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春節是什麼
1、外國人過年是什麼時候
外國人過年是每年1月1日。
1月1日是公歷一年的第1天,世界大部分國家將這天當做新年。離一年的結束晌碧還有364天(閏年是365天)。因為這天是一年的開始故而稱拿謹談之為【元旦】,此日在消碰一年四季中屬冬季,尚未立春。
2、國外春節是什麼時候
國外春節是什麼時候?
除了1月1日之外,聖誕鏈磨節12月25日就是他們那裡的新年了。
現在春節逐漸變成一個世界性的節日,很多其他國家的年味要比中國還濃你信不信?但是重點也不是去別的地方過春節啦,重點是趁著人少好好玩啊。
國外春節期間去哪裡旅遊好?
這里給你們推薦幾個本少女也很想去的地方:
1、法國
春節到里昂來滑雪:冬季到歐洲,必不可少的一定是體驗滑雪的樂趣。去阿爾卑斯山滑雪好像是滑雪界一件經典的事情,里昂城附近就有一個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滑雪聖地——拉普拉涅滑雪場,在法國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中。
這個滑雪場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曾在這里舉辦過冬季奧運會,可謂是相當老牌。同時還能欣賞到森林、雪山、冰川的美麗和山腳下古老小鎮的優雅與魔力。
春節到南法來看海:在法國南部,有一片臨地中海地區,被廣為稱道,那就是赫赫有名的蔚藍海岸。蔚藍海岸也稱作藍色海岸,這段海岸西部與位於同屬阿爾卑斯濱海大省交界,東部與法國和義大利接壤的邊境小鎮相連。
春節到巴黎買買買:不論是什麼時候去巴黎都少不了購物,從世界名牌時裝到包包、首飾,從種類不一的香水到護膚品。要是遇上匯率降低,再加上退稅,那真是就折上加折了。
2、波蘭
春節到佛羅茨瓦夫看活著的藝術:
佛羅茨瓦夫(Wroclaw)還有一個名字就是歐洲文化之都,佛羅茨瓦夫城裡在進行一個藝術家住宅區的規劃,為了幫助那些厲害的無國界藝術家發展他們的藝術而設立的,這里的建築美得肆意,卻毫無侵略性。
美得不似人間,但是又充滿煙火氣。
佛羅茨瓦夫(Wroclaw)是本少女自己最想去的歐洲城市,沒有之一哦!
春節到格但斯克老城看東歐建築:
比起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這里沒有那麼濃烈的城市風格,但是你能看見一個屹立百年的東歐城市,怎樣在這里生活運轉。
3、德國
春節到黑森林和新天鵝堡來看雪:德國在歐洲中部,冬天的確是冷,但是室棚讓斗內暖氣充足。盡管外面很冷,可是也有獨特的好處就是看雪的好去處很多:德國西部的黑森林地區有溫泉,很適合泡著溫泉看看深林雪山;
德國東南部的慕尼黑也是看雪的好去處,迪斯尼標志的原型新天鵝堡的冬天異常夢幻美麗,儼然《冰雪奇緣》的即視感啊。
春節到巴伐利亞州來滑雪:德國的冬季也是滑雪愛好者和滑雪運動員頻繁出沒的時候,尤其是在德國的南部的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有好幾個大型的滑雪場,成為眾多歐洲人冬季度假娛樂的選擇:位於北威州中部的溫特貝格滑雪場、德國最大的克萊因瓦澤爾特滑雪場、巴伐利亞州中的巴伐利亞森林滑雪場、德國第一高峰旁的奧林匹克滑雪場。
4、奧地利
春節到薩爾茨堡看仙樂飄飄:奧地利是一個和音樂有著密切聯系的國家,以音樂聞名於世,出過過很多著名的作曲家,例如海頓、莫扎特、舒伯特、布魯克納、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馬勒、荀貝克、維博恩、博格等。幾乎在奧地利的每個城市裡,都能聽到一場令你回味很久的音樂會。而薩爾茨堡就是著名音樂家莫扎特的故鄉,這里不但能深切感受到這個音樂家的世界,還能看到美麗的雪景。
春節到因斯布魯克來滑雪:奧地利是一個滑雪大國,全年的滑雪量佔全世界滑雪總量的百分之二十, 也占奧地利旅遊的一大宗。阿爾卑斯山在奧地利境內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適宜的氣候給滑雪帶來了很大的發展。
奧地利是阿爾卑斯山區滑雪的發源地,其滑雪技巧 和方法傳遍了世界各地, 還涌現出許多世界級滑雪冠軍。滑雪已成了奧地利冬季活動的主要項目,最近幾年,冬季室外滑槐運動在年輕人中成為時尚。滑雪之後的歡慶、堆個雪人或泡溫泉、健 身,或去酒吧和小木屋與朋友一起喝酒,都是冬季奧地利旅遊中不可錯過的樂趣。 尤其是在因斯布魯克!這是一個歐洲著名的滑雪聖地,曾經舉辦過兩次冬奧會。
更多關於國外春節是什麼時候,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df6e4161573197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3、外國的除夕是聖誕節還是元旦節
外國的除夕不是聖誕節也不是元旦,而是是元旦的前一天。
除夕是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國外的春節為元旦,所以國外的除夕是元旦前的一天。
除夕是我國的叫法,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
(3)海外的春節是什麼擴展資料:
外國聖誕節:
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基督(Jesus Christ)誕生 的日子,公認的日期是12月25日。聖誕節本是一個宗教性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民族風格的全民性的節日,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甚至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都很盛行。
聖誕節指聖誕日(Christmas Day)或 聖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這段時間。另外人們把12月24日夜為聖誕前夜(Christmas Eve)。
4、國外的新年是什麼時候?
聖誕節不是國外的春節,國外的新年是1月1日,也就是元旦。
各國的新年風俗:
1. 義大利:狂歡之夜,打碎一切。
義大利人對新年遠比其它任何節日都要重視。新年前夜對義大利人來說簡直就是狂歡之夜。當夜幕開始降臨,人們紛紛湧向街頭,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喊碼,直跳到午夜時分。
這時,各家各戶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舊瓶瓶罐罐、盆碗碟盤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認為這樣可以去掉煩腦和惡運,以示吉祥如意,除舊迎新。
2. 法國:喝完最後一滴酒。
法國人把元旦這一天的天氣看做是新年的年景:刮南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一切順利;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因此,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報,是人們最為關心的。
到了新年前夜,除了飲酒作樂以迎接新年以外,法缺喊國人在新年到來之前都會把家中剩下的最後一滴酒喝完,據說鄭扮哪這樣才可以迎來新的一年的好日子。
5、外國過年是什麼時候
外國過年是1月1日。
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歷法中的首月首日。
在我國,元旦一詞古已有之,在文學作品中最早見於《晉書》。我國歷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是很不統一的,歷代的元旦(首月首凱跡日)日期並不一致。在中國歷史上,正月一日有許多稱謂,如元旦、元日、元正、元搜孫襪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諸多稱謂中還是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世激。
元旦祝福語
1、元旦到,祝福到,元你撿個好運旦,孵出美事一件件;元你撿個快樂旦,孵出笑聲一串串;元你撿個逍遙旦,孵出幸福一年年。
2、元旦到了,我把藍天送給你,願你的心情從此蔚藍;我把陽光送給你,願你的未來從此明亮;我把繁星送給你,願你的人生從此璀璨,元旦快樂。
3、別離風雨,迎接風雪,又是元旦;揮別霉運,擁抱明天,又是新年。最暖最美最麗的祝福就在今天,最暖最美最麗的幸運就在身邊,願你平安每一年,健康每一天,元旦快樂。
4、新年伊始是元旦,萬象更新換新顏。不再懶散拼搏干,克服困難勇向前。告別昨日的失敗,振作精神創未來。祝你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創造輝煌。
5、元旦來臨心情好,風景入目挑一挑,簾卷西風你莫聽,夜涼如水你莫察,沒事信息翻一翻,祝你好運連成串,喜上眉梢又一年。
6、國外過年是哪一天
國搜洞外過年是聖誕節這一天。
聖誕節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它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後,教廷隨波逐流地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但在聖誕節這天不是耶穌的生辰,因為《聖經》未有記載耶穌具體生於哪天,同樣沒提到過有此種節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12月25日凌晨舉行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則在每年的1月7日。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聖誕節的習俗與意義:
聖誕賀卡作為聖誕節禮物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或笑點特長等內容。聖誕節這天寄贈聖誕賀卡,除表示慶賀聖誕的喜樂外,就是向親友祝福,以表思念之情。尤其對在孤寂中的親友,更是親切的關懷和安慰。
聖誕節習俗傳播到亞洲主要衫漏含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現在西方在聖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並以聖誕老人、聖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聖誕節也成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7、中國春節在國外叫什麼?
