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漢語怎麼說
1、為什麼中國的新年叫春節呢?
春節是指在更常見的與中國新年相同的節日,這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2022 年春節是 2022 年 2 月 1 日星期二,是虎年的開始。在中國,春節是中國農歷新年的俗稱。現在是冬天,但春節這個名字有它的原因和一段有趣的歷史。
春節之名的歷史緣由
第一個原因,實際上春節確實發生在北半球開始逐漸變暖的時候,已經過了冬天最冷的時候。在中國古代歷法起源的傳統陰陽歷中,一年分為24個節氣,第一個節氣看到太陽進入天經的位置,開始了一年的逐漸變暖。 這是在冬至和春分之間。在公歷上,立春從 1 月 21 日到 2 月 20 日開始,通常是春節的時間。立春實際上在歷史上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節日慶祝的,它包括祭祀這種傳統習俗。
這就引出了第二點; 中國這個節日的慶祝活動始於古代,當時傳統的日歷主要用於實際農業目的。中國傳統農歷起源於大約 4000 年前的商代,在歷史上被稱為農歷,旨在將一年劃分為農業的季節。考慮到這一點,中國春節的慶祝確實恰逢耕種作物等農耕活動開始,預示著春天的到來。這使得與春節相關的許多農業傳統(如祈禱、供品等)在時間方面更加相關和恰當。更具體地說,農民將在節日期間辛勤工作中休息一周,與家人團聚並參加活動以求好運,隨後重返勞動崗位,新一輪農業活動重新開始。
回到最近的時間,這個慶祝活動的名字的第三個原因可能是它最具決定性的。直到 1914 年,中國新年才真正採用了它的第二個名字:春節。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時,中國採用公歷(因此在1月1日慶祝新年),但仍想指定特定時間慶祝節日,為了幫助區分公歷新年慶祝活動和傳統的中國新年,春節這個名字似乎更合適。
取這個名字的另一個原因,也是春節比較長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新成立的中華民國政府想把所有華人過春節的節日納入一個包容性的節日,貼上「中國新年」標簽,以尊重其他民族在不同日期的不同新年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