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怎麼對付繁多飯局
1、春節聚餐後,你們家是如何處理剩菜的?
春節的餐桌上,永遠是魚肉滿桌,菜餚超量的狀態。特別是在父母家裡過年,老人們唯恐食物不夠豐盛,唯恐孩子們吃得不夠,幾乎每一餐都要做新菜,而被美食弄得胃腸疲憊之後,冰箱中也無奈地堆滿了各種剩菜。為了不剩菜拚命地吃吧,身體受不了那麼多的脂肪蛋白質,作為一個學生
來告訴你剩菜怎麼吃才健康呢?
第一招:冷盤事先分裝
新年每家的餐桌上都免不了有六碟八碟的冷盤,數字雖然吉利,但畢竟節日期間氣候寒冷,桌上的冷盤一般都吃不完。為此,可以在上桌前,把每種冷盤留出一小份冷藏,第二天上桌就是一個冷拼;或者加上生菜、黃瓜、麵包片,做成三明治也不錯。如果不願意繼續吃,用這些冷盤製作什錦燴飯也是不錯的方法。
第二招:鹵味食物巧變身
經過鹵制入味的食材,本身就有其獨特的香味。改變形狀及增加調味,就能輕松變身。例如常見的鹵牛肉,可切細絲後拌入黃瓜、辣椒油,就是另一盤美味;還可以切成細丁,與雞蛋、香菜一起製成牛肉蛋花羹。香腸冷盤也可以切成細絲,和芹菜絲共同爆炒,然後用春餅卷著吃。
第三招:去蕪存菁再烹調
年菜中總免不了膏粱厚味,比如紅燒的肘子,如果覺得油膩,可以在除去肥油後,把瘦肉和肉皮部分切成丁,加入豆芽、高麗菜、豆乾丁攪拌成餡,包成餡餅或包子。
第四招:魚肉紅燒沒有回鍋味
年菜常有油炸的魚,魚肉重新烹調容易又老又硬,難以入口,因此可以加入彩椒、胡蘿卜丁等食材重新紅燒,以醬油和糖調味,菜就沒有回鍋味了。
第五招:中菜西吃孩子愛
過年每餐總是中式餐點,不如換個花樣,把吃不完的年菜用異國料理的烹調方式改頭換面,增加新鮮感,大人小孩都吃得津津有味。例如用焯過生菜葉包裹撒上芝麻的臘肉,製成臘肉卷,蘸醋汁食用;或將剩飯加入洋菇、杏鮑菇、洋蔥、蒜末拌炒,做成燉飯,更有義大利情調。總之,每道年菜變身時,都別忘動動腦增添蔬菜,才能兼顧美味和營養,過個健康又無負擔的好年。
2、要過年了,參加飯局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一、在餐桌上表現完美。
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低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擋住自己的嘴巴。最後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在此時邀請主人以後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謝。總之,和客人、長輩等眾人一起進餐時,要使他們感到輕松、愉快、氣氛和諧。
二、入座的禮儀。
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如果帶孩子,在自己坐定後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的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動筷子前,要向主人或掌勺者表示贊賞其手藝高超、安排周到、熱情邀請等。
三、進餐禮儀。
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加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響,最好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時喜歡用勁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注意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坐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呼女士。
3、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台入座。
6、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士拖拉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