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春節有哪些習俗有哪些禁忌

春節有哪些習俗有哪些禁忌

發布時間: 2023-05-04 06:27:21

1、過年時有哪些不好的習俗?

春節民俗眾多,猜森應該在繼承、擯棄和創新中且行且發展。有一些過分的討厭的封建民俗應當擯棄,
首先要擯棄「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祭掃」的舊規矩。現在80後都是獨生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如果還不準女兒回娘家過年、祭掃,那麼今後養女兒的家庭就只有雙老在家孤苦伶仃地過年,死後也沒有後人來祭掃了。

其二要擯棄正月里不掃地(把財掃走了)、不理發(「正月里剃頭,死舅舅」)不洗頭(把喜氣洗掉了)、不倒垃圾(把自家的財倒出去了)、不吃面條(遲了一年都會扯皮啰嗦)等舊俗,既要信科學,又要講衛生。

其三,要擯棄只有大年三十回到家才算回家過年的舊理念。因為人們都在不同的崗位工作,而每一個崗位大年三十都需飢兆猜要有人值守,因此只要在春節期間回了家,都應當看作是回家過年了,家長和家屬都不要埋怨。
其四,要擯棄「年飯年飯,吃一年半」的舊俗。以往爛型為了顯示家庭殷實和富足,年夜飯都以飯有大量剩餘,菜越多才越好的舊俗,這樣不僅造成很多浪費,有時還會引發腸道疾病,所以這個理念也應當擯棄。

其四,是祭掃不燒香燭紙錢、不燃放煙花爆竹,改為獻鮮花、擺供品、除草培土等祭奠。
其三,可以不發壓歲錢或少發壓歲錢,這樣有利於孩子們心理的健康成長,還可以減少大人們的負擔。

春節是南方植樹的好時節,可以把敬土地菩薩改為植樹,每人每年種下一棵樹留著紀念,這樣既綠化家鄉,又改善了環境。
民俗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素質的直接反映,願大家在繼承、擯棄和創新中,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春節民俗中發揚光大。

2、過年有什麼風俗禁忌 過年期間的禁忌大全

<

3、過年期間有哪些習俗與忌諱?

這都是以前的傳統風俗習慣,其實現在的人都不計較這些。

親人去世,轉瞬之間又到了一年中的臘月廿三,也就是北方人的傳統小年。早上看到有個缺少傳統文化修養的群友在我的微信群里發了一個鮮紅喚李醒目拜年表情,不由為之嘆息——她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母親的無知,會對她的孩子有很深的影響的!隨著國力的強大,現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已經越來越加強重視。尤其是春節這樣重要的日子裡,很多規矩都需要重視起來。今天的主題就是「當家中有長輩去世了,在第一年的春節中,需要特別注意哪些禁忌?」一、不貼紅色對聯:這一點相信多數人都能理解。紅色是喜慶的象徵,為了表達對去世長輩的哀悼與尊敬,第一年的春節不能貼紅色的對聯。一般第一年是不貼對聯的,如果要貼,只能貼白色的,直到第四年的春節才可以拿鏈羨貼紅色春聯。同時,也不能放鞭炮,衣著要簡潔樸素,忌穿鮮艷的衣服。有的地方還要錯開時間,在臘月二十八提前吃年夜飯。二、不去熱鬧地方:「百善孝為先」,國人都重視守孝。家中有長輩去世了,第一年的春節家裡應盡可能的肅靜,避免歡聲笑語。過節期間,不能參加朋友聚會,也盡量不要去公共場合,出門在外應避開人聲鼎沸的熱鬧地方。此外,也不能去寺廟佛堂,因為這兩個地方忌諱死者,去了會冒犯神靈佛祖。三、祭祀品不帶紅:長輩去世過的第一個春節,祭祀的物品不能帶紅。上供的筷子不能用紅色的,各式菜餚避紅色,各式過年用的糕點都要換成白色的。另外,大年三十,要到墓地祭奠長輩,引去世長輩回家過年。四、不四處走動拜年:家中有長輩去世,第一年的春節應閉門謝客,不能去親朋好友家走動或拜年,不然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如果要走親戚,最好在臘月間走動,也不消拍能去看望別人家生病的老人。從初一到初三都不能出門。五:不出席婚禮:不能參加喜事方面的人情往來。因為在傳統觀念中認為,在大喜日子裡碰到帶重孝的人是不吉利的。

4、除夕的六大禁忌和十大習俗是什麼?

