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春節過後容易患什麼病

春節過後容易患什麼病

發布時間: 2023-04-07 10:44:59

1、我為什麼一到過年就生病啊?連續4年了都

1、傳染病高發

公共交通工具是流感、普通感冒或其他病毒的主要傳播途皮巧嫌徑。而一旦溫度下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患流感和普通感冒病毒的概率就會增高。這兩個條件的交集就是:春運。

2、飲食問題

諾大一個中國,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在路上的時間動不動就是二十小時起。很多人出發前都會准備旅途中的食物,但由於存放時間長,車內的溫度較高,空氣不流通,自備的食物很容易變質。若吃了這些變質的食物,往往會導致食物中毒。

3、水土不服

很多人長期在外地工作生活,在春節期間回到老家反而有些不適應了,導致了一些小病寬兆小災。比如長期在燃手北方生活的朋友,習慣了暖氣的存在,在冬天回到南方,還是有一進屋就脫外套的習慣,這樣就容易患上感冒或者其他更嚴重的疾病。

2、春節期間哪些疾病是高發病症?

很多人認為過年期間醫院並不會有太多的患者,但是如果您有興趣可以在初一、初二、初三到醫院的急診科去看一看,那裡可以說是門庭若市,大多數的患者往往都是內科患者,以消化道的疾病、神經內科疾病、內分泌科疾病以及痛風發作最為常見!

消化道以急性胰腺炎和胃炎為主

在春節的時候,尤其是除夕之夜,很多人比較興奮,會吃很多的東西,會喝很多的酒,所以消化道的問題是比較高發的。平時肝臟功能就不是特別好的患者,也會由於春節期間吃到一些比較油膩或者是蛋白質含量過高的食物誘發肝性腦病,這個情況一點都不少見。另外有一些人在除夕之夜過於興奮,喝了太多的酒,導致急性的胃炎、急性反流性食管炎、導致脫水的也非常多。

預防:這是很簡單,就是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雖然大家團聚非常的高興,但越是這種時候更要控制,盡量不要喝太多的酒,而且已經有一些慢性疾病的朋友就一定要嚴格的控制自己的飲食,

神經內科和腦外科以腦出血為主

情緒過度的波動或者是除夕時熬夜,都會對已經有高血壓的患者造成血壓的波動。尤其是在東北,本身就是腦部疾病的高發季節,如果再加上情緒激動等因素,非常容易導致腦出血、腦梗死!

預防:控制情緒、少喝酒或者不喝酒、不熬夜,好好休息!

風濕科以及內分泌科痛風是高發病

春節期間痛風的發作也與熬夜、飲酒以及飲食的不控制有關。有的時候碰到患者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能比較控制自己的,但是在春節期間一高興就喝了點酒,有的時候吃一點高嘌呤的食材,覺得並不會有大的問題,結果第2天痛風發作了。

3、有哪些疾病堪稱節日病?應該如何預防?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春節是注意事項,因為很多人在春節不注意飲食很好吃,所以人體免疫機能下降,如果腹部沒有患者發生,生痔瘡的話預防正月學會的節日病吧。頸椎病。打掃衛生,拿到壓歲錢,長時間低頭行禮。據專家介紹,春節前後兄老很多市民容易患頸椎疾病。因為節分大掃除後容易出現腰痛,所以原本患有腰椎病的患者中,容易一口氣把家裡打掃干凈,彎腰長時間工作的話,也有人會引起腰椎病。

另外,春節假期大家喜歡看電視、打麻將、打撲克、上網此世,這兩年又流行搶壓歲錢。這些行為會使頸椎周圍的肌肉群長時間下降,在不知不覺中損傷頸椎。頸椎突出的患者很容易復發。也有人訴說頭暈、頭痛、耳鳴、呼吸困難、脖子和肩膀疼痛等症狀。

