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聖誕節干什麼事情
1、外國聖誕節怎麼過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跟我們的春節一樣,放假、回家、走親訪友、互贈禮物。
不同的是,每家要布置一棵聖誕樹,用五顏六色的東東裝飾,給小孩子的禮物在聖誕夜(12月24日)裝到一隻大襪子里,等孩子睡了掛在他床頭,讓他們第二天醒來時知道是聖誕老人「親自」駕著雪爬犁(馴鹿拉的哦)送來的。教徒要去教堂禮拜,慶祝耶穌誕生(「聖誕節」名字由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聖誕大餐。這是家庭慶祝。
公司里開慶祝會,吃自助餐、開香檳酒,感謝員工和同事努力工作一年,表彰先進、議論東家長西家短(這點跟咱們沒啥區別)。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澳大利亞人愛在平安夜裡,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美國:聖誕節是美國人快樂狂歡的日子。美國有很多民族,所以其慶祝方式也有很大差異。不過大部分室內都有別致的布置,門外懸掛著美麗的花環和其他飾物。
英國:他們認為聖誕節必須吃得痛快。所以聖誕大餐極為豐富,包括豬肉、烤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等。家裡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禮物,連僕人也有,禮物都在聖誕節的早晨分贈。
法國:在聖誕節前夕都要到教堂參加午夜彌撒。彌撒後家人同往年長兄姐家中團聚共享聖誕餐,並共同回味一年來家中重大事件。如果一年中家人有不和,也要在聖誕節言歸於好。
義大利:人們喜歡在家中安置一些關於耶穌誕生故事的模型。聖誕前夕,家人團聚吃大餐,到午夜參加聖誕彌撒,然後訪問親戚朋友,但只有小孩和老人得到禮物。孩子們為感謝父母一年來的教養,會在未吃聖誕大餐前將他們的作文或詩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後便將它取出朗讀。
西班牙:該國的孩童常將鞋子放在窗口或門外,以接受聖誕禮物。牛在聖誕節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為當地傳說中:「耶穌降生時,曾有一隻牛向他吐氣,使他得到溫暖」。
挪威:在聖誕節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寢前需將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挪威人認為家人這樣做可以在未來的一年裡得到和睦與安寧。
梵蒂岡:你可以在世界最大的聖彼得教堂參加由教皇親自主持的聖誕彌撒,那裡可容納三萬五千人。聖誕彌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時舉行,教皇著白袍外罩金黃色祭服,登上聖彼得大教堂的祭壇,以拉丁語念出禱告詞。零時整,號角手吹響的喇叭,這時,聖嬰耶穌身上的白布被徐徐除下。教堂內的各國信徒以各自的語言合唱「平安夜」。
日本:雖然不是基督教國家,但戰後日本過聖誕節的風氣十分興盛。在聖誕裝飾中紙鶴是極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日本孩子更以與世界各國的孩子交換紙鶴來表達拒絕戰爭、渴望和平的心願。聖誕節在日本雖然少了一些宗教色彩,卻被當地人賦予了另一種意義,那就是愛與和平。
哥倫比亞:他們以化裝舞會來慶祝聖誕。各人戴著假面具盡量不被人認出,凡能認出最多的人就可得到獎品。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聖誕節到來的時候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因此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的小夥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與商店櫥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和穿紅棉襖的聖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節日晚上,人們帶著飲料到森林裡舉行「巴別居」野餐。然後跳起舞,直至深夜。
2、美國聖誕節干什麼
美國聖誕節
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將會慶祝聖誕節的前一天。它是最廣泛地慶祝宗教節日在美國。
人們買禮物送給家人和朋友。在完成家庭和商店聖誕樹和彩燈。他們去參加聚會,准備特別的聖誕食物。許多人認為聖誕節是一年中最美妙的時刻。
許多基督徒去教堂的前夜或聖誕節。他們慶祝聖誕節是紀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節日。基督教的牧師說需要和平和理解,在世界上。這是聖誕的精神。教堂的服務包括為節日准備的傳統宗教歌曲。其中最流行的是《平安夜》。」
其他許多美國人慶祝聖誕節作為一個重要的,但非宗教節日。然而,對所有人來說,這是個特別的日子家庭、食物,交換禮物。
聖誕節可能是一年中最特殊的一天給這些孩子們。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主要是有受歡迎的聖誕老人。
年輕的孩子們相信聖誕老人是一個胖胖的慈祥的老人,穿一件紅色衣服,留著白鬍子。他們相信在聖誕節前夜在空中飛行乘坐馴鹿拉著的雪橇。他會進入每家每戶滑下,從屋頂滑入壁爐的洞中。將給孩子們的禮物放在聖誕樹下。
