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喝什麼補血
1、女性春節可以多吃紅棗、葡萄、桑葚,原因:益氣血、調脾胃
<
終於盼來過年,春節很多人喜歡買保健品來走親訪友或孝敬父母,上檔次又受歡迎。市面上的保健品琳琅滿目,不可亂買。要根據體質來選擇合適的補品,也要熟悉各類補品的效果。
1、補氣補品
人參和黃芪屬於常見的補氣補品。氣虛的人稍微運動就氣喘吁吁、說話聲音低、易出汗和感冒。可選擇人參或西洋參、太子參等來泡水喝,也可煮成粥。黃芪也具有很好的補氣功效,物美價廉。
2、補血補品
血虛的表現是氣血不足,可選擇補血補品如紅棗阿膠或花生。阿膠能補血,可達到美容養顏功效,適合臉色發黃、發白、嘴唇顏色暗淡和月經量少的人。另外阿膠也能補肺,適合咳嗽者。
3、補陽補品
陽虛體質的人身體怕冷、手腳冰涼、背部和關節以及胃部發涼,可送鹿茸或肉桂等。把鹿茸放在白酒中浸泡5天,每天喝一次,可達到祛寒保暖和扶陽氣功效,燉雞鴨的時候也可以放入鹿茸。但是對於感冒發燒、體質易上火的兒童或孕婦不能用鹿茸。肉桂可達到溫補陽氣的效果,可以把肉桂和小米熬成稀粥喝,輔助治療痛經。
3、春節吃什麼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下面是我整理的春節吃什麼,歡迎閱覽!
春節吃什麼1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進行賀年活動,飲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年夜飯
除夕晚上,中國人會全家團員一起吃年夜飯,又稱圍爐,起源於古人皆圍著爐子吃飯。圍爐時不分長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員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齊了才可動手,也要為未能回家吃團員飯的家人擺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員,在人際關系流離的現代社會中,象徵團員的年夜飯尤為重要。年夜飯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樣菜都要吃一口。有幾道菜餚,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飯中是不可少的,如:[長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從頭吃到尾,年首才能長長久久;[菜頭]表示好彩頭;[全雞]象徵全家福([雞]與[家]諧音);吃[蚶]與[胖]諧音,取其發福之意;吃魚丸、蝦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狀元、會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魚不能吃,表示[年年有餘]之意。
傳統美食餃子
正月初一吃傳統美食餃子,在我國北方,幾乎家家如此。這一頓傳統美食餃子與一年中的其他傳統美食餃子不一樣。這頓傳統美食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吃傳統美食餃子就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個風俗開始於明朝初年,原來「交子」的諧音便演變為「傳統美食餃子」。初一破曉,北方人家家戶戶吃傳統美食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仁、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傳統美食餃子里。吃到硬幣的人,象徵新年發財;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徵健康長壽等。
年糕
全國各地幾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准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餘糧。年糕也是漢族過新年的必備食物。做年糕的穀物有多種,各地作法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為著名。北方則吃白糕或黃米黏糕,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吃糯米粑粑。
春節吃什麼2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春節吃的東西一般都會有所講究,特別是混沌,餃子,長壽面,年糕,魚,雞肉以及春卷都是過年常吃的食物,這些都象徵著長壽,年年高,年年有餘等多種有福氣的含義,所以在春節的餐桌上是最常見的。另外也會吃一些其他的菜,如豆腐,海鮮和牛肉等等。
春節吃什麼菜:
湯羹:合家團圓羹(芝麻湯圓)
主食:狀元餃子(花邊餃子)、皆大歡喜(阿五炒飯)
水果:什錦果盤
冷盤:五香牛肉、童子雞、紅油帶魚、蒜泥黃瓜、薑汁拌西芹、十香如意菜
熱菜:竹報平安(白勺竹節蝦)、五穀豐登(腰果雞丁)、年年有餘(糖醋鯉魚)、節節登高(醬燒炸排骨)、錦上添花(蟹黃西蘭花)、洪福齊天(阿五豆腐)
春節吃的食物有哪些:
按照我國民間的傳統習慣,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那春節吃的食物有哪些?春節通常會吃以下幾種食物。
1、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麵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面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里撕片片,和現在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後開始用案板擀麵,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乾麵、素麵、葷面、掛面……