處方:不好長時間低頭,例如:搶錢、打麻將、打撲克、看電視等,應該工作30分鍾左右,做伸展運動;注意脖子腰椎的溫暖,做家務時,不好彎腰,盡量少彎腰搬運重物;做一些健康的運動,比如提杠子、放風箏、游泳等,這些對頸椎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痔瘡。烤山、雞蛋等高卡路里的油炸食品吃多了。

據專家說,春節小長假中患痔瘡的人要注意飲食,以免痔瘡復發。春節聚餐多,抽煙喝酒,大魚大肉,瓜果餐少;另外,春節的傳統食品中,燒山、雞蛋散等高熱量油炸類食品也很多。症狀是外痔核疼痛,內痔核出血,混合痔瘡核並發疼痛和出血。內痔發展ii度及以上經常接觸的腫瘤很顯眼。健康飲食,少喝酒吸煙,多吃肉類和油炸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站在一起要採取健康、積極的方式,如登山、自行車等;養羨扒升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勞動與能源的組合,合理運轉;均衡飲食應特別豐富、控制飯量,如暴食或貪食、海鮮、內臟、啤酒、肉湯等;多喝水,每天2000-300ml,可以增加尿酸的排泄,多喝水的同時可以喝一些鹼性的飲料,增加尿酸的排出。上消化道出血。酒會上喝酒喝多了。據專家介紹,節日期間很多市民因飲酒過量而引起急性胃粘膜損傷,引起消化道出血。

4、為什麼會得節後綜合症呢?

提不起精神,一上班就開始emo(網路用語,一般表示有負面情緒,可以理解為頹廢、抑鬱、沮喪)。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昨天,春節假期結束後正式上班的第一天,記者注意到,「不想上班」這個關鍵詞甚至沖上了微博熱搜。

春節期間您熬夜了嗎?您暴飲暴食了嗎?重返崗位後您是否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惡心、眩暈、腸道反應、感到焦慮、空虛或容易發怒?小心,這些可能都是「節後綜合征」的症狀。

對此,專家提醒,應及時進行心理調節,減少「節後綜合征」帶衫卜來的不適。

節後綜合征是什麼病症

「節後綜合征」並不是一種疾病,只是一種對心理生理不適狀態的戲稱,指的是人們由假期的放鬆狀態突然進入工作的緊張狀態時,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進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春節假期中,很多人會參加各種聚餐,難免暴飲暴食。不再朝九晚五,有些人還會熬夜刷劇、玩游戲,一覺睡到大中午成為常態。

開工之後,就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腸胃,期間很可能出現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強制早睡早起,因此晚上失眠、早上睡不醒、白天精神不振等現象並不奇怪。可以說,「節後綜合征」主要是指情緒問題。

它主要表現為持續存在焦慮、煩惱、恐懼、沮喪等負面情緒,嚴重的還伴有失眠、食慾差、疲乏、血壓升高、注意力集中困難等生理症狀。

春季恰是情緒問題的多發季節,春節後的節後綜合征也較為多見。雖說它會帶來明顯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功能紊亂現象,但節後綜合征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亞健康狀態。在症狀發作時,只要及時調整心態、規范作息就能恢復。

節後綜合征的典型症狀

睡眠紊亂,精神不振

睡眠紊亂是指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突然改變,打亂了睡眠和覺醒的生物節律導致的睡眠障礙現象。在小長假期間,一旦縱情玩樂造成作息黑白顛倒,就會引起人體生物鍾紊亂,帶來夜間精神抖擻、白天精神不振等情況。

消化不良,腸胃不適

在春節期間,家裡通常儲備大量的美食,加上親友間經常性聚會,很多人就會陷入美食陷阱。在短時間內胡吃海喝、暴飲暴食容易造成積食,引發神經性厭食現象。此外,身體攝入過多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也易誘發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病症。

沉迷網路,眼睛不適

網路為人們提供了求知學習、休閑娛樂和了解世界的新渠道,但海量的信息容易誘使年輕鉛塌彎人對其產生依賴性。因此,部分年輕人會在放假期間,不分晝夜地報復性沉迷於網路,這就容易引發頭痛不適、眼睛發干、視物重影等症狀。

