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了用壓歲錢是來買什麼
1、壓歲錢有什麼用處,要有意義哦!至少4點
1、繼承中國傳統的習俗
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流傳已久的故事:古代有一個叫做「崇」的小妖,每年年三十夜間出來作亂,專門摸熟睡的小孩的腦門,每個被禍害的孩子最終都會高燒不止、夢話連天。
最終一位神仙給老來得子的夫妻八枚銅錢,讓他們用紅包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以防止「崇」的作亂,果然,在年三十的晚上,「崇」剛要去摸孩子,就被枕頭下面的銅錢散發出的金光嚇到逃跑,再也不敢出來。
很快,這就引起了大家的效仿,在大年除夕之夜用紅則悉紙包上一點錢放在孩子枕頭下面。人們將它成為「壓崇錢」,又因「崇」與「歲」發音相同,最終慢慢演變成「壓歲錢」。
所以,在春節的時候堅持給孩子壓歲錢可以繼承中國傳統的習俗,讓孩子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2、加深孩子對家庭觀念的了解
中國自古是一個以親情血緣關系為紐帶,以穗腔家族生活為基本模式的文明古國,講究「長幼有序」,即晚輩要尊敬長輩、長輩要愛護晚輩,平時家族的親人們可能都在外打工,一猜盯衫年見不上幾次面,孩子對家庭觀念可能會比較淡漠。
而到了春節,正是全家團圓之日,通過給紅包能夠幫助孩子認識家庭親情關系——小輩給長輩們行禮說些吉祥話,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與祝福,長輩則趁著喜慶,給晚輩分發一定額度的壓歲錢,以表示對晚輩的關心。
還能讓家庭中的成員們各自討個好彩頭,在新的一年中,恭喜發財,好彩自然來。
3、培養孩子的財商
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日常支付方式發生了改變,大多都變成了支付寶或者微信收付款,不過還是建議父母給孩子零花錢時使用現金。
一來這樣更具儀式感,二來能趁著給孩子錢教會孩子如何去支配錢財,做到開支有度,學會斷舍離,培養孩子的財商,將來他們長大以後,在錢財管理方面才會更加出色,父母基本不用擔心孩子亂花錢了。
4、美好寓意
壓歲錢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2、過年需要要給壓歲錢嗎 壓歲錢有什麼意義
春節期間,家裡的長輩都會給孩子們准備好紅包,家長們給孩子壓歲錢是想讓孩子們平平安安度過新的一年,孩子們可以收到很多的壓歲錢,這種時候家長們就可以好好培養孩子們的理財觀念,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壓歲錢的來歷壓歲錢是漢族的傳統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計時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給晚輩。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認為有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當時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些錢並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一種佩戴的錢幣形狀的避邪品。壓歲錢的的來歷有兩個寓意,一種為壓「祟」。祟是傳說中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熟睡的孩子,傳說有人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攔枯錢放在孩子的枕邊,以此助孩子把祟嚇退,因此得名為「壓祟錢」。
還有另一種說法為「壓驚」。傳說古代有一種凶獸叫「年」,每隔365日後之夜就會出現,讓人非常害怕。人們最開始用食品來安慰在驅趕「年」時受到驚嚇的孩子,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
壓歲錢最開始並不是真的給錢,而是給像錢一樣的象徵性東西,以起震懾作用,隨著長輩在過年時包一塊大洋給子女的情形出現,壓歲錢的意義才發生重大改變。從此以後,壓歲錢的辟邪去魔的說法逐漸結束,演變成了希望晚輩步步高升等美好勵志的寓意。但依舊有希望晚輩能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平平安脊衡宴安的祝願。
