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总插手教育晚辈的家庭关系
1、“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长辈插手吗”成为热议话题,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子女的教育我觉得长辈不应该插手,因为长辈会把对子女欠缺的爱和亲情补贴在孩子身上。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时候,可能会比较严厉,但是对孙子孙女的时候,会非常好。当然这也要依情况而论,比如我奶奶小时候对我的时候,并没有包容放纵我自由生长,而是事事苛责我,让我做个乖巧的懂事小女生。
我祖母在教育我的时候,跟我父母说,让他们放心,对于我的教育会和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一样。我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但是小时候并没有那么娇气蛮横。得到优异成绩的时候,也并没有得到祖父母的过多表扬,他们从不会在外人面前赞扬我,反而是让我学会谦逊,在其他的爷爷奶奶面前,都会说我不如他们的小孩。
在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也是有次老师家访,打电话给家里的时候,只有奶奶在家,她接的电话,老师说我在学校表现的很好,成绩前茅。后来奶奶在我父母面前表扬了我一回,记忆里很少受到他们的表扬。那次算是我得到的说的最多的一次表扬了。
不过现在很多家庭,老人还是处于宠着孩子,惯着孩子的态度。这种家庭,老人还是不太应该过多的插手孩子的教育。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更容易发脾气,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再加上隔代教育孙辈之间会有一定代沟,教育孩子要保持家庭成员一致的态度,否则这边行,那边不行,孩子自然就会倾向于对自己好的那边。
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并非说不能让老人插手,做到夫妻双方意见一致,对于教育问题,不容许被插手。同时父母应该不能缺少对于孩子的陪伴,父母在教育孩子碰到难题的时候,也可以去请教老一辈人的经验。
2、家里老人总是干预我们教育孩子怎么办?
家里老人总是干预你教育孩子,那你可以,和老人好好谈谈谈,然后找几个反面教材说服老人。
我从小在村里长大,村里面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从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比如我邻居家就是这样。
每年过年,可以说是邻居家最热闹的时候,他们家经常有各种声音传出来。
因为这个时候小孩们又开心又生气,开心的是很久不见的父母回来了,生气的是父母会管教他们。
比如邻居家的孩子从小被爷爷奶奶宠着长大,所以性格比较野,即便爸妈回来了也不服从他们的管教。
每当爸妈生气的时候,这小孩儿就会往爷爷奶奶后面躲,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就会拦住爸妈。
眼看着孩子越来越嚣张,邻居也很生气,但拿爷爷奶奶也没办法。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孩子的老师给出了三个主意(邻居专门跑去请教的)。
和老人好好谈谈
老师让邻居和爷爷奶奶谈谈,说清楚他们这样做的利害关系,要让他们知道爱护和溺爱的差距以及后果,争取获得老人的理解,接受老人的意见,这样教育孩子才不会没有办法。
和孩子交流进行教育
老人和孩子并不会一直在一起,所以家长要抓住这个时间和孩子交流,告诉孩子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引导孩子对家人的爱心存感激,让他们知道做错事要勇敢承认错误,而不是躲在爷爷奶奶身后。
反面教材加树立威严
也可以找几个老人溺爱孩子,影响孩子成长或者给孩子造成不良结果的案例,由此告诉自己的父母,一味的护着孩子,不给父母教育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
同时,还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严,不能让孩子觉得有爷爷奶奶在,就不用听爸爸妈妈的话,这样对教育孩子也是不利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总是干预,那么你可以先和老人聊聊溺爱孩子的利害关系,同时给他们看一些反面教材,让他们知道阻拦自己教育孩子是不对的。
另外,还需要和孩子多交流,在树立自己威严的同时,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孩子才能够健康的成长。
3、长辈干涉晚辈的生活会有什么后果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同自己的晚辈有一些矛盾。这些有的是因为经济利益方面,有的则来自其他方面,例如观念不同、性格习惯方面等。
特别对于已经成家了的子女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媳妇以及女婿等新家庭成员的加入,会有很不同的性格,习惯以及生活的理解方式,使得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关系容易紧张。
在观念方面。有的家庭孩子出人头地,老年人考虑的出发点主要看孩子是不是把自己当成父母,倘若把自己当成父母,就应该非常的尊重老年人,就应该唯命是从,就应该毕恭毕敬,就应该客客气气,彬彬有礼。老年人不认为孩子们也需要尊重,甚至一有矛盾把孩子骂的狗血喷头。这样得不到尊重的孩子会慢慢的产生非常强烈的叛逆心理,长久以来会发生强烈的心理矛盾。
现实生活中,子女们希望有自己相对自由的独立生活空间,相对轻松,随便,民主的生活方式,而部分老年人总是出于过度爱护,过多地干预子女们的生活,从而引发矛盾。
老年人过多的干涉晚辈的家庭生活也是家庭矛盾的一个原因。成家立业的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小夫妻之间,有自己的交流以及沟通的方式。老年人什么事都要管,小夫妻之间有时开个玩笑老年人也会当真,况且在夫妻生活的过程中,难免有些小的口角或者争执。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由于一些小事干预小夫妻生活,会让家庭有很大的约束感。
老年人也需要和年轻人讲道理,事情的对错要看谁更有道理,不能把老年人的意见总是看出有道理的事情去执行,家庭毕竟不是单位。倘若什么事情多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去执行也会贻误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子女的教育问题等。
4、情感专家说,老人最好不要插手晚辈的家庭,对此你怎么看?
