赶出了大门,就发出宏愿,要建造一座医院,专门给穷苦的人看病,当时她所需要的资金是八亿台币,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后来她不仅完成了这个愿望,而且三十多年以来,她一共筹集了上百亿台币的善款,而台湾几乎五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说有四百多万人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她的慈善活动。一位形单影只的比丘尼怎么能够引起如此大的社会热忱呢?我们今天就要在她的静思精舍采访。
创立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法师今年六十二岁,一向低调,就连慈济主办的电视台都没有机会单独采访她。今天为了远道而来的我们她破例了,让我们感到不好意思的是精舍中本来就没有空调,为了照顾录音的效果我们不得不把唯一的一个电风扇也关掉了,那天,花莲的气温三十五摄氏度。而她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杨澜:法师一开始出来修行的时候就在这里是吧?
证严法师:对
证严法师俗名景云,出生在台中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多病,使幼小的她对人生充满了困惑,又由家庭的痛苦想到众生的痛苦,终于在1961年夏末秋初的一天,当她与几位出家人一起在田间割稻子的时候一位法师问她“要去吗,就现在。”她放下镰刀就此出家了。
证严法师:人常常会感动,感动会有一种冲动,这种起心动念,就认为说,一个人生存在人间到底为什么生活,突然间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间他就中风了,突然间就往生了,真是很无常。这种无常就会(使我)感觉到人生世间,到底要活出什么样的价值来。所以,在田间里,突然间会有这样的念头,要追问,不如自己去行动。所以就会突然间放下了就走。
杨澜:我想,一开始想去出家,去修行,其实是抱着一个离开俗世的一个念头。
证严法师:但是很奇怪为什么又投进了红尘。
杨澜:对,原来是为了出世而去的,最后怎么又入世,这个转变怎么想的呢?
证严法师:我刚才不是说过吗,我要活出生命的价值,所以觉得,一个人在家庭也只不过是为这个家庭而已,大好的人生只是为了一个家庭,为了一个自己,不值得。所以我才会离开家庭。
杨澜:那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呢?
证严法师:应该就是出家没有挂累了。
杨澜:你以后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了?
证严法师:有,现在我的母亲就是我的委员。
杨澜:这个是不是跟您当时的师父应顺大师的“佛教人间化…佛教生活化,菩萨人间化”的理念也有关系?我看到一则故事说,当时也曾经有天主教的修女来拜访你,当时她对于佛教徒的生活模式提出了一些异议,她们当时也是会跟你说她们觉得佛教徒太注意自身的修行而没有去更多地关心这个世界上受苦的人,这样的话会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证严法师:宗教的宗旨应该都是一个爱,天主的博爱,或者是基督教的博爱。我也同样是很崇法,只要心中有爱,我都会很敬佩。那三位修女,她们也是很有爱心,她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修行人,自己一个人在小木屋里她好像很怜悯我,所以她想要来说服我也加入修女的行列,也同样是出家。不过彼此之间,谈话都很投契,彼此都很投缘。
所以说这种爱融汇在一起,只是在宗教的名称不一样。因为这样的一段交往,使证严法师对佛教以外的宗教也非常尊重,在日后由她筹款建立的医院中还特赦了天主教的祈祷,使不同信仰的病人都得到方便。与其说慈济是一个宗教团体,不如说它更像一个社会慈善机构,证严法师的感召力也更像是一种社会道义的力量。当不少寺庙用巨资大做法会的时候,证严却保持了三个原则,“不为人唱经,不作法会,不化缘。”至今她的弟子们仍然靠做蜡烛、种地来自食其力。她把更多的钱投到了医院里,这固然来自她的师父“佛法人间化”的教诲,更是因为在1966年的一次遭遇。
