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廟會有哪些事
1、北京春節逛廟會有哪些
2018年春節北京會有很多廟會,你都知道這些廟會有哪些特色么?
地壇廟會
地點:地壇公園
時間:2018年2月16日(農歷正月初一)至2月20日(農歷正月初五,歷時5天。
票價:10元
地壇廟會以「賀新春、慶佳節、眾民樂」為主旨,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將百戲名曲、民間花會、天橋絕活、祭地禮儀、茶藝書畫等不同文化系列匯於一場,將民族、民俗、傳統、現代、鄉村、城市諸種文化形式復合為一體,把各地美食名吃、雜藝百貨集於一會,兼顧男女老少、志情雅俗不同欣賞品位和文化需求,注重鬧與靜、里與外、觀賞與參與等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活動形式和內容調配,為中外廣大遊客營造了一個「歡樂、喜慶、祥和」並具有濃郁民族、民俗、民間特色和風味的節日娛樂場所,尤其體現了老北京民俗風情,也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精神、展現民族優良傳統的重要角色。
龍潭春節文化廟會
地點:東城區龍潭湖路8號龍潭公園
時間:預計2月16日至2月21日(大年初一至初六)
票價:10元
北京春節龍潭廟會自1984年開始舉辦以來,已為北京市春節期間一項傳統性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在國內有廣泛的影響,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盛會、交流的平台、人民的節日,進一步展示北京發展活力,彰顯現代化都市文化休閑區的獨特魅力。
北京陶然亭廠甸廟會
地點:西城區太平街19號陶然亭公園
時間:預計2月16日至2月21日(大年初一至初六)
票價:10元
廠甸廟會以其悠久的歷史、宏大的規模、開放性的形式,尤其是鮮明的京味文化特色在京城獨樹一幟,現已成為展示京味民間文化和宣南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它是各地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精品薈萃的大舞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社會意義,深受廣大京城百姓的喜愛,並吸引了眾多民族民間傳統項目和優秀傳統民間藝術家的積極參與,由此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日漸增大。
廠甸廟會一向以書籍古玩、字畫文具獨秀於林,自古便以"文市"著稱。同時特色小吃、傳統工藝、日用百貨和兒童玩具也頗具盛名,其特有的娛樂氣氛也很吸引人,高蹺、太平鼓、小車會、五虎棍……各種花會競相表演,更是北京天橋的老藝人為你表演絕活。以大糖葫蘆為代表的風味小吃更是不可錯過。
北京蓮花池廟會
地點:北京蓮花池公園
預計2月16日至2月21日(大年初一至初六)
票價:10元
蓮花池廟會是集商貿、旅遊、信仰、娛樂、民間文化藝術於一體盛大的傳統民俗活動。廟會蓮花池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為依託,進一步確立蓮花池民俗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展示民間手工藝品、民間絕活、民間收藏、民間花會等一系列民俗文化,通過品小吃、觀市井、看絕活、賽花會等活動,再現老北京市井風俗風貌。
北京大觀園紅樓廟會
地點:西城區南菜園街12號大觀園
時間:預計2月16日至2月21日(大年初一至初六)
票價:40元(學生證、老年證半價)
大觀園在每年農歷春節初一至初六舉辦「紅樓廟會」。廟會內容包括:文藝演出、民間花會、風味小吃、民俗活動等。其中「元妃省親」古裝巡遊是大觀園文化廟會的傳統項目和獨有的特色。充分展示紅樓文化之風采,高雅的紅樓文化特色、鮮明的民俗民間特色、濃濃京味特色構成了紅樓廟會的三大特色。
紅螺寺廟會
地點:懷柔紅螺寺
時間:預計2月16日至2月21日(大年初一至初六)
票價:54元全部游覽項目(不包含滑道、撞鍾、打金錢眼等自費項目)
紅螺寺廟會」以突出展示中國傳統「福」文化為特點,緊緊圍繞「紅螺勝境福滿天綠海慈雲春滿園」這一主題。
廟會期間,遊客可以參與「敬香禮佛祈福納祥」、 「撞鍾福音辭舊迎新」、「吉祥寶鼎賜福納祥」、「請福回家」、「五福臨門迎好運」等「五福賀歲」活動;欣賞傳統的中幡、舞獅、威風鑼鼓、抖空竹、小雜技表演和民樂演奏;還可參與賞宮燈猜燈謎、撞鍾、打金錢眼、賞歲寒三友等傳統活動;品嘗茶湯、烤玉米、烤紅薯、灌腸、糖炒板栗等地方特色小吃。
北京朝陽風情節
地點:朝陽公園
時間:預計2月16日至2月21日(大年初一至初六)
票價:5元
在朝陽過年就過的特別洋范兒,朝陽公園繼續舉辦朝陽國際風情節,可欣賞到百餘位國外藝術家的精彩表演,與街頭藝人零距離互動。小吃和小玩意也是一大亮點哦。
通州運河文化廟會
地點:通州運河公園
時間:預計2月16日至2月21日(大年初一至初六)
票價:10元
2018通州運河文化廟會以「運河古韻香京翼新騰飛」為主題,深度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全新戰略理念,提升運河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全面展示新城發展特色,竭力營造歡樂、祥和、喜慶、文明的節日氛圍,建設活力、生態、智慧、人文、幸福之城,打造「通州新城,運河文化」的新型廟會。
八大處公園新春祈福廟會
地點:八大處公園
時間: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票價:10元
