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春節繪畫什麼意思

春節繪畫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4-16 17:26:16

1、春節習俗的畫

春節習俗的畫通常叫做年畫,是中國繪畫的一種。

年畫是中國繪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是中國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年畫。傳統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製作。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

年畫是國人春節期間用來裝飾生活環境的一種裝飾畫。年畫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早期與驅凶避邪、祈福迎祥這兩個主題有著密切聯系。傳統的民間年畫多用木版水印製作。隨著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限於門神之類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年畫逐漸發展為年節裝飾藝術,主要在新年時張貼,用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

歷頃櫻史背景:

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在漫長的歲月里,隨著年節風俗的演變而衍生形成的一種中國民間特殊的象徵性裝飾藝術,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觀念和神靈信仰觀念。中國早期的年畫都與驅凶避邪、祈福迎祥這兩個母題有著密切關系。

在祈禱豐收、祭祀祖宗、驅妖除怪等年節風俗習俗化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與之相適應的年節裝飾藝術。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從廣義上說,凡民間藝人創作並經由作坊行業刻繪和經營的,以描寫和反映民間世俗生活為特徵的繪畫作品,均可歸為年畫類。年畫習俗反映了古人的心靈慰藉和精神信仰。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鄭唯人類對自然的崇拜逐漸轉化為對社會性的人格神的崇拜與信仰。

年畫變成「年話」是在宋代。當時,宋徽宗擴建「翰林圖畫院」,時逢傳統繪畫和雕版印刷術交融發展,木版彩色套印年畫走向成熟和普及。此時,春節家家戶戶貼門神已成為一種風尚,門神從鎮宅消災演變成了迎福喊乎培納祥的美好願望。後來,逐漸形成了祈求人壽年豐、吉祥如意、招財進寶的習俗,年畫在此時完成了向祝福年話演進過程。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周密的《武林舊事》等典籍,都記載了宋代京城春節期間出售年畫之類吉祥裝飾品的景況,當時年畫的張貼已普及於城鎮居民之中,從中也可看出年畫已相當盛行。

2、春節掛的國畫有什麼寓意

1、春節掛的國畫叫年畫。
2、年畫是中國民間一個傳統的繪畫藝術,陸圓是對社會、生活、風俗的一個真實反映。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從外面的大門到裡面的大廳,都要張貼年畫,年畫的存在為新春佳節烘託了熱鬧的氣氛,一家人其樂融融,闔家團圓。年畫大都用於春節時張貼,用來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中國早期的年畫都與驅凶避邪、祈福迎祥這兩個主題有著密切的關系。
3、年畫的來源。起源於古代的年畫屬於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氏悉灶,畫守歲,請守歲這種傳統原本是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中國幾千年農耕社會的一個縮影,勞動人民對各種神靈的祝福,期待著來殲扮年的收獲,於是便有了諸如田神、精舍、倉庫等。後來,隨著木板印刷的興起,年畫的內容也不再局限於門神,一些財神系列等喜慶場景被請進了家門。

3、春節為什麼要貼年畫

春節為什麼要貼年畫

春節為什麼要貼年畫?貼年畫有什麼作用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春節為什麼要貼年畫,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什麼是年畫: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其最早的名稱叫“門畫”,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

年畫的來歷和傳說:

古書里記載,傳說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荼、郁壘的`兩個兄弟,專門監督百鬼,發現有害的鬼就捆綁起來去喂老虎。於是黃帝就在門戶上畫神荼、郁壘的像用以防鬼。這個神話就是後來“門神”畫產生的緣由。據說唐代皇帝曾命吳道子畫鍾馗像,並摹刻出來分賞給大臣貼掛以辟鬼。

關於“門神畫”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唐太宗時,涇河龍王違反天規,玉帝降旨斬首,執刑人乃人沖燃租間宰相魏徵。涇河龍王得袁守誠指點,去太宗夢中央求,請他在執刑斬首時拖住魏徵,太宗應允。斬首日,太宗邀魏徵下棋,魏徵入寐,神遊出外,夢斬龍王。龍王魂魄惱怒,找太宗索命,太宗驚嚇過度,夜不能寐。後,命秦叔寶、尉遲敬德守衛在寢宮門口,龍王魂魄畏懼二將軍的威相,不敢騷擾。日久,二將軍日夜不息,逐漸支持不住,不能守夜,太宗讓人畫了他們的像,貼在門上,恐嚇龍王魂魄。後來這個形式就流傳到民間。

