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定制礼盒 » 木兰令定制

木兰令定制

发布时间: 2023-01-20 11:57:51

1、纳兰性德《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赏析

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词牌: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最初可见《花间集》中韦庄词。上下片除第三句外,其余皆押仄声韵,也作《木兰花》。
词题: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古诗中的《决绝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薄情郎,从而表示与之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在纳兰容若的词集里,有的版本中词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显然这种“闺怨”是一种假托,。据专家称:这是纳兰的特有隐情的表现。

这首词中有两个典故。
“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却遭到赵飞燕的妒忌、馋害而打入冷宫。南北朝梁的刘孝焯就曾经写过《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于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骊山”“泪雨零霖”“比翼连枝”:都是讲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已经把这个故事传颂千古了。

我读这首《花木兰令》后,也试着翻译成现代诗或短文,请见笑一读: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我就是试着古诗今译。

其实,这首词在纳兰留下的348词中并非是经典代表作。纳兰写了很多情词,特别是悼亡词,至今专家们啧啧称道、孜孜研究不绝。

2、新京华烟云电视剧好不好看?

《新京华烟云》从拍摄起就备受关注,观者认为,期待值越高失望值就会越高,尤其随之热播,满满偶像剧的味道涌出引发不少吐槽,然而从剧评人角度看,这部里的人物其实最接近原著人物特质,接近于林语堂字里行间散发出的人物定位:李晟饰演的姚木兰的举止有度,李承铉饰演的曾新亚的新潮,李曼版牛素云的傲娇,高梓淇之孔立夫活泼而不死板的书生形象,均符合原著的感觉,还有秦汉傅艺伟一众老戏骨,每一位演员都很用心去诠释林语堂笔下的人物。

李晟褪去了还珠小燕子时代的青涩,姚木兰,第一女主角,一现身,先有漫步人间的侠女气息扑面而来,紧接着一头秀发飘落,还原女儿身淑女的刹那,又温柔到心底,细腻而痴情。民国装扮的李晟,大小姐麻花辫,举止文静娴熟,出口成章文艺范儿,保守而不失开朗,明快又尽显豪情,把所有不能兼备的东西兼备到一处,因此她是最有味道的民国女性。当李晟与男演员们演对手戏,爆发出与孔立夫对戏的那份娇羞和适可而止,对新式潮流公子哥曾新亚的心理排斥,一溜烟倔强跑开的俏皮,顿时察觉到了她对戏剧的领悟与专注。姚木兰有勇有谋有才有貌有情,李晟的静态娥眉一笑传深情,动态则男儿气概,因此她确实稳稳当当撑起了一个原著里的姚木兰,把这个人物的一生起伏都演好。少女的木兰是花前月下浪漫多情又勇气可嘉的女子,中年木兰有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一面,知书达理的好媳妇,她终究是一位可敬可歌的民国女子。

高梓淇之孔立夫:五官灵动的玉面小生,摆脱穷酸书生面貌

高梓淇的孔立夫有亮点,丝毫无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气质,眉眼清秀五官灵动,总觉得林语堂小说里的他,被文字束缚了,演起来容易“扭曲”。他虽好文,虽渊博,但不似传统酸秀才,所以剧中姚木兰对他的一见钟情以及姚莫愁对他的“死缠烂打”,才能如此顺理成章。姚木兰看上的不可能是一个迂腐死板的书呆子,他当然要面容清秀,当更要摆脱酸楚和附庸风雅的世俗,方可楚楚动人。高梓淇的孔立夫,还是蛮有说服力。

李承铉之曾新亚:走在前端的贵公子

李承铉的曾新亚有所突破,不欠缺“侠客”精神,新京华把他的侠客情怀施展到极致了。当李承铉之曾新亚英雄救美,与赌场恶霸下赌局,帮姚木兰脱身,他活脱脱一个留洋归来的大侠,精通外国语言西式洋酒牛排,又深谙掷筛子和黑道对白,简直就是全才。因为原著中的曾新亚稍微有点弱,屈从于木兰的“管辖”,他有贵公子的养尊处优,但他初期确实正是那份养尊处优的贵气,曾经令木兰望而却步,反而爱上穷书生孔立夫。因此李承铉诠释的他的“不学无术”的一个小片面还是挺有道理。

