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送礼对象 » 中美赠送礼仪

中美赠送礼仪

发布时间: 2023-03-08 15:36:45

1、国际交往中赠送礼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礼仪与禁忌

国际礼仪中互送礼品是一种礼仪的体现,也是一种感情的传递,能使双方之间架起一个互通的桥梁。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送礼是必要的,是联络感情,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送礼时的热情要适度,有时过分热情反倒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外送礼上,主要应该防止这样几个问题:第一,防止过多。第二,防止过于贵重,使别人不敢轻易接受。第三,防止体积过大,以方便携带。一般而言,赠送礼品的礼仪主要包含礼品的挑选、馈赠的方法、礼品的接受这3个方面的内容: 更多内容来自中华礼仪培训网www.liyipeixun.org
1 礼品的挑选。在礼品的挑选上,要对送礼对象的爱好、兴趣做些简单的调查,因人而异,投其所好。此外,还要注意对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了解一下对方基本的忌讳。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不要送酒、猪皮产品。送花时,西方国家比较忌讳双数,喜欢单数,一般不送单一的花种,会让颜色搭配得更加丰富,看起来更漂亮。各国对颜色都有忌讳,一般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黑色是肃穆的象征;黄色是和谐的象征,而红色和蓝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很多国家以黑色为葬礼的颜色。灵车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蓝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认为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在馈赠行为当中,主角当然非礼品莫属。挑选赠送外国友人的礼品时,一般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恪守四项准则:
(1)突出礼品的纪念性。在涉外交往中,送礼依然要讲究“礼轻情义重”。有时,“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往往更受对方欢迎。因为在许多国家里,都不时兴赠送过于贵重的礼品。反之,则很可能会让受礼者产生受贿之感。
(2)体现礼品的民族性。有人曾说:“最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往往是最好的”。向外宾赠送礼品,其实也是一样。中国人司空见惯的风筝、二胡、笛子、剪纸、筷子、图章、书画、茶叶等。一旦到了外国人手里,往往便会备受青睐,身价倍增。
(3)明确礼品的针对性。送礼的针对性,是指挑选礼品时应当因人,因事而异。因人而异,指的是选择礼品时,务必要充分了解受礼人的性格、爱好、修养与品位,尽量使礼品得到受礼人的欢迎。因事而异,则指的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向受礼人所赠送的礼品应当有所不同。比方说,在国事访问中,宜向国宾赠送鲜花、艺术品。出席家宴时,宜向女主人赠送鲜花、土特产和工艺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赠送糖果、玩具。探望病人时,则宜向对方赠送鲜花、水果、书刊、CD,等等。
(4)重视礼品的差异性。向外国人赠送礼品,是绝对不能有悖对方的风俗习惯。因此,务必要将此视为送礼之时的大事,此即涉外礼品的差异性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通过对受礼人所在国风俗习惯的了解,在挑选时,主动回避对方有可能存在的下述六个方面的禁忌:一是与礼品有关的禁忌;二是与礼品色彩有关的禁忌;三是与礼品图案有关的禁忌;四是与礼品形状有关的禁忌;五是与礼品数目有关的禁忌;六是与礼品包装有关的禁忌。这六个方面的禁忌,有时亦称“择礼六忌”。
2 馈赠的方法。向外籍人士赠送礼品,不仅要重视具体品种的选择,而且一定要注意赠送礼品时的方法。根据礼仪惯例,注意涉外交往中馈赠的方法,具体是指在礼品的包装,送礼的时机、送礼的途径这3个方面,必须表现出中规中矩,不乱章法。