北京八大處新春祈福廟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在「消失」百年之後,2015年在八大處公園再次與百姓見面。從正月初一到十五,遊客可在廟會上觀看、體驗新年祈福大法會、靈光普照福門開、花會表演、敲福鼓、走福門等十七項主題系列活動,感受老北京廟會文化。具有濃厚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石景山游樂園洋廟會
地址:石景山游樂園
時間:預計2月16日至2月21日(大年初一至初六)
票價:10元
石景山游樂園舉辦的「洋廟會」不單純是「聽洋曲兒,唱洋戲,賣洋貨」的「西洋景兒」。它更像是一個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參與性為一體的歐美既經典又時尚的文化活動的「大觀園」。「北京洋廟會」以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慶廟市活動為主要形式,把中外不同地域,尤其是歐美地區參與互動性強的文藝演出;別開生面的人文景觀;以及以燒烤煎炸為主的便捷式洋餐美食融入廟會活動之中,形成了一種洋為中用,中西合璧,中國老百姓和外國朋友均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活動。
北京還有很多別的廟會,只不過這十個算是北京知名度最高也是人氣最旺的廟會了,想逛廟會的朋友還是提前關注官網比較好,這里介紹都是大概情況。
2、新年廟會有哪些風俗
您好。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中國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一般在農歷新年、元宵節、二月二龍抬頭等節日舉行。也是中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內及其附近。廟會流行於全國廣大地區。
廟會是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除一般年俗外,廟會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各地每逢春節都會有一系列的廟會活動,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初二至十六)、「東岳廟」(初一至十五)、「白雲觀」(初一至十九)、「萬歲山春節大廟會」(農歷初一至十六)都是國內有名的廟會,最富有過年的特色。
廟會也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民俗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被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廟會就是這種生活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的產生、存在和演變都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廟會上,有不少民俗活動,諸如:摸石猴、窩風橋打金錢眼等。在白雲觀廟門內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認為摸一下石猴可以去病消災、延年益壽,於是競相觸摸;窩風橋下的橋洞里吊著一枚大銅錢,銅錢孔中有一隻小銅鍾,上書「鍾響兆福」四字,你若是能用手中的硬幣投中銅鍾,就能心想事成,這兩項是廟會上最熱鬧的活動。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3、古人在春節為何喜歡去逛廟會,廟會都有哪些活動呢?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樂開了花,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家每戶過年都有自己的特色。那麼在古代,他們都是如何慶祝的呢?最讓人激動的活動就是逛廟會了。
對於古人來說,逛廟會是一件值得開心和慶祝的事情,他們在春節這一天有祭祀的活動,也就是廟會的由來,古人覺得在這樣的節日祭拜各種神明會在新的一年得到庇護,由此,不僅有各種食物的售賣,還有各種宗教活動,期間為了避免人們感到無聊,還有很多歌舞。而到了唐朝的時候,廟會的性質發生了更大的改變,大量外商來到我國,在舉辦廟會活動的時候售賣各種商品,讓人目不暇接,由此,這也是廟會備受古人歡迎的原因。
廟會活動也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社火,也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臉譜戲,表演的人帶上假面,通過和周圍人的互動或交流改頭換面,這樣的戲法在當時非常受歡迎,而在表演的時候,一同的人為了烘托氣氛還會打鼓,這樣的活動十分紅火。
其次還有廟戲,這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也是十分受歡迎的,在唐朝的時候,長安慈恩寺就是非常有名的一個戲場,為了在重大節日出演,還會找專門的人演出。當然了,演戲並不是隨便唱幾句,包含了雜耍以及歌舞等活動。除此之外,廟會還有大量的商品交易,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能找到,而河鯤或頭羹一類的素食就非常受歡迎。在當街也能看到一些占卜的活動,希望能夠讓自己在新的一年過得更好等。
以上就是小編的個人見解,那麼你對廟會是如何理解的?還知道廟會的哪些活動?可以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或看法,大家共同探討~
4、春節廟會上有什麼有什麼還有什麼?
春節廟會上,有各式各樣的紙魚、風車,有精彩紛呈的舞龍舞獅表演,還有應有盡有的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