十大習俗有貼春聯、貼窗花、貼福字、貼年畫、掛燈籠、祭祖、放鞭炮、年夜飯、發壓歲錢、守年歲。六大禁忌是福字大門不要倒貼、掛燈籠,不能掛單只,要成雙成對,兩兩對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屋裡的燈通常不要關、不要再去討債,也不要借錢、不掃地不灑水、不隨地方便。

一、除夕十大習俗

1、貼春聯

貼春聯,這是最高興的時候了,小時候,跟著大人貼春聯的,端著用面做的漿糊,而且讀著還不熟悉的字,大聲的讀著,「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鞭炮聲聲辭舊歲,春聯戶戶迎新年」,無不讓人感到了過年的氣氛,還有濃濃的年味。

2、貼窗花

剪窗花:深受人們喜愛,是民間的傳統藝術,也叫剪紙,因為大多貼在窗戶上的,像盛開的紅紅鮮花,所以叫「窗花」。現在,年輕人會剪紙的少了,而且印製的窗花應有盡有,各種各樣,比如年年有餘,花開富貴,龍騰虎躍,富貴吉祥等等,無不吉祥如意,多姿多彩,大家年前准備好,通常在大年這天早上,把家裡布置一新,漂漂亮亮!

3、貼福字

「福」字:寓意深刻,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過去,人們通過福字寄予了深深祝福,內涵豐富,寓意有衣有田有吃,還有才有壽,是為福!我們貼春聯的同時,少不了貼福字,通常大門口要求貼福字正正當當,端正大方。都說「福到了」!但大門口不要倒貼。而像米缸、水缸、垃圾桶等等,可以倒貼,還有講究啊!

4、貼年畫

年畫,范圍比較多,包括家裡張貼的年畫,像胖乎乎的小寶寶,寓意早生貴子!福祿壽星,寓意新的一年福祿壽喜財,一起到家啦。

5、掛燈籠

燈籠:又叫燈彩,紅紅的燈籠掛起來,象徵全家團團圓圓,生活紅紅火火,讓家鄉年味更濃。貼完春節,慎做開始掛燈籠,門口掛上一對紅紅的大燈籠,講究對稱,成雙成對,寓意好事成雙、福祿雙全,除夕之夜守歲,紅紅的燈籠,紅紅彤彤,燈光明亮,家鄉的年味更加濃厚。

6、祭祖

祭祀祖先,這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人們緬懷先祖,感恩先祖保佑,祈求新年庇護,平安吉祥。祭祖時,准備豐盛的祭品,進行祭拜。祭祖形式多種多樣,但感恩的心一樣。有的都祖先墓地祭拜,有的人家請請到家裡,一起過年祭拜,還有的家族,統一請回家,整個家族祭拜,傳承孝道文化!

7、放鞭炮

正是鞭炮聲聲辭舊歲,祈福納祥去瘟疫。據說,除夕夜,一年獸叫夕,來民間傳播瘟疫,但是怕燈火和聲音。於是燃放煙花爆竹,迎接新年到來,祈福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現在禁止燃放鞭炮,確實感覺年味沒有以前濃了。相信,可能明天就解寬唯衡禁了,看看專家怎麼說。

8、年夜飯

年夜飯,還是很講究的,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因此,雞是少不了的,臘月二十七宰公雞,已經准備好了,寓意大吉大利;魚也端上來,寓意富貴有餘,年年有餘;年糕:「年年高升」;紅燒肉:富貴滿堂,紅紅火火;餃子是交子,更是招財進寶等等。除夕夜,闔家歡樂慶團圓,歡歡樂樂過大年。

