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與郭德綱有什麼大過節
1、郭德綱與姜昆,他們身上究竟有什麼恩怨?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可以說一點都沒有錯。而江湖之中,矛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有矛盾出現,就更不要說在娛樂圈中那些有一定地位的人了。更何況,郭德綱與姜昆兩個人為中國相聲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別的暫且不說,就說我印象中姜昆就是當年春晚裡面與搭檔一起合作說相聲的樣子。我對於春晚的記憶,大概就是經常說“我想死你們了”的馮鞏、總是笑嘻嘻與搭檔一起說相聲的姜昆,還有總是換“妻子”的郭冬臨。當年的《虎口脫險》雖然很久沒有聽了,但是只要說出這個名字,我腦海中就能夠浮現出當年姜昆說這段相聲的樣子。作為我國國家一級演員的姜昆啟激,至今的成就非同一般。從藝有三十餘年的姜昆,至今創作了不少相聲作品,其中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如此照相》、《特大新聞》等等。這些相聲作品不僅在國內引起了轟動,在國外華人中間也是被喜歡的不得了。而且,他創作的國內第一部大型相聲劇《明春曲》,不僅在國內外表演了近百場,甚至登上了人民大會堂的舞台。
現棚旁晌在的人,對於郭德綱也該不陌生了吧。不僅對郭德綱不陌生,對於郭德綱的德雲社也並不陌生。畢竟,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在很多相聲比賽、喜劇作品比賽的節目中都有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郭德綱今天能有這樣的成就,和當初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有一次,我看了郭德綱年輕時候的視頻。在一個相對密封,但是透明的房間里,郭德綱就在里鏈鋒面生活,甚至讓來來往往的行人看他生活的樣子。看這個視頻的時候,不由得覺得沒有人不經歷一番風雨就能隨隨便便成功。郭德綱,自從拜了侯耀文為師父之後,在演藝圈的道路似乎就平坦了許多。而且,郭德綱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德雲社能有今天的影響,與郭德綱的師父侯耀文的栽培是離不開的。
郭德綱與姜昆之間,也確實存在著矛盾。郭德綱的出現,讓當時的一些著名相聲演員受到了沖擊。畢竟郭德綱的相聲,與以往的傳統相聲風格不盡相同,而這也導致當時的姜昆領導了反三俗大會。而當時的三俗段子,並不是德雲社的獨一份,在其他小園子、小劇場也能看到。為此覺得不爽的郭德綱則以這個事情為題材,創作了《我要反三俗》這個相聲段子進行反駁。但實際上,反三俗大會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場鬧劇而已。甚至當初傳出了要關閉小劇場的傳言,而姜昆回應這只是謠傳。畢竟當時的主流相聲界也要靠小劇場生存的。而且,姜昆之後也對兩個人的恩怨做出過回應,表示所謂的糾紛畢竟是網上說的,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證據。所以,郭德綱與姜昆之間的恩怨,暫且就當做一個笑話看看罷了。
2、姜昆和郭德綱的恩怨
郭德綱跟姜昆對相聲的表演形式有分歧,還有私怨,因為郭德綱的師傅是侯耀文(趙佩茹之徒,侯寶林之子),而姜昆的師傅是馬季(侯寶林之徒)。馬季在文革時期打過侯寶林,所以,馬季跟侯耀文也不會好,連帶著他們倆的徒弟也互相擠兌,其實他們都是一家人,同宗同源。
郭德綱(1973年1月18日-),著名相聲演員,生於天津,北京德雲社相聲大會的創辦者,自幼酷愛民間藝術。8歲投身藝壇,曾受到多位相聲名家的指點、傳授。其間又潛心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姊妹劇種。
輾轉於梨園,兼工族喊文丑與銅錘行當的經歷,對豐富自己的相聲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多種藝術形式的借鑒,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2005年底,在網路與媒體的相互作用之下,郭德綱借勢風雲突起,成為現今相聲界中的佼佼者之一。
姜昆:1950年生,山東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現任中華曲藝學會會長,昆朋網路科技公司董事長,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國家特一級演員。18歲下鄉。