老人们插手晚辈的事,是因为他们太溺爱孩子了,处处关怀备至;自认为自己是过来人有经验,你什么也不懂,我说的就是对的;并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是长辈,应该听我的,所以倚老卖老。其实不管什么理由还是老人们自己的控制欲在作怪。
隔代人了,与年轻人的经历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可以表明自己的看法,但不能强求。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中,最好的氛围就是尊老爱幼,父母儿女要各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越权。只有这样才能各尽其责,和睦相处,否则就会节外生枝。
时间在推移,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观念就应该有个转变,老人不是孩子大了还是小孩子,中国有句古话,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都是先辈们总结出来的经验,虽说都是我们的孩子,是我们一天天把他们养大,给他们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生活氛围,但是孩子大了座位家长就应该放手,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长不可能就能了孩子的思维,想到一起,沟通会有代沟,做事会有不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孩子独立生活才能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
但老人家说的是原则性、纲领性、指导性意见。如何具体灵活执行还是要后辈自己实行。老人家意见也大多是对的。只是表达和做法可能极端,年轻人接受不了。按上方法处理这样才能理顺和晚辈关系,和谐相处。
其实无论是什么原因,老人喜欢插手后辈的生活出发点都是好的,让后辈们遇到事情少走弯路,后辈们也要多理解,最后我奉劝老人们不要过多的插手后辈的生活,后辈们有他们的生活,老人也要多找些适合老年人活动来充实生活。
5、家庭教育中,母亲管教孩子的时候,姥姥姥爷总是出来纵容怎么办?
爷爷辈的人很少能够看着孩子被父母管教而无动于衷的,所以你说的这个问题的确是现代常态。这也就是非常典型的隔辈亲。我儿子出生以后,孩子的姥姥姥爷对男孩格外溺爱。随着我儿子慢慢长大,到了调皮捣蛋的年纪以后,我们对孩子的管教肯定是越来越频繁的。如果孩子在爷爷辈的人面前捣蛋,我们需要管教的时候,我和我老婆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在娘家我老婆来管,在婆家我来管。这样即便有了冲突也不可能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一般情况下,在管教孩子方面妈妈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当爸爸的尽量不要夺权。当你们能够达成这个共识的时候,就需要各自去和长辈沟通了。比如我会和孩子的爷爷奶奶说“如果我儿子在这捣乱,我们教育的时候,你们不许插手。”
这样做一开始是非常顺利的,直到有一次孩子在姥爷家的时候,姥爷实在是心疼的不行了,就和我老婆商量着说“孩子在这就是要放松一下么,你们回去管教吧”。然后我老婆非常强硬的回复“不行”。于是我老丈人也就不再说话,自己出去遛弯了。
所以,如果孩子的爷爷辈的人插手管教,一定要提前和长辈们沟通好。
这和亲不亲无关,如果是长辈们看大的孩子,你去管教,会让长辈们觉得脸上无光。这点需要注意。
所以一个家庭只有处理好和老人,和孩子,和老公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家庭才能走上幸福和谐,那么对孩子的教育也才能真正发挥良性的作用,否则只能耗尽一家人的感情,有“百害而无一利”,记住,跟老人少讲课多体谅!