美國人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購買聖誕禮物。美國家庭的平均花費約800美元。商店和購物中心擠滿了人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產品銷售超過20%的在這一年裡在聖誕節前幾周售出。這是好的對於商家和美國的經濟來說。
一些人反對花大把的錢。他們說這不是聖誕節的真正意義所在。所以,他們採用其他方式來慶祝。例如,他們自己做聖誕禮物,而非購買。或者他們志願去幫助提供食物給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或者他們捐給一些組織幫助窮人在美國和世界各地。
家和家人是聖誕節的中心。對許多人來說,最開心的傳統是買一棵聖誕樹,並用彩燈和漂亮的飾物裝飾它對象。在平安夜或聖誕節早晨,人們圍坐在聖誕樹下打開禮物。
另一個重要的聖誕節傳統當數美食了。家人准備許多不同的節日食物,尤其是糖果。他們吃這些食物在聖誕前夜和聖誕節。
對很多人而言,聖誕節意味著長途跋涉趕回家和他們的家庭。另一個的聖誕節傳統的是「回佳音。"一群人走在這條街道上。在每個房子前停下來唱聖誕歌,稱為頌歌。學生組織也唱頌歌在學校和購物中心。
並不是所有的美國人都慶祝聖誕節。猶太和穆斯林的教徒宗教,例如,通常不慶祝聖誕節。然而,許多美國人確實參加一些該季節的傳統表演。其中最流行的一種是舞蹈講述的故事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寫這首曲子是由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1891年。
芭蕾舞的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叫克拉拉。克拉拉正在慶祝聖誕節和她的家人和朋友。她的聖誕禮物是一個小裝置開堅果堅果。它看起來像個玩具士兵。她夢想,就有了生命胡桃夾子作為一個英俊的王子。
專業舞蹈集團在美國很多城市的芭蕾舞表演在每年的這個時候。他們經常用學生從當地芭蕾舞學校跳的一部分,克拉拉的其他孩子的故事。這給父母有機會看到孩子們表演。
美國聖誕飲食習俗
聖誕大餐中還有一樣特別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層奶油,並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別有滋味。
3、外國人過聖誕節是怎樣的
1、英國
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僕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2、美國
因為美國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所以美國人慶祝聖誕的情形也最為復雜,從各國來的移民仍多依照他們祖國的風俗。不過,在聖誕時期,美國人的門外掛著花環以及其它別致的布置則是一樣的。
3、法國
法國的一般成年人,在聖誕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會參加子夜彌撒。在完畢後,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裡,團聚吃飯。這個集會,討論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後也前嫌冰釋,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聖誕在法國是一個仁慈的日子。
4、西班牙
西班牙的兒童會放鞋子在門外或窗外,接收聖誕禮物。在許多城市裡有禮物給最美麗的子女。牛在那天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
5、瑞典
瑞典人是很好客的,聖誕節時,更有明顯的表現,每一個家庭,不論貧富,都歡迎朋友,甚至陌生人也可以去,各種食品擺在桌上,任人來吃。
6、瑞士
瑞士的聖誕老人是穿白色的長袍,戴上假面具的。他們都是由貧苦人所扮,結隊向人討取食品和禮物。在收隊後,他們就平分所得的東西。
7、丹麥
丹麥是最初推出聖誕郵票和稱防癆郵票的,這種郵票發出來籌款作防癆經費。在丹麥人寄出的聖誕郵件上沒有不貼上這種郵票的。
8、挪威
挪威人在聖誕前夕臨睡前,家裡各人都把自己所穿的一雙鞋子,由大至小排稱一列,是各人輪流唱出他最喜歡的聖誕歌或聖詩一首。
9、蘇格蘭
蘇格蘭人在家裡找尋向別人借來的東西,必需在聖誕節之前都歸還與物主。他們多是在新年的首個星期一那天贈送禮物,並不是在聖誕節期間送的,小孩子和僕人都會得到禮物。
10、德國
德國的每一信奉耶穌教的家庭,都有一株聖誕樹,聖誕樹是在德國最先有的。德國人對於制聖誕節餅是很講究的。餅有很多款式,在親友之間,彼此均有贈送。
紀念耶穌誕生的節期與時值仲冬的農節和太陽節這兩個非基督教節日巧合,因此慶祝習俗來源不一。
在羅馬帝國范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互相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
古羅馬人在元旦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耳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於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嘗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慶祝活動。