1976年被調進中央廣播文工團說唱團,任相聲演員,師從馬季邊學習邊表演,不久以創作和表演反映「文化大革命」時期極「左」風氣的諷刺力作《如此照相》而奠定了在相聲舞台的地位。
(2)姜昆與郭德綱有什麼大過節擴展資料:。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兆橘野演。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扎伍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相聲(Crosstalk),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著名相聲演員有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 馬季,侯耀文,蘇文茂,郭德綱,岳雲鵬等
3、郭德綱與姜昆的關系
兩人都是侯寶林的徒此森孫輩。
姜昆的師傅是馬季,馬季的師傅是侯寶林。郭德綱的師傅是侯耀文,侯耀文的父親是侯寶林。
也就是說姜昆是侯寶林的徒孫,郭德綱是侯寶林兒子的徒弟。
都說郭德綱和姜昆的恩怨由來已久,其實倆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私人恩怨,而且同為侯門的徒孫,倆人在技藝傳承上還頗有幾分淵源。
而姜昆之所以被網友罵這么慘就是因為他當初話里話外在提點郭德綱要遠離「三俗」。因為他是曲藝主席,身居高位,所以關注點自然不一樣。倆人在網路上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罵戰,之後,姜昆就說: 「郭德綱在道德上出現這么多問題,搞不懂為啥那麼多人喜歡他」。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姜昆對郭德綱那種「接地氣」的段子是有些瞧不上,畢竟一個是體制內出來的,而另一個是所謂的草根。所以倆人根本的立場不同,再加上倆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不一樣,就造成了倆人認識上的根本差別。
拓展資隱歲料:
郭德綱,男,出生於1973年1月18日,天津人,相聲演員,電影、電視劇演員,電視脫口秀主持人
姜昆,男,1950年10月19日出生於北京,祖籍森攜畝山東煙台。畢業於中央電大。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相聲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4、郭德綱和姜昆的恩怨到底有多深?
我覺得他們的恩怨應該積累的很深了。
如果你想說你對中國相聲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我想你會想到兩位老師,侯寶林和馬三立。但如果你想說在相聲的低迷時期,它在引領相聲走出困境、讓相聲再度活躍於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你必須說今天的熱門相聲演員郭德綱!
姜昆姜主席是一邊倒的批三俗,叫囂相聲大崩盤。也許我們想得太多了。人們說相聲應該從頭到尾忽略郭德綱的表演。如果你這樣看,你會豁然開朗。主流相聲已經崩潰,看起來更賞心悅目。另一方面,郭德綱堅持三次普通相聲的最高標准,還在許多方面借鑒了東北二人轉的表演風格,將騷浪賤的表演風格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它可以被稱為非主流串擾的高峰。
這兩人仿若宿敵,也可以說是棋逢對手。姜昆貴為中國曲藝協會主席,上過多次春節晚會,也表演了不少的所謂高壓相聲。在主流相聲圈可以說是最高統帥。而郭德綱自稱非主流相聲演員,相聲門里的小學生。他創立的德雲社壟斷了國內大半的相聲市場。更是將相迅旅聲商演開到了能和明星演唱會同等級別的規模,但就這一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沒過多久就出現了郭德綱,大家才重新越來越喜歡相聲。當然姜昆許多經典的相聲作品帶襲培給我們許多歡樂,但是近年來媒體關注點不再是他的相聲,而是與郭德綱之間的話題。幾年前,姜昆在某次演講時,對郭德綱相聲的流行表示了質疑和批評:「郭德畝禪凳綱在網上鬧那麼多事情,在道德在倫理上,出現這么多問題,我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他?」在姜昆眼裡,郭德綱的相聲太粗俗。
所以這就是他們之間的恩怨。以上僅是個人觀點。
5、相聲界的扛把子姜昆,和郭德綱趙本山有哪些過節?
