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长辈在哪里
1、钱学森是哪里人
钱学森,浙江杭州人,著名科学家,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并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且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1957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钱学森的简介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临安县。1923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9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门,1934年6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成为了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钱学森同志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与钱伟长、钱三强被周总理合称为“三钱”。
3、钱学森的故乡是哪里
钱学森的故乡位于杭州。
钱学森故居,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号,属于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钱学森,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4、钱学森堂弟钱学榘,留学后定居美国,如今怎么样?
引言
我们总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在钱氏家族里,这句话可以换成“钱氏代有才人出”。在江浙地区有一个钱氏家族,据考证他们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后嗣,从古至今,钱氏家族一直不曾间断的向外输送着人才。往远了数,北宋时期钱氏家族出了一位叫钱易的人才,十七岁便考取了进士,大家可不要以为进士是很容易考上的,要知道,范进为了考进士最终都变得发狂。南宋时,钱家又出一位钱昆,他从进士一路高升,最后当了秘书监。到了明代,有明代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士开,明末清初时又有诗人钱谦益等等。
往近了看,钱氏家族涌现出的人才更是数量庞大,并且可以说,钱氏家族所出人才,皆为精品。我们最熟悉的钱氏家族的后代便是我们的两弹元勋——钱学森,他为中国的航天业做出的巨大成就,让新中国发出自己第一颗原子弹,向世界声明:中国站起来了。但是其实钱学森还有一位堂弟,名叫钱学榘,同样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钱学榘出生时家道中落,于是钱学森的父亲作为他的叔父担当起了长辈之责,开始负担钱学榘的学杂费、辅导他的学习等。钱学榘也很争气,毕竟也有钱学森这样一个优秀的哥哥作为榜样,自己便一刻也不曾松懈,不断地追随钱学森的步伐,一步步的超越自己。于是,钱学榘先是跟随着钱学森从交通大学毕业,后来他本是在清华大学工作,可是这时叔父告诉他钱学森已经去美国留学了,于是钱学榘又开始了刻苦学习之路,和堂哥钱学森一样,考上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钱学榘也是学习的航天专业,在他的心里也有着一颗“航天救国”的志向,在大学毕业后,他曾经回到祖国工作,立志通过航天方面的研究为祖国做出贡献,可是,当时的中国不像现在这般,钱学榘在工作的过程中亲眼看到官员贪污,这让一心报国的钱学榘心灰意冷,他意识到自己就算在努力也无法改变当时混乱的时局以及这群腐败的官僚,一气之下,钱学榘飞往美国。
回到美国后,钱学榘仍旧在他感兴趣的航天事业方面从事工作,优秀的人才永远的不乏被人发现的机会,不久他便被加州理工聘为教授,还成为了波音公司的高级顾问。
从此钱学榘便定居美国,偶尔母校交通大学有活动邀请他时他还会高兴的前往,后来他生下了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哥哥钱永佑是一位神经生物学家,弟弟钱永健是一位化学家,两兄弟都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能够当上美国科学院院士本身已经是很厉害的事情,在一个生在美国的华人家庭能同时出两个如此厉害的人才,可见钱氏家族出人才在现今仍旧还在继续。
当然,两兄弟其中之一的钱永健曾经获得的一项伟大成就让我们不得不提,2008年,钱永健一举拿下了诺贝尔化学奖,一时名声大震,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不过钱永健面对这份殊荣却很淡定,他周围的同事同样也出乎意料的表现得很坦然,纷纷表示这就是钱永健应得的。
原来,在少年时代钱永健就十分喜欢做化学实验,当其他的孩子忙着社交、跳舞的时候,钱永健则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待在地下室,认真地做着化学实验,每次看到从试管里产生的好看的色彩,钱永健都会格外兴奋,少年时期对于化学的热爱与苦心钻研为日后他成为一名伟大的化学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中毕业后,他甚至拿到了奖学金,直接升入哈佛。
显然,钱学榘的一生是成功的,年轻的时候一路刻苦钻研,最终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从事,即使是在美国,同样是航天行业里的佼佼者,而在教育方面,更是十分了得,对于平常人家来说,培养出一位优秀的人才已经很难,而他却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培育成了业界的顶级人才,甚至还有一位获得了诺贝尔奖,实属不易。
蒙田曾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钱学榘几乎就是这段话的实例,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不仅自己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同时还把自己的儿子双双培养成了像他一样、甚至比他还要优秀的人才。这样一位人物,实在不得不使人敬佩呀!
5、钱学森的祖籍在哪里?
始祖是五代吴越国的开国皇帝钱镠。钱学森为临安分支,而钱三强则属吴兴分支,两者同出钱氏一源头。
钱氏即吴越钱氏,始祖是五代吴越国的开国皇帝钱镠。 钱氏家族人才辈出,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玄同、钱三 强、钱基博、钱钟书、钱复、钱穆、钱逊······包括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都是钱王后裔。
三十多世,仅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而钱学森为临安分支,而钱三强则属吴兴分支,两者同出钱氏一源头。
(5)钱学森长辈在哪里扩展资料: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6、钱学森的籍贯在哪里?1934年毕业于哪所学院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7、钱学森的亲属为什么在瑞典?
钱学森及其宗族
(临安钱氏)钱学森这一支从钱王第30代孙开始,确定派语为“继承家学,永守箴规”。钱学森的高祖就叫钱继祖。钱继祖有四子,除第四子过继外姓外,另三子分别叫钱承镕、钱承镃、钱承铎。
钱承磁有二子,长子钱泽夫(名家润,以字行),次子钱均夫(名家治,以字行)。
钱泽夫有一子钱学榘(空气动力学专家)一女钱学仁,钱学榘有子钱永佑、钱永乐、钱永健(诺贝尔奖获得者)。
钱均夫有一子钱学森。钱学森有子钱永刚。
PS.钱学森家一支的辈分比较有趣,从“承”字辈开始兼用五行相生法,钱继祖有四子第二字均有“金”旁。钱家润、钱家治,第二字均有“水”旁。钱学榘、钱学
8、钱学森简介
钱学森简介如下: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 2009年10月31日),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是浙江杭州。钱学森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 —— 是二十世纪世界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
钱学森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人物特点
钱学森就是一个有性格有故事的学术男神,钱学森是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情感的科学家,恐怕至今中国航天界难有出其右者。他不仅是中国政府推为楷模的模范人物,也是美国人心中杰出的科学家; 他不仅把中国从核威胁中解脱出来,而且他的智慧和才华,被美国人认为“不管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