象徵溫暖和長壽的火與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習俗都是如此。常青樹象徵奮斗生存,自從中世紀以來就與耶穌聖誕節慶祝活動發生聯系。由於歷法不同,東正教及其他東歐教會的聖誕節日期相當於公歷1月6日或7日。
4、西方的聖誕節一般有哪些活動?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基督教堂在聖誕夜時就會門庭若市。一到聖誕節,這些教徒即前往教堂同慶耶穌誕辰。午夜時分的禮拜,備受非基督教徒青睞,紛紛前往教堂滿足其好奇心。當然,教士也不失時機地向來者講述基督降生於伯利恆--馬槽的故事。
聖誕PARTY:
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種歌樣PARTY。一種友情,親情,愛情聚會的好時光。戴著聖誕帽,唱著聖誕歌,說說大家的聖誕願望。
聖誕大餐:
聖誕節作為一個隆重慶祝節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聖誕節火雞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們或許會用微波爐自己做,現在的人們過節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館里用餐了,商家們也會利用機會賺顧客們的錢,當然還有許多聖誕節食品,姜餅、糖果等等了。
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那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有的還有帽尖發亮的,有的是金光閃閃的。
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多大都可以,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禮。要是有人聖誕節送小汽車那怎麼辦?那最好就叫他寫張支票放進襪子里好了。
聖誕卡:
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聖誕、新年快樂之類的祝願的話。
報佳音:
聖誕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聖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門挨戶地在門口或窗下唱聖誕頌歌,叫作「報佳音」,意思是再現當年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告耶穌降生的喜訊。「報佳音」的人稱為Christmas Waits,這項活動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大街小巷滿城盡是歌聲。
頌歌:
聖誕節時唱的贊美詩稱為「聖誕頌歌」。聖誕頌歌很多,曲譜多取自著名音樂家的名作。經常唱的有《普世歡騰,救主下降》、(Joy to the World!)、《天使歌唱在高天》(Angels WeHave Heard on High)、《緬想當年時方夜半》(It Cametbe Midnight Clear)、《美哉小城,小伯利恆》(O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 《牧人聞信》(While Shepherds Watched Their Flocks)、《遠遠在馬槽里》(Away in the Manger )、《榮耀天軍》(Angels,from the Realms of Glory)、《聽啊,天使唱高聲》(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聖誕鍾聲》(I Heard the Bells on Christmas Day)、等等其中以《平安夜》(Silent Night)最為有名。據說,1818年在奧地利一個名叫奧本多夫的小鎮上住著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牧師一摩爾。這年聖誕節,摩爾發現教堂里管風琴的管於被老鼠咬壞了,修理已經來不及了。怎麼慶祝聖誕呢?摩爾為此悶悶不樂。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記載著,那穌降生時,天使向伯利恆郊外的牧羊人報佳音後,高唱頌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上帝,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他靈機一動,根據這兩句經文寫成一首贊美詩,取名《平安夜》。摩爾寫好歌詞後拿給本鎮小學教師葛路伯看,請他譜曲。葛路怕讀完歌詞很受感動,譜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歡迎。後來有兩個商人路過這里,學會了這首歌,他們為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聽後大力贊賞,下令把《平安夜》定為全國教堂過聖誕節時必唱的歌曲之一。此外,有條件的教堂每年聖誕節時還會演唱德國著名音樂家韓德爾的《彌賽亞》(又名《救世主》)等音樂作品,通過這些音樂崇拜活動來加強節日的喜慶氣氛。
聖誕老人:
據說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聖尼古拉,死後被尊為聖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聖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聖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聖誕禮物裝在襪子里,聖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如今,聖誕老人已成為吉祥如意的象徵,不僅是過聖誕節時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歡慶新年時不可缺少的人物。
聖誕樹:
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裡接待了一個飢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並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村,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聖誕樹的來源。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聖誕節時都要准備一棵聖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聖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徵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聖誕禮物。聖誕之夜,人們圍著聖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5、外國人聖誕節都干什麼啊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聖誕夜(silent Night / Christmas Eve),又稱平安夜,即聖誕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社會是聖誕節慶祝節日之一。但現在,由於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
屆時,千千萬萬的歐美人風塵僕僕地趕回家中團聚。聖誕之夜必不可少的慶祝活動就是聚會。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聖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聖誕之夜,父母們會悄悄地給孩子們准備禮物放在長統襪里。
在大部分基督教社會是聖誕節慶祝節日之一。聖誕夜傳統上是擺設聖誕樹的日子,但隨著聖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例如美國在感恩節後,不少聖誕樹早在聖誕節前數星期已被擺設。
在英國,聖誕夜如在工作日,有時會被銀行及貿易公司視為短日(下午休息)。
傳統教會的聖誕期在聖誕夜開始。除非當日是星期日(參看待降節),守夜的聚會據說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參加聖誕節的聚會是不被允許的。聖誕季節繼續直至1月4日,如當日是星期六,則至1月5日,當主顯節(顯現日)慶祝時。
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內舉行,以表示聖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一般會有火雞或火腿作為主菜。德國的傳統菜色則是燒鯉魚。
6、在美國人們是怎樣度過聖誕節的?人們都舉行什麼活動?
12月25日聖誕節是美國最大最熱鬧的節日。可以說從感恩節過後,美國人就開始為聖誕節大忙特忙起來。舉行的活動有:
1、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聖誕夜。
他們有的聚在酒館、舞廳、俱樂部中盡情歡樂;有的全家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壁爐旁享受天倫之樂;還有那些虔誠的信徒們則在燈火通明的教堂里,參加紀念耶穌誕生的午夜禮拜。
2、「報佳音」活動
「報佳音」活動象徵天使在伯利恆郊外向牧羊人報告基督降生的喜訊。深夜來臨,教堂里的唱詩班挨家挨戶地來到教徒家門前齊聲唱起聖誕頌歌。於是這家人便走出來加入合唱。
唱罷,主人把大家邀入屋中,以茶點招待。說笑一番後,唱詩班再到別人家去唱,主人一家也往往隨同前去,「報佳音」的隊伍愈來愈大,他們一家家地唱,歡樂的氣氛有增無減,常常持續到天明。
3、裝飾聖誕樹
人們會在小杉樹或小松樹上掛滿禮物和彩燈,樹頂再裝一顆大星。這些裝飾都是有象徵意義的,樹上的彩燈象徵耶穌給世界帶來光明,樹頂的大星則代表耶穌降生後將三位東方賢士引到伯利恆的那顆星。
除了聖誕樹,冬青和榭寄生也是聖誕節里常見的點綴。美國人常常用冬青樹枝編成花環掛在大門上,或是將幾枝冬青擺放在餐桌上作為節日的裝飾。
(6)外國聖誕節干什麼事情擴展資料:
聖誕節的由來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它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後,教廷隨波逐流地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
但在聖誕節這天不是耶穌的生辰,因為《聖經》未有記載耶穌具體生於哪天,同樣沒提到過有此種節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聖誕節
7、西方人是怎麼過聖誕節的?