在喜劇圈,如果一個人談論藝術成就,這三個人都曾經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姜昆是趙本山的貴人。當姜昆帶領一些人來到喜劇之鄉鐵嶺時,當地人認為這比小劇院糟糕得多。聽完之後,姜昆主動觀看了二重唱。他很開心,姜昆努力為趙本山通關,直到他最終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著陸。如果與東北二人台的三種風俗相比較,郭德綱的相聲就像歌劇一樣純粹。
目前,就影響力而言,郭德綱是喜劇界當之無愧的老大。他主持的節目,收視率絕對會是第一,與趙本山相比並不差,而且理論的廣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趙本山。如果我們現在談論華山,姜昆和趙本山先生可能不能像郭德綱那樣一起工作。那麼,為什麼姜昆推著趙本山卻不屑於郭德綱呢?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反三習俗嗎?那我認為你錯了。我認為關鍵在於老郭。
表演時,老郭經常與主流相聲圈摩擦。似乎除了德雲社,世界上沒有人會說相聲。媒體會火上澆油。從長遠來看,判大主流相聲肯定會丟面子。此外,老郭就像一隻拒絕被控制的猴子。像北京電視台這樣大的主流媒體敢怒不可遏。這樣,主流相聲通過引入反三習俗,實際上是在進行反郭。
看看德雲社20周年慶典的規模。各界神仙出席了儀式。客人中也有一些主流人物。我認為是和掘耐豎解的時候了。最近,我看了一段閻鶴祥的個人視頻。他在表演中評論說,老郭的創作遭遇了低谷。他客觀地說了出來。他提到姜昆和其他主流相聲是敬語。我認為這很好。即使姜昆欠他一筆債,年輕一代也不能發表任何評論。事實上,只要雙方都邁出一步,就可以和畝叢好了。
6、姜昆和郭德綱有什麼過節?為什麼人們喜歡拿姜昆和郭德綱進行討論?
實事求是地說,以前的姜昆,現在的郭德綱,就是中國相聲的兩面旗幟。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為相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一點,誰都不應當否認。
一,捧郭罵姜的很多,捧姜罵郭的很少。
二,分這么幾類人。一是郭粉(不排除有水軍)大量發表看法,攻擊曲協和姜昆。二是一些姜粉(也可能有水軍)發表言論攻擊郭德綱。口水戰打了又打,造成德雲社的「免費廣告」。三是一些人雲亦雲的網友跟在後面吶喊助威,四是一些無良「文化人」唯恐天下不亂,做攪屎棍。
三,姜昆是體制內的人,是官員,有責任對德雲社早期「屎尿屁」「三俗」的現象進行指正。雀簡其實,現在的德雲社基本上也看不到有多少「三俗」的東西了,也就是說「改正」了。
四,郭德綱是私營企業,自負盈虧的,招不來觀眾就沒有飯吃,在起步階段艱難困苦,現在已經完成原始積累,並且得到大的發展。經營理念(內部管理)和演出要求(反三俗)也有了不小的改變。
五,從姜昆的表態來看,他也承認郭德頃桐褲綱對相聲做出的貢獻,也指出了一些不足(早期三俗),郭德綱本人也上了輪陪春晚,其徒弟也上過好幾次,也就是說,德雲社在一定意義上得到了「主流」的認可。最近,至少近三四年姜昆再沒有就「三俗」問題對德雲社發難。
六,五十歲以上的人都知道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姜昆就是中國相聲的代表,他的「粉絲」(幾乎是全民)至今郭德綱還沒有趕上。他對相聲的貢獻不可也無法磨滅。
七,郭德綱是歷史的產物,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我們還是希望他和德雲社能繼續好的發展下去,帶動全國相聲有一個大的發展。順便影響其他曲藝有一個繼承和發展。
姜昆和郭德綱有多大矛盾?我等不知道,也看不明白,反正我覺得這兩個人對中國相聲事業都有很大貢獻,都是相聲界的巨星。現有很大多人喜歡拿這兩人進行討論,不過是放大了兩人之間的矛盾,有熱點而且無風險。希望姜先生和郭先生有朝一日把手言歡,體現出相聲大師的風范。
7、姜昆郭德綱10年恩怨從何而起?當年戴志誠做了什麼,讓人大跌眼鏡?