(1)重视礼品的包装。以前,中国人送礼,只重货色,不重包装。不管多么高档的礼品,大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或者顶多用报纸一包,硬纸盒一装了事。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在国际交往中,礼品的包装是礼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被视为礼品的外衣,送礼时不可或缺。否则,就会被视为随意应付受礼人,甚至还会导致礼品自身因此而“贬值”。有鉴于此,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一定要事先进行精心的包装,对包装时所用一切材料,都要尽量择优而用。与此同时,送给外国人礼品的外包装,在其色彩、图案,形状乃至缎带结法等方面,都要与尊重受礼人的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考虑。
(2)把握送礼的时机。在涉外交往中,由于宾主双方关系不同,具体所处的时间、地点以及送礼目的不同,送礼的具体时机自然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千篇一律。依照国际惯例,把握送礼的最佳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并应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在会见或会谈时,如果准备向主人赠送礼品,一般应当选择在起身告辞之时。向交往对象道喜、道贺时,如拟向对方赠送礼品,通常应当在双方见面之初相赠。出席宴会时向主人赠送礼品,可在起身辞行时进行,也可选择餐后吃水果之时。观看文艺演出时,可酌情为主要演员预备一些礼品,并且在演出结束后登台祝贺时当面赠送。游览观光时,如果参观单位向自己赠送了礼品,最好在当时向对方适当地回赠一些礼品。为专门的接待人员、工作人员准备的礼品,一般应当在抵达当地后尽早赠送给对方。
(3)区分送礼的途经。送礼的途径,此处是指如何将礼品送交受礼人。在涉外交往中,送礼的途径主要被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当面亲自赠送;另一种则是委托他人转送。这两种送礼的途径往往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有时,他们各自往往还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大都可以由送礼人亲自当面交给受礼人。有些时候,例如,向外国友人赠送贺礼、喜礼,或者向重要的外籍人士赠送礼品,亦可专程派遣礼宾人员前往转交,或者通过外交渠道转送。如果有必要,礼品可以被提前送达受礼人的手中。通常,送给外国人礼品时,尤其是委托他人转送给外国人礼品时,应附上一张送礼人的名片,它既可以放在礼品盒之内,也可以放在一封写有受礼人姓名的信封里,然后再设法将这个信封固定在礼品的外包装之上。有可能的话,尽量不要采用邮寄的途径向外国人赠送礼品。
3 礼品的接受。接受礼物时,西方国家的朋友喜欢当面打开,而且讲几句赞赏的话。在商务礼仪中接受外国友人赠送的礼品,大致上有如下3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1)欣然接受。当外国友人向自己赠送礼品时,一般应当大大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下来。没有必要跟对方推来推去,过分地进行客套。在接受受赠的礼品时,应当起身站立,面含笑容,以双手接过礼品,然后与对方握手,并且郑重其事地为此而向对方道谢。在接受礼品时,面无任何表情,用左手去接礼品,接受礼品后不向送礼人致以谢意,都是非常失礼的表现。
(2)启封赞赏。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许多西方国家中,受礼人在接受礼品时,通常大都习惯于当着送礼人的面而立即拆启礼品的包装,然后认真地对礼品进行欣赏,并且对礼品适当地赞赏几句。这种中国人以前难以接受的做法,现在已经逐渐演化为受礼人在接受礼品时必须讲究的一种礼节。在许多国家,接受礼品之后若不当场启封,或是暂且将礼品放在一旁,都会被视为失礼之至。在涉外交往中接受礼品时,对此无必要予以注意。
(3)事后再谢。接受外方人员赠送的礼品后,尤其接受了对方所赠送的较为贵重的礼品后,最好在l周之内写信或打电话给送礼人,向对方正式致谢。若礼品是由他人代为转交的,则上述做法更是必不可缺的。以后有机会再与送礼人相见时,不妨在适当之时,再次当面向对方表示一下自己的谢意。或者是告诉对方,他送给自己的礼品,自己不仅十分喜欢,而且经常地使用。这种令对方感到他的礼品“物有所值”、备受重视的做法,会令对方极其开心。