中國農歷新年在國內官方叫「春節」,民間多數叫「大年」,「過年」,「過新年」。 在國外不叫「春節」,而是叫「中國陰歷新年」,「中國新年」,「中國傳統新年」,「東亞傳統新年」、「東方新年」等。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中國文化的輻射領域也在不斷擴大。春節的意義已經超過中國范疇,而具有世界影響。 春節不是中國獨有的節日,漢字文化圈國家中受漢文化影響過農歷春節並有法定假期的包括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此外,周邊國家一直受我國文化的影響。在韓國、朝鮮和越南,農歷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朝鮮半島,農歷新年被稱為「年節」或「舊正」,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
越南農歷新年假期從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換休,共6天。
一些華人聚居的東南亞國家也將農歷新年定為法定假日。在新加坡,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馬來西亞華人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政府將正月初一和初二定為法定假日。華人眾多的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2003年和2004年分別將農歷新年定為全國公共節日,但菲律賓不放假。
(7)海外的春節是什麼擴展資料:
外國過春節的習俗
1、逛花市
逛花市,是越南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春節前約10天,花市就開始熱鬧。
2、拜年
新加坡人在向親友拜年時,總是呈上一對柑,而且必須是雙手奉上。這源於中國南方廣東人的過年習俗,廣東話「柑」與「金」諧音,送柑桔(送金)表示吉利、好運、好事成雙。
3、拜太歲
新加坡人也如我國廣東人一樣,有在新年拜歲的習俗。
8、國外 春節民俗
朝鮮和韓國的春節民俗是吃年糕湯,放風箏,打陀螺,玩蹺蹺板等。
蒙古國也過春節,春節在蒙古語中稱「查干薩爾」,意為「白色的月亮」,因此有人習慣稱蒙古國的春節為「白月節」。 「白月節」是蒙古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國家法律規定「白月節」放假3天。 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打掃衛生,乾乾凈凈迎新年。除夕夜是蒙古人合家團聚的日子,人們准備了美味佳餚,有煮熟的整羊、擺成塔狀的點心、包子、餃子,還有奶茶、酸奶等。
春節,新加坡華人以交換"紅包"、懸掛紅色的小旗和吃魚來表示他們銀罩念的信念。新年吃魚意味著吉利。魚和菜蔬分別盛在圓碟子里,撒上胡椒和調味品,用筷子攪拌各種配料,做著向上攪調的姿勢。據說,此舉象徵著在未來的事業中發財和幸運。新加坡的華人有一道菜叫作「魚生」,魚生廣東人吃得多了,在九江,就能嘗到九江鼎鼎有名的「撈魚生」。食家說,自有九江人開始,就有這種「撈魚生」的吃法了。 九江人吃魚鋒困生時,需要筷子撈勻配料,有「撈起撈起」的好意頭,漸漸成了當地的一種習俗。在九江白米巷的這家榮華酒店還保留著這個吃法。據酒