東漢蔡倫發明了紙,唐以前多為手繪門神。隋代後期,隨著木刻書籍的產生,木版年畫亦應運而生了。到宋代,木刻取代了畫像。我國最早的雕版年畫,見於南宋時期印的木版年畫,畫面有趙飛燕、王昭君、班姬、綠珠等美女圖,關張趙馬黃五虎圖。

元代年畫中有壽星圖、八仙圖、松鶴延年等,而且有出售交易市場。明代,由於朱元璋的提倡,這種習俗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清代,由於戲曲雜劇、綉像小說及使用插圖等木刻畫的興起,並在繪制技術和雕刻技術上都有很大的發展,使木刻年畫進入了顛峰時期。

辛亥革命前後,年畫不僅沒得到應有的發展,反而遭受冷遇,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戰亂的影響。抗戰時期,解放區出了不少年畫佳作,主要以抗日和勞苦大眾為題材,如參軍圖、新年勞軍、兄妹開荒等。

新中國成立以後,年畫藝術發展迅速。無論是造型布局,段虧還是寄情寓意,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創作了不少宣傳新道德、新思想、新生活的優秀作品。

年畫典故

鍾馗

唐高祖武德年間。終南山鍾馗,科研成果舉進士不北,首觸階石而死。天神為其年生正直,死而為神。奉玉帝命,專除鬼祟。凡鬼有作祟人間者,捉其皆得啖之。

唐玄宗夢中宿華清宮,夢見奇形怪狀的魑魅作祟,御無耐中。空中跳出一黑大漢,頭上玄冠翅曲,腰間角帶圍圓,黑袍短窄,腳著皂靴尖,眼豎交睜豹目,發連散兆接虯髯。鬼見之,頓時縮作一團,這黑大漢,捉在手中,納入口內食之。黑大漢道:“吾乃鍾馗是也,言訖騰空而去。”

;

4、春節掛年畫的意義是什麼呀

掛年畫是中國春節特有的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新年裡,將年畫在門上或掛在壁上。由古代貼門神演變面來,原為驅邪,後變成烘托新年熱鬧氣氛和表達人們歡樂的情緒。舊時常掛「五穀豐登」、「五子登科」等,現代則常掛「月歷牌」年畫,內容有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等。木版年畫作為地道的中國傳統畫,植根於民間,土生土長,集中了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和勤勞智慧,凝結了廣大勞動人民淳樸的思想感情和對美好生活和強烈願望。
年畫畫面線條單純、色彩鮮明、氣氛熱烈愉快,如春牛圖、歲朝圖、嘉穗圖、戲嬰圖、合家歡、看花燈,胖娃娃等,並有以神仙、歷史故事、戲劇人物作題材的。頗多作為門畫張貼之用,夾雜著「神祇護宅」的觀念,如「神荼郁壘」、「天官」、「秦瓊敬德」等,體裁(或形式)有門畫(獨幅和對開)四屏條和橫豎的單開獨幅等。宋代已有關於年畫的記載,目前見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畫是南宋刻印的《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見盛行。建國後,年畫在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豐富多彩,更為人民群眾所喜愛。

5、想問一下什麼是年畫?

過年時張貼的畫是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民間藝術,和春聯一樣,種類頗多,它是最能彰顯喜慶祥和的畫種之一。畫里有春秋四季有人們願望和期待,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年畫是最具春節氣息型閉高的代表。

年畫的誕生與發展:

漢代的蔡邕在《獨斷》中說:「神荼、郁壘二神居其門,主閱領諸鬼,其惡害之鬼,執以葦索,食虎。故十二月歲竟,常以先臘之夜逐除之也。乃畫荼、壘並懸葦索於門戶,以御凶也。」此處說的就是最早的年畫形式,古人以貼武將形象的門神來保佑家宅安寧。

到了宋代因印刷術的誕生,傳統態脊以手繪年畫漸漸退出了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印製年畫。宋朝因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對年畫的種類也逐漸改進增加。

因人們對年畫的需求,催生了古代許多製作年畫的著名產地——朱仙鎮與楊家埠。其餘各地製作年畫的地方更是數不勝數。

伴隨著卜尺歷史的發展和文化交流,中國的年畫逐漸走出中國被亞洲許多國家接受,朝鮮將年畫稱為「歲畫,」圖案多以象徵幸福祥瑞的動物喜鵲等為主,越南稱年畫為「楨節,」以本地風俗入畫,日本將神話元素融入年畫之中,影響了後來的浮世繪。

6、春節的年畫及其含義

春節的年畫及其含義如下:

1、歲歲平安

傳統的「歲歲平安」年畫上都會有爆竹、花瓶。我國民間年節燃放爆竹,由來已久。傳說古時有一叫「年」的怪獸,每到臘月三十,就出來傷人。

有一次,「年」跑過一個村莊,恰遇兩牧童甩鞭子,「年」忽聽得半空中響起啪啪聲,嚇得扭頭就跑。從此,每到「年」出來的時候,人們就燃放鞭炮,已求安寧。「歲歲平安」即年年都和平安寧,生活幸福。

2、鍾馗接福

傳說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赴驪山檢閱軍事演習回長祥戚梁安後,身體狀況欠佳,發作瘧疾,有熱無寒。御醫和巫師費盡心機,全不見效。後來,李隆基夢到終南山的鍾馗捉走了一小鬼,瘧疾痊

愈。於是李隆基下令,將吳道子所畫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連同此圖由來因謹運果,廣頒天下,讓百姓都在歲暮除夕時貼在家門上,「以祛邪魅,益靜妖氛」。

自「鍾馗捉鬼」後,還衍生「鍾馗接福」、「鍾馗斬妖」、「鍾馗出行」、「鍾馗嫁妹」等其他多種「鍾馗系列圖畫」也一概作驅邪禳解用場。

3、喜報春光

圖案為喜鵲、梅花。喜鵲在古時候曾被叫做吉祥鳥,人們認為喜鵲具有感應預兆的神異功仔彎能,「易卦」上稱喜鵲為陽鳥,先物而動,先事而應,它那透著喜氣的身姿,清脆明亮的叫聲,隨處可見可聞。

「喜報春光」喜鵲唱梅枝圖,這里寓喜,梅花是冬令之花,在冬春相交之時開花包春,喻喜事臨門。

7、過春節貼的年畫,不同的圖案到底承載了什麼的祝福和寓意?

在過去的年代,我在農村生活的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貼年畫的,家裡有幾個屋,屋裡有幾面牆,哪個牆上都會貼年畫的,年畫的種類是多了去了,最主要的,也是我們大家最喜歡的,就是下面我要說的幾幅年畫!

這幅年年有餘的年畫,那時候是最受歡迎的,家家戶戶都帖這幅年畫,這個年畫的寓意是很明顯的,就是希望我們家家戶戶,有吃有喝,年年有餘的意思,用這個魚代表那個余,也是最貼切的,讓人一看也感到很親切的!

這個出門見喜的年畫,還有抬頭見喜的年畫,也是非常喜慶的年畫,過春節了,抬頭見喜,出門見喜,讓人們在春節的時候,到處都是喜,到處都是喜慶的氣氛,到處都是喜悅的心情,這樣的年畫,誰的心情還能不喜呀!

年年有餘了,抬頭見喜了,那還得有錢花呀,所以招財進寶的年畫就來了,帶著富貴長壽鎖的善財童子,帶著她的金元寶,帶著珠寶玉石,就給你送財送寶來了,你有了這些金元寶,這些珠寶玉石,那你還能缺錢花嗎?

這個祝你一帆風順的年畫,那就是祝福你,和你的家人們,在新的一年裡,身體 健康 ,生活快樂,闔家幸福,吉祥好運,萬事如意,順風,順水,順天時,順地利,順人和,順順利利!

這幅門神的年畫,我在農村的時候年年都是要貼在門上的,這兩員大將,鎮妖驅魔,保家護宅,貼在門上,就是兩員大將在給你們家把守大門的,一切妖魔鬼怪都得遠而避之,也就保證了一家人,一年平平安安的!

而這幅福壽祿的年畫,是福星,祿星,壽星,一副年畫包含了三個老神仙的祝福。所以,不同的年畫,代表著不同的意思,但都是積極向上的,都是嚮往著美好生活的,這些年畫,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他們給春節帶來了非常喜慶的氣氛,也帶來了美好的祝福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年畫是寓意吉祥,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據悉,年畫起源於漢朝,發展與唐宋,鼎盛於明清。

年畫的題材包羅萬象,堪稱一部民間的網路全書。有神仙、吉祥物、娃娃、美人、生活、傳說等。

神仙是早期年畫最常表現的內容,吉祥物包括獅子、老虎、鳳凰、搖錢樹、牡丹花等。

娃娃、美人也是常見的內容,表達早生貴子,夫妻和睦。

生活內容包括節氣時令、生息勞作。

傳說則是一些戲曲成分的元素比較大,增長知識,接受教育。

從種類上分,年畫可分為門神、吉慶、風情、戲出、雜畫、符像。

傳統的年畫藝人會根據房屋的實際情況,創作了各式各樣的畫,如大門的畫,屋門的畫,炕頭的畫,窗旁的畫,就連倉囤、飯櫥、圈門也都有專用的畫。

年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般都是一些有寓意的喜慶的內容為主,表現不同的生活期盼。