9、發壓歲錢

壓歲錢,山神寓意壓住邪祟,辟邪驅鬼,保佑新年平平安安,祝願晚輩平平安安度過一歲。現在,過年壓歲錢自然少不了。

10、守年歲

除夕夜 還有一個流傳下來的傳統,那就是守歲,辭舊迎新,燈火通明,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紅紅火火。曰:「守歲,終夜不眠,以待天明。」通常,除夕夜,家裡燈火通明,徹夜不熄,大家圍坐一起,暢談來年美好生活,期盼新年幸福美滿。更是珍惜過去的時光,迎接新年的光明。

二、除夕六大禁忌

1、是福字,大門不要倒貼。福字張貼有講究,雖然說福到了,但是,水缸、米缸、糧倉、垃圾箱等等,可以倒貼,寓意福到了。大門口應該正貼,因為大門口是迎福納福的之處。

2、是掛燈籠,不能掛單只,要成雙成對,兩兩對稱。寓意福壽雙全,好事成雙。

3、是不要說不吉利的話,要都說吉利話,像福到了,發大財,新年好等等,祈求新年福祿壽喜好運來。

4、是除夕夜,屋裡的燈通常不要關。徹夜長明,燈火輝煌,寓意來年紅紅火火,前途光明,成就輝煌。

5、是大年三十,不要再去討債了,也不要借錢。寓意新的一年沒有債務,財運亨通,鴻運當頭。

6、是除夕夜不掃地、不灑水、不隨地方便,還有不倒污水、倒垃圾等等。據說,除夕夜百神下界,防止污到神靈,祈求賜福納祥。

除夕的來源

除夕來自先秦時期的逐除的習俗。先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通常會被稱為大年三十,但是其實由於陰歷歷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臘月三十,也可能是臘月二十九,但不論如何,它都是陰歷。

現存文獻中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5、春節有哪些習俗和禁忌?

大年初一:大年初一為四時之始,人們以早為貴,早有所成,一切佔先。人們早起後,早鳴鞭炮,早開福門,早迎財喜神,早出門叩節拜年。過了「四始」日,人們就不再講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頭紅」的說話。
1.禁說不吉利話;

2.不許小孩哭鬧,吵架;
3.不準打碎盆、碗等傢具,認為打壞器物是破產的預兆,如果有打碎現象,得趕快說:「歲(碎)歲平安,」及時進行「破解」;
4.不準動刀(主兇殺)、針(主長針眼)、剪(主口舌之爭);
5.不準看病、吃葯,否則一年到頭都會生病;
6.忌五更提名,禁忌天亮前大聲說話李迅、呼喚姓名或催人早起。若呼人早起,只能用爆竹或其他響動來驚醒,否則,俗以為被提名叫醒的人會得紅眼病。

7.忌在被窩中打噴嚏不止,俗以為此乃不祥之兆,主有病災。
8.忌風、雪。是日喜晴忌陰,俗諺雲:「元日晴不陰,五穀紮下根,元旦日晴明,年豐人安寧;元旦日風雨,米貴蠶兒稀。」俗以為是日若五更時有風,則「東風水患,西風兵變,南風大旱,北風歲豐,東北風大有,東南風疾病,西南風小旱,西北風五穀欠。」是日最忌西風或西北風,有「正月初一發西風,十個牛欄九個空」,「歲朝西北風,大雨害農功」的謠諺。
9.忌拜年於床前。年初一,各家爭相早起,俗忌拜年於床前,若受拜者卧床未起,必以為大不吉利,兆年內將有病災。
10.忌汲井水。俗謂是日為井泉龍王歇息日,忌汲井水。過去民間於是日為井撰一聯:「一年長不安,自在今一天。」
11.忌借火種;忌討債;忌購物,忌給人錢物(給壓歲錢除外,但壓歲錢要給人偶數,忌諱奇數);忌家禽、牲畜入別家;忌啼哭;忌睡午覺;忌在別家就餐;忌吃稀飯,忌吃紅薯;忌聽烏鴉、狗叫,俗語雲:「午在狗弗叫,來年疾病少。」
大年初二:祭財神;回娘家;
大哪大此年初三: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大年初五: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另外大年初五還有:路頭神,送窮,開市。
大年初七: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
大年初八:穀日;順星。
正月初十:
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
賀老鼠嫁女,舊時民間俗信。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
正月十五:鬧元宵;猜燈謎;送孩兒燈;迎紫姑;走百病;