6、不熟的亲戚长辈插手你家私事,你会怎么做?
确实有那么一些热心肠的亲属,真的愿意关心你的家事,因为他们作为长辈儿或者是比你大的人。都是关心你的角度出发。他们把你也当作了亲人。参与你家里的事其实这也就是你个人隐私的事儿。可能你是从心里都不愿意让别人参与的。但是偏偏就有这些热心肠的金属。什么姑姑姨姨,姐姐,哥哥。他们越是参与,你越是觉得不知所措。如果你对亲属参与你的家事很厌恶的话。你就可以委婉的向亲属表达你不想让他们。过多的干预你的家事。要有礼貌的向人家讲清事情的原委。可能热心肠的亲属就不会再关心你的家事。因为家事就是个人的事。别人越掺和事越乱套的,所以说还是识趣点。让人家自己处理自己家的事。这样会更好一些。
7、父母管教孩子,爷爷奶奶老是插手怎么办?
您的这个问题在很多和老人同住的家庭中时常会出现,也由此产生了很多家庭矛盾。当初在生完孩子的时候,我为了能够给予孩子持续的教育,决定离职在家独自带孩子,其实担心的就是因此和家里的老人产生矛盾。我觉得不管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他们插手孩子的管理都是有着很现实的理由的。
老人为什么“心太软”不久前带孩子回姥姥家的时候,我和我父亲还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我打趣的跟他说“爸,为什么我小时候做错了事,你打我的时候不会手软,而现在我说闺女两句你就急眼呢?”我爸琢磨了半天只回了我一句“幸好你没让我带孩子”。玩笑归玩笑,但我觉得老人容易陷入隔辈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希望孩子跟自己亲这个原因说起来其实挺悲哀的,当他们年轻时教育我们的时候,不会去想打了我们是不是会影响亲子关系,因为我们有很直接的血缘关系,这是抹不掉的。但对于孙子女、外孙子女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会担心如果自己过于严厉,孩子就会不愿意到他们跟前,老年人的生活范围有限,他们非常希望家庭和睦,儿孙绕膝,甚至比年轻时更加渴望家庭情感。所以他们会比年轻时心软很多。
二.受不了孩子的央求有些时候老人并不是主动和年轻父母对着干,而是受不了孩子哀求的语气或者眼神。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人精”,他们非常知道找谁求援,每当这个时候其实老人也陷入两难。管吧,跟子女产生隔阂;不管吧,实在受不了孩子的软磨硬泡。所以内心衡量半天,还是觉得在这场对抗里孩子是弱势群体,因此更容易偏向于孩子。
三.为了体现家长权威有一种人天生爱好权力,做父母的时候会安排孩子的人生,当老了之后还希望能够安排下一代的人生,这种霸道是骨子里带出来的。这种老人只对自己的教育方法表示信任,但是很显然,两代人所处的时代所接触的环境存在差异,对世界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可是权力型的老人不会管这些客观事实,他们还希望能够把控家里的主导方向。
因此这个时候的“心软”并不是为了纵容,而是为了强调自己的权力。怎么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孩子既老人插手的原因不同,那么作为年轻的父母,我们应对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一.心软型老人我父母以及我公婆就是比较典型的这种“心软型”,因此我当时决定离开他们身边独自带孩子,这应该是一劳永逸的方法,但可能并不是每一对年轻的父母都能够做这样的决定,如果一定要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有三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1.不要当着老人的面训斥孩子如果我在父母或者公婆家里需要管教孩子,那么我会把孩子拉到另外一个房间锁上门单聊,或者压住怒火提前告知我父母先下楼遛个弯。总之就是不要让老人去面对那种剑拔弩张的场面,这样做一是为了让大家不尴尬,二是为了让孩子心无杂念认真的反思。
2.事分轻重缓急孩子从两岁半以后会进入到叛逆期,经常会有一些跟家长抬杠,或者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时候,能忍住的家长绝对不是普通人。但如果您和老人同住,那么您就不能总让老人听到您在训斥孩子,这就需要紧急的事情当时管教,对于并非紧急的事情,可以等到晚上睡觉之前,或者你和孩子单独出去遛弯的时候再来总结教育。
3.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在训斥孩子之前,需要先和老人达成共识原则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是非说不可的,这个时候最担心老人来搅局。因此最稳妥的方法是在教育孩子之前先跟老人达成意见的一致。比如有一次我的外甥女下楼遛弯偷拿楼下超市的棒棒糖,她也是我婆婆的外孙女,当时她父母没在家,需要我来和她谈这个问题,但以她的性格我一说肯定哭,那我婆婆肯定出来阻拦。
于是我在跟她谈之前先和我婆婆说了这件事,我告诉她这个偷拿的习惯,如果今天不纠正过来,那么以后就更难改正了,这个孩子是她从小带大的,如果将来因为偷别人东西出了什么事情,那么她就要被自己的女儿女婿埋怨一辈子。我婆婆竟然也明白其中的厉害,所以在我后来说外甥女的时候,她就没有插嘴。所以跟老人的事先沟通也非常重要。