壓歲錢的意義傳統的年俗給壓歲錢是希望能鎮惡驅邪。 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襲,所以要用壓歲錢來幫助壓祟,「歲」與「祟」諧音,希望得到壓歲錢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年。
自從壓歲錢變成了真正的貨幣之後,壓歲錢的意義也發生了改變。壓歲錢「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漸結束,而其新擔負的「一本萬利」、「財源茂盛」、「步步高升」等「勵志」作用應運而生。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另一種也是最為常見的,即由長輩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
壓歲錢給多少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給的壓歲錢也逐漸提高了,也有的長輩由於過於溺愛晚輩,也會將壓歲錢提高,甚至有人將壓歲錢當作人情,認為給太少則拿不出手,因此會准備大的壓歲錢紅包。
其實, 壓歲錢給多少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以及地方的經濟狀況,一般來說,給親戚朋友的孩子的話,幾十元到一百元左右都可以了。但有的家庭經濟水平較高,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櫻銀力范圍來給。
壓歲錢代表的應該是一種美好的祝福,而現在祝福和感恩的本質已經逐漸淡化,不應該讓孩子以拿到「更多壓歲錢」來作為目標,而應該讓他們學會理財、認識壓歲錢的美好寓意。
壓歲錢怎麼花首先家長應該明確,孩子的壓歲錢不能夠佔有,不然會給孩子造成不信任感。現在的壓歲錢是培養孩子理財觀念的不錯選擇。 家長可以在過年後,帶著孩子用自己的壓歲錢去購買學慣用品,書本等,再留下一小部分讓其自由發揮,剩下的部分則父母幫助其建立一個理財基金或者幫孩子存起來,告訴孩子,下次要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才可以動用。
父母在幫孩子存起壓歲錢時,要告訴孩子還有多少錢,以及將來可以怎麼用,切不可直接佔有。
3、過年為什麼要給孩子壓歲錢?
壓歲錢最初的用意:
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睜遲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到了春節,正是全家團圓之日,通過給紅包能夠幫助孩子認識家庭親情關系——小輩給長輩們行禮說些悉爛李吉祥話,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與祝福,長輩則趁著喜慶,給晚輩分歷嘩發一定額度的壓歲錢,以表示對晚輩的關心。
4、過年的壓歲錢,一般你們都會用來干什麼?
小時候的壓歲錢基本上都上交給媽媽了,因為那個時候太單純瞭然後壓歲錢金額也比較大,當時有賊心也沒賊膽花…現在的話壓歲錢基本上都裂渣稿買了自己想買的東西肆孝,比如說化妝品啥梁野的。
5、你小時候的過年壓歲錢一般都用去干什麼了?
第一,基本上被爸比媽咪拿走,沒有多少可以留下,所以不存在小時候的過年壓歲錢拿去干什麼了這轎廳種問題,因為壓根就沒有,也就能過個眼癮,放枕頭底下壓一晚就被爸爸媽大型媽拿走了並且都是有去無回的那種
第二,如果有的話都被媽媽拿去花在自己身上,比如給我買個文具,給我買身衣服之類的。
第三,假設一下,我小時候的壓歲錢可以一直在我手裡 那我大概率會專門開一個銀行卡把他存起滾帆猜來,然後會留下來一點給自己買點零食嘿嘿嘿,小朋友眼裡,零食最大!
6、春節發壓歲錢的由來
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過年了,因為在這一天可以收到來自長輩們的壓歲錢,當時出於好奇問過長輩壓歲錢的由來。我媽和我說版本是有關穿紅棉褲乞討的老人和年獸的,可能和大家知道的版本不太一樣。
壓歲錢的由來有好幾個版本。這里先說明一點,年獸有好幾種,除了我熟悉的年以外,還有夕、歲、崇等,總之它們都是有害的,壞的,不吉利的怪獸。所以等會兒我講傳說故事的時候,說到的怪獸和你聽過的不太一樣的話,是正常現象。這些傳說故事都有一個共性:壓歲錢有鎮壓住凶邪壞物的作用。
一、我記憶中的壓歲錢的由來
壓歲錢這個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傳說早在上古時代打年獸時,就已經有了這種做法。在我的記憶力,壓歲錢是用來鎮壓年獸的。相傳有一個穿紅棉褲的老人在過年這一天來到了一個村莊乞討,卻發現村裡只有幾個年邁的老人,甚是冷清。一個老婆婆看老人可憐,就給了他一點吃食,並告訴了他村裡沒啥人的原因。