補充:
新年十日歌
年初一,一寤覺(音告)來太陽照東窗,起身忙換新衣裳;家堂君親天香點,祖宗尊像掛中堂。九子果盤裝齊整,預備客人來來往;今朝叮囑傭人莫掃地,小兒吃飲莫淘湯。
年初二,兒童更歡喜,昨口初一不出戶,今日要到親眷人家去拜拜年。哥哥弟弟手相牽,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臨到走,還有二百壓歲錢。
年初三,去拜丈母哉。姑爺帶仔姑娘———同來,人得門。笑口開。拜見文人權道恭喜。拜見丈母說發財。茶又好,酒又好,隔壁伯婆含笑問姑娘。啥時候。踏月養個小寶寶。
年初四。夜不眠,家家接財神,處處放吉鞭。五路正神當中坐,招財利市分兩邊。斤頭臘燭煌煌亮,齊供羊頭元寶魚。回家拜跪忙碌碌,一心奉敬辦至矣。嗚乎,哪有千萬財神爺。分身到你店堂里。
年初五,夥友要吃開張酒。酒酣快猜拳;五對八馬不離口。有個朋友聊下去,有個朋友要分手。來來去去各自忙。來者心歡喜,去者心悲傷。勸君莫悲傷,以後須要巴巴結結爭個好面光。
年初六。仍窮新衣服。鑼鼓聲喧震耳聾。預借元宵習練熟。元宵鬧花燈。各處有風俗。龍燈身裊裊,虹燈芒族仿困族;叮囑小兒勿買糖。省下錢來買蠟燭。狀元及弟舊名詞。要換共和稱五族。
年初七。人生日。早餐餐畢取秤來,稱出輕重最劃一。哥哥稱了六十斤,弟朗稱了四十七,開口向哥道,休發詡。明年弟弟多吃肉。發個大塊頭超過你。
年初八。麥生日,農戶家家祈豐年。世間一日沒了麥。將有何物柬充飢。一粒麥,種下田,待到秋成九秋天,不知費了氣力幾多許,才得摔摜稻吃新米。
年初九,天生日。世間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婆婆拜佛好修行。新華無事都念經,修得百年無毛病;交好運,退災星,好行方便發善心。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6、過年有哪些習俗和禁忌?

