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西方節日 » 古代的情人節怎麼開放

古代的情人節怎麼開放

發布時間: 2023-02-03 04:33:53

1、古代人是怎麼過情人節的?

其實情人節,並沒有固定的限制。
只要是有情人,只要過得開心,便足夠了。
元宵節,端午,七夕,中秋等等,都可以成為有情人互訴衷情的絕好時機。
可以逛街、遊玩、吃好吃的、猜燈謎、還有面具晚會(比如《大明宮詞》里太平公主要到帥哥薛紹的那一幕 經典啊!!

另外舉例如下:
1元宵節約會MM 青玉案 元夕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 體裁:【詞】 類別:【】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2 七夕
秦觀《鵲橋仙》 ——可謂是相向豐富啊!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3

2、古人情人節如何放大招?

―1―

又是一年情人節――2月14日。

有家有室的人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虐爆單身狗的機會。

巧克力、玫瑰、電影??當然,可能還有荷爾蒙、開房等標配的節目和劇本。這些對單身狗來說,每一個帶來的都是上萬點的傷害。

但是,這樣的節目,你有木有覺得太俗套了,簡直弱爆了!你想想,扣籃大賽人家奪冠除了要拼跳得更高、更遠之外,還要比創意,當情人節就剩下這樣的劇本,是不是太落寞了點、太沒創意了?

其實在古代,古人過情人節,雖然沒有這么多琳琅滿目的商品,也沒有那麼多可以搜索山盟海誓的工具,但人家才是真的「城會玩」!

―2―

要說古人怎麼過情人節,首先就得搞清楚一個問題,古人的情人節是哪一天?

可以肯定的是,2月14日不會是古代的情人節,這是舶來品,古時候還沒有這玩意。

那麼是「七夕」嗎?如今在商家的打造下,七夕節幾乎上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的代名詞,但這其實也只是商家的一廂情願。當然,人家的一廂情願,那也是有目的的,什麼目的?無非是盯著大眾的錢包。

在古代,也有七夕節,不過這看起來更像是「少女節」,雖然這個節日有「牛郎織女」的故事,但核心與重點不是愛情故事,而是「織女」,很多古代的女子,就會在七夕夜對著滿天的星星許願,希望自己有織女織作「天衣」般的高超手藝,附帶的,還有浪漫的愛情。

古代真正的情人節,其實叫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還有幾天,單身汪還有準備的機會)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女孩子是不能隨便出門的,但有一天是個例外,這一天,就是上元節。在上元節,也有很多的節日傳統,比如燈會,就可以為古代男女提供了約會的機會;再比如燈謎,就為古代男女提供了約炮的含蓄表達。

想著你第一次對著女娃滿臉生澀的樣子,你肯定希望穿越到古代,彼此猜猜謎就知道接下來要干什麼事了,真的是「有文化,真好」。不信你看,「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說的,不正是上元節嗎?說的,多想想不就那麼點事嗎?

故:古時候少女變少婦發生在元宵節!

―3―

男女約會、約炮,那都是人的本能。

在古代,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外,古人還能怎麼放大招吸引異性呢?

賞燈詩、吟燈聯、猜燈謎!

一句話,你要「有才」,不僅要認識幾個字,還要能裝幾個B,這樣,就能吸引異性了,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男性吸引女性。

這不,大家都知道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

卓文君就是一個離婚的女人,還好生活在漢朝,要是生活在程朱理學誕生之後,這樣不從一而終的女子,即便是浪漫的故事,也會變成慘痛的敘事。

甚好甚好,卓文君生活在漢代!