2、涉外馈赠礼品礼仪是怎样?

馈赠礼品,首先要注意对方的习俗和文化修养。由于外宾所属国家、地区间有较大的差异,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爱好和要求必然存在差别,例如,在阿拉伯国家,不能给当事者的妻子送礼品;在英国,人们普遍讨厌有送礼人单位或公司印记的礼品;在法国,由于只有在办丧事时才使用菊花,所以,除去丧事场合外,你一定不能送菊花;日本人视狐狸为贪婪的象征,所以不喜欢有狐狸图案的礼品。

赠送礼品,要考虑到外国朋友对我国产品的喜欢情况。据了解,外国朋友大都喜欢我国如下礼品:景泰蓝制品、玉佩、绣品、国画、书法、瓷器、紫砂茶具、竹制工艺品、汉字纸扇等。

3、中西方送礼的讲究有什么不同

一、礼品观念上的差异

1、中方:中国人往往注重礼品的实质意义,即它的实用价值,而不喜欢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2、西方:西方人往往注重礼品的纪念价值。应邀去西方人家做客,可以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还可以带上具有本国特点的小工艺品,一本自己或对方喜欢的书,或一盘CD,或一本自己写的书。

二、接受礼物时反应不同

1、中方:在中国,人们接受礼物时往往并不喜形于色,且不当面打开礼品,认为这样做非常不礼貌,而且会给人留下“贪财”、“贪婪”的印象,或让人感到对所接受的礼物过分在意。往往是在客人离开后,或回到家后悄悄打开礼品。

2、西方:在西方,人们在接受礼物时,为了表示谢意,往往会当面小心地打开礼物表示感谢

三、送礼目的不同

1、中方:中国人送礼给对方,通常情况下都是有事求助于别人,就带一些礼品到对方家中做客。又或者是逢过年过节,都会到对方中送礼,也是“礼尚往来”的一个表现。

2、西方:在国外,凡是在机场碰到行李超重,咱们常常会事先给柜台的办事人员送上一件小礼物,盼愿对于方能够手下海涵。

4、中西方送礼和收礼文化的差异分析

1.购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通常为了方便,往往从客人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礼物。英美人喜欢购买礼品在- -地,而送往另-地。因为异地礼物有异国情调,好满足受礼人的猎奇心理。有的中国人很喜欢跨国邮寄来的礼品,而英美人会尽量避免跨国邮寄礼品,以避免给受理者带来不便及额外的海关费用。

2.礼品的选择不同。中国人在节日里送时令的礼品。例如,在中秋节送月饼和水果,农历新年时送贺年礼品,例如洋酒、香水、水果、巧克力糖等。中国人也会在亲朋好友的葬礼.上送钱。在中国很普遍而在西方不多见的礼物是从市场上买的食物(水果、糖果或其他能吃的东西)。除了葬礼和开业典礼以外,鲜花不是一种流行的礼物。而美国人在圣诞时送的礼物比如:产品样品、书桌上的摆设品、酒、饮品、特别的食物等。鲜花是送给女士的最常见的礼物,几乎适用于任何场合:生日礼物、贺礼、给女主人的礼物。

3.送礼的对象不同。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礼物,特别是初次见面。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4.送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送礼比较重物,讲究礼品的价格档次。中国人通常对礼品的包装是不大讲究的,-般宁可盒子小些,也不希望盒子大而装不满。在美国以及其他有些国家,人们习惯用彩纸包装和用丝带包扎,有时还习惯附上一张名片。这是胡静在《实用礼仪教程》中提出的。英美人送礼注重其形式的本身。他们认为,礼物贵贱不在价格,而在于礼物是否投人所好,给人一份惊喜

5.送礼的时机不同。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 -般来说,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否则会被视为不祥。而在赵左荣的《茶与咖啡》中提到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赠送礼物的最佳时机是你到达或离开时。美国人除了特定场合外,不提倡送商业礼物(除非是小礼物)。而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小礼物,特别是初次见面时。

5、中美送礼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一向注重礼节,婚礼、葬礼、宝宝满月酒、乔迁之喜,近年来家中孩子升学,也都会办酒席来邀请和款待亲朋好友。被邀请的人自然不能空着手来,所以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份子钱。份子钱,其实就是送的礼啦,中国人并不喜好送礼物,反而是直接甩红包啊,关系越好红包越大。一个红包走遍中国,不管是什么典礼、节日,一个红包就搞定。可能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求人办事时,少数人会考虑到送礼物,究竟要送什么礼物全凭自己心情,当然这些礼物通常也是不小的花费,甚至说会很昂贵。

在美国,也有其特有的送礼文化,不过和中国相比,就大相径庭,往往红包是行不通的。送礼在美国也是十分盛行的,各种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等,亲朋好友间都是会送礼的,尽管送礼的时候很多,却貌似远没有中国这般的铺张浪费。我们下面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婚礼

如果你收到了婚礼的请帖,那么一般都是会去参加婚礼的,然而这时,并不是像中国一样,只要包好红包去就可以了,通常新婚夫妇会给大家一个礼品清单,上面会标注上他们所需要的物品,一般也不会特别奢侈,从几块钱到几百美元不等。

此外新婚夫妇还会将去哪个商场买这些礼物都标注的清清楚楚的,真是非常的贴心呢!所以,如果你想要买礼物,就直接按照清单上的商场和物件,直接去买就ok了,具体买什么价位的礼物,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承受范围了。