下面2以比較有名的高密撲灰年畫舉幾個例子。

三星高照

文財神

武財神

正財神

一般求財掛財神爺,財神爺也分幾個人,文財神武范蠡、財神關二爺、正財神趙公明。

魁星點狀元

五子獻壽

和合二仙

連年進寶

連年有餘

年畫由於圖案不同,所貼的地方不同,寓意也不一樣。

比如,馬上平安,是騎馬的將軍,這對門神一般貼在邊門上,而正門上是貼上鞭鐧門神或者神荼郁磊。

堂屋門上一般要貼上五子登科,而院中的」影壁則多貼天官賜福,廚房門上貼年年有魚,後門上要貼上鍾魁鎮宅。

學生門上貼上五子奪魁,庫房門上自然是要貼上武財神。

中國人對形象的東西特別敏感,對帶有畫面感的東西有著特殊感情和基因,從最原始的時髦飲血茹毛飲血到鑽木取火,再到男耕女織的小農譽野 社會 ,無論在生產作業、飲食醫葯塵判、還是耕種狩獵、墾山捕漁,信息的傳遞、交流、融匯、共享;精神世界的表達幾乎都是依靠圖案。

我們最早的文字,刻在殼上的甲骨文,每一個漢子的起源,這種符號意義的表達,最開始幾乎就是在畫,來用筆畫描繪。

伏羲在河南上蔡是畫出八卦圖,古代人民用朱筆畫押表示確認,都是這樣那樣圖像符號的應用,並且遠比漢字流傳更廣、理解更容易、使用更方便,是適用各階層人民的表達方式。所以古老且智慧的中華民族更喜歡圖案,對圖案有著更加特殊的感情,對圖案帶有更多精神世界的表達。

所以,我們的年畫比春聯起源更早,承載著比文字更飽慶兄喊滿的 情感 和寄託。

而至於這種寄託的意義更難精確形容,戰爭年代的圖案可能表達的是祈求和平;和平年代的圖案可能是感謝時代。農民家庭圖案是希望五穀豐登,做生意的希望財源滾滾,根據時間、地域、人群的不同不一而足。

年畫的來歷最早是起源於門神,是唐太宗李世民天天做噩夢,後來命大將秦瓊和尉遲敬德站在門的兩邊,就不做噩夢了,後來變成貼兩個人的畫像!貼英雄人物的就是為了驅趕噩運,貼福字什麼的表示迎春納福,貼送財童子童女的寓意招財進寶,等等!!!

過春節貼不同的年畫當然有不同的含義,貼春聯是盼望著來年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有個好的兆頭,春節大門上貼上門神,寓意著有神仙在此,提醒看好門戶,當心賊人和抵擋一切妖魔鬼怪之類,貼福字是福到我家的意思,都是人們對生活的一些美好願望!

家人身體 健康 ,發財,平安,

春節貼年畫的圖案祝福我們新的一年新氣象,寓意了我們中國人的強大。

8、繪年畫過大年兒童畫,什麼是年畫?怎麼畫~

提起繪年畫過大年兒童畫,大家都知道,有人問年畫,另外,還有人想問年畫怎麼畫(有圖片要用圖片),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怎麼畫年畫簡筆畫?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什麼是年畫?怎麼畫~,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繪年畫過大年兒童畫

怎麼畫年畫簡筆畫?

年畫(newyearpaintings)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一種繪鍵散攔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年畫多用木板水印製作。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稿胡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後的產品叫「秋版」

大抵經過畫稿、構線、木刻、製版、印刷、人工彩繪、裝裱等幾道工序。

繪年畫過大年兒童畫:年畫

年畫大致有人工繪制、木英水印套色、半印半畫、石英膠印等。一般說來,套色木版年畫有四道工序:

1、畫師起稿,將定稿用白描法畫在毛邊或薄綿紙上;

2、刻工將畫稿的反面,用粉糊粘在刨平的木版上,刻出墨線版,先印出幾幅墨線畫樣;

3、在畫樣上點出顏色,刻工再按點出的不同顏色,分別刻制出幾種顏色的套印版(一般不超過5塊);

4、將墨線和套色版准備齊全後,將白紙數百張固定在刷印圖案的位置上,再將畫版仰放在紙的左邊,將紙覆在塗勻顏料的畫版上,再用棕刷平刷畫版上的紙。如此刷完,再換另一顏色版,依樣刷印,直到全部畫版刷完。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漢族藝術之一,亦是常見的工藝品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中國漢族一種繪畫體裁,也是中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以上就是與什麼是年畫?怎麼畫~相關內容,是關於年畫的分享掘穗。看完繪年畫過大年兒童畫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9、過年為什麼要畫年畫?