证严法师弟子:因为看到那边有一个女人小产,流了八个钟头的血,走了八个钟头的路,就是说要八千块,要赶快输血,赶快开刀,所以上人看到这种情形,她说因为没有八千块把那个女人抬走了。所以上人回来以后她心里很难过,她说一个女人要生产,为了没有八千块,现在到底两条命生或者死不知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她并没有考虑,我们自己生活是不是能够维持,她说要做应该做的工作,所以上人的精神毅力就是这样,她不是为自己,她看到困难,她把这个事情先解决了以后再说。她的原则就是说我们要自力更生,她说我们年轻人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做自己生活。她鼓励我们说“我们已经出家了”,身跟心都是奉献给宗教,要真正为佛教为大众做事情,我们要磨炼出一股精神跟耐力,人家不能吃的苦我们能吃,人家不能忍的我们能忍。最苦的时候是跟人家打毛线衣赚工资,那里面共有七个人,半个月才领到一次工资。所以常常都没有油,没有米,我们自己种一些菜,没有菜的时候就拔一些野菜。那时候真的很穷,穷得一个月只买到五毛钱的豆腐,所以那个豆腐要把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到盐巴里面去腌,腌得咸咸的,等到下雨天没有办法去拔那个野菜的时候才吃那个咸豆腐,所以我常常笑说五毛钱的咸豆腐可以吃一个月。
这样穷苦的处境证严法师却谢绝了一笔两亿美元的捐款,为什么呢?慈济功德会的最初捐款来自花莲的当地家庭妇女们,每天每人省下的五毛钱,有人说干脆每个人一个月交十五块不就得了吗?证严法师却说“这有很大的不同”。
证严法师:一个月的十五块我就说那是一个月才起一次的好心,想要帮助人只不过一个月才有一次,爱心是要天天培养,也是要时时刻刻要培养,出门以前,就要先起一个好心,培养这么一个爱的念头。所以我要她们的是每天的五毛,不要她们的一个月十五块。
杨澜:我想一开始要做慈济医院的时候大概也是基于同样的一个理念你拒绝了,有一个日本人要捐给你差不多两亿美金,这么一大笔善款,当时你是需要差不多八亿块台币,但是你当时只募到了三千万左右。应该说这两亿美元来得很及时嘛。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吗?
证严法师:是,也是很感恩,我是期待,台湾有这么多的佛教徒,也不止是佛教徒,可以说有很多的爱心人,在台湾建成这一座医院应该是大家都可以点点滴滴地把这个爱心汇聚,自己开垦一亩福田,希望每一个人来当农夫。希望自己跟这个福田会更有亲切感。
杨澜:到后来这个慈善基金越来越大了,像在慈济的委员中也有不少是工商业的人士,对管理基金都很有经验,比如也有人向您提出建议说,比如说我们可以在医院附近发展一些房地产,然后用这些钱来投入这个基金更好地运作,但是您却拒绝了这样的想法,还是要坚持要每一个人来募捐,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证严法师:对啊,也是期待每一个人付出的爱心我们要点滴不漏,赶快让它有成果。而且取于社会,用于社会。
杨澜:我想,台湾七十年代以后,经济腾飞了,人们在物质的生活得到改善以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精神生活很空虚,在您这里他们也找到很多感情的依托,精神的依托,而且找到人和人之间应该是本来很纯真的互相帮助的情感,所以也有人说您是专门治疗“暴发户综合症”的,当然除了济贫还有教富的责任。
证严法师:真是笑话。
杨澜:但是中间您会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我们在一个物质交换的社会里呆的时间长了,于是也会把这些愿望带到佛庙里来。比如说人们来祷告的时候,首先想“佛祖保佑我再赚更多的钱吧。”或者…当然也有祈求健康的,或者说把钱捐出来总是想要留个名吧,或者心里上得到一种寄托吧,你对他们的这样愿望怎么看?
证严法师:刚才不是说过吗?慈济从开头一直到现在没有这样的人要来这里。什么拜拜,求什么的,没有。大家都是以为要说是精神寄托,是有。因为他感觉到,做得欢喜。而且我们这一些慈济人,所有的慈济人,他付出的同时都是说感恩,感恩,有对方的受苦受难,让自己更充实自己,更了解自己是比别人都有福,所以对自己会有那种的…很欢喜。付出而感恩,所以他们在这儿不会有要求说,“佛陀来保佑我”,不是,他们都是以付出无所求,同时还要感恩的这种心态。
慈济医院于1986年正式落成,他不仅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专业人才,更力求营造一种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杨澜:医院里有大量的志工,也就是义务工作者,他们中的不少人平时是台湾各地的老板或者是高级行政人员,到了周末就飞到花莲,在医院中照顾病人,暑假期间大、中学生们也来到这里,参加慈济有十八年之久的颜惠美女士专门负责给他们安排工作。
杨澜:你接触到那么多很年轻的孩子,有时候还是高中的学生,他们到这里来做志工的时候,你觉得你需要让他们知道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是他们在外边的世界里所一般被忽视的呢?