加倍戀鄉,抗拒上班

七天假期轉瞬即逝,很多人還對假期流連忘返。在強烈的現實反差之下,有些人會出現強烈的戀鄉情緒。同時,一連數日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到了上班的日子不能馬上調整生物鍾,就會對上班產生抗拒甚至恐懼心理。

4個小妙招幫你滿血復活

第一招:早做准備,鬆弛有度

小長假主要以放鬆為主,參加必要的社交和娛樂活動應有所節制。在長假結束前,建議預留1-2天時間,用以恢復精力和體能,並安排上班頭幾天該做的事項。有條件時,還可以列出備忘清單,以便休假和工作科學銜接、平穩過渡。

第二招:放鬆身心、規律作息

在開始上班後,要注意合理放鬆身心,比如適時午休、聆聽輕音樂等。同時,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戒掉熬夜的壞毛病,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盡快把生物鍾調整為健康狀態。此外,剛恢復工作時還要合理安排工作量,避免日程安排過滿一時難以適應。

第三招:清淡飲食、減糖減油

春節假期吃了太多高能量食物,加重了腸胃的消化負擔。節後,要注意及時調整飲食結構,避免繼續無節制地攝入過油、過甜的食物。具體操作方法,一是定時、定量進食;二是注意營養搭配,多食用一些新鮮蔬果。

第四招:自我調節、舒緩壓力

連續數天的身心鬆弛狀態,會慣性延長到回歸工作後,造成遲遲無法恢復正常工作狀態的現象。此時,參加一些舒緩的運動,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能夠增強肌肉與神經的相互作用,舒緩持續性的神經興奮與緊張感,助力集中槐悶注意力,積極投入工作。

5、什麼是春節病?需要做好哪些預防措施?

春節期間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這個時間段也是一部分疾病的高發期。稍不注意就會引起身體健康問題。過年這些病高發,怎麼做好預防措施?過年,健康需要預防什麼病?急性消化管疾病。春節期間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增加了腸胃負擔。過年期間聚會比較多,喝水對胃粘膜的刺激比較大。

生活節奏紊亂,睡眠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春節高脂肪高卡路里食品攝取量較多,辛辣生冷食品也較多,導致胃部受到刺激,引起急性腸胃炎。急性腸胃炎怎麼預防?吃飯不要太亂吃,盡量有規律地吃飯。吃蔬菜和水果吧。請不要吃油、鹽、生辣或冷的東西。

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立即去檢查和治療,食物清淡,減輕腸胃負擔。吃完飯後不要馬上躺下或坐著,要適當的活動,比如散步。過年這些病高發,怎麼做好預防措施?此外,春節易患的疾病有以下幾種。呼吸器疾病。春節是冬春交接期,天氣變化比較頻繁,流感橫行,抵抗力下降,感冒容易發燒。有些人發燒喉嚨發炎,引起支氣管病肺炎,嚴重甚至引起呼吸不全。

意外傷害。新年放鞭炮是一種習俗,如果不注意的話,孩子們很容易受到爆竹的炸傷燒傷,還會發生意外的傷害現象、吃飯時果仁、魚刺等異物會卡在喉嚨里,對身體造成傷害。心腦血管病春節天氣較冷,容易受血管刺激,引起中老年腦梗塞、心肌梗塞等疾病。春節期間,各家都比較忙,過度勞動容易引起血壓上升。由於家庭團聚,一些老年人的感情比較興奮,引起神經興奮。

晚上睡不著,沒有足夠的睡眠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迎接新年吃什麼比較好,經常大魚大肉,蔬菜量攝取過少,導致人體血液稠密度的增加,血管硬化的概率增加。預防疾病的方法?放鞭炮時在家人的陪同下,距離遠一點,不要讓最好的孩子自己放鞭炮。注意飲食習慣,飯後多吃蔬菜水果,促進腸胃消化,少吃比較油膩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睡眠時間,經常進行運轉運轉,外出時要注意保暖,防止流感病毒對身體的侵害。

6、春節過後,為什麼會得上「假期綜合症」?