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每逢春節,人們都喜歡買些鮮艷悅目的年畫,貼在門上或室內,增添新春佳節的祥和氣氛。春節貼年畫,在我國由來已久。年畫,古稱「門神畫」,其最早的名稱叫「門畫」。據《風俗通義》記述,在先秦兩漢年節宗教信仰有祀門之習俗,故神荼、郁壘成為我國最早的司門之神。晉代宗懍《荊楚歲時記》道:「正月一日,給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之門神。」

東漢蔡倫發明了紙,唐以前多為手繪門神。門神的角色亦不是傳說的形象,而出現了真實的人物。人們對門神的普遍說法是:門神中的白臉將軍為齊州歷城籍(今山東濟南市)秦叔寶,黑臉將軍為朔州善陽籍(今山西朔縣)胡敬德。《李世民列傳答碼》記載:唐太宗時,李世民因噩夢致病,每逢深夜就聽見鬼叫,嚇得心中不寧,寢食不安。有位大臣進言:「派散讓大將守門,必能驅鬼。」大將秦叔寶、尉遲敬德自告奮勇全副披掛,一人持劍,一人持鞭,站立宮門兩邊,徹夜守護,太宗的病果然痊癒了。太宗大喜,但想將軍守門不是長久之策,隨命畫工把兩位將軍的威武形象繪在宮門上,後人仿效畫於紙上或木板刻印而盛行於世。由於秦、尉遲二人皆為將軍,故唐時的門神多以威武將軍出現,加之民間畫工在唐史演義的基礎上,對他們二人形象進行藝術加工,所以逐漸演變其為年畫「門神」。

隋代後期,隨著木刻書籍的產生,木版年畫亦應運而生了。從繪畫上講,梁朝劉琰的《少年行樂圖》可稱之為年畫之先聲。到了唐五代,畫目繁多,有韓滉的《豐稔圖》、周昉的《游春仕女圖》、《撲蝶圖》、李嵩的《觀燈圖》、易慶之的《元宵圖》、徐熙的《牡丹圖清掘哪》、蘇漢臣的《嬰兒對浴圖》等。尤其是《嬰兒對浴圖》,畫上畫的嬰兒赤身系紅兜肚,戲舞花側,著色鮮明,栩栩如生。這證明,唐代的年畫在構圖和用色上,均達到了相當水平。

到宋代,木刻取代了畫像。我國最早的雕版年畫,見於南宋時期印的木版年畫,畫面有趙飛燕、王昭君、班姬、綠珠等美女圖,關張趙馬黃五虎圖。元代年畫中有壽星圖、八仙圖、松鶴延年等,而且有出售交易市場。明代,由於朱元璋的提倡,這種習俗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清代,由於戲曲雜劇、綉像小說及使用插圖等木刻畫的興起,並在繪制技術和雕刻技術上都有很大的發展,使木刻年畫進入了顛峰時期。特別是清雍正、乾隆年間,年畫更為繁盛,產地遍及全國,並涌現出一大批專門從事木刻年畫的專業畫工和雕刻家。

辛亥革命前後,年畫不僅沒得到應有的發展,反而遭受冷遇,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戰亂的影響。此期間以上海的老月份牌為代表的石印年畫走俏大江南北,形成了一道獨特的「老月份牌」風,一大批月份牌名家脫穎而出,如謝之光、周慕橋、金梅生、杭樨英、胡伯翔、徐泳青、鄭曼陀、葉淺予等。

抗戰時期,解放區出了不少年畫佳作,主要以抗日和勞苦大眾為題材,如參軍圖、新年勞軍、兄妹開荒等。新中國成立以後,年畫藝術發展迅速。無論是造型布局,還是寄情寓意,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創作了不少宣傳新道德、新思想、新生活的優秀作品。

一千多年來,民間藝人積年累代,父傳子承,在極為簡陋的條件下,創作了一批又一批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獨特韻味的木版年畫,並逐步形成了江蘇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淮坊楊家埠、陝西鳳翔、河南開封朱仙鎮、湖南邵陽灘頭、四川綿竹、廣東佛山、福建漳州、山西臨汾、河北武強、雲南大理等等名滿天下的木版年畫。這些地區年畫在清雍正、乾隆年間具有相當規模,其作品大多以簡練的線條、鮮艷的色彩,並融入改革開放新題材,注重情節、情趣和造型的表現,人物生動可愛,富有活力,使作品別有新意,頗具觀賞和收藏價值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