1、年三十:團圓飯
這一天所有人都要回家吃團圓飯。
擺設天地供桌、辭歲、守歲、迎歲……
這天的鞭炮不絕於耳,人們企盼自己在新的一年裡,可以有更好的運氣和福氣。
2、年初一: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
大年初一起床後,先向自己的長輩拜年,祝福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長輩受禮之後,開始發壓歲錢。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給親朋好友、鄰居街坊拜年,路上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3、年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這一天也叫「迎婿日」,
嫁出去的女兒們,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和許久不見的娘家兄弟姐妹一起敘敘舊、聊聊家常。
4、年初三:赤狗日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
相傳這遲早孝一天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打擾老鼠娶親。
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中國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5、年初四:接神日
大年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
這天在老皇歷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初五日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所以很多人在初四這天搶先接財神,又叫「搶路頭」。
初四下午,人們就准備好三牲、水果、酒菜,這天晚上一直到初五的早上,大家焚香點燭燒金衣,迎接財神的到來。
6、年初五:破五
這天是財神的誕辰,人們接五路財神到家,保佑自己一年富貴。
很多人也會選擇這天開市,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這一天也是破五節。
「破五」的「破」字是打破、突破的意思。「破五」就是破除初一到初五以來的所有禁忌的意思。
以前正月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民俗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打碎東西等等。
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就解除了。
7、年初六:送窮
正月初六是馬日:下田備春耕,窮氣送出門。
在這一天要送窮,中國各地都要送窮。
老北京人在這一天,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碼稿,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做送窮。
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8、年初七:人日節
傳說女媧第七日造人,所以正月初七,是人類的誕辰日。
民間曾把這天叫做「人日」「人日節」或「人勝節」。
中國人民在這一天戴人勝,吃七寶羹,吃面條,登高賦詩。
「人日」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祈福納吉的願望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
9、正月十五: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人們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熱鬧又喜慶。
02
過年九大禁忌
1、貼福字禁忌
過年家裡貼福字是有講究的,先貼「門福」,再貼廳堂的「福」,最後才能貼「倒福」。這個次序是很重的步驟,不可以弄睜哪反。
古人貼福的位置、數量都有嚴格的計算,但是今人已經沒有那麼嚴格。
大門上貼「福」字,有著開門迎福,福氣臨門的意思,所以大門一般不會貼「倒福」。
2、大年三十禁生人
大年三十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再遠的親人也要千里迢迢迎風冒雪往家裡趕,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
這一天,家家戶戶共享天倫之樂,最忌諱的就是外人串門、討債,這會干擾一家人的團圓氣氛,所以除夕之夜,盡量不要去別人家,對外人的拜訪也一般選擇拒絕。
這一天最好不要去別人家討債,不然多半會結仇。

3、家中有兒子,禁止已婚閨女在家過年。
小年之後,有兒子的家庭里,不許已婚的女兒回門,直到年初二、初三才可以。
老輩子說法,這叫做「閨女不踏娘家塵草」,是說女兒這時候回門,會斷娘家香火。
而真實的原因是,在過去的男權社會中,很多已為「人婦」的女子(尤其是有錢有勢出身的)盡往娘家跑。
這就造成婆媳不和,影響家庭的穩定,所以為了保證婆婆家一家團聚,才有了這樣的說法。
4、禁止搬家動土
正月都是古代祭祀的日子,這樣重要的日子裡,講究的是進財、納財。
正月搬家,會導致諸神找不到家,他們自然有脾氣。
所以古人有正月搬家窮的說法。
5、年三十家裡水缸不滿
過去沒有自來水,過年水缸一定要滿水。
水就是財。
過年的時候,家裡有水,就是說這一年富貴有餘。

6、「正月不剃頭」
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流傳著的「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習俗。
該習俗起源於1644年清廷頒布剃發令的前後。
正月剪頭死舅舅純屬誤傳。
不剪頭的含義是「思舊」,這是從明末清初開始流傳的風俗。
當時,清朝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發,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發以表示「思舊」。
但又不能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一直流傳到至今。
7、初一到初五,忌將垃圾掃出門外。
過年前要拜「灶王爺」,送走後「灶王爺」,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掃完畢,叫「掃揚塵」,有除舊迎新的意思,到過年那幾天則忌打掃。
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將垃圾掃出門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將家中的財氣掃掉。
8、大年初一禁催人起床,禁洗衣。
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諱在這兩天洗衣服。
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認為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會被人催促著做事。
所以家裡有孩子的一般不要賴床,家長一遍遍催,會很不吉利。
9、不說「過年話兒」
「大年三十死了驢,不好也得說好」。
年三十煮餃子,煮碎了不能說碎了,破了,得樂呵呵地說:「掙了」。
打破碗碟,要趕緊說「歲歲平安」。
農村人認為,年根兒和年初,老地老母和諸位神仙鬼怪,全都在家,說什麼都能一語成讖。
所以必須多說好話,沒准兒神仙祖宗一保佑,就實現了呢。

7、新年有什麼禁忌

大年初一就是農歷當中的第1天,預示著一年的新生活開始,按照古代和現在的風俗習慣,大年初一是除了春節這一天以外,最重要的一天。

大年初一禁忌:

1、不能潑水,在中國,水有財源之意,往外潑水,就相等於財源往門外流。

2、不能洗頭,洗衣服,等,即使洗臉的水也要存上第二天倒,寓意財不落地。

3、千萬不要打掃衛生,如果實在有必要,那麼就將垃圾掃在家堆起來,然後家裡的廢水用一個桶裝起來,這樣的話就不會影響來年財運了。

4、不宜吵架,動剪刀,寓意動了剪刀一年都不順,會經常和人產生口角。

習俗:

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拜神。同時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里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一這天,廣州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

大年初一這一天,肯定是要吃魚的,吃魚預示著「連年有魚」。不能吃稀飯,如果大年初一吃稀飯,就會認為是糧食減產,連干飯都吃不夠。大年初一不吃苦菜,吃苦菜預示著一年都會吃苦。

當然大年初一的習俗,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就像「一不睡」、「二不掃」、「三不縫」、「四不打」是民間的一種信仰,到了今天,不一定還符合現在的真實情況,只要記在心裡,不一定遵照執行,那麼就要以快樂為主,怎麼快樂怎麼做。

8、農村過年,都有哪些禁忌呢?


過年也不小心把碗或杯子打碎了,不能說生氣的話,要依據碎的諧音,說「歲歲平安」。 年前無論多忙,都要剃剃頭,過年精神。以前的說法是,正月里不許剃頭,只等過完正月,二月二龍抬頭這天,才開始剃頭,二月二當天剃的頭叫「剃龍頭」。因民間有句俗語:正月里剃頭,死舅。 大年三十晚上,吃填窮坑餃子,包第一個餃子時,都要包到里邊一分錢,誰吃到,誰有福氣。記得小時候吃餃子小心翼翼,能吃到錢特別高興,吃不到很失落。過年吃水餃,下餃子時水餃露餡,不能說破了,要說掙了。 要說好話,忌罵孩子:傳統認為孩子初一若挨了罵,就要挨一整年的罵。尤其要求初一這天要說好話,不能說粗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區萬一小孩說溜了嘴,大人會馬上跟著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若是不小心摔破了東西,就會說「打發打發」 (發財之意)。

在我們這里,主要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大年三十,必須越早吃飯越好,不能落在別人後面,我們這里一般會在三點左右就開始吃晚飯了,,大年三十必須做雙數的菜,寓意好事成雙,十全十美,還必須做一道長命菜,意義長命百歲,大年三十必須先祭逝者,在後才能吃飯,,

大年初一早上必須男人早起,挑新水,挑水回來要做飯。

早上的早餐是湯圓(必須的)女人什麼都不用管,只管吃飯就行,大年初一早上沒吃飯之前不能出門,不能去別人家,也不許拜年,就這兩天必須記住,其他的不管,這就是我們這里的風俗習慣和禁忌

農村過年,都有哪些禁忌呢? 我的家鄉在陝西農村,雖然過年沒有太多的規矩,但是老祖宗還是留下來很多禁忌的,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陝西人,很多禁忌被代代傳承,演變至今有很多已經被摒棄了,但以下這六個禁忌還一直存在:

第一個禁忌:

除夕當晚十二點之後,一直到大年初五,不可以潑水。老祖宗認為水是財,過年潑水要舍財。

第二個禁忌: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回家過年的人可以走親戚,但不能出遠門。老祖宗認為初五是「破五」,過了初五方可行萬里路。

第三個禁忌: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吃每一頓飯前,必須先供奉祖先牌位,且供奉食材不能有辣椒。老祖宗認為過年一定要「不忘本」,好吃好喝的,要先感恩祖先庇佑恩。

第四個禁忌: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不能與人犯口舌之爭鬧枝,更不能與人大打出手。老祖宗認為,即使有暫時無法解決的矛盾,也要等到過完年進行商議,過年是祥和的氣氛,不能有紛爭影響來年的運勢。

第五個禁忌:

過年期間,親戚拜年,拿禮品不可以拿單數,親戚招待的飯菜,冷盤和熱菜也必須是雙數。老祖宗認為,單數敬鬼神不吉利,雙數才能體現親戚雙方的尊重。

第六個禁忌:

過年期間,不可以夜不歸宿,女孩嫁人後,除夕夜不能回娘家。老祖宗認為整個過年期間,除歲是除晦和禍,所以晚上不能在外面大玩通宵,要在家避開災禍;同時女孩嫁人後,除夕夜不可以住在娘家,認為不吉利。

這六個禁忌,就是陝西農村過年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情,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其中有很多禁忌是封建迷信思想造成的,也是沒有任何真實依據的。但是中國人講究一個「入鄉隨俗」,只要無傷大雅,很多人還是很樂意去尊崇農村過年的一些禁忌的,畢竟其背後都是對美好新年的一個精神寄託嘛。 在你的家鄉,農村過年的時候還有哪些禁忌呢?

百節年為首,過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日子。為了圖個「吉利」,過年有很多「規矩」需要遵守,這些「規矩」也知敬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年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春節」,按照習俗,從臘月二十三到元宵節,在這期間稱為過年。由於現在很多年輕人工作非常忙,過年在家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很多人過年也沒有那麼講究了,很多習俗慢慢丟失了,年味也越來越淡了。

農村過年,有哪些禁忌呢?

1、吃年夜飯前要先祭拜

我家在雲南曲靖,在我們這里吃年夜飯前必須要先去廟里祭拜,祭拜都是用豬頭(我們這里家家戶戶都會殺年豬),祭拜的時要上香、燒紙、敬酒、敬茶,在祭拜的時候家裡的大人會說吉祥話,以祈禱接下來的一年家人平平安安、事業順順利利、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從廟里祭拜回來後,還要跪在大門前祭拜天地,然後再去供桌前祭拜逝者,以上工作做完就可以吃飯了。

2、剛出嫁搭彎慎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

在我們這里,剛結婚的女兒在第一年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不然會被人看笑話,別人會認為「是不是在婆家不受待見」,因此出嫁女兒大年三十不看娘家燈。

3、大門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貼

很多人誤以為「福」字倒貼表示「福到了」,這種理解是完全錯誤的。只有酒缸和水缸上才能福字倒貼,這樣福氣不會倒出來,其它地方「福」字應該正貼。

4、年夜飯要留剩菜

大年初一不殺生,都是吃除夕夜的剩菜,這樣寓意著「年年有餘」,因此年夜飯的菜品應盡量多。此外,大年初一不做新米,因此除夕夜要多煮點米飯或者多准備點餃子,這樣寓意著「年年有餘糧」。

5、大年初一吃早餐,吃包有硬幣的湯圓或者餃子

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大年初一吃湯圓,因為湯圓里很可能吃到硬幣,吃到包有硬幣的湯圓意味著「會發財」。不論是吃湯圓還是吃餃子,都寓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闔家幸福。

6、大年初一不能掃地、不能往門外潑水

大年初一不能掃地、不能往門外潑水,這點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大年初一會有財神降臨,掃地、往門外潑水都會把財運帶走,每到大年初一,家裡都會准備一個桶來裝洗臉水。除了不能掃地外,也不能丟垃圾,這兩者包含的意思是一樣的。

7、大年初一不幹活

大年初一可以說是最清閑的一天了,人們忙碌了一年,這一天要停下來好好休息,如果這一天還要幹活(尤其是干農活),那麼註定接下來的一年你都會忙忙碌碌,相當於你沒有「享福命」。