自從入了相聲界,就覺得其他圈子真的是太簡單了,相聲界就像一個小江湖一樣,有著各種恩恩怨怨明爭暗鬥,每一件每一樁都很精彩。
自從德雲源哪社火了之後,就有了郭德綱和姜昆長達十幾年的「姜郭之爭」,郭德綱在近幾年接受采訪時經常談的兩件事,一是徒弟們的背叛,二就是同行們的擠兌。郭德綱一直表示相聲同行人品實在太差了,在郭德綱之前,姜昆馮鞏等應該是全國知名的相聲演員,他們也經常上春晚的舞台。
2011年的郭德綱在相聲圈和娛樂圈都還是默默無聞的,而這個時間段的姜昆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風則裂光無限。這個時間的郭德綱只能重復著前輩們的經驗,靠在觀眾面前刷臉加重大中認知,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年的他十分匆忙想提高自己的認知。一個是資料很高的相聲專家,另一個是半路出家的玩客,當兩者相遇並且撞在一起,擦出的火花已然與眾不同。至於事情的起因,則更多的歸結於相聲上的認知同。
在兩人風格不同的同時,觀眾的喜好也是有所不同的。其實很多觀眾都喜歡郭德綱的相聲,但也有人喜歡姜昆的相聲。我覺得傳統與現代其實是可以相融的,老一代藝術家把糟糠去除了,是因為他們所在那個年代必須要做,而郭德綱能夠把這些糟糠撿回來,說明他並不想讓相聲丟掉以前的韻味。姜昆和郭德綱的恩怨其實是姜昆先在媒體面前說郭德綱道德有問題。姜昆與郭德綱就像相聲界主流與非主流的對抗,姜昆當年評價郭德綱段子「三俗」,而後郭德綱又在社交平台上寫詩挖苦姜昆。
郭德綱的相聲越來越好也成為他們矛盾升級的關鍵所在。而且姜昆的搭檔戴志誠還多次在節目上暗指郭德綱,稱某些相聲演員不守規矩還自詡「孫裂閉美的傳播者」,而且在一次節目中姜昆和戴志誠一前一後的數落內涵郭德綱,在節目中戴志誠說說相聲就是要規矩,不能胡亂向觀眾傳達一些不好的信息。戴志誠的那番話,無非就是跟姜昆一前一後在罵郭德綱不守規矩。
後來郭德綱在參加節目時,提及此事,郭德綱無情將戴志誠老底揭開,當年的侯耀文因常年忙於工作,所以請戴志誠幫忙看家,誰知他做了不好的事,所以侯耀文選擇了和他老婆分開。因此就被觀眾說他台上守規矩台下壞規矩。
8、姜昆和郭德綱的恩怨(姜昆與郭德綱的冤讎)
姜昆紅極一時時,郭德綱還在為衣食住行發愁。舊社會相聲算什麼,那是「下九流「,為富人所不齒,只能街頭混混,跑跑堂會,為達官貴人茶餘飯後逗逗樂子,找點開心。過著飢寒交迫的日子……
解放後,相聲成為藝術,可以進中南海,可以上懷仁堂,可以為偉人表演,相聲藝人搖身一變成為「表演藝術家」。
姜昆1976年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擔任相聲演員,成為體制內國家級的藝術表演團體中的一員。1983年,擔任首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1987年,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相聲《虎口遐想》。1992年,獲第二屆中國金唱片獎戲曲曲藝類獎 。2003年,被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2012年11月29日,當選為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
他的標簽是中國內地相聲演員、主持人,國家一級演員,畢業於國絕譽家開放大學。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志願服務者協會主席,著名相聲演員。真可謂風雲一時,紅極一時,有了自己的一方舞台。
郭德綱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郭德綱在四處學藝時,姜昆早已是「功成名就」,當然是不把郭德綱看在眼裡。
對於這樣一個私營演出團體,作為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的姜昆盡管有所耳聞,也自然不會去光顧。但就是這樣一個自生自滅的小劇場,通過自身的努力在萬般艱辛中挺了過來,得到了觀眾的認可,贏得人們的掌聲,「德雲社」最終名聲鵲起。