李曼之牛素云:抛媚眼的刁蛮小姐

牛素云每一版都刁蛮、任性、高调、撒泼,每一个演员都选的很绝配。谋女郎李曼,虽然不是最漂亮的那个牛素云,可是她的装扮之洋气,一个抛媚眼,一个玩亲亲,幽默潇洒的脑洞大开,虽然稍微有点夸张和卖弄风情,但幸好无伤大雅。这个角色让演员有发挥的余地,她需要演员放开演,把自己当成傲娇的大小姐,无所顾忌的去表现。前期她的傲娇都畅快淋漓,不知道剧情发展到最后,她与老公闹别扭,与木兰明争暗斗一生一世,最后幡然悔悟心存善意的那一部分她会表现的如何。

秦汉李玲玉傅艺伟郑则仕老戏骨各自的表现力

老戏骨都不是盖的,可芳华易逝,依旧依稀能感受到秦汉剧中姚思安的书卷气和暴脾气,对待女儿的那份贴心,对待儿子的那份严厉,老庄的豁达超然和出尘;李玲玉的爱子心切肝脑涂地贤妻良母范儿;还有傅艺伟的桂姨,风韵犹存,眼神和表情,把角色的那份尖酸刻薄贪财好利表现的惟妙惟肖,尤其从牛似道手中收翡翠项链时,两人一争一夺的眉来眼去各怀鬼胎,老戏骨就是老戏骨;郑则仕的牛似道,可圈可点,大气磅礴的官爷气度,低调不下来的恃宠而骄,思想老土又追随潮流的拽。

从播出后的反响来看,观众普遍反映《新京华烟云》的“创新·颠覆”做得很到位。有观众评价“人物都很鲜明,新老演员都挺不错”,“新阵容、新拍法,为这部原本沉重的历史题材注入了新的活力”,表达了对《新京华烟云》的认可。不少观众和网友还呼吁拍摄第二部,并希望能继续看到原班人马。

在最近播出的剧情中,木兰(李晟饰)和新亚(李承铉饰)的婚姻出现了第三者。随即引发了观众的高密度热议。剧中,木兰在亲眼目睹丽华(彭杨[微博]饰)怀孕后,并没有和新亚一哭二闹三上吊,反而淡淡地接受了事实,还替新亚照顾丽华。但是,相比木兰的大度,观众普遍反映激烈。有观众说:“木兰太可怜了”,“新亚,我真看不起你。既然娶了就好好负责”,“就应该离婚,新亚太可气了,两个还都想要”,表达了对木兰的心疼和新亚、丽华的愤愤不平

3、人生若只如初见,哪得情殇倦意浓 什么意思?

原诗确实是纳兰容若写的“人生若之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即是古诗,运用了汉朝班婕妤的典故。
如今,“人生若只如初见,哪得情殇倦意浓。”即不是古诗
是我们现代的人借古诗而蓄发对情的自身理解。
是位网络学者自身编出来的类似对联的一种。不是出自古诗之类的。
至于是谁也无从考证。毕竟网络这个大,大家你一借我一借就都知道这句不是古诗 的一种形式。

意思就是人生如果就像刚刚开始一见到面,该多好,就不会演变成以后对你的眷恋,对你的爱恋或者说你的变心使我伤心。

4、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作者是谁?诗的名字叫什么?作者简介是什么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出自清.纳兰性德的《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意思:如果情人之间只像初相识时一样柔情蜜意,又何来以后的悲伤叹息?!


