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辈相处2
1、如何更好地和长辈相处?
今天补上欠下的第4课,一定要学以致用,不然不如不学。学了就要学好,不要抱着先完成就算了,后面真的很可能不会再回看的,所以现在就要尽量做到极致!
有的人特别恐惧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说话,确实,上次辛孚公司的老总来实验室,自己在和他说话的时候明显就感觉气场不足。。
社交也是一种技能,需要不断练习,永远有可提高的空间!所以应该从小就练习。
可以通过和中老年人相处来练习。
针对爹妈:阳奉阴违就是最大的孝顺!不要直接反驳他们,表面答应,然后该干嘛干嘛。
应对普通长辈的三点:
1)保持微笑,热情好客,大声打招呼,您来了,欢迎欢迎,新春大吉。热情地打招呼之后就躲到角落里。
2)乖乖听话,无论长辈说什么,都表示赞同,说两句就停。比如:我正在努力。
3)也是最关键的,要主动开辟战场。
就是主动跟长辈聊天,都是三两句就行。这样保证不会有人跟你一直说。
先集体性地敬一杯,表达祝福,然后挨个去照看,说一些漂亮话,主动表达关心,表达祝福。
【思考】亲戚是最好的练习对象,今年过年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输出!
吃饭吃到10分钟左右,各位长辈,打扰一下,身体原因,不能喝酒,这个大家也都知道,我就以茶代酒,敬各位长辈一杯,祝大家新春大吉,身体健康,有孩子的都能金榜题名,孩子已经毕业的都能早生贵子,大家吃好喝好!
2、如何与年老的父母相处
以前,我总以为一辈子很长,没有一件事会成为永恒。事实上证明是我错了,有很多事,哪怕你用一辈子的努力,也处理不好其中的一件,比如如何与父母相处。
我明白如何与父母,特别是老去的父母相处好,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老友记》中的莫妮卡与她母亲的相处经历就是一个缩影。我也知道凡是要费力去维护的关系,都不是一段好的关系,如果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我会选择逃离,毕竟人生已是如此艰难,为何还要再为难自己?可是,父母却是一条夹在天地和我们之间的被子,我们始终要好好面对这个困难,将如何相处好与父母的关系当作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变老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是一个连续的、缓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失去和失落的过程——失去健康的身体,失去美丽的容颜,失去各种身体机能;进而失去赚钱的能力,失去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失去话语权,失去思考力,失去独立性等等。
正如宫崎骏说过:一个人变老的好处就是失去的东西少了。
变老是一个无奈、令人沮丧的过程。每个人都想青春永驻,为了美貌和健康可以不惜成本,但人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面对这个无法挽回的局面,没有人都肯定自己能够优雅从容地面对,谁都难免焦虑、抑郁、乃至恐惧。
很多父母在变老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失去耐心,脾气会越来越火爆,越来越“难相处”他们可能听不进子女的善意劝导,对子女的关心不领情,无法沟通、固执己见,刚愎自用。 这 其实是他们对生命衰落的一种愤怒和抵抗。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他的最新作品《弃猫》一书中,就坦言自己与父亲的矛盾,父子俩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疏远,最后几乎决裂,两人二十多年没有见过一面,直到父亲临终前,他们才来了一场“笨拙的和解”。
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彼此地坦诚交流、相互理解和包容是可以拉近彼此的认知,温暖和慰藉双方的心灵。假如你渴望挣脱命运的枷锁,摆脱命运的轮回,不让这朵乌云一直笼罩在自己的心头,我们要学会理解、倾听,这探究其背后真正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化解、改善与父母的关系,这样你才能看到人生曼妙的风景。
电影《闻香识女人》的查理和中校,一个是风华正茂,英俊帅气,前程远大的高三学生,一个是饱经沧桑、双目失明、借酒浇愁的退休军官。一个正渴求着人生的辉煌,一个已是人生的迟暮。
命运在感恩节的假期将这两个人安排在了一起:中校的外甥一家要出门,请查理来照顾中校,几天的相处,两个人的人生都发生了改变。
中校一出场就是个暴躁乖戾的老人,他独自呆在一座木屋里,不愿和人接近,也没人愿意靠近他。查理和他初次见面就被他的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震慑,起先他是极不愿意接下这份工作,但单纯善良的查理既需要有份工作赚钱,又不忍老人被独自留在家中,还是接下了这份工作。
在几天的相处中,老人虽然目盲,但单凭女人身上的香气,就可以感受到女人的美,这是一位执着于美,对美很有品味的老人。他的敏感孤独,他的机警睿智,他的幽默风趣,他对亲情的抗拒与渴望,他对生命的眷恋与绝望,他待人的冷漠与热忱都矛盾地集于一身。