颜惠美:现在最忽视的就是伦理道德,因为年轻人觉得很自大,他想说“我快乐有何妨”,所以对我们的长辈,甚至于老人家,他都不晓得说,那些老人家的辛苦就是在维护我们的家庭,照顾我们的家园。他认为说有老人嘛,有什么好去为你们做一些事情。所以他们来到医院之后,看到孤苦无依的老人,就自然而然地为他们刮胡子,洗洗头发,洗洗他的脚,所以在这样的动作之中,他恍然大悟“跟我无缘无故的老人怎么我会这样乐意去为他洗,为什么我的爷爷、奶奶跟我住在楼上楼下为什么我都不去打招呼?”甚至于认为“我累了,我回到家里,我就要到楼上去躺着休息,我还要去跟爷爷、奶奶谈天说什么。”所以自然而然地他知道他错了。
拒绝装神弄鬼,证严法师说“我没有什么法术”。
女性在慈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慈济委员就以四十岁以上的女性为主,参加慈济以后,这些妇女不仅在帮助别人的过程当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同时也找到了一个拥有强大道德力量的团体的支持。这使得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而她们的丈夫也在妻子的推荐下参加到慈善活动中来。
慈济委员:我想最大的改变是我跟我先生之间有一个共识,然后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想法,能够帮助有求的众生,这是最大的改变。那以前可能都是先生回家会讲到事业,讲到小孩,还是朋友之间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的共同话题就是慈济。
杨澜:过去会吵架吗?
慈济委员:也不是吵架,就是有一点争执,他的应酬比较多,会喝酒。现在他酒也少了很多,因为还是有应酬,但是他的烟也少了很多很多。他喜欢做这样的事情,让他可以疏解他很多的压力,因为上人教我们要做一个手心向下的人,那手心向下的人就会得到很大的欢喜。
杨澜:你现在会觉得自己在家庭中的这种位置或者说影响更大了吗?
慈济委员:我觉得我更有智慧来处理很多事情。
今天的证严法师是很多人追随和崇拜的对象,有人甚至抱了孩子让她摸一摸孩子的头来消灾除病。而证严则笑笑说,“如果我有这么大的本事就不用盖医院了。”
证严法师:我的作息很简单,三点多起床,开始自己打打坐,理理活,然后就要出去说话了。天未亮就开始要早晨的讲话,上课。然后就一天开始一直到晚,要我说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一整天到底是怎么样过来的。
杨澜:反正有很多决定也需要你这边来作。在规模越来越大以后,我们发现你有一个举措,就是您把这些医院、学校都交给专业的人士去管理,而不是说您去管理所有的这些管理的细节,这在一开始您就一个很明确的理念。
证严法师:因为自己都是外行,自己也不是说有什么能力,再来,医院本来就是要交给医师去看病人的,我又不是医师。只要把它盖好了,或者是让医师们能了解慈济的宗旨,就让他们凭着这一股爱心去照顾病人,不是我能做的。
杨澜:华东的大水,还有很多在各个地区都有救灾的活动,但是这个您觉得会受到台湾的一些政治的势力的影响吗?比如说他们会觉得“为什么把这个钱放到大陆去?”
证严法师:这也难怪,不过自己有自己明确的方向,还有,只要真的是救人,很多人都很响应。
杨澜: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些攻击来说你就完全不理会他们。
证严法师:理会就不要做了,一定要有这份…我们的方向是很明确的,不忍心看到或是听到真正在受苦的人。何况说在台湾有很多的人都是有这份的爱。
杨澜:您现在看到世纪末各个地方在纷争、打仗,吵个不停,您怎么想,觉得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吗?
证严法师:现在的科学也很发达,人的理想蛮高,学问的水准也都提高,很普遍,一切都是在往上的,在不断地提升。只是可惜的就是人性的道德在堕落。我们要怎么样把这种人性的道德提升起来,这要在各个角落,不同的阶层我们大家真的要用心。
杨澜:您现在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自己当年年轻的时候在苦苦寻找的答案了,是吗??