一開始,大才子司馬相如是漢景帝的武騎常侍,但是屢屢不得志,便稱病辭職,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四川臨邛。有一次,他赴臨邛大富豪卓王孫家宴飲,因為仰慕卓文君的文采,便搞偷窺這樣的事情,結果還假裝什麼都沒看的樣子。

結果被卓文君發現了,便邀請他撫琴,司馬相如這個「心機婊」立馬來了一首《鳳求凰》。於是,二人便相戀了;接著,便私奔了。

司馬相如這樣的「大招」,在古代是很多的。比如坊間相傳的楊貴妃「喜歡」李白,也是因為李白會誇人啊,有才啊,你看人家寫的清平調(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干。

無論是司馬相如還是李白,在女人面前都是「心機婊」,這是古今適用的。

―4―

古人「放大招」之後,總得有點東西做標識吧?是的,真的有,但肯定不是鮮花和巧克力,更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劇本,而是花樣繁多的。

比如,你若是一名溫潤如玉的公子,如果你有隨身攜帶的玉佩,最好是祖傳的那種,如果你把這玉佩送給心儀的女子,女子收了,女子就會等你一輩子!

比如,你若是一名大家閨秀或是小家碧玉,則可能准備好親手縫制的香囊、荷包、手帕等小物件,男人收下了,就會准備好聘禮來迎娶你!

流程就是這么簡單,但是,這樣的禮物沒有套路、沒有劇本,每個人拿出來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基本上都是私人訂制的,那才是無價之寶。隨便點鮮花什麼的,其價值也跟它凋謝的時間一樣,很少很短!

除了這些東西,梳子、紅豆甚至頭發,都是古人特殊的「定情信物」,想一想現代人的一個模子,古代人才是真的「用心用情」,現在不過是「用錢」罷了。

當然,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選擇,跟人們的喜好,那是有極大幹系的。

―5―

多少人應該慶幸活在現代,不然穿越到古代,連個泡妞的技能都不會,情人節咋過啊?

還好在現代,雖然情人節是個高消費的節日,但打腫臉,好歹還能充一下胖子!

3、古代的情人節是七夕節嗎?古人是怎樣過情人節的?

在古代,情人節確實存在,這個節日被稱為元宵節。我不知道元宵節什麼時候會被宵禁。因為夜幕下的世界是安靜的,但因為夜幕的掩護,很多陰謀都可以實現:比如唐朝歷史上的 "唐龍政變",李隆基利用夜色發動了針對韋太後的政變。所以統治者想把夜晚控制住,所以有宵禁。


所謂 "宵禁 "是指人們在夜間不允許在街上活動。漢武帝在位期間,有位大臣建議他向太一神獻祭,以保護漢朝的繁榮。祭司告訴漢武帝,祭祀太乙神應該在正月十五舉行,這一天,天子和眾人放燈慶祝,太乙神會保佑漢朝。因此,漢武帝下令在正月十五日祭祀太乙神。一般認為,元宵節就起源於這個時候。雙七節,在古代被稱為七巧節,起源於漢代。當時,中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不同地方的習俗也不盡相同。七月初七,當地一些姑娘和婦女崇拜織女,希望能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縫紉精細,心靈手巧,所以叫'七巧節'。

還有的地方習俗在這一天,把出嫁的女兒接回家,所以叫'女兒節'。此外,一些州縣的文人,為了顯示自己的藏書和文采,在這一天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曬一曬,又稱 "曬書節"。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4、古人是如何過情人節的嗎

古代是有情人節的。 中國古代情人節大致有三種說法: 元宵節(正月十五); 農歷三月初三; 七夕節(七月初七) 。 正月十五元宵節,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此稱謂古來已久。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

5、古代七夕會怎麼過?

古代七夕節怎麼過
最佳答案
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銀河的日子。故時人亦稱其是中國的情人節,而中國古代則稱為女兒節或乞巧節,並留下許多別致有趣的風俗。
七夕這天,江南一帶的女子都要以槿樹(做菜園或家院籬笆的矮樹木)葉洗頭發。
相傳,這天晚上織女會在銀河洗發去會牛郎。織女對牛郎一年的相思之淚,都灑落在那槿樹葉上,開出淡紫、粉紅或潔白的花兒。
所以,到了那天,江南的女子,都會挎著竹籃子去採摘槿樹葉,再把它揉碎,用它的汁液洗頭。

6、據說明朝就有過情人節了,不知那時怎麼過

中國古代情人節為「上元節」,也就是現今「元宵節」,起初是漢文帝紀念平呂而設,而後發展成為舊時代的情人節。因為古時候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7、我國的「七夕」情人節,古代人是怎麼過的?