在春節後的兩三天里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惡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老人難以適應突然恢復的清靜日子;孩子無法安心為即將開始的學習做准備。這就是「春節後綜合症」的典型表現。這種現象其實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一種正常心態,一般在節後一周左右可恢復。
外文名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syndrome多發群體春節後廣大人群常見病因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一種正常心態常見症狀上班恐懼症水土不服,心慌氣悶傳染性無傳染性西醫學名春節後綜合症是否納入醫保否
目錄
1 症狀表現
2 應對方法
3 健康提示
症狀表現
編輯 播報
【症狀一:水土不服】,即外出歸來後感到渾身不暢,以及腸胃不適等。
【症狀二:心慌氣悶】,通常是由於過多的把時間花在購物、逛商場上,再加上春節假日中百貨商店的「人口」激增,空氣流通不暢,導致心慌氣急、頭暈頭痛、胸悶心煩、惡心欲吐等。
【症狀三:上班恐懼症】,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在春節假日中,瘋狂地玩樂,要麼通宵麻將、要麼通宵電腦游戲、KTV,並且大量飲酒、吸煙等,容易造成收假後「剎不住車」,一方面身體憔悴不堪,睡眠不足;一方面精神恍惚,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產生對上班上學的恐懼、厭惡心理。
【症狀四:退潮憂鬱症】,在高度興奮、高度熱鬧的春節假日過後,又回歸到平靜的、日常的生活,因而感到孤單、抑鬱、無聊等症狀。
應對方法
編輯 播報
1.心理放鬆,輕松上班。七天長假之後,要將節日期間還沒有處理完的事情,用最簡捷的方式盡快了結,不要拖拖拉拉,再讓它們牽扯自己的精力。可寫一張便簽式的備忘錄,將未盡事宜和上班後頭幾天要辦的事情羅列其上,這樣可做到心裡踏實,一目瞭然。
2.深呼吸應對「上班恐懼」:上班族應盡快停止各種應酬,抓緊時間自我調節,規律睡眠、飲食,從生活內容到作息時間都做出相應的調整,靜心思考上班後應該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一旦出現緊張、憂慮、厭倦工作的不良心態,也不要著急,白天工作時可以喝點茶、咖啡提神,也可以每過幾個小時進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像好似隨著吐故納新,緊張也離開了身體;中午小憩一會兒,瞎灶晚上爭取早睡;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百優解、索里昂等葯物,改善情緒,消除對上班的恐懼。
3.按摩、散步、減壓對付睡眠紊亂和疲勞:長假玩樂過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鍾,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結果「睡眠紊亂」就會找上門,可以通過休息或給身體補充營養得到解除,要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長時間用腦,大量消耗能量導致大腦血液和氧供應不足,削弱了腦細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現為頭昏腦脹、失眠多夢等,緩解的方式是讓大腦放鬆休息,可輕輕按摩頭部、散步閑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聽聽音樂等;心理疲勞則由過節壓力感造成,應設法減輕心理壓力,嚴重者應趕快去看心理醫生。上班前要好好洗個澡,洗澡可消除體表代謝的排泄物,使毛細血管擴張,有效消除疲勞。
4.適當運動對付神經性厭食:過節往往出現一天不停嘴的現象,吃多了,就容易撐著,引起神經性厭食。對患有神經性厭食的人,可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盡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讓塞滿魚肉的腸胃也歇歇;也可由旁人給予及時的開導、解釋和鼓勵等心理誘導;最佳的方法是參加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如輕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胃口也會調整到正常狀態上來。
5.多交流對付遊玩恐怖症:在遊玩中發生環境變化,由於遊玩者處於陌生、特殊或刺激的處境、物體或在與人交流時,易產生異乎尋常的強烈恐懼或緊張不安,從而出現迴避反應的一種精神障礙。要學會多與他人交流,把性格內向、膽磨凳扮小、缺乏自信、依賴性強等不良心理暴露出來,尋找症結所在,然後得到他人的說服,逐漸對事物本質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6.想像放鬆對付旅途病:旅途病是指在旅行途中發生的急性暫短精神病性障礙,其臨床表現主要為意識障礙、片段狂想、幻覺或行為紊亂,回家後這些感覺可能重現。如果粗早採用一個想像放鬆法,會得到良好的矯正。即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坐在或躺在一個美麗的地方,開始感到放鬆,整個身體感到舒服,配上幾次深呼吸,感到精力已注入你的身體,人就會覺得神清氣爽,症狀會逐步消失。若使用精神科葯物,一般較小劑量即可有效。
健康提示
編輯 播報
1、睡眠:保持6-8個小時的睡眠/天,以飽滿的精神面對工作;
2、如假期攝入過多煎炸、上火的食品,可以適當喝點涼茶,但若假期吃了過多冷凍食品,可喝點姜湯(姜有溫中散寒之效),以調節胃腸的陰陽平衡;
3、盡快使心態恢復到節前,可寫一張便簽式的備忘錄,將未盡事宜和上班後頭幾天要辦的事情羅列其上,做到心裡踏實,一目瞭然;
4、運動:按摩、散步對付睡眠紊亂和疲勞,長假玩樂過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鍾,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結果造成「睡眠紊亂」