证严法师:应该说是的。但是,这一条路好长,很漫长,需要有很浩荡的队伍,再来开拓一条道路。
杨澜:您会觉得有心力交瘁的时候,会觉得很难吗?
证严法师:有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心痛,不过这是尽心尽力的,对自己是充满信心。我说的“信心”就是这一生中不会改变这个方向。
杨澜:非常感谢您,也祝愿您的这一份事业越做越好。
证严法师:谢谢
杨澜:谢谢。
根据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我采访证严法师的那一天正好是世界末日,不过一天就要过去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不过明天会怎么样呢?当我拿这个问题去请教证严法师的时候,他说“与其为明天担心,不如在今天多做一些好事,况且即使有末日的话,它也只意味着一个新的世界的开始”,我在这里也就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了。
2、从学佛的角度如何对待自已儿女不学习的问题?
有两种世间法,有两种出世间法。一种出世间法是为了利益自己,一种出世间法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有两种世间法:一种人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一种人是为了他人过得更好。但以出世间来观世间法,一切世间好与不好,皆是梦幻不实的,三界火宅必无安乐。这是以出世间法来看世间的,梦中之人所有的爱憎利害关系,皆是梦中之事,毕竟不实。这样一说,似乎是我们离世俗生活太远了,大部分人还是期望在世俗中过得更好一些,做更多的善事善缘,有更好的生命相续。就以出世的思想审观世间的善缘,好比说很多的功德,布施,持戒,诵经,放生,护持道场,做了很多善事,就为了自己的人天福报。过去的善知识对这地方有个呵斥,称为“三世沉沦”。他第二世会受福报的,因为他这一生做了很多布施啊、供养啊、善事啊,来世会升天啊,有这种机会,但一旦这机会享受完了,第三世又是堕落。
能不能把佛教当成一个在世俗里过得更好、大家轮回得更好的一个教育呢?有没有教法呢?五乘教中有——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诸佛乘——人天乘里边是有这样的教化的。在《阿含经》中,佛讲了大量的教世间人怎么来做,做得恰当的一些教法,世尊在佛法还不成熟,大家的世俗心还很强的情况下,讲些人道、人伦的一些法则。现在社会上的这种教育,已经很普及了,越普及,减劫来得越快,为什么呢?大家没有出离心,减劫的加剧就越来越快。向好是所有人的心理,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好的,向往好又争夺好,排斥恶,把恶排斥到社会上去了,恶直接占有了,就强化了自我,结果恶就更加加剧了。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状态。
那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好人呢?实际上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若真正地认知到了三界如幻,你一定会做一个好人的,一定会爱护这个世间的,大家本来就在做梦,我还和别人争夺什么呢?善恶都不值得争夺了,财富不值得争夺了,名声不值得争夺了,何以故呢?如梦如幻,毕竟不实啊,因缘所生,无有实质,缘生缘灭毕竟是无常相啊!我们要在无常相中建立一个善的常,行不行呢?那么我们就得用世法来讲了,讲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都是为了顺应世俗的善灭常法,来次序世间的,以次序来回施世间众生,接度众生出生死、出轮回。
这位菩萨问怎么来教育自己的儿女呢?我感觉我们自己要有出离心,要有菩提心,你爱护自己的儿女,爱护自己的家人,一定会是真诚的。要是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爱护自己 的子女,无外乎是人情——这个人情没问题,所有的人天生都有这个人情。
过去听到这样一句话:上天有好善之德,人人的心里都有好善之德。我们的人心没有一个是不向善的,哪一个人不向善呢?我们仔细观察审视一下,没有不向善的人的,哪怕一生造恶的人,他也不会嘴上说我不向善。所以我感觉我们应该在短暂有暇的人生中,能不能把生死问题、生死大事放在当头,这是一个佛教徒非常致命的一个环节。世俗的因缘太多了,无始以来我们轮回的太久了。多好的轮回我们都得到过,但是特别差的出离我们也没有得到过,我们要是真正出离过三界,我们就知道三界是火宅这是一句真诚的话了。我们想做世间的善人呢,现在社会上的教育,很多人提倡儒家思想,回到刚才话题中去,我感觉社会的教育已经够充分了。
佛教的教育,第一个解决的就是生死大事!不是嘴边上的话,人寿百岁啊,折腾不起来什么东西啊,这一百岁一晃就过去了。因为可能我接触的死人多,每天我都有电话和我说事情啊,谁谁的家人死了,能不能帮他祈祷一下?我说可以的。每一天都有死人的消息的。我也不知道是善人还是恶人,但是一个一个都死去了。死去了他们是继续沉沦,还是继续做好事坏事呢?还是真正地了脱了生死呢?这个地方是不得而知的。我鼓励现前学佛的人一定要把了生脱死当作是头等大事。实际就是这个事情。做好人我不反对,了生死是大事。好人,坏人,我感觉无量劫以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什么样的人我们似乎都做过,但是就是了生死这样的事情没有做过一次,要是做过一次你就知道这三界火宅在焚烧着大家的生命。包括你的善,包括你的恶,包括你的禅定,都在焚烧着。我们知道禅定的功夫是远离了善恶,远离了苦乐。我们知道色界天,就是禅天,善恶都远远超越了,但是他们还在三界火宅。非想非非想天他们早已超越了善恶禅定,他们还在生死之中、轮回之中。
3、学佛到底好么?
