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飯菜叫什麼
1、春節食物有哪些呀?
春節食物有如下:
一、吃餃子
餃子是北方人的除夕夜必不可少的美食,餃子形似元寶,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的寓意。除夕夜全家人一起擀麵皮、包餃子,餃子包好之後,留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除夕與春節的交替之時,「餃子」有「交子」的諧音,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有"恭賀新年"的寓意。
二、吃年糕
年糕是很多南方地區必備的春節美食,如同北方的餃子一樣重要。年糕與「年年高升」的寓意,一般是由糯米或者大米做成的,吃起來甜甜糯糯,年糕的種類很多,可以做成原味的、紅糖的、紅棗的、蜜豆的等等。
三、吃湯圓
湯圓也是春節的重要美食之一,在北方正月十五吃湯圓,南方很多地方是在除夕吃湯圓的,湯圓有糯米湯圓或者黃米湯圓,餡料有黑芝麻、花生等,吃上去甜甜糯糯,非常好吃。湯圓外形圓潤,寓意著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
四、吃春卷
一般在立春的時候吃春餅,除夕吃炸春卷,炸春卷外酥里嫩,吃起來香而不膩。春卷類似於餃子,把各種餡料包在麵皮中,營養豐富,象徵著「大地回春,萬物復甦」,一切又是嶄新的開始。
五、吃面條
西北地區人們喜歡吃面條,過年的時候吃面條有長長久久的寓意。在很多地方正月初七、正月十七、正月二十七都要吃面條,有的地方在除夕吃面條,寓意全家健康長壽。
2、過年中午吃的飯叫什麼飯
年三十中午吃的飯叫做團圓飯。
年三十即除夕,除夕的中午飯一般會跟親戚朋友們一起吃,晚飯歲裂則是跟家人吃,除夕的晚飯叫做年夜飯,又叫做年晚飯、團年飯等等,是在年尾對於中國脊雀前人來說最重要的一頓晚飯。
中國的春節,吃往往會成為大部分人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就是透著那麼一股喜慶熱鬧勁兒,這可以算是中國民櫻清間過年的最大特點之一了。
3、春節節日飲食有哪些 有誰知道呢
1、餃子,是北方年夜飯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物,餃與交諧音,取「更歲交子」之意。餃子外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意為「招財進寶」,人們還會將硬幣包在餃子里,吃到該餃子的人在新的一年裡會有好的財運。
2、餃子煮麵,河南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早上會吃餃子煮麵,名為「金絲穿元寶」。除夕晚上餃子煮熟了撈著吃,稱為「撈元寶」。
3、年糕,早期蘇州百姓為紀念伍子胥,過年的時候都要做年糕,後來逐漸在全國各地盛行,比如山東的紅棗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福建芋艿年糕及紅/白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蘇州的桂花糖年糕等。年糕諧音「年高」,是春節必備的應景食品,寄託了人們「年年高」的期望。
4、面條,福建部分地區年初一早上要吃面條(多為線面),寓意「長長久久」。
5、魚,春節飲食講究好寓意,意為「年年有餘」。並且有些地方對挑選年夜飯里的魚也是有講究的,鰱魚為連年有餘,鯽魚和鯉魚為大吉大利,鮭魚則為富貴有餘。
6、餛飩,在江蘇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還是逢年過節或者辦喜事,都一定要吃餛飩。除夕早上,家家戶戶就開始剁菜餡包餛飩,從年三十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餛飩就酒,越吃越有」,寄託了靖江人對新一年的美好願望。
7、湯圓,四川地區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湯圓,這天的湯圓叫「元寶」,吃湯圓叫「得元寶」,取其團圓、圓滿、甜美之意。揚州人新年第一天要吃四喜湯圓,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團圓;上海人年初一早飯也是吃湯圓,寓意圓圓滿滿、有財有勢。
8、雞,「無雞不成宴」是廣東人的口頭禪,廣東、香港一帶過年一定要吃雞,雞與吉發音相似,代表生活吉祥如意。湖北人過年則是要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雞翅寓意展翅高飛,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吃雞骨頭則表示「出人頭地」。