原文: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词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初名成德,后避太子嫌,改名性德。出身满族贵族,满洲正黄旗人。

纳兰性德天性浪漫,淡泊名利,他的贵胄身份和社会地位,使他自幼无需担心衣食生计问题,而可以专心一意地读书做学问,并且广交天下有才学的文人士子,一起纵论古今,相互切磋,博采众长。

纳兰性德词中的内容,主要是有关悼亡、边塞、表达友情与志向,以及无法知其为谁而作的大量的所谓艳情词,后者在纳兰词中所占数量较大。其词之特色,就如他所主张的诗歌创作要有自家面目一样,在清初词坛上亦颇具自家特色。他喜欢清新自然、纯以言情为主的词,词中亦喜欢表达隐秘的情感体验和不为人知的感情经历。这与词家纯粹以追求声律技巧、刻意追求刻镂之工的目的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后人未必真能理解他的词学思想与词心。

5、《木兰诗》的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木兰诗》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木兰诗》的读后感1

从古至今,世人一直有着重男轻女之念。曾有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在当今男女平等之社会,除个别仍有重男轻女之念的人之外,这句话可就错了。还有人一度以为女子懦弱无能,可现实却否定了这个观念——

比如《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她难道懦弱无能吗?她代父从军,以男儿身在军营中度过了十几年,以男儿身在战场上杀死了众多敌人,却没有使和她一块奋勇杀敌的伙伴察觉她是女儿身,难道她的聪明才智不及男子吗?

我一度认为女子不一定不及男子,读了《木兰诗》后,这使我更相信了。《木兰诗》中的花木兰令我十分佩服,我要向她学习,学习她英勇的精神,我要让所有人明白:女子比男子厉害,女子比男子棒;我要让所有男子败倒女子的裙下、女子的本领下!

也许这要在很久后才能做到,但我不会因时间而放弃,因为我已经看到了一部分成功,那就在我们班——在我们班,谁都知道科学老师对男女生的评价。女生虽然有的成绩不好,但字比男生清楚;我们班的男生有20个,照科学老师的说法,只有1/4的男生算“人”,而女生就比男生多得多了。

从教我们班的老师中也能看出我希望的成功。除了科学老师,其他都是女老师。她们个个才艺八斗,哪个比教同类课的男老师差呀!你说对吗?

为着这些小小的.希望的成功,我充满了信心,从现在起,我要更努力学习,一定在不久的将来做成这件事!加油!

哼!谁说女子不如男!

《木兰诗》的读后感2

木兰诗刻画了木兰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的品质。全诗的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诗一开始就使读者产生了疑问,然后交代了木兰从军的原因,作者没有直接述说,而是从木兰的心理活动入手写,在叙事的同时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妇女形象。

诗歌第二部分写木兰踏上了征途,写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也显出战事紧迫。虽然木兰能毅然替父从军,但她毕竟还是个女子,对家乡、对父母毕竟是有依恋之情的。这样突出了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从军举动更富有传奇性,更引人入胜。

接下来写了木兰立功归来后的情景。先写木兰立功回来后见天子,可是木兰并不在乎官位和赏赐,她只是想尽快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可见她归心似箭,同时也显示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

木兰回到故乡后,诗歌使用排比细致写出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随后又写木兰回家的举动,描绘了木兰迫不及待想变回女儿身的激动心情。

整体来说,木兰诗表达了木兰勤劳,善良,纯真,朴实,勇敢的性格和她深明大义,孝敬父母,效忠国家,不为名利所动的精神。

6、木兰花令的解释

--词牌知识--

见柳永《乐章集》,入仙吕调(夷则羽)。双 调,五十六字,七言八句,上、下片名四句三仄韵。此调体格与 《玉楼春》及《木兰花》之齐言体均极为相近,《词律》卷七以 为即《木兰花》,只是调名多一“令”字。《词谱》卷——另列 有《木兰花》各一首,在韦词后注:“宋人《木兰花》词,皆《 玉楼春》体。惟此与毛、魏二词乃《木兰花》正体。”《词谱》 将《木兰花令》另列,或即表示与宋人《木兰花》七字八句之区 别。然韦、毛、魏三家词,本题《木兰花》而无“令”字,而宋 人词名《木兰令》者又都是七字八句之齐言体。《词谱》如此另 列调名以示区别,不唯与《花间集》所录之原始调名不符,于辨 识《木兰花》、《木兰花令》、《玉楼春》之体各异同及相互关 系亦无助益。参见《木兰花》、《玉楼春》。