年獸每年這個時候就會來村裡干壞事,人們為了躲避災禍,都跑到山裡躲起來了,只是自己年老體弱,走不動才留在村莊里。隨後老婆婆勸老人也快點離開,不要被年獸禍害了。
乞討的老人決定留下來,可能是出於好奇,也可能是感念老婆婆的好意。這天晚上,年獸真的來了。它在村裡四處游盪,突然間就撞到了在地上睡覺的老人。年獸心中大喜,剛剛找不到牲口吃的郁悶一掃而空,這好比「瞌睡有人送枕頭」,嗷嗚一聲就撲向了老人。結果近身後,卻被老人的紅棉褲嚇了一跳。
原來年獸怕紅色。於是形勢發生了反轉,原來是年獸撲老人的,變成了老人追年獸。後來人們知道年獸的這一弱點以後,每年這個時候,就會用紅色將村子裝點得非常喜慶,對聯、燈籠都是紅的,也給小孩子發用紅紙包的錢,認為這個有驅趕年獸的作用。
二、八枚銅錢的傳說
這個版本的傳說是在網上找到的,概括一下就是一對老年得子的夫妻給了兒子一個用紅紙包,裡面裝著八枚銅錢,希望兒子晚上玩這玩意兒,不要睡著了。因為這個故事的另一個主角祟,會趁著你睡著的時候,偷偷模你的頭。這里我想吐槽一句,這個祟怕是有什麼特殊愛好。其實這是它做壞事的方式,只要被它摸了,就會發高燒,高燒好了以後,原來聰明的孩子就會變傻。所以只要我們不睡覺,祟就不會害我們了。
不過小男孩睡著了,把那個用紅紙包著的八枚銅錢放在了枕頭下面。祟出來做壞事,剛好路過這戶人家,看到熟睡的男孩,內心有點小激動。可當它要摸男孩的頭的時候,一道金光從枕頭底下射出,把祟嚇跑了。(聽說這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
人們聽說了這個故事以後,就也給孩子們發「壓祟錢」,因為「祟」與「歲」同音,也就傳成了我們熟悉的壓歲錢了。
在古代的時候,醫療水平不高,很多孩子可能會因為生病而夭折,也有的孩子會因為高燒不退,沒得到好的救治而變傻。因此壓歲錢很有可能是以這個為原型的(祟,能讓孩子生病),包含著長輩對子女能夠健康成長的期望。
三、宮廷流傳
我們都知道明星代言的產品銷量一般都不低,在古代皇家的帶貨能力也是很強的。相傳這壓歲錢是民間仿照楊貴妃的洗兒錢改編的。早在漢朝我們民間就有「厭勝錢」了,這是壓歲錢的前身,有驅邪避災的作用。後來到了唐代,聽說了楊貴妃生子,皇帝賜金銀錢給皇子洗澡,於是我們的「厭勝錢」就和「洗兒錢」有了聯系,兩個融合後,又經過發展,融合成了我們現在熟悉的壓歲錢。
壓歲錢的做法和寓意是非常美好的,原來的目的是希望可以藉此壓住邪祟,辟禍驅凶,保佑平安。(補充一點:壓歲錢的前身「厭勝錢」,並不是流通的貨幣,到後面才變成了能流通的金錢。)不過現在的壓歲錢有一點變了味,紅包的分量越來越重,而情義卻淡了很多,也有可能不是情義淡了,而是因為裡面摻雜了金錢與攀比。
7、壓歲禮有哪些
壓歲禮有哪些
每年春節,晚輩們自然少不了給長輩拜拜年,對於孩子的教育存在於生活點滴中,家長們不如充分利用好「壓歲錢」,將它變為「壓歲禮」,教會孩子理財,所以壓歲禮到底有哪些。
壓歲禮有山虧哪些1壓歲禮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孩子對於金錢的消費方式,把金錢用在增長技能與知識,提高學習成績上,達到杜絕亂花壓歲錢的現象;另一方面提倡過年移風易俗,時代不同,觀念也應該有所改變,用精神壓歲,品位提高了,也和某些陳規陋習訣別。
「壓歲禮」較「壓歲錢」情更真、意更切。因為「禮」與「錢」有著本質的區別:錢:幣鈔,過眼煙雲,錢去情忘卻;禮:贈品,留存於身邊,禮在情義長。
鑒於壓歲錢帶來的種種不良影響和後果,一種新型的壓歲錢給付方式出現在大家身邊,即壓歲禮。壓歲禮一般是以書籍、知識類的光碟、各類培訓班的入學通知書為主,也有友陵保險單和銀行存摺。
送壓歲禮也是一門學問,接受自己喜歡的東西和接受不喜歡的東西在利用率上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孩子們喜歡的東西,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會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樂趣,同時也會增進您與孩子的感情。如果您贈予的禮物不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恐怕您的禮物就會被束之高閣,而擱置同樣也是一種浪費。
詳細例子
在美國紐約有一位名叫格蕾迪斯·格雷厄姆的中學教師,無論是聖誕節還是孩子的生日,她總是把股票當作禮物贈送給孩子們。迄今,她的兒女們通過這份特殊的禮物,各自的賬戶已經膨脹到1萬美元左右。這位教師的觀點是,此舉不僅能為孩子們積累上大學的費用,而且也給他們灌輸了金融、經濟知識。他說:「現在我的孩子們已經養成習慣,每當得到現金或者支票禮物時,就會立即將它們轉入股票賬戶。」事實上在美國將股票、債券、共同基金當作禮物送給孩子已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變「壓歲錢」為「壓歲禮」或者像那位美國老師那樣,送給孩子一些具有升值或收藏意義的物品,從小培養孩子的投資意識與觀念,通過家庭教育與引導,幫助孩子熟悉了解相關的常識,培養某種興趣與愛好,比直接給孩子送錢更有益。