学佛不是为了图好处来学的,佛教讲的是诸善奉行,诸恶莫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度己度人。您的母亲是应该赞叹的,学佛就要精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人念佛,全家都会平安的。
转一下念佛的十大利益,您可以看看,学佛不为了求这些,学佛是要超脱轮回,成就佛果,广度众生。
一切妖魔鬼怪,都怕光明,都怕佛名。《普门品》说:假设在三千大千国土中,到处均有夜叉罗刹,想来害人。听见他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那些恶鬼,连看都不敢看他,更不可能加害了。一切恶龙毒蛇猛兽,也不会加害。“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急走无边方(迅速逃往远方。)”“沅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燃)。念彼观音力,寻声(闻身)自回去(回避)。”至于毒药,也有明确的开示:“咒沮诸毒药,所欲害身者(想用它害别人),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害人终害己)。”以上都是佛陀亲口宣讲,虽说的是称念观音菩萨名号,其实念阿弥陀佛也是一样。
5.水火冤贼,刀箭牢狱,横死枉生,悉皆不受
五浊恶世的众生,种种厄难苦恼,层出不穷。这里列举水灾、火灾、冤对、强盗、枪炮、(古代的刀箭,就是今天的枪炮,都是杀人的凶器。刀箭之灾,包括战祸在内)牢狱以及遭受横祸冤屈而死或枉堕恶道等。其实,灾难远不止此,不过举这些作为代表罢了。
贪、嗔、痴三毒是万恶的根本,是灾难的根源。念佛的人,念念清除三毒,消除烦恼,不求消灾免难,自然消灾免难于无形。平时能一心称名念佛,到紧急关头,我们自性中的弥陀,自会救护弥陀心中的众生,而使逢凶化吉。如果平时不念佛,到灾难临头时,内心恐慌张惶,六神无主,很难想起念佛。还有,念佛的秘诀就是至诚恭敬。印光大师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必须牢记!