2006年於解放軍歌劇院舉辦德雲社相聲專場。2008年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相聲專場,成為第一個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個人專場演出的
相聲演員。 2009年,參演電影《建國大業》。2010年主持《今夜有戲》。2011年榮登美國《紐約時報》。同年赴澳洲舉辦相聲專場,成為中國相聲界第一次非文化交流性質海外商演。2012年出演電影《車在囧途》,同年獲「亞洲最傑出藝人獎」與第七屆華鼎獎中國最佳曲藝男演員獎2013年首次登上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主持江蘇衛視《郭的秀》。2014年出演喜劇電影《大話天仙》;同年參演懸疑電影《秘術》。擔任湖北衛視《我為喜劇狂》導師並留任第二季。2015年郭德綱自導自演電影《我要幸福》。同年主持《綱到你身邊》。 2016年舉行「德雲社成立二十周年」開幕式慶典,展開全球相聲巡演。2012017年兩度擔任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司儀。2018年2月16日,郭德綱執導的喜劇電影《祖宗十九代》全國公映並斬獲了1億票房。
姜昆與郭德綱的隔空撕扯持續近二十年,但從未見過二人同台,多是來自網上傳言;他們之間的「冤讎」究竟有多深,人們也只是憑空揣測,但留給人們的話題實在是太多。
最近,看一期采訪姜昆的節目,主持人問姜昆,你和郭德綱到底有多少糾結?姜昆說從來沒有過,那隻是網上的憑空想像和炒作,網上總是把我五年十念禪年前說過的話當做今天所說,怎麼能與事實相符呢?
當然,他們一個在體制內,一個在體制外,不屬於同一個舞台,自然有太多的不一樣!說是「冤讎」,還不如說是對相聲藝術的分歧和理解有「矛盾」!
不能不說,相聲作為一種傳統藝術門派,應當根植人民大眾,能給人們帶仔宏塵來歡樂與笑聲,才會有繼承和延續,而不是像郭德綱所說,他是相聲的守墳人;也不應單純地提倡一昧高雅,不能被人們大眾所接受,也不應一味地「反三俗」,沒有俗又怎能襯托出雅,只有雅俗共賞,才能被更多的人們所喜愛!
從另一方面來看,他們的「冤讎」,他們的「交惡」,他們的「撕扯」和「互斗」,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正是由於他們這樣的一種行為,才引起網上對相聲的熱議,正是由於體制的不同,才使得相聲有了不同的舞台,才使得相聲有了新的生命力! #娛綜大賞#
9、姜昆與郭德綱如此不合,是因為背後隱藏了什麼故事嗎?
大家都知道姜昆和郭拆仔德綱都是中國相聲界的名人,兩個人本應該心心相惜,可是為什麼卻傳出姜昆和郭德綱不和的傳聞呢?這個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一,同行是冤家,郭德綱太火,姜昆不服!
因為姜昆和郭德綱都算的上是我們中國相聲界數一數二的招牌。兩者一前一後,踏足中國相聲界,並受到了觀眾們的力捧和喜愛。他們兩個人無疑都是優秀的,就是因為太優秀,所以相互都不服誰。競爭多了難免不喜歡對方,從而相互詆毀。尤其是面對郭德綱,姜昆非常的不服氣。他覺得郭德綱這種人能出名,簡直不可思議,所以他明裡暗裡都嘲諷郭德綱。
二,姜昆覺得郭德綱的相聲很低俗,呼籲大家抵制。
早在2006年,中國相聲界就提出了要反媚俗低俗的運動,而郭德綱的相聲被大家普遍認為很俗,所以他的相聲成為了中國相聲界嘲諷和打擊的對象。而姜昆作為當時相聲界的主流,勢必要走在前頭,所以就出現了姜昆點名郭德綱相聲的事情。姜昆嘲諷郭德飢核綱的相聲太低俗不雅,呼籲大家堅決抵制,於是他就跟郭德綱結下了梁子。
三,郭德綱面對姜坤的質疑,有力的反擊。
郭德綱對於姜昆的質疑。也是相當的不屑。不僅沒有收斂,還更加的放肆。他通過在網上公開表態或者用說相聲的形式給予了姜昆堅爛御掘決的反擊。有力的保護了自己的權益,同時也傷害了姜昆等人的情感,所以導致郭德綱和姜昆之間的恩怨越演越烈。
大家看了我寫的內容,覺得我分析的有道理嗎?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歡迎留言並關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