单纯善良、不经世事的查理讶异于中校带他步入的生活,对老人的计划浑然不知,直到他见老人的枪才知道老人是要他观礼自己的人生闭幕式。
当人对人生有许多欲望追求,当人要竭力掌控自己的人生,偏偏被局限在狭隘的生活中,不得陪伴、不能恣意、不得自由,只能颓废地等待死亡的召唤,这样的生活让人如何忍受,于是进行一次巡礼然后结束生命成为了 一种让人期待的结局。在人生最后的癫狂中,我们看到了老人对人生深深地孤独与绝望。在这样的情形下,查理夺下了他手中的枪,但无法改变他对死亡的追求。
然而老人如此幸运遇到了查理,查理在与老人相处中对老人多了了解与敬重,老人在与查理的相处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他多次称查理“儿子”,查理愿意耐心地听老人的倾诉,为老人安排别致的兜风,让老人重新找到掌控生活的感觉,甘冒危险夺下老人手中的枪,开导老人,将老人无能遭人厌弃的观念打消,终于使老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而老人了解了查理的困境,不时提醒查理为自己考虑,在最后全校师生大会上,他又亲自去为查理据理力争,终于使校长放弃了处罚查理的决定。两个面临人生困境的人就这样彼此扶持,互相拯救,终于都走出了困境。查理以自己的原则赢得了师生的敬重, 中校迎来了他的新的生机,他们的生活都翻开了新的、美好的篇章。
我们从查理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果我们是他,当面对中校这个垂垂老矣、丧失信心的老人,该何去何从?我们又该如何安慰、关心他,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斗志和内心的火焰呢?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就像千万条小溪汇成大海,不变的是大家心中永远的祝愿,祝福自己的父母能过好人生中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尽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们觉得父母难以沟通,我们和父辈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不同,恰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哪怕父母的难相处可能让你感觉彷徨、无奈,甚至怀疑人生,但是如果你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打开自己一盏路灯的同时照亮父母内心封闭、灰暗的世界,他们会还你一股暖流,一丝慰藉和一份亲情,而这比什么都重要。关爱了解父母,任重道远,但我们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附2月23日反思日记
1、 用思维导图去演讲、分享、写作等都有好处,好好研究;
2、 结合黄金圈和思维导图来看问题,将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3、 要敢于突破自己,去尝试,哪怕是失败。
3、晚辈对待长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礼仪,礼节
在敬老方面要做到:
1、主动关心问候 在家里早晚要主动向长辈问好和问安长辈身体不适应主动照顾要端药送水问寒问暖逢年过节向长辈问候、祝福。
2、听从长辈教诲。 尊敬长辈要孝顺体贴言辞温婉听从长辈的正确教诲不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可同长辈商量心平气和讲道理不与长辈闹对立。
3、分担长辈的忧虑。 孝敬长辈就应该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多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
4、与长辈相处的一两个细节
要尊敬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在长辈面前,不要跷起二郎腿;如果你是女孩子的话,在长辈的面前的穿着不要太暴露!
5、怎样与老年父母相处
如何与老年父母相处
1 倾听永远是最好的。放下你的手机,放下你的工作。每天哪怕花上十五分钟,去听听你父母的唠叨,都是对老人最大的安慰。
2 如何与老年父母相处?我们和老人相处的时候首先得拥有一颗孝心,懂得尊老。我这里所说的"尊老”并不是老人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像古代人那样对老人唯唯诺诺的,老人说一不二。
如何与老年父母相处
3 我们应该用和朋友相处的方法和老人相处。老人不需要子女对自己过分的尊重,这样的感觉很疏远。我们需要像朋友那样和老人说说笑笑谈天谈地,又要有一份对长者的尊敬,亲密中又不失礼节。
4 经常和老人在一起住偶尔拌拌嘴也不失是一种乐趣,但是要注意了,可不要怒目而视的争吵,而是要嘻嘻笑笑的拌嘴。时间长了难免磕磕碰碰,当老人让你很生气的时候就要说出来,但是不要带着批评的口吻,过后更不能记仇。当事情说开了老人很长时间都会乖乖的不会做让你讨厌的事了!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当别人触碰了你的底线自己不说出来谁也不会知道,他这样做你很生气。
6、如何更好的与老年人相处?