6.先所作业,悉皆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我们无始劫来,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如果罪业有形状、体积的话,尽虚空都容纳不了。所以长劫受苦,不能出离。妙空师《持名四十八法》说:“救一时之苦,布施为急;救万劫之苦,念佛为要。”佛经说“至心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对于过去所杀害的冤命,我们应当至诚恳切地称念佛名,解冤消结,使他们能蒙佛慈悲加被,往生善道。自然化仇为恩,转祸为福,无形中消除寻仇报复的恶报。
7.夜梦正直,或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
梦境是唯心所现。欲念重的人多淫秽梦,嗔心重的人多恐怖梦。念佛的人身心清净,夜眠安稳,不会做恶梦、邪梦。还有上床后,默持佛名或静听念佛磁带,可以养心安神,既能对治失眠,又可消除恶梦。如在梦中,遇到恐怖境相,或出现梦靥时,一称佛名,顿时化为乌有。
老实念佛,绵密用功,妄想逐渐消除,心光逐渐显露。众生心净则见佛,佛无时无处不现身(净空法师语)。水清月自见,能够见到阿弥陀佛殊胜的庄严妙相。但是,切不可因此生欢喜心、执著心。这不但无益,反致受害。印光大师说:“近来修行的,多有着魔的事情发生。这都是由躁妄心,急于希望有感通,有胜境出现。应该知道,不要说显现的境界是魔所现,即便是胜妙境界,只要生起一念贪著欢喜之心,就会受到障碍和损害。”
8.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娑婆众生,身为苦本。一生多在惊恐、怨愤、忧愁、痛苦中度过。只有念佛的人,内心清净,一心念佛,随缘消业,不被境转。内心充满法喜,容貌充实光辉,疾病自然消除;健康长寿,不求自得,这只算是念佛的付产品。念佛的人,诸佛欢喜,龙天拥护,善缘增长,所作的事必然吉利。净空法师说,台湾有位男居士,九十多岁,每天走三万步路,念三万声佛,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腰背挺直。他将来临命终时,必能毫无病苦,安祥往生。
9.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喜欢、礼拜。
念佛的人,内心清净,和气迎人,广结善缘,助人为乐。孔子说:“敬人者人恒(常)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敬别人的人是种善因,人们常常尊敬他是结善果。爱护别人的人是种善因,人们常常爱护他是结善果。)种这样的因,结这样的果。受到人们的恭敬、欢喜、礼拜,这是必然的事。
10.临命终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持金莲花,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4、弟子家里长辈信佛 我一直也对神佛有一颗敬畏的心,平时虽然不念经 但是晚上睡觉经常听着一些佛经入睡
这个梦很复杂,但是大概我感觉是因果。建议你好好忏悔往昔所有恶业,你学佛的机缘成熟了,别只停留在听一听的阶段。应该发精进勇猛心,好好忏悔,怎么忏悔呢?佛教有种种忏悔,八十八佛忏悔法,金光明忏悔法,尤其是金光明忏悔法是佛说的。忏悔是需要持续的,每次忏悔完都要好好的回向给冤亲债主,直到自己无论是否睡觉,都能心如止水,但凡心里不清净,就还是没忏悔完。也要修般若智慧,多看金刚经,还有就是主修一个法门,推荐你修念佛法门,要一辈子一直念,不间断。每天都念,将来你往生极乐世界就有一定的保证了。你要对佛法产生大信心,全世界佛教徒那么多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解脱之法,五浊恶世以后会更苦。看看现在的人心吧,什么世道啊。要发起大出离心,大菩提心,不要懈怠。一生最好主修一部佛经,推荐无量寿经,或者佛说阿弥陀佛二卷,二卷的版本非常好。大概就说这些,希望你早日解脱,南无阿弥陀佛。
5、我妈是学佛人,但是我舅舅老师骂他,我都快听不下去了,我真想一刀砍了舅舅。
学佛也要有智慧的,你学佛学的好么?如理如法么?不要说我学佛了,就高人一等。身边的人反对,就要改变自己的修学方式,众生欢喜佛欢喜,别人假如不喜欢你烧香,你偏要烧香,不喜欢你 放佛教的音乐,你却还放的很大声,呵呵,,那我都想训斥你了。修学千万不要影响别人。首先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才能谈学佛法的事。经书多看,才能明理,武力不能解决问题,要以德服人。
长辈不喜欢说明你自己没有做好,做的像雷锋式的,不相信还有谁敢训斥你,训你他都没有底气。
阿弥陀佛!!!
6、为什么有些人越学佛越苦恼?
