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為什麼春節開水越來越淡

為什麼春節開水越來越淡

發布時間: 2023-04-26 13:07:03

1、為什麼大部分人都覺得現在的年味變得越來越淡?

大部分人都感覺現在的年味變得越來越淡了,這一方面是由於人際關系的疏遠,沒了以前的人情往來。所以在過年的時候親戚之間的走動也就變少了,有一些人在大城市打拚也就少了這些禮節上的往來,所以會感覺到年味變淡。另外的話就是習俗也在減少,以前過年的時候是有很多的習俗的,但是如今過年可能連放鞭炮都不能夠放,所以也就沒有了那種熱鬧的氛圍。


過年的氛圍

每一年除夕和春節的時候,人們都是需要營造一些氛圍的,如果說能夠回家過年的話,那麼氛圍更強。這樣的話就能夠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說說一些貼心話,並且也可以交流一下感情,有時候還可以到親戚那裡走動一下。但是在城市裡面的話,很多人都已經放棄了互相的去拜年,或者說也沒有到處的走動。還有一些人在過年之後沒幾天就要去上班了,同時相關的習俗也不見了,很多傳統習俗都在慢慢的消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自然而然的就會發現年味比以前淡了很多,加上人們年紀變大也不願意去重復,於是有一些人就會選擇乾脆出去旅遊的方式來過年。

保留傳統文化

其實年味的變淡是城市化進程中很正常的現象,但是傳統的習俗卻不應該丟掉。這些傳統的習俗代表著以前的記憶,以及以前人民的智慧積累。有一些傳統習俗也並不會影響環境,同時也不會帶來什麼落後的情況。所以還是要加強一些傳統習俗的發揚,從而讓更多的青少年人可以了解到過年的快樂,也能夠珍視春節這種傳統節日

總結

傳統節日還是要自身去發揚的,如果說自己都不願意過年了,那麼外國人更不可能去過春節的,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為保住這份節日的氛圍而作出努力。

2、春節的年味為什麼越來越淡?

春節年味越來越淡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人們變的不像過去那樣單純了,年也就復雜了,所以年味就被沖淡了;

2.一到過年就要想著送禮、請客,年味也就變淡了;

3.匆匆忙忙的快節奏生活,不能能細細品味「年」的氣息;

4.新思潮,新流向,新時尚,傳統被慢慢的隱去;

5.一年裡每一天的吃喝穿用都如此相同,凸顯不出年的不同,物質生活的提高也消減了年味的與眾不同。

3、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什麼年味越來越淡?

中國「年」味為什麼越來越淡了。原因大概不外乎:傳統的家族倫理太小家子氣,越來越無法滿足人們對於社會公共生活和集體慶典的渴求。試問:在傳統節日里,我們除了拜拜自己的祖宗,還能拜誰?除了中央電視台的春晚,還有什麼節目可以選擇?除了自己關門喝好酒、吃飽飯,有多少人會去關心貧困階層?西方世界對中國式的春節都予以接納和祝賀,但是,我們對外來文明卻缺少足夠的胸懷進行接納和宣傳。 

因此,中國人過洋節,圖的不過是個形式和熱鬧。當然,更多的中國人並不過洋節,同時對傳統節日也沒有多少熱情。這是「哀莫大於心死」的表現。節日的游戲色彩,中國沒有;節日的歡樂色彩,中國也沒有;節日的精神色彩,中國同樣沒有。

這是中國傳統節日必將越來越淡的最終原因。在社會的富人階層和中產階級的物質生活已經相當富足的情況下,由於精神的睏乏,眼界的偏狹,這些人沒有理由去關心社會。這樣,節日的公共性就會慢慢消失。

中國人只有「實用理性」,盡管有儒家倫理,但是,感恩的心理並未真正培養起來,因為我們不知道究竟要向誰感恩。原因是,中國人的「生命權力」意識幾乎為零,然而「政治權力」意識已經鼓吹到了無窮大。

同時,中國人沒有精神上的信仰,因此我們心中從來就沒有懺悔意識。沒有懺悔意識,就會各顧各的,人們彼此之間缺少關懷。我們既沒有社會關懷,也沒有倫理關懷,更沒有終極關懷,因此,中國人的節日里,只有功利的計算。

這在農村是非常明顯的。表面上大家都在忙碌著送禮,但是,家長們也會告訴自己的孩子們,誰誰是好人,誰誰是壞人。所以,即使給有的人送了禮,心中卻是詛咒他們的。此種風格,在潛意識中,是追求「大有年」的古代遺風。要讓中國的傳統節日好起來,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必須在文化上兼容並蓄,拿來主義。

