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貼對聯放爆竹寓意什麼
1、中國流傳幾千年的春節放鞭,貼春聯,都有什麼好的寓意?
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春節過大年的習俗,每家每戶都在春節的時候一家團聚,貼春聯,放鞭炮和互相串門增進感情。
放鞭炮是中國過年時很熱鬧很傳統也很受小朋友們喜愛的一個項目,家裡有賓客到訪時,過大年開飯時,准點跨年迎新年時……咱們中國的成員們都會這些時刻放鞭炮慶祝或者表達迎接、喜悅或辭舊迎新的情感。小朋友們聚在一起燃放鞭炮看著鞭炮引線燃燒並發出」嘭「的聲響,有時拿來炸雪,有時拿來炸著嚇人一跳,讓他們覺得相當有趣和好玩,所以小朋友們很喜愛這個活動。
而在古時燃放鞭炮是有一些的迷信色彩,是古時人們為了驅趕」年獸「的一種聲響很大的道具。相傳古時候有一種頭上長著觸角,嘴裡有著尖尖的獠牙利齒,每到除夕就會出現吞噬啃咬傷害人命的叫」年「的怪獸,很害怕巨大的聲響,在它想去害人的時候,聽到」嘭嘭嘭「的聲音就會嚇一跳而不敢靠近,這時老人們就穿著紅胞跑出來舞動紅胞繼續嚇唬」年「,年獸就被嚇得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出現了。
而這個老人穿紅胞嚇年獸的習俗慢慢演變成現如今的在門口貼春聯和舞獅表演的習俗了。但單單在門口只是貼兩張空白的紅聯就會顯得比較單調無味,人們就在紅聯上寫上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和對新的一年的美好願望,這樣人們覺得在紅聯寫上內容更顯得有文化信仰和貼合過年的氣氛,漸漸地紅聯就越寫越工整越寫越變成被人們接受並傳承的對聯了。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一輩壓力也越來越大,人們聚在一起悠閑自在的增進感情的時間不多,所以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春節「這個能讓家人一起團圓的日子了。國家也對假期回鄉通行的暢通也在不斷努力,高鐵和道路越來越通暢,高速公路通行在假期也不收取通路費……希望春節的這風俗能永遠保存和傳承下去。
2、過年貼春聯和放鞭炮的意義是什麼?
貼春聯和放鞭炮的意義是為了趕走「年"。放鞭炮的原因: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以嗶嗶叭叭的鞭炮聲除舊迎新,驅趕年獸。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
傳說,很多很多年前,森林裡有種非常凶惡的野獸,叫做「年」。每年夏歷臘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來大吼大叫,專門吃人和牲畜。後來人們發現帶鋒竹子「劈劈啪啪」一爆響,「年」就被嚇跑了,後來人發明了鞭炮和紙,就用鞭炮就代替了爆竹。
春貼源於中國,其起源可以分為三方面:宜春帖、桃符、延祥詩。宜春帖,是春貼的起源之一,又名「春書」,在南北朝時已經出現,是人們祈求招祥納福的物品,是於立春日用色紙剪成「宜春」二字,張貼在門柱上,也有一些是寫成單茄行橘句的其他吉祥話,貼於門楣上。
南朝顫團梁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載,當時立春日湘、鄂兩地人們除了用彩色的綢布剪成燕子的形狀戴在頭上外,還要寫「宜春」二個字貼在家中,即宜春帖,又稱春帖。唐朝孫思邈的《千金玉令》也有提到人們於立春時張貼宜春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