凡是学佛感到苦恼的人,都是心态有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总是觉得学佛就是自己不需要任何努力,佛都会给予你想要的生活,带着功利心去学佛,当然是越学佛越苦恼。我的一个长辈就是学佛的,他就是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总是觉得学佛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好处,反而还让他承受了很多的苦恼,家里有严重疾病的,他想起学佛就心里很不甘心。
他的这种想法是很不对的,因为学佛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家庭一定是非常美满的,而是通过学佛,能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总能以一个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他就完全把生活依赖给佛,所以,事情一旦不是他所期待的样子,他就会非常的难过。
不管我们学什么,都不能依靠外在力量,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不要带着功利心去完成每一件事情,那样只会让自己的失望越来越多。
7、佛教以慈悲为怀,但是现在学佛后感觉被人欺负的多,恶人看中的是学佛的人老实,
佛教慈悲为怀 学佛后被人欺负“
做善事会得人天福报 做功德会消业增寿
学佛人有障碍,不学佛的人障碍更大。对逆流要随顺,有时候有人来骂你、给你麻烦,你要随顺他。谁讲谁,谁骂谁,都是一种缘分,他今天恨你,你就随他去恨,自己更应该有则改之无则戒勉,不要让别人看扁你,今天人家对你有不好的看法,你更应该好好地自律。要懂得连逆缘都是一种好事。师父在弘法的时候,人家也会对我有很多指责,师父记下来,看看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继续坚持,这样才有进步。在家里被先生指责,不要不接受,要好好想想哪些话有道理。“我是不是特别懒?我是不是一个非常多嘴的女人?是不是一个非常自私和贪心的女人?”别人看你的毛病看得非常清楚,自己不照镜子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的。学佛人要懂得这是逆加持。一个人的一生不能不被别人讲,不能不懂道理,不懂道理就会失去道理,不懂得理解别人就会失去别人,不懂得爱惜因缘就会失去因缘。我们要拥有境界,在人间就不能放逸自己,不能放荡,要克制。今天做节目的时候,师父看图腾看到一个男孩做了一些男孩子不应该做的不好的事情,我比较隐蔽的讲给他听,他自己完全明白自己做错了,师父就教他如何克制自己。克制自己很难,但是必须克制,因为我们不是普通人,我们是学佛人。
要经常感悟佛性,经常感觉到和开悟我们拥有佛菩萨的本性。佛菩萨多么爱我们,而我们自己为菩萨付出了多少?我们求菩萨的时候哭哭啼啼,等菩萨帮了我们之后,我们笑嘻嘻地把菩萨忘记。要懂得做善事会得到人天福报,做功德会消业增寿。增加寿命的目的是让你在人间多一点时间念经修心,以后能够到天上去,而不是让你多一点时间打工吃苦。一个人的业障在人间是消不完的,就像很多父母还孩子的债一辈子也还不完。要多做功德,不求人天福报。你念经、帮助别人、结缘书籍度人,然后求了很多,求得很灵,你很开心,但是你将功德全部转为了福报。师父对很多大法师讲:“你现在做了这么多功德,你如果这辈子上不去,不能一世修成,下辈子就做一个很有钱的人。”他们听了也很担心,因为一辈子吃的苦、做的功德都转换为福报。就算是再富有再有地位的人,也有走的一天;如果你们是菩萨,就永远不会再受苦了,就连乘愿到人间来的菩萨也会受苦,因为菩萨都想成佛。
希望大家懂得这个道理,不应该求福报。你做了很多好事,求菩萨让你做个经理,值不值得?就算你做了三年经理,可能这些福报用完了,你就又下来了。如果不好好修,晚年生恶病,痛死,就是功德不够。一个人追求无疾而终,需要大功德。你们每个人假想一下,如果你们现在已经八十岁了,躺在床上浑身痛,你们想的是什么?“观世音菩萨,保佑我不要痛……要走的话,让我睡一觉就走……”你们还会想现在吗?加油站生意好一点,不要被人家抢;花店花卖得多一点;在单位做总经理;让孩子能够考上……八十岁浑身伤痛的时候,你们不会想到别人,就是想到自己,报应很快。希望你们既然成为了弟子,就不要让师父失望,师父最难过的就是你们不珍惜观世音菩萨这么好的法门。要借假修真、即身成佛。身体是假的、没用的、活不长的,灵魂才是真的、是真正长久的,一定要真修。
一个人要修心成佛,并非修到无动于衷。现在有的人修心修到后来,家里老公急得不得了,她理都不理,就念经;有的人孩子急得不得了,她只顾管自己。无动于衷并不是你的初衷,你的心和肉身上的魂是绑在一起的,心动了,你的本性就会动。为什么成为修心修行,因为你的心修了,你的行动就会改正。你今天想做好人,你就会做好事;你今天破碗破摔,你的本性就会成为一个坏人。
要修到烦恼来的时候能看清事态的本质。烦恼来的时候,很多人就跟着烦恼跑——难过、伤心、忧愁,心中魔障缠绕。如果能看清烦恼的本质,很快就会消除烦恼。如何看清烦恼的本质?要用智慧。烦恼即菩提,烦恼来的时候智慧才会开动。你身上有肮脏的东西,才要洗澡。我们不能滋生烦恼,不能让烦恼在自己的心中残存和留存,要看清烦恼的本质。人与佛原本为一性,佛即是众生,人即是佛。菩萨很慈悲我们,我们的脸和菩萨都是一样的,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耳朵。但是菩萨想出来的是智慧,是人生的真谛,而我们做的事情,相当于用菩萨的身体做了那些不该做的坏事,是在亵渎菩萨、亵渎神明。如果你用菩萨的身体、菩萨的本性,做人间那些偷鸡摸狗、残害众生、阴别人、讲别人坏话……所有一切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你就是残害菩萨。还有很多人借着菩萨的身体在人间行窃、骗财、骗色,尤其把自己的父母亲杀死,这是大罪,出佛身血。就算你没有杀父母亲,但是你整天编造谎言、制造麻烦、骂他们、仇恨他们、看不起他们,是不是也在犯同样的罪?