都说老人不好相处,其实不然,只不过是你不知道如何跟她们相处,不知道她们要什么罢了。照顾老人或者与他们很好的交流常常需要独特的沟通技巧和策略,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增进理解,以满足老年心理需求为目标,进行全面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相处之道。
一、多使用简单句子
沟通对高龄老人而言尤其重要。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记忆力、理解力等大脑认知功能逐渐下降,因此沟通中避免使用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减轻老人沟通时的心理压力,增加愉悦感。
二、夸奖
子女要了解老人的心理特点,对父母心存感恩,经常夸奖会让老人获得尊严和价值感。夸奖时要贴切、真诚、有针对性,比如有的老人外貌年轻,可以说:“您比同龄人看起来年轻多啦,保养得多好呀!”
三、把握机会,劝改“毛病”
对于老人存在的不良习惯,家人要尽量包容,降低对老人的标准,不能苛求其在短时间内改变。沟通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如果老人有饭前便后不愿意洗手的习惯,可以在老人高兴时,告诉其不卫生的习惯不利于健康,并循序渐进地督促;
四、鼓励交友
孤独、寂寞、不参加社交活动、不爱交流等是导致老人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退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维系好老朋友,一起看看难忘的照片,共同回忆美好的往事等,对保持认知功能很有帮助;家人可多带老人外出,结交新朋友,一起唱歌、打牌、聚会、旅游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充实生活。
五、换位思考
子女与老人的出生年代、生活环境及受教育状况不同,三观有很大差异,存在代沟是必然的。子女应更积极、主动和包容,出现问题时,坐下来耐心倾听老人的想法和需求,真正理解老人,并想办法解决矛盾。
常见的沟通障碍:
1、心理因素:缺乏自信心,不敢与人沟通,对人缺乏信心,或抱敌意态度,心存偏见与误解,自视过高,轻视别人,过分保护自己,或自我中心。
2、情绪障碍:伤心、喜乐、悲痛等。
3、环境因素:不理想的环境:如嘈杂、人来人往 。
4、不适合的时间:如不便讨论私隐时,就可以另选时间。
5、身体因素:视力、听觉...衰退,说话能力不足,未能掌握对方的认知能力。
与老人沟通的态度
1、心态: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你的亲切感;
2.位置: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你说话,那样老人会感觉你高高在上和难以亲近的,应该近距离弯下腰去与老人交谈,老人才会觉得与你平等和觉得你重视他;
3.用心交流:你的眼睛要注视对方眼睛,你的视线不要游走不定,让老人觉得你不关注他,同性间可以摸着对方的手交谈;
由此可见,照顾老人或者与他们很好的交流常常需要独特的沟通技巧和策略,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
7、如何和长辈相处
1、主动发起聊天话题
很多老人由于腿脚不便,只能待在家里,对外面的新鲜事物可能不太了解,孩子可以在和老人接触的过程中,主动发起聊天话题,讲一下最近发生的新鲜事,让老人不会感到无趣。
2、与老人一起商量家中事
老人也是家中的成员,如果凡事都不让老人参与,可能会让老人感到难过。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安全”话题,与老人一起商量,比如给家中购置大件等,让对方有被需要的感觉。
3、对老人的讲话给予反应
当老人在讲话时,尽量在表情和言语上给予反应,让老人知道你有在关注其讲话,最好不要玩着手机随便应付,这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
4、注意措辞、语音语速
在与老人的沟通中,措辞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比如想帮老人按摩,问“我想给您按摩,可以吗?”会比“要我给您按摩吗?”好一点,前者更能体现出你乐意为老人按摩;
此外,有些年轻人害怕老人听不到,所以跟老人说话时很大声,而且语速照样很快,其实如果老人听力不好,除了适当提高音量,语速也应该放慢点,让老人能更清楚地接收信息。
5、避免负面情绪表露
如果自己刚好情绪不好,尽量不要在老人面前发脾气。比如家中出现经济问题,不要在老人面前吵闹,更不应该在其面前说出因为照顾老人感到辛苦等话语,因为很多老人最怕成为子女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