聖誕節對於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來說,就如同春節對於中國人一樣,是一年一度的一次大狂歡,就像過年一般,需要做很多准備工作。
首先就是營造過聖誕的節日氣氛,在聖誕節來臨前,他們會買很多裝飾品來布置家,比如聖誕樹,聖誕花環等,而且會買喜慶的聖誕帽帶上,准備聖誕襪來收禮物。
其二是寫聖誕賀卡,西方人會在聖誕來臨之際給朋友同事們送去誠意滿滿的聖誕賀卡,在每年的聖誕前後是郵局最忙碌的時候,幾乎全國人民都在互寄賀卡送去美好的祝福。
其三是聖誕晚上的聖誕大餐,這一晚就如同除夕夜一般是全家團聚的日子,在外面工作的兒女都會趕回家和家人一起享受豐盛的聖誕大餐,最出名的就是烤火雞啦。
其四是「報佳音」,在24日晚到25日早,教會會組織唱詩班在大街小巷唱聖誕聖歌,向大家送去祝福。
最後就是令人開心的收禮物環節,芬蘭有官方的聖誕老人送禮物,而在大多數地區,家人會扮作聖誕老人為親人准備聖誕禮物。
8、英國的聖誕節習俗
據UKEC英國教復育中心了解英制國聖誕風俗有:1、 送聖誕卡/信Christmas Cards/Letter 就是為慶祝聖誕而製作的卡片,一般圖案大多有基督教含義,卡片會含有基督的一些因素,同時大部分也包含雪和聖誕風俗。 聖誕卡由來已久,除了從商店中購買外,還可...
9、西方人過聖誕節做的哪五件事?
西方人過聖誕節做的哪五件事的英文:What Five Things Westerners Do at Christmas
Christmas 讀法 英 ['krɪsməs] 美 ['krɪsməs]
n. 聖誕節
例句
1、At Christmas and New Year, people appeal to us to help the poor.
聖誕節和新年,有人呼籲我們捐助窮人。
2、Actually Christmas Day is not the day on which Jesus Christ was born.
事實上,聖誕節並不是耶穌基督誕生的日子。
短語
1、celebrate Christmas 慶祝聖誕節
2、陵野此enjoy Christmas 歡度聖誕節
3、at Christmas 過聖誕節的時候
4、on Christmas day 在聖誕節
5、warm Christmas 氣氛熱烈的聖誕節
詞語用法
1、Christmas原指耶穌基督的誕辰,後來成為許多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時間是12月25日,可縮寫成Xmas。
2、「在聖誕節」要說at Christmas,不用on,但可說on Christmas Day〔Christmasday〕。在Christmas前不加定冠詞the。
詞彙搭配
1、脊森white Christmas 銀色尺迅(有雪的)聖誕節
2、Father Christmas 聖誕老人
3、Christmas cake 聖誕節蛋糕4、Christmas card〔tree〕 聖誕卡〔樹〕
5、Christmas present 聖誕節禮物
10、西方人過聖誕節的習俗是什麼?
在平安夜晚上,教堂內外都特別熱鬧,就像中國的除夕夜,具有濃郁的節日氣氛。教堂外到處張燈結綵,擺放了聖誕樹;教堂內的舞台上在演出有關耶穌誕生的文藝節目、唱贊美詩。因為,有許多慕道友(慕道的朋友)前參加,所以特別還有佈道、傳福音。
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
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聖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期待著聖誕節的到。據說聖誕之夜,聖誕老人會悄悄地給孩子們准備禮物放在長筒襪里。
平安夜的傳統習俗
1、平安夜也被視為短日
在英國,平安夜如在工作日,有時蘆伍會被銀行及貿易公司視為短日(下午休息)。
2、天主教的聖誕季節在平安夜開始
天主教的聖誕季節在平安夜開始。除非當日是星期日。守夜的聚會據說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參加聖誕節的聚會是不被允許的。
3、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段型夜彌撒或聚會
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內舉行,以表示聖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一般會有火雞或火腿作為主菜。德國的傳統菜色則有燒鯉魚。
4、互贈蘋果
在中國人們也會在平安夜的時候相互贈送蘋果,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同音,因此,在平安夜吃握嘩猜蘋果也就寓意著「平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