7、為什麼春節後會有「節後綜合征」?

「節後綜合征」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對心理生理不適狀態的戲稱,指的是人們由假期的放鬆狀態突然進入工作的緊張狀態時,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進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打敗它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積極心態,同時保持正常作息,做到飲食規律。

由於春節假期時間較長,大部分市民習慣了每日走訪親朋戚友、旅遊玩樂、大吃大喝、晚睡晚起等假期生活模式,休息的時間反而比平時上班時還少,作息時間和規律被打亂,擾亂了生物鍾,加之節日期間飲食無規律,不少人還煙酒無度,暴飲暴食,造成營養搭配不均,身體各器官超負荷運轉,引起功能紊亂。

在縱情享受長假再次面臨上班之時,很多人會出現對上班的恐懼,感嘆長假就這么結束了,唉聲嘆氣,甚至出現時間的錯亂感。而上班前幾天,容易身心失衡,感到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出現抑鬱、失落、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納拿緒;有不明原因的惡心、暈眩、腸胃不適、皮膚過敏、神經性厭食、神經衰弱等症狀。四招教你遠離「節後綜合征」針對相關症狀,張志明建議從以下幾點遠離「節後綜合征」,回歸正常的工作狀態。

一及時「收心」,調整生物鍾及時進入「收心」基搭狀態,避免高強度活動和飯局應酬。上班前一天應早睡,可通過按摩或者艾灸頭部百會穴,手掌上勞宮穴,足底湧泉穴讓大腦真正放鬆休息,並避免睡前看手機的習慣,切勿忘記調整好鬧鍾。二飲食清淡,多食果蔬飲食要清淡,讓暴飲暴食的脂肪堆積加速代謝,同時讓胃腸肝膽充分休息。可以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多吃水果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的攝入。三循序漸進,做好計劃收假後立刻投入緊張的工作,會增加焦慮感。張志明建議,大家節後的工作最好有計劃、有步驟,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增加工作量,給自己一個洞鋒搭緩沖調整的時間。工作期間可設置一定的休息時間,通過閉目養神、讀書閱報、多走動等方式調整身心。四適當運動,振奮精神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進行鍛煉,做做有氧運動,出出汗。比如瑜伽、太極、八段錦、站樁、跑步等等,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這樣可以振奮精神,盡快恢復狀態。「節後綜合征」其實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一種正常心態,症狀較輕的人一般在節後2-3天就可調整恢復。張志明提醒,如果症狀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

8、春節易發的病都有哪些

春節:如何保健

春節臨近,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春節期間,人們的生活習慣將發生很大的變化,過度的應酬和勞累也會使人感到十分疲憊,各種疾病也會趁虛而入。近段時期,不少宜昌市民來電咨詢春節保健知識。記者昨日向宜昌中心醫院、三峽大學仁和醫院、宜昌市三醫院各科專家進行了咨詢。