每年過年,都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候。當然最最期待的還是收壓歲錢。很多家長和孩子對壓歲錢的由來還不是很清楚,家長可以這個告訴孩子,並教孩子一些收壓歲錢的注意事項。
傳說古代有一個妖怪叫做「祟」,全身都是黑色在夜裡行走不容易發現,長著一雙白色的長手,喜歡在除夕夜裡出來,摸睡熟中孩子的腦袋。小孩中招後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也就變成「祟」。那個時候有一家人,在年三十晚上,為防止小偷盜竊,夫妻倆把空里的錢包了幾包放在家裡各個地方,正好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在孩子的枕邊。半夜裡,一個黑色的小人正要用白手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射出一道金光,祟嚇了一跳轉身逃跑了。往後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很快這件事就在當地流傳開來,大家都紛紛效仿。也就形成了這個風俗,在除夕夜裡把紅紙包上錢幣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面,祟就不敢再來侵擾逗告神了。那時人們就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後世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到了現在,壓歲錢更多的是成年人對孩子和老人表達祝福的「信物」。
壓歲禮有哪些2壓歲錢(在廣東叫做「俾利是」),年節習俗之一,其本真來由無考,傳說是為了壓邪祟。除夕夜吃完年夜飯,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以祝福晚輩平安度歲。壓歲錢是小兒新年最盼望的禮物。壓歲錢相傳起源較早,但真正在全國范圍流行是在明清時期。古代的壓歲錢有特製錢與一般通行錢兩種。特製的壓歲錢是仿製品,它的.材料或銅或鐵,形狀或方或長,錢上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祿壽喜」、「長命百歲」等。壓歲錢,有直接給予晚輩的,有的是在晚輩睡下後,放置其床腳或枕邊。壓歲錢本來是祝福的意義。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消災:漢族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 [5] 清朝的吳曼雲所寫的《壓歲錢》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2] 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慣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在收發紅包的時候也有一些小禁忌。
1、不能當面打開
當孩子收到紅包時,一定不能當著別人的面拆紅包,當紅包封裡面的錢很少時,會給發紅包的人帶來尷尬和難堪,這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所以父母要教孩子,收到紅包時應該放在包里收好,回來再拆。
2、不要在別人面前討論
數額
特別是親戚聚會,讓小孩不要互相討論紅包的大小,容易讓其它家長或孩子引起不適。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也等於尊重自已。
3、收紅包的時候應該說什麼
家長一定要教孩子在收到長輩紅包時,應該在語言上祝福回禮,可以祝長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等等。
當然壓歲錢只是一種祝福,千萬不能互相攀比加大負擔,同時也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壓歲禮有哪些3傳統寓意
壓祟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名字叫「祟」,黑身白手,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頭上摸一下,孩子嚇得哭起來,然後就發燒,講囈語而從此得病,幾天後熱退病去,但聰明機靈的孩子卻變成了瘋瘋癲癲的傻子了。人們怕祟來害孩子,就點亮燈火團坐不睡,稱為「守祟」。