9、糍粑,湖南湘西土家族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說法。臘月二十,土家族人都要打糯米糍粑,客家人過節也有吃糍粑的習慣。
10、粽子,廣西壯族人過年有吃年粽的習俗,每年春節前幾天壯家人都要包粽子或買粽子,初一、初二有客人來一定要吃粽子。
11、生菜,廣東人過年還要吃生菜,生菜與生財諧音,寓意來年興旺發財。
12、荷包蛋,在春節習俗里,有些地方有吃蛋、送蛋的傳統,年夜飯餐桌上也必不可少,名為「團圓蛋」。大年初一的早上要吃荷包蛋,而且要先吃蛋黃,寓意新的一年日子會圓滿紅火。
13、福橘,是福建的特產,部分地區過年要擺福橘、吃福橘,橘與「吉」諧音,意為「福」、「吉」,寓意吉祥如意、招福納吉。八寶飯是上海人傳統年夜飯必不可少的食物,象徵團團圓圓、吉祥平安。
14、太平燕,福州人年夜飯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太平燕,也稱扁肉燕。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都一定要吃太平燕,所以有「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的說法。
15、隔夜飯,福建閩南地區除夕的晚上都要做一鍋米飯擺在餐桌上,一直要放到正月初一,也叫「過年飯」,寓意「年年有餘」。
4、中國春節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1、春卷
又稱為春餅、春攔帶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美食,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和芝麻湯圓。
2、餃子
又名交子或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人們會在春節和家人一起吃餃子,以示有個圓滿的歸宿簡李蘆。餃子外形如元寶,春節 吃餃子意為招財進寶擾拆,人們還會將硬幣包在餃子里,吃到該餃子的人在新的一年裡會有好的財運。
3、湯圓
北方人的湯圓都是甜的,有豆沙餡、芋泥餡、黑芝麻餡,在南方的一些地區,湯圓是有肉餡的,又叫肉圓。
4、年糕
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一種是用粘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吃年糕,年糕寓意著年高,寄託著人們年年 高的期望。
5、春節年夜飯好聽菜名
年夜飯吉祥的菜名
1、年夜飯菜譜吉祥菜名:熱菜
福如東海(松茸煲海參)
招財進寶(蔥油鮮鮑魚)
吉星高照(白灼基尾蝦)
鴻運當頭(剁椒魚頭)
吉慶滿堂 (富臨排骨)
飛黃騰達(豉油貴妃雞)
餐中美點(兩道)
富貴盈門(富臨烤鴨)
年年有魚(清蒸多寶魚)
喜氣洋洋(沙茶羊肉)
玉龍呈祥(馬家溝芹菜拌蝦干)
青春永駐 (時蔬沾醬)
前程似錦(素炒什錦)
奶湯全家福水餃兩種(葷素各三兩)
2、年夜飯菜譜吉祥菜名:冷盤
闔家歡樂(巧拌扇貝)
連年有餘(五香熏魚)
吉祥富貴(蛋黃鴨卷)
大吉大利(蒜茸田七)
青春永駐(萬年青黃豆)
甜甜蜜蜜(蜜汁小棗)
八方來財(橙汁藕)
大富大貴(小蔥豆腐)
年夜飯菜譜寓意
1、年夜飯菜譜寓意——年糕:年年高
過年要准備年糕,是表示喜慶。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2、年夜飯菜譜寓意——魚:年年有餘
因為中國傳統有年年有餘(魚)的說法,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鯉魚,鯉同「禮」諧音,過年吃鯉魚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鯽魚,鯽同「吉」諧音,過年鯉魚和鯽魚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鰱魚,鰱同「連」諧音,過年吃鰱魚連年有餘。
為了吃出連年有餘的好意頭,您可以除夕兩條魚,年夜飯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就是連年有餘。如果製作一條的話,年夜飯吃終端,大年初一吃頭尾,這樣就是連年有餘,有頭魚尾。
3、年夜飯菜譜寓意——豬手:發財就手
豬手,可以燜豬手,也可以發菜豬手,也可以花生豬手等等,吃法很多,因為豬手寓意著發財就手,做什麼都會順順利利,就手發財,干什麼也都會發財就手。所以這道菜式也是廣州街坊最喜歡的一道吉祥菜!