老人保健篇

春節易發疾病:心腦血管疾病

情緒穩定:不大喜,避勞累,起居如常,使「生物鍾」仍保持規律、平衡的穩定狀態。

娛樂有節制:時間不宜長,不參加競爭性強的活動,電視也要少看,切忌通宵達旦地泡在牌桌上。

適量進餐:不暴飲暴食。飲食葷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少吸煙,少喝酒。

准備應急葯:有病的老人常備一些應急葯。

中青年保健篇

春節易發疾病:酒精中毒、胃病

飲酒切勿過量:據科學分析,每天每公斤體重可代謝1克酒精,即一位60公斤體重成年人可代謝酒精60克,相當於白酒100克,超過此量,對肝臟有害。

娛樂要適度:通宵達旦地搓麻將、唱卡拉OK、看電視、高談闊論,不僅消耗營養,損傷腸胃,而且破壞生物鍾節律,削弱機體免疫防衛功能,罹患多種疾病。

飲食要衛生:准備過年的雞、鴨、魚、肉、蛋、水果、蔬菜都要選擇新鮮的。外出吃小吃時更要格外注意衛生。

出外旅遊注意保健:主要要注意飲食和環境衛生,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幼兒保健篇

春節易發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

少吃甜食多喝水:孩子喜歡吃肉吃甜食,但肉吃多了,飲料喝多了,都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也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因此,家長要讓孩子多飲水,多喝水分多的湯,葷素要搭配得當,多吃水果。多參加戶外活動:屋裡人多空氣不好,在風小太陽好的中午,盡量讓孩子走出屋子到公園或郊外來個「日光浴」。

飲食要當心:不要吃過多油炸肥膩食品和冷凍的飲料,否則就會引起麻煩。

參考資料:http://www.shiliao.com.cn/pg/533/

9、過年大吃大喝、不注意休息的話,會促使哪些疾病高發?

一、中風。春節期間,很多人因為攝入各種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睡眠不足而患上腦中風,尤其是一些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他們的血管比較脆弱,同時也容易發生腦中風。

二、高血壓。春節期間,有各種各樣的聚會,很多人會出去吃飯。但是餐廳里的一些菜基本上都是放很多調味品,裡面的油和鹽都比較高。這些重口味的飲食會讓血壓上升失控,尤其是一些血壓不穩定的人,他們極容易患上高血壓。

三、胃病。暴飲暴食造成的直接危害是胃腸道負擔加重和消化不良。此外,人胃粘膜的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應每2-3天修復一次。如果最後一餐沒有消化,下一餐填飽了肚子,胃總是處於飽的狀態,胃黏膜不容易修復。胃分泌大量胃液,會破壞胃粘膜和屏障,引起胃部炎症和消化不良。長此以往,還可能出現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四、傷肝。而油膩的食物,過多的食物也會在我們的肝臟中產生脂肪堆積,造成脂肪肝的風險。而且,由於過年期間需要舉杯暢飲,酒精主要通過我們的肝臟代謝,其代謝產物以及由其引起的肝細胞代謝紊亂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引發肝硬化、肝炎等一系列問題。

五、急性胰腺炎的發生與飲食密切相關。暴飲暴食、大量飲酒、大量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都可能導致胰酶在胰腺中釋放不當,從而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尤其是膽石症患者。暴飲暴食後,胰管會堵塞,導致消化酶清除不良。據統計,超過30%的急性胰腺炎與暴飲暴食有關。

六、神經衰弱。晚餐暴飲暴食,鼓鼓的腸胃會壓迫周圍器官,使興奮的「電波」擴散到大腦皮層的其他部位,誘發神經衰弱。

10、什麼是春節後綜合症?