在嘉興府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和孩子玩。孩子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拆開包上,包上又拆開,一直玩到睡下,包著的八枚銅錢就放到枕頭邊。夫妻倆不敢合眼,挨著孩子長夜守祟。半夜裡,一陣巨風吹開了房門,吹滅了燈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正要摸孩子的頭時,孩子的枕邊竟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縮回手尖叫著逃跑了。管氏夫婦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大家也都學著在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交給孩子放在枕邊,果然以後祟就再也不敢來祟害小孩子了。原來,這八枚銅錢是由八仙變的,在暗中幫助孩子把祟嚇退,因而,人們把這錢叫「壓祟錢」。又因「祟」與「歲」諧音,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稱為「壓歲錢」了。
壓驚
另有一說源於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凶獸叫「年」,隔365日後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爆竹驅趕「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據史載,王韶子南下,因被壞人背走,於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後才發展為「壓歲錢」。
避邪
至於「壓歲錢」的作用,就連《資治通鑒》這樣的正史也給「證明」。書的第二十六卷中說到楊貴妃生子時,就謂「玄宗親往視之,喜賜貴妃洗兒金銀錢」。這里說的「洗兒錢」除了賀喜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賜給兒子一道避邪去魔的護身符。
從史料看,從漢代到清末,長輩在過年期間給晚輩包壓歲錢的主要目的跟唐玄宗「喜賜洗兒錢」一樣,就是避邪去魔。
當然,最厲害的還是秦始皇,他鑄造的銅錢「孔方兄」獨領風騷兩千年。之所以銅錢「孔方兄」廣受歡迎,跟其「天圓地方」的造型很有關系,而天圓地方則是從《易經》里「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來的。這說明「錢」從開始到衍變都被賦予了「神魅」色彩和「神奇」力量。如此看來,老百姓用此物「避邪去病驅魔」等就是情理中的事了。
8、新年壓歲錢代表什麼含義
壓歲錢,漢族年俗,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好老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歲(壓祟)。
(8)春節到了用壓歲錢是來買什麼擴展資料
壓歲錢習俗變味
隨著長輩在過年時包一塊大洋給子女的情形出現,壓歲錢的意義才發生重大改變。從此,壓歲錢「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漸友悶升結束,而其新擔負的「一本萬利」、「財源茂盛」、「步步高升」等「勵志」作用應運而生。
長輩為晚罩判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在現代仍然盛行,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慣用品和生活用品,被父母拿去,或存進銀行,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9、過年為什麼要給壓歲錢?
壓歲錢,漢族年俗,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搜遲害,所世畢李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最數洞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
10、過年壓歲錢怎麼花?過年壓歲錢怎麼用?
過年給小孩和寶寶壓歲錢,是一種傳統習俗,也寓意著一種祝福和美好。不少人困惑,過年壓歲錢怎麼花?關於,過年壓歲錢怎麼花鏈納?過年壓歲錢怎麼用?我來為您一一解答!