8、大年初一不能洗衣服

在我們這里大年初一是不能洗衣服的,一般大年三十晚上要洗衣服、洗澡,然後第二天穿干凈的衣服,寓意著「辭舊迎新」。

9、大年初一不能做「針線活」

做「針線活」在大年初一是非常忌諱的,如果在這一天做針線活,意味著以後在生活中容易「招惹口舌之爭」,是非常不吉利的。

10、不能說不吉利的話

過年不能說生氣話,不能和家人爭吵,要盡量說吉祥話,「死」字更是萬萬不能提的,以求家庭和睦、身體 健康 ,圖的就是一種平安。

11、大年三十晚上要守歲

大年三十不過12點是不能睡覺的,而且要求燈火通明,寓意著未來的日子會「紅紅火火」,這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期盼。燈火通明還能驅走邪瘟病疫,寓意著平安。

12、盡量不要打碎瓷器

過年期間打碎瓷器會「破運」,但是不小心打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打碎的時候只要念歲歲(碎碎)平安就能輕松化解。

13、大年初一不借錢給別人,也不向別人借錢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開始,如果這一天向別人借錢,意味著你會窮一輩子,有句老話叫「初一給別人借錢,一年四季靠外援」。還有句老話叫「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兩三年」,如果是你借錢給別人,那麼你以後想要回錢是很件困難的事情。

14、正月不能剃頭

在農村有種說法叫「正月剃頭死舅舅」,雖然很迷信,但是很多地方正月是不能剃頭的。只有等到二月二才能剃頭,俗稱「剃龍頭」,你們家鄉有這種習俗嗎?

總之,過年期間有很多禁忌,但是這些禁忌都是為了圖個吉利,都是為了新年有個「好兆頭」,現在的人過年禁忌越來越少了,年味也越來越淡了。

過年期間:臘月三十拜祭先人,家人團圓,放鞭炮去舊年迎新年,初一不能掃地,要到廟里上頭香。

這個每個地方可能不太一樣。

首先,如果你打算明年結婚,那麼女方今年過年要在男方家裡過年。

其次,過年不能說一些不吉利的話,比如 病、死、倒霉等,不小心說了要敲木頭,說呸 呸,把說出的臟話呸掉不算數。

還有,正月里理發「死舅」,要等到2月2「龍抬頭」。

一句話啥也不說!啥也不幹!就好

1.正月初一不能用掃帚,否則會掃走財運,破財。也不可以打碎傢具,打碎是破財的預兆,得趕快說「歲歲(碎)平安」或「落地開花」;其次,初一不能洗頭,因為這天洗頭,可能會將財運洗掉;不能動針線剪刀,據說剪刀和針帶著凶戾之氣。大年初一嫁出去的女兒也不能回娘家。

2.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和女婿一同回娘家,在娘家吃完午飯後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3.初三不宜外出拜年,相傳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

4.初四這天相傳灶王爺要來查戶口,所以不宜遠出。

5.初五俗稱「破五」,黎明起開始放鞭炮,把一切不吉利的東西轟出去。

6.初六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俗稱「送窮鬼」。

7.初七是人日,這天要尊敬每一個人,家長不能在這天教訓孩子。

8.最後,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點燃燈籠銷毀。

春節,是最傳統的節日。俗稱「過年」。
在農村,過年是有很多禁忌的,在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1
大年初一,忌諱掃地。
過去鞭炮煙花放過之後,一地紅色,喜氣洋洋。長輩吩咐,這是財氣,不能在初一這天清掃的。
不僅如此,還不能向外面倒任何垃圾。這是「聚財」的一個說法。
2
不能說臟話,爆粗口。這種行為,被視為大不吉利。
3
正月不理發。
過去有句老俗話說,「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4
出嫁的女人,不能初一回娘家。在婆家團圓才是正理。
5
盡量不要打碎玻璃製品,或者瓷器。
如果不慎打碎了,就要默念「歲歲平安」。
把破碎殘片用紅紙包起來,等到過了初五以後,再扔掉。
6
大年初一盡量不吃葯
這一點。也不算科學。不能迷信它。
畢竟很多上年紀的人,需要葯物維持生命。因為這個禁忌而不吃葯,耽誤了病情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們這兒從小年的時候就開始不許亂說話,像這個買多了,那個少了,否則會遭到大人呵斥,大年初一不許動刀和潑水,其它的歡迎補充。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