--最有名的木兰花令: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①,何事秋风悲画扇②。等闲变却故人心③,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④,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⑤,比翼连枝当日愿!

它是清代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拟古”是指模仿古代文人所作诗词以作新诗词,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是模仿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决绝”意思是坚绝拒绝,在这首词中则用来表示女子要与男子断绝关系。

【注释】

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骊山二句:《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亦可通。

【讲解】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始见《花间集》韦庄词。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辑评】
一、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

二、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翻译现代文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7)木兰令定制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

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现在一般认为这个朋友就是指容若公子的知己,当时另一位诗词大家顾贞观。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8、花木兰和李将军结婚了吗

电视剧版的花木兰和李将军结婚了

《花木兰》结局中,李亮纳妾之日文武百官前往道贺,木兰与苏吉乔装混入府内。庄小倩露出真面目,原来庄小倩乃突厥派来歼灭隋朝之大将,终被李亮给识破。

李亮不慎被擒,木兰为救李亮,不顾生命危险奋而一扑。木兰在此役中受伤甚重,回天乏术际,苏吉与李亮诚心求天,终令木兰延续寿命。历经百劫木兰与李亮决心携手解甲归田。

真实历史花木兰的结局

隋唐时朱若虚之女木兰自幼聪慧,十岁时即妙解三教宗旨;父丧之后家境贫寒,木兰织机度日,闲时走马射箭,身怀武艺。时值唐太宗征突厥,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以全忠孝。木兰以灵符破妖术,大破玉门关,凯旋途中在五台山遇儒学大师,闻孔孟之道。

木兰大悟,一再上表陈情,不愿入朝作官。后唐太宗听信谗言,第三次召木兰入京,欲谋杀木兰。木兰三上陈情表,掣剑剜胸,以明忠贞之心。太宗大悔,封木兰为贞烈公主,题其坊日“忠孝勇烈”,葬于木兰山下。

9、木兰花令全文繁体字

【宋】苏轼《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宋】苏轼《木兰花令·经旬未识东君信》

经旬未识东君信。一夕薰风来解愠。红绡衣薄麦秋寒,绿绮韵低梅雨润。

瓜头绿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傅粉。日高慵卷水晶帘,犹带春醪红玉困。

 

【宋】苏轼《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宋】黄庭坚《木兰花令·凌歊台上青青麦》

当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

凌歊台上青青麦,姑孰堂前馀翰墨。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清】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宋】 苏轼  木兰花令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因为百度知道的回答就算输入繁体字,在提交以后也会自动修改成简体,所以图片奉上!

请点赞!!亲~~么么哒!!?

热点内容
新泰特产 发布:2020-09-14 19:00:13 浏览:505
适合开业的音乐 发布:2020-09-17 11:28:55 浏览:503
送男生十字绣 发布:2020-09-16 16:05:07 浏览:503
神秘商店皮肤赠送 发布:2020-09-16 15:38:37 浏览:503
手绘圣诞贺卡 发布:2020-09-16 14:48:57 浏览:503
青岛初中升学率 发布:2020-09-16 09:55:57 浏览:503
送妈妈的生日蛋糕图片 发布:2020-09-16 09:10:18 浏览:503
梦生日 发布:2020-09-16 18:24:33 浏览:502
纸礼物盒 发布:2020-09-16 15:55:47 浏览:502
wow角色定制 发布:2020-09-16 14:46:32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