過年壓歲錢怎麼花 一、不同年齡寶寶,錢的概念不同:
2歲:開始接觸錢,知道生活中有這樣一種流通物。
3歲:開始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知道貨幣單位是元、角、分,認識到我們無法把商品買光,因此必須作出選擇。
5歲:知道不同幣值的貨幣可以購買不同量的物品,以及錢是怎麼來的。
6歲:能夠找數目不大的錢,數大量硬幣。
小學一二年級:帶孩子去銀行開戶,讓孩子了解「銀行」「儲蓄」是怎麼一回事。
三四年級:引導孩子懂得「必需的」和「想要的」,讓孩子明白「延遲消費」,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
五六年級:引導孩子把金錢和自己的成長、夢想聯系起來,鍛煉自控能力和責任感。
初中以後:知道不同幣值的貨幣可以購買不同量的物品,以及錢是怎麼來的。
二、防止寶寶亂花壓歲錢:
1.訓練寶貝有計劃地使用錢:這個計劃最好是在給錢或是拿到錢後就開始制定,父母只提出原則,具體內容則由寶貝全權負責,父母不直接干預,但要監督、檢查。
2.控制好寶貝掌握的錢的數額:壓歲錢太多超出寶貝平時零用的數額,父母應建議寶貝把錢存入銀行,或者購買必需的大件物品,並依據寶貝的年齡及其消費預算留下一部分當零花錢。
3.可帶寶貝購物,示範明智消費:父母給寶貝買東西,可帶寶貝一起去,通過貨比三家,教會寶貝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讓他們在自己支配零花錢時更加節儉。
4.可進行模擬成人生活開支的訓練:讓年紀大些的寶貝為自己買日用品,為家裡買菜、交電話費等。父母還可以翻開賬簿,告訴他家中的錢是怎麼花的,以幫助寶貝了解該如何掌管家庭的「財政」。
三、壓歲錢放進三個儲存罐:
第一個罐子「需要」:
建議用透明的,讓孩子看得到裡面的錢,用於生活中常用的如學習棚慶沒用品、生活用品等;
第二個罐子「夢想目標」:
起初設置偏低點,如孩子想要的玩具等;這部分金額可占壓歲錢總數50%以上,可存進銀行。
第三個罐子「投資賬戶」:
這部分錢可分為兩部分:1是存進銀行,2是請父母代購產品,如股票、基金、少兒保險等,父母最好不要輕易挪用這筆錢,保證孩子知情權。
過年壓歲錢怎麼用
孩子的壓歲錢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根據不同的情況,家長可靈差或活對待。
1.給孩子建私人賬戶培養正確金錢觀念:
家長可以在徵得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幫助孩子建立賬戶,由他們自己保管,把他們的零花錢存進去,另找一筆記本,記錄每一筆取出的錢的用處,讓孩子自己分析哪一次用得最有意義。培養孩子自己的事用自己錢的習慣,盡管錢是大人給的,但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2.給孩子購買保險或產品建立觀念:
有的孩子壓歲錢比較多,甚至有報道稱有孩子的過年壓歲錢多達十幾萬,對於壓歲錢比較多的,家長可選擇給孩子購買保險或者產品,如健康保險、教育基金等,讓孩子的壓歲錢保值的同時,還能幫助孩子建立觀念。
3.給長輩買禮物培養孝心和愛心:
孩子的壓歲錢基本都是親戚、長輩給的,可以引導孩子用壓歲錢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買禮物回贈,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和孝心;家長在教育孩子感謝長輩的同時,要引導孩子合理使用壓歲錢,讓孩子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懂得感恩,比如建立一個「愛心賬戶」,當有困難的人需要時,可以進行愛心捐助,讓壓歲錢變得更有價值、有意義,同時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情感教育。。
4.買書、報興趣班給孩子的智力投資:
可以帶孩子用壓歲錢買他喜歡的書籍、智力玩具,或者報他喜歡的興趣班,既能陶冶情操、提升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孩子的智力投資觀念。
不同年齡不同的發法 12歲以下的孩子:
他們一般都會把壓歲錢全部上交給家長,你需要做的就是記得在紅包上寫上名字,以免小孩兒給父母匯報時分不清哪個紅包是誰給的,這樣包的多的就虧大了。
12-16歲的孩子:
他們處在叛逆高峰期且初步意識到了錢的價值,有個別孩子為了獲得壓歲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可能會私自截留,不向父母如實匯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切記要在孩子父母在場的時候給壓歲錢。
16歲以上的孩子:
他們基本有了一定的財商,而且懂得了人情世故,會向父母如實匯報壓歲錢來源,所以發壓歲錢的方式就不是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