春節後綜合症,指在春節後的兩三天里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惡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老人難以適應突然恢復的清靜日子;孩子無法安心為即將開始的學習做准備。這就是「春節後綜合症」的典型表現。這種現象其實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一種正常心態,一般在節後一周左右可恢復。

春節後綜合症
目錄
症狀表現


【症狀一:水土不服】,即外出歸來後感到渾身不暢,以及腸胃不適等。

【症狀二:心慌氣悶】,通常是由於過多的把時間花在購物、逛商場上,再加上春節假日中百貨商店的「人口」激增,空氣流通不暢,導致心慌氣急、頭暈頭痛、胸悶心煩、惡心欲吐等。

【症狀三:上班恐懼症】,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在春節假日中,瘋狂地玩樂,要麼通宵麻將、要麼通宵電腦游戲、KTV,並且大量飲酒、吸煙等,容易造成收假後「剎不住車」,一方面身體憔悴不堪,睡眠不足;一方面精神恍惚,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產生對上班上學的恐懼、厭惡心理。

【症狀四:退潮憂鬱症】,在高度興奮、高度熱鬧的春節假日過後,又回歸到平靜的、日常的生活,因而感到孤單、抑鬱、無聊等症狀。


如何應對

1.心理放鬆,輕松上班。七天長假之後,要將節日期間還沒有處理完的事情,用最簡捷的方式盡快了結,不要拖拖拉拉,再讓它們牽扯自己的精力。可寫一張便簽式的備忘錄,將未盡事宜和上班後頭幾天要辦的事情羅列其上,這樣可做到心裡踏實,一目瞭然。

2.深呼吸應對「上班恐懼」:上班族應盡快停止各種應酬,抓緊時間自我調節,規律睡眠、飲食,從生活內容到作息時間都做出相應的調整,靜心思考上班後應該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一旦出現緊張、憂慮、厭倦工作的不良心態,也不要著急,白天工作時可以喝點茶、咖啡提神,也可以每過幾個小時進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像好似隨著吐故納新,緊張也離開了身體;中午小憩一會兒,晚上爭取早睡;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百優解、索里昂等葯物,改善情緒,消除對上班的恐懼。

3.按摩、散步、減壓對付睡眠紊亂和疲勞:長假玩樂過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鍾,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結果「睡眠紊亂」就會找上門,可以通過休息或給身體補充營養得到解除,要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長時間用腦,大量消耗能量導致大腦血液和氧供應不足,削弱了腦細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現為頭昏腦頭昏腦脹、失眠多夢等,緩解的方式是讓大腦放鬆休息,可輕輕按摩頭部、散步閑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聽聽音樂等;心理疲勞則由過節壓力感造成,應設法減輕心理壓力,嚴重者應趕快去看心理醫生。上班前要好好洗個澡,洗澡可消除體表代謝的排泄物,使毛細血管擴張,有效消除疲勞。


4.適當運動對付神經性厭食:過節往往出現一天不停嘴的現象,吃多了,就容易撐著,引起神經性厭食。對患有神經性厭食的人,可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盡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讓塞滿魚肉的腸胃也歇歇;也可由旁人給予及時的開導、解釋和鼓勵等心理誘導;最佳的方法是參加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如輕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胃口也會調整到正常狀態上來。
5.多交流對付遊玩恐怖症:在遊玩中發生環境變化,由於遊玩者處於陌生、特殊或刺激的處境、物體或在與人交流時,易產生異乎尋常的強烈恐懼或緊張不安,從而出現迴避反應的一種精神障礙。要學會多與他人交流,把性格內向、膽小、缺乏自信、依賴性強等不良心理暴露出來,尋找症結所在,然後得到他人的說服,逐漸對事物本質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6.想像放鬆對付旅途病:旅途病是指在旅行途中發生的急性暫短精神病性障礙,其臨床表現主要為意識障礙、片段狂想、幻覺或行為紊亂,回家後這些感覺可能重現。如果採用一個想像放鬆法,會得到良好的矯正。即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坐在或躺在一個美麗的地方,開始感到放鬆,整個身體感到舒服,配上幾次深呼吸,感到精力已注入你的身體,人就會覺得神清氣爽,症狀會逐步消失。若使用精神科葯物,一般較小劑量即可有效。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