2、餛飩: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劈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3、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
4、餃子:除夕夜,十二點鍾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所以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春節吃什麼31、春節老人養生的兩大蔬菜
1.1 洋蔥:洋蔥有降血壓、降血脂、殺菌、抗衰老的作用。洋蔥含類黃酮物質槲皮素,可預防血栓形成。研究發現,洋蔥中含有可降低血小板凝聚度的化合物,吃洋蔥後血小板黏滯度可降低34%,洋蔥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其能激活血溶纖維蛋白質的.活性成分,這些物質均為血管舒張劑。歐洲民間有一種降血脂的食療方法,就是將洋蔥泡在紅酒中飲用。
1.2 生菜:生菜讀起來與「生財」諧音,討個口彩,是過年必備的蔬菜。上面再擺一把金燦燦的油炸饊子,便是「金條生財」了。生菜中含有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有消除多餘脂肪的作用,故又叫減肥生菜。因其莖葉中含有萵苣素,故味微苦,具有鎮痛催眠、降低膽固醇、輔助治療神經衰弱等功效。生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生菜中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可刺激人體正常細胞產生干擾素,從而產生一種「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
2、春節老人養生的其他食物
2.1 花生:傳統營養學認為「花生性和平而味美香,生食清火潤肺,炒食能健脾胃」。
2.2 羊肉:《金匱要略》中收載有著名的「當歸羊肉湯」方,豬肉性平,而羊肉大熱,中醫說羊肉效同人參。最近幾年謎底才得以揭開,原來羊肉中含有大量的左旋肉鹼,其他的肉類中則少得可憐。
2.3 腐竹:腐竹寓意「富足」,也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我們都知道腐竹是黃豆的衍生物。專家指出,腐竹與黃豆相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價值也更豐富,因此經常吃一些腐竹,是很好的飲食習慣。
3、春節老人養生的食療食譜
3.1 黃芪蝦皮湯:黃芪20克,蝦皮50克,蔥姜鹽各3克,冷水1200ml。先將黃芪切片,入鍋,加水600ml,煮40分鍾,去渣取汁。黃芪汁中放入洗凈的蝦皮,加入600ml水及蔥姜鹽等調味品,煨燉20分鍾。
3.2 黑米米仁粥:黑米100克,米仁100克,糙米50克,冷水2000ml。將黑米米仁、糙米分別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2~3小時,撈出,瀝干水後,鍋中加入2000ml冷水。將米仁、黑米、糙米全部加入,用旺火燒沸,然後轉小火熬煮至爛熟即可食用。可補血養顏,防止皮膚乾燥、老化。
4、老人春節飲食的原則
1、飲食要節制:聚餐家宴常常是很豐盛的,豐盛的菜餚往往使人的食慾旺盛而「吃撐」了,造成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如消化不良,危及生命急性胰腺炎。預防方法就是自我節制。
2、飲食要清淡:過分「充足」的營養使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明顯升高。節假日活動量比上班時要少,幾天假期又長幾斤體重是常見的問題。因此最好注意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應該比平時更清淡些,減少脂肪的堆積。
3、蔬菜要多吃:節日的餐桌菜餚豐盛,頓頓離不了魚肉。然而,人們卻常感覺疲勞倦怠、胃腸脹氣。這時,要多吃點蔬菜,可解除身體危機,新鮮蔬菜是一種鹼性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解油膩,維持胃腸正常蠕動,預防便秘,而且能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4、水果也要吃:節日飲食雜亂,更容易使人上火、便秘,多吃些水果,既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熱、解毒、潤腸功效,還能調節改善人體的代謝機能,預防各種疾病,增進身體健康。
5、老人飲食的禁忌有哪些
1、食品忌陳。老人抵抗能力低,消化腺分泌功能減弱,胃腸蠕動弱,若食品不新鮮,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腸道感染。
2、忌口味太重。老人舌部的味蕾部分萎縮退化,味覺神經也比較遲鈍,胃口欠佳,喜歡吃些濃湯厚味來刺激食慾。這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不利,食物宜清淡忌咸忌膩。
3、飲食忌硬。老人牙齒大多數已動搖或脫落,咀嚼困難,因此食物宜煮爛、做軟,以利消化吸收,不宜吃堅韌的食物。
4、忌過食。一般老人,吃得太多,攝入的熱量超過人體的需要,就易肥胖。老人過於肥胖容易得病。由於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太長,會引起不舒服感覺,造成消化不良。同時,還會使橫膈的活動受阻,引起呼吸困難,增加心臟負擔,可能出現心絞痛之類的症狀。還會加重肝臟和胰臟的負擔,影響健康長壽,因此老人一定要節制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