吃蜘蛛、拜魁星、種生求子……古人怎樣過中國“七夕”情人節?

每年的農歷7月初7,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節日之一。

這個節日的由來,民間傳說較多的是牛郎和織女,銀河兩河相隔分居一年後,在鵲橋相會的日子。

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為這個傳統節日,增加了不少唯美浪漫的色彩,也為一些情侶,提供了一個美好的相聚機會。

在民間,“七夕”節——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那麼七夕節,除了與牛郎織女有關,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古人又是怎樣過這個傳統節日的?

“源易緣”翻閱民俗和史書方面的資料發現,古人過“七夕”,還是很有新意,別有一番滋味的!

一、“七”與“妻”同音,吉中帶喜

《周易》第24卦“地雷,復”卦卦辭說:"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

在中國的《易經》文化中,數字“7”被稱為陽數。其五行屬性火,其色為紅寓意七月紅紅火火。

古人還將將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七”的諧音除與“妻”同音外,與“吉”相通。因此,被古人視為喜月、吉月。

除了牛郎織女的浪漫傳說帶動外,古人還往往會選擇“7月初7”,這個雙吉的吉利日子舉辦喜宴、孕育新生命的好時機。

二、女性“乞巧”,小朋友吃蜘珠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姐妹千萬年。”

“七夕”這一天,古代的女性會唱著上面的《乞巧歌》,在這天晚上的月光下穿針引線,比賽誰先穿過線,誰就能得巧。

除此之外,在中午,她們還會放一盆水在太陽下暴曬,直到水面上出現一怪薄膜。

然後,把針丟在水裡。慶巧的針在薄膜的支撐下,就會浮在水面上。如果針影形成了雲彩、花朵、動物等形狀,就是得巧。

這個習俗,反映出古代女子們的樂觀向上,以及過七夕節日的獨特風韻。

在《開元天寶遺事》中,曾寫道:“7月初7,捉小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為得巧之候。”

什麼是“喜珠”呢?“源易緣”查閱資料得知,一種米粒大小的蜘蛛,被稱為“喜珠”。

如果誰的家裡,在7月初7這一天,發現了喜珠,就被視為吉兆。

有些小孩子則提前捉一隻“喜珠”放在果盤里,分吃瓜果時,就會將喜珠和瓜果一起吃掉。

這個習俗,古人稱為“喜珠應巧”。

三、拜“魁星”求功名

在中國神話28星宿中,魁星是主文事的一顆星宿,也是北斗七星之一。

為什麼古人會在七夕這一天要拜魁星呢?有資料表明,魁星就出生在7月7日這一天。

魁星和文昌帝君,都是主宰文章功名的神仙,受到天下文人才華的尊崇,特別是在閩東一帶,特別的崇拜魁星。

因此,古人也入往往會在浪漫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祭拜魁星。

四、種生求子,種子得福

在上面的文字中,“源易緣”曾談道,“七夕”這一天,被視為紅火喜慶的一天。古人同認為這一天是“種生求子”的吉祥日。

古人提前將小麥、綠豆、豌豆等浸泡至長出嫩芽後,求子女的女性就將這些芽苗用紅、藍綵線束紮起來,作為種子得福的象徵。

這個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習俗,如今想來,是不是也特別有的有趣呢?

早在12年前,中國的“七夕”節,就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中國古代七夕節古人門情人之間是怎麼過的?

穿針乞巧
喜蛛應巧
投針驗巧
種生求子
供奉「磨喝樂」
拜織女
拜魁星
曬書·曬衣
為牛慶生
吃巧果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