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家庭主題活動有哪些
1、春節的活動有哪些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2、春節有哪些不需要花太多錢又能很有意思的全家娛樂活動?
春節將至,可能許多人都已經開始按捺不住激動的內心了。春節是一個歡樂的節日,在這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可以做許多事情,比如聊聊天、喝喝茶,說說自己一年來的工作以及生活上面的事情。但是除了聊天喝茶之外,還有一些其它的事情可以做,這些活動既不需要花很多的錢還非常有趣。
01、一家人一起去KTV唱歌
一家人能夠聚在一起本就十分開心了,但是為了讓這個氛圍更上「一層樓」,大家可以一起去KTV唱個歌。有的人可能說自己不會唱歌,但是其實這不重要,因為活動並不是為了一展誰的歌喉,而是為了讓我們都參與到這個活動當中,增添彼此的感情。
去K歌可以說是我家每年的必備節目了。每年春節期間家裡人都會一起去KTV定個包廂,然後開開心心唱個歌,即使有的人不會唱,我們也會要求他去附和或者哼唱。雖然有時會引發大家的鬨笑,但這個時候的笑單純是因為覺得好玩,不包含任何的其它意思。
02、一家人聚在一起打打牌、打打麻將
俗話說,「大賭傷身,小賭怡情」,過年當天的晚上,我們一家人會聚在一起打打麻將或者撲克。這個時候的輸贏都不重要,因為沒有人會在意那點錢,畢竟都是自家人。如果誰贏錢了,贏的錢也都會給家裡的晚輩(小孩子們),並不會自己留在自己手裡。
每次打麻將,自己都是輸得最慘的那個,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真的很少打麻將,不會去算牌(我爸會記牌然後算該打什麼,每次都是贏得最多的那個),另一方面也是覺得輸贏無所謂,一家人開心就好。
03、大家可以去打打羽毛球、踢踢毽子等
打羽毛球、踢毽子以及扔沙包和斗雞(每個地方叫法不一樣,別的地方還稱之為頂膝蓋、打拐等)都是屬於童年記憶。春節期間,我們一家人在休閑的時候就會打打羽毛球、踢踢毽子,活動活動自己的筋骨,同時也是用來打發時間。
玩這些休閑活動基本都是下午2、3點的樣子,因為那個時間段天氣比較暖和,運動起來會覺得更加舒服。如果太過寒冷,可能大家都不願意伸出自己的手。去年斗雞的時候,我和嫂子以及妻子三個人都沒有斗過我哥一個,這也讓我意識到有時候胖也是有優勢的,哈哈。
其實,過年一家人在一起參加活動,即使活動很簡單甚至普通也都會開心,因為你的內心是溫暖、歡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