只有足夠開放之後,原來的那些苟延殘喘的傳統才能「復活」。但是,這個「復活的傳統」將不可能再成為主流,主宰我們的精神生活了。節日,將成為人們的自由選擇和各取所需。中國「年」味之所以越來越淡,原因就在於,我們的精神追求越來越高。我們被傳統所累所困已經太久,我們需要早日擁抱外面的世界。

4、春節的年味為什麼越來越淡

生活越來越好了,而年味反而淡了,這的確是一個讓人難以釋懷的話題。過年原本是最為快樂和幸福的時刻,此刻卻引發很多年輕人集體吐槽,年輕人集體懷舊小時候的過年情節,更有一小部分年輕人,因為沒有勇氣面對過年回家種種責難與拷問,成為「恐歸族」。媒體調查80、90年輕一代對中國年的感情,結果顯示年味隨著年齡增長熱度退減,昔日那個歡天喜地的中國年,已成一種耐人尋味的懷舊。
現在的年輕人為何打不起過年的精神,對過年越發沒有了那種熱烈的情趣與興致?為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享受也越發富足的今天,我們卻對傳統節日丟失了一種興致勃勃的情懷?這個問題不只是關乎著大家過年能否開心,更關乎著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節日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是誰搶走了我們童年對過年那種眷戀情愫,又是什麼讓年輕人過年不樂觀,反而「壓力山大」?
年味都去哪了,年味為啥淡了?很多理智且頗為成熟的人,會說那是因為我們長大了。是啊,因為長大了,我們肩頭多了責任與使命,更添了煩惱與憂愁,兒時過年那種無憂無慮的天倫之樂,也就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消逝在成長之路上。小時候,過年吃頓餃子,有新衣服穿,男孩放鞭炮,女孩頭上插朵花,這些今天看來似乎再平凡不過,甚至老土的過年方式,就足以讓過來人大發懷舊之情。而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原來只有過年才會操辦添置的東西,現在分分鍾都能得到。孩子需要的東西家長可以隨時去買回來;而成年人買新衣服更不是過年的「專利」,現在只需輕輕點下滑鼠就能搞定;原來一年最重要的宴席「年夜飯」也可以在飯店訂個套餐,免去油煙之苦……這些種種,讓人們對過年沒了期待,也迷茫著過年應該要干什麼,「年味」慢慢變成了「乏味」。
一到過年,我們就會在網上發現很多吐槽,大家相互問候這過年還剩下啥,恍若只有對兒時的懷念。過年很累,壓力很重。就業、買房、婚嫁,這每一個問題都是一種現實壓力。當下,80後普遍成家立業,可依然有相當一部分群體「被剩下」,他們在大城市打拚,卻難有歸宿感,身份與房子是留在這個城市似乎難以逾越的短板,只好以犧牲青春來打拚未來。在80後情何以堪的時候,90後步後塵而來,就業壓力與生活壓力成為年輕人頭頂望塵莫及的兩座大山。過年不是不願意回家,很多人不敢回家,回家的成本足以讓人生畏,更可怕的是不知如何面對親友們那些不知所以然的問候。結婚了么?孩子有了么?在哪工作?收入還行吧?房子買了嗎?這每一個問題似乎都量十足,難以招架。在社會壓力普遍增加的同時,人們無暇對過年傾以太多的情感,年假頂多是難得休息幾天。
傳統節日中民俗文化逐步遺失,是年味越來越淡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過年趕大集變成了逛超市,過年燃放鞭炮如今成了一個糾結的話題,廟會文化已經很難吸引年輕人的眼球,很多小朋友已經說不出過年的來歷,我們傳統佳節卻丟失了太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我們從串門拜年到用電話拜年和傳真拜年,後用電子郵件拜年,再用簡訊拜年,現在連簡訊也不用了,用微信;甚至我們連紅包都不包了,而改用手機「支付寶紅包」。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文化渙散了、消解了、搞亂了。春節的民俗被一個個地消除,以至於今天我們中國老百姓似乎已經不會過春節了。
年確實變了,以前的東西只剩下懷念,但是年的味道其實還在。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年就是回家的那份期盼。無論時代怎麼發展,我們對家的眷戀、對年味的追尋,應該是所有中國人不變的情懷。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