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每个人送的礼物都不同,而且还都是新婚夫妇心仪的礼物,彼此皆大欢喜。

宝宝出生

当宝宝出生后,这对新父母也是会收到N件礼物的,不过和婚礼类似,都会是孩子生活的必需品,什么衣服、奶瓶、尿不湿等婴儿用品应有尽有。这样宝宝一生下来,一切生活所需基本就搞定了,无需新父母再去筹备。

尽管礼物并不贵, 但是却很实用,所以没人care礼物的价钱,不管你送了什么礼物(即使非常非常的贵),新父母都会回赠一个卡片,以表感谢。这就不会像中国一样,先评估下七大姑八大姨哪个给的红包大或者礼物重,等到下次他们家也办喜事时,再回赠金额差不多的礼物。不要觉得美国人这个卡片多此一举,反正都是感谢,口头来一句谢谢不就解决了么,非要弄的那么形式,还弄个卡片。

其实,这就是美国人的礼节,就像咱们申请学校,如果有教授给咱们面试的时候,面试结束后,大家都给教授发邮件表示感谢是一个道理。

葬礼

中国葬礼,家属除了基本葬礼仪式外,依旧会办酒席,亲朋好友会都给随份子钱,还会买一些葬礼上的用品,如花圈等,来送别过世的人。

美国葬礼,虽然不会办酒席,但葬礼的支出却非常大,所以家属可能会提前设置葬礼的募捐,如果你资金状况允许,可以相应资助些。有多的就多资助些,少的100美元都没有问题,多少也算尽一份心了。如果家属没有组织这种捐款,出于礼节,可以带些你自己觉得合适的礼物就行。

除了以上三个比较重要的送礼事项,日常生活中,还有非常多的时候都是需要送礼物的,跟中国的红包比起来,美国的礼物更加走心一些,所以,要去美国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对美国送礼文化有所了解,避免到时人家都带着礼物去,而你两手空空或攥着个红包哦!

6、中西方馈赠礼仪的不同点?

东方国家的馈赠习惯——
1 形式重于内容
东方人士间的馈赠,名牌商品或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为上选。
至于礼品的实用性,则屈居知识性和艺术性之后。
东方人非常重视礼品的牌子和外在形式。
2 崇尚礼尚往来,而且更愿意以自己的慷慨大方表示对他人的恭敬
东方人都认为来而不往是有失尊严的,这涉及到自身形象。
因此,一般人都倾向于先送礼品予他人,并且,收到礼品要回礼时,则常在礼品的内在价值、外在包装上更下功夫,以呈现自己的慷慨和对他人的恭敬。
3 讲究馈赠对象的具体指向性
选择馈赠礼品时十分注意馈赠对象的具体指向性,这是东方人的特点。
一般说来,送给老人和孩子礼品常常是令人高兴的,无论送什么,人们都乐于接受。
但若是送他人妻子礼品,则需考虑交往双方的关系及对方的忌讳。
4 忌讳颇多
东方国家对礼品数字、颜色、图案等有诸多忌讳。
东方人对“4”字有忌,把“4”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而对3、5、7、9等奇数和108等数颇为青睐,对“9”及“9的倍数”尤其偏爱。
在礼品颜色选择时,白色虽有纯洁无暇之意,但中国人就比较忌讳,因为在中国,白色常是悲哀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另外,在中国,还常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因为“送钟”即“送终”;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为“梨”与“离”谐音。这些被视为不吉利的禁忌,还有许多。

西方国家的馈赠习惯——
1 实用的内容加漂亮的形式
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不同,在礼品的选择喜好等方面没有太多讲究,其礼品多姿多彩。
2 赠受双方喜欢共享礼品带来的欢快
西方人馈赠时,受赠人常常当着赠礼人的面打开包装并表赞美后,邀赠礼人一同享受或欣赏礼品。
3 讲究赠礼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西方人赠礼常在社交活动行将结束时,即在社交已有成果时方才赠礼,以避免行受贿之嫌。
4 忌讳较少
除忌讳“13”和“星期五”等灾难之数和一些特殊场合(如葬礼),礼品的种类颜色等有一定讲究外,大多数西方国家在礼品上的忌讳是较少的。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