4、年夜飯菜譜寓意——芹菜:勤快
年夜飯不止是一家的團聚和對來年的美好期待,也是教育孩子的一次機會,長年菜中的芹菜,「芹」與「勤」諧音,教育小孩子要勤勞,只有勤勞才能獲得美好的生活。
5、年夜飯菜譜寓意——蚝豉:好市
華南的年夜飯則多有雞、燒肉、發菜、蚝豉等,因為「發菜蚝豉」與「發財好市」諧音。蚝豉,也稱「蠣干」,牡蠣(也稱蚝)肉的干製品,是廣東人民春節必食的菜餚。蚝豉是補鈣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豐富,由於鈣被體內吸收時需要磷的幫助,所以有利於鈣的吸收。
6、年夜飯菜譜寓意——腐竹:富足
腐竹寓意「富足」,也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我們都知道腐竹是黃豆的衍生物。專家指出,腐竹與黃豆相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價值也更豐富,因此經常吃一些腐竹,是很好的飲食習慣。
7、年夜飯菜譜寓意——蒜:會計算
「臘八腌蒜,除夕吃」,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寓意「會計算」。傳統的臘八節,民間除了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外,在北方地區還盛行著當天腌制臘八蒜的習慣,到了除夕啟封,白綠透亮的臘八蒜就著吃餃子,那叫一個贊。
臘八蒜具有去油膩、去腥等作用,口味酸甜,就飯吃還能增加食慾。但由於臘八蒜是用醋腌制,吃多了可能會對牙齒有一定的腐蝕,另外,胃不好的人吃臘八蒜也應注意,吃多了不利於胃健康。
8、年夜飯菜譜寓意——餃子:招財進寶
在中華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系,最常見的韭菜餡寓意著久財之意,因為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冬季典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香菇最有養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里寓意著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或為股票大盤的走勢,向上、飽鼓之意,謂之鼓財。最後還有南京人愛吃的酸菜,據說有算財之意。
9、年夜飯菜譜寓意——燒肉:紅紅火火
燒肉本來就很受老廣們的歡迎,皮脆肉香。廣州人喜歡在年夜飯的時候有這道菜是因為燒肉寓意著紅皮赤壯,寓意著你每天都紅紅火火,是一個很好的意頭菜來的。
10、年夜飯菜譜寓意——生菜:生財
生菜讀起來與「生財」諧音,討個口彩,是過年必備的蔬菜。上面再擺一把金燦燦的油炸饊子,便是「金條生財」了。
東北年夜飯飲食習俗
小雞燉蘑菇
所謂小雞,其實是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尤其是在飼料雞大行其道的今天,笨雞更給人以返樸歸真的厚道之感。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越燉越香。
材料:小雞750克——1000克、蘑菇75克,蔥、姜、干紅辣椒、大料、醬油、料酒、鹽、糖、食用油適量。
做法:
1、將家雞洗凈,剁成小塊。
2、將蘑菇用溫水泡30分鍾,洗凈待用。
3、坐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待油熱後放入雞塊翻炒。,加入適量水燉十分鍾左右後倒入蘑菇,中火燉三四十分鍾即成。
4、至雞肉變色放入蔥、姜、大料、干紅辣椒、鹽、醬油、糖、料酒,將顏色炒勻。
5、加入適量水燉十分鍾左右後倒入蘑菇,中火燉三四十分鍾即成。
6、加入醬油、糖、料酒,將顏色炒勻,加入浸泡過榛蘑的水和開水(水面沒過雞肉即可)燒開;7、加蓋轉中火燉30分鍾左右,至雞肉酥爛,湯汁收濃(中途要注意查看,防止雞肉黏鍋),最後用鹽調味,裝盤即可。 經過慢火燉制的雞肉,更容易消化。
排骨燉豆角
如果沒吃過這道菜,你就不算吃過東北菜。香氣四溢的排骨,蒜香撲鼻的豆角,加上一碗松軟可口的米飯,絕對能開啟你萎靡不振的味覺。在東北,逢年過節,平日吃喝,這道菜都是最受歡迎的主菜之一。
材料:排骨500克、豆角幾根,蔥、姜、蒜、料酒、老抽、鹽、花椒、胡椒粉、香菜適量。
做法:
1、鍋中倒油燒熱,爆炒蔥姜蒜出味,放入排骨、1匙糖、1匙老抽翻炒,一直到排骨兩端的骨頭露出一點來,倒入熱水,沒過排骨多一點,再放豆角。
2、鍋中放1匙料酒、老抽、鹽、花椒粉和胡椒粉,小火燉10分鍾,再放入一些蔥絲再燉,30分鍾後放入香菜即可。
關鍵:鍋中倒油燒熱,爆炒蔥姜蒜出味,放入排骨、1匙糖、1匙老抽翻炒,一直到排骨兩端的骨頭露出一點來,倒入熱水,沒過排骨多一點,再放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