中国人讲孝顺,万事孝为先;佛法也讲孝道。尊师重道,尊重师父,孝敬长辈,爱护小辈,视同辈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视长辈为自己的父母,视小辈为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是学佛的基本理念。我们和佛虽然同为一性,但是在世间这个考场中,人和佛给出的答案是截然不同的。佛在人间,众生也在人间,众生的答案是让我们继续沉沦在六道轮回中。我们做着人不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做着不是菩萨做的事情,下辈子还会轮回。偷东西、说谎话、喝酒、色情、杀业,都让我们六道轮回。而菩萨的答案、佛的答案,则是清澈无染的真理——众生是我必须要救度的偶像。也就是说佛菩萨在人间就想到一点:心要净,意要明,要救度所有的众生。讲到底,人的答案是“为了自己”,那么你就会继续六道轮回;而佛的答案是“要救度众生”,所以他才能成为佛。希望大家要懂得,在人间,什么样的佛的化身都有,都在我们身边,连你们自己的本性都是本性佛,你们都忘记了自己是有佛性的,你们在吵架、占人家便宜的时候,哪里像佛?像一个魔!
----恭录;通灵活佛lu军宏台长博客 做善事会得人天福报 做功德会消业增寿 ( 恭录部分)
8、学佛人祭祖有冲突吗?有什么关系
学佛人是学习佛法,祭祖是一种风俗习惯,如果家人不能完全信靠佛法,那就随缘吧,也没关系的。但是你祭祖的时候可以给祖先说说佛法,让他们也能闻听到佛法,得到佛法的利益。
9、一个家庭,父母不信佛,为什么孩子会对佛法特别感兴趣,
我们帮助众生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把佛法介绍给一切众生,家里的这些人都是你度众生的对象,而且家人特别难度。既然是一家人,总是有缘,如果没有缘,绝对不会成为一家人。一家人缘分就很深,你要有善巧方便去帮助他们,而最重要的方式,是把你的修学做出来给家人看。你们家人觉得你学佛变了,变得令大家欢喜,变得令人赞叹,他就会来学佛。
所以度众生必须要有智慧、善巧方便,佛为我们讲的四个原则,「四摄法」,「摄」就是摄受众生,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学佛之后对於家亲眷属,要格外认真为他们服务,这就是布施。决定不要说他们的过失,赞扬他们的善心善行,为他们服务,对他们特别好。他会发觉你学佛前与学佛后不同,学佛之后真的懂得孝养父母,尊重长辈,和睦兄弟,爱护晚辈,真诚慈悲流露出来了,你的家人看到怎么不受感动?等到他们向你请教时,你再把佛法的道理仔细的讲给他们听,他们全都得度了。
你学佛受了三皈五戒,看到他们千万不可以说:「不行!你破戒了,你将来要堕地狱」,你家里的人都把你看作冤家对头了。学佛是有智慧,对哪些人,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能说,说话要有技巧,要有分寸。所以一个人学佛,真的是一家人都有福。你要怎样去落实,教化你的家人?那就是把佛经的教诲统统做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