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的時候爺爺在干什麼
1、爺爺奶奶小時候怎麼過年
那時過年雖然貧窮但很有民俗味,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做糖瓜、吃糖瓜上供灶王爺,二十四打掃家、拆拆洗洗衣物等,二十五、六蒸年糕、買一些簡單的年貨、水果糖、葵花籽、花生、紅棗等。二十七、八買魚、買肉數量很少的,還要蒸各種各樣的饅頭,那是過年小孩子們穿新衣、有的舊衣服洗洗就是了。過年是也很緊張的三十晚前、要粘貼好年華、窗花、春聯,有的還要在院里磊上旺火,(代表一年到頭新旺發達)三十這天大人們最忙午飯後就叮叮當當剁陷包餃子了,孩子們最高興、整夜圍在旺火旁嬉鬧追打、放炮一夜不睡覺,這也許就叫守夜吧。初一早上孩子們第一件事就是給長輩拜年。長輩們拿出早已備好的壓歲錢(2角、3角、有錢人給5角)交給下一代,然後隨大人串門奔走給親戚朋友拜年。
2、春節可以干什麼?
(1)除塵
除塵是中國民間春節傳統習俗之一,起源於古代中國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這種儀式後來演變成了年底的大掃除,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的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也有除舊迎新的一種說法。
(2)貼春聯
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此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的新年願望,這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氣氛。
(3)年夜飯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也叫團圓飯,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出中國人民一家人互敬互愛的優良美德,這種傳統的習俗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讓一家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特別是年紀大的長輩,老人家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就會對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感到沒有白費。
(4)守歲
中國人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是從吃年夜飯的時候就開始,年夜飯會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5)壓歲錢
壓歲錢一般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些人家是在吃完年夜飯後發壓歲錢,等大家都吃完飯後,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進步,能夠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孩子睡著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給他們製造一個驚喜,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而有的人家是在第二天早上,也就是大年初一地時候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也就是紅包,這個習俗可以說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