二.强势型老人如果家里的老人属于霸道型的,那么防止她插手最好的方法就是“给足她面子”。
我闺蜜她妈就是这种说一不二的性格,再加上女儿女婿长期上班,外孙女是她一手带大,所以她更不允许别人质疑她对待孩子的方式,有时我闺蜜想要说孩子两句,她立刻就上来反驳。后来我就给闺蜜出了个主意,让她每次教育孩子之前先征求她妈的意见。“妈,你看小飞现在有这个毛病,以您的经验,我该怎么跟她说呢?”“妈,我小时候有小飞这毛病吗?您当时是怎么教我的呀?”“妈,我要跟小飞谈这个事儿,但是我又怕说的不完善,要不您去跟她说?”刚开始她妈特别高兴实权在握,而且孩子这么给自己面子,她也不会故意不明是非,很认真的教过孩子几次。
毕竟教孩子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几次之后她也厌倦了这种繁琐,所以当我闺蜜再去跟她反映问题,让她出面跟孩子谈的时候,她直接跟我闺蜜说,“你都是当妈的人了,已经长大了,你自己的孩子还是得你自己去说,我也不能一辈子都跟着你啊,你得学着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我闺蜜的孩子就变成了自己的孩子。
这种类型的老人,其实他们需要的是年轻人对他们的认可以及尊重,他们不是一定要管些什么,而是不希望自己年龄大了之后变成没有地位,没有身份的孤寡老人。您家管事的是公婆,所以我认为有一个问题是你们夫妻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公婆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老公的父母,所以和他们沟通问题最好由你老公说而不是你,那是你老公的原生家庭,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沟通方式,与其自己冲在前面不如寻求孩子爸爸的帮助。
最后我想再为所有的老人说一句公道话:老人不是摆设,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感,作为年轻人不能一边享受老人牺牲自己晚年生活而为你们提供的便利,一方面又拒绝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当你认为他们的教育方法非常落后的时候,不妨想一下你是如何长大的呢?你又为什么嫁给他们教出来的儿子呢?其实老人的教育方法也并不一定完全落后,年轻人也不可以绝对否定。家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定要大家共同努力,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8、爸爸妈妈管教孩子时,爷爷奶奶总是插手,应该怎么办?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见到这样的问题,很多爸爸妈妈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都会在旁边插手,这不仅不利于父母对于孩子的管教,同时也会导致父母在孩子面前没有一定的权威性,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当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知道爷爷奶奶的教育理念一直停留在比较传统的一个阶段,他们经常会用我们以前都是这样长大的,我们以前都是这样吃的语气来和父母进行理论,这个时候父母应当及时的告诉爷爷奶奶,如果孩子小时候不加以管教的话,那么长大就会无法无天,从而养成蛮横霸道的性格,不利于他们日后的生长。其次家庭的各个长辈一定要在教育方式上达成一致,这样在不管任何一个长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其他的家长尽量都不要参与进去,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插手,那么教育孩子的这个性质就变了,不要用唱黑脸唱白脸,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最后就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制定一个家庭的规则,这样不管谁违背了一个规则,都应受到相应的惩罚。
除此之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提前的告诉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插手,这样就会让孩子养成骄纵的性格,等到了社会就没有人能管得住他经常的跟爷爷奶奶这样说,爷爷奶奶也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虽然有时候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他们会心疼,但是他们也不会像之前那样一味的保护孩子。
最后父母还可以买一些育儿书籍放在家里,没事给爷爷奶奶讲一讲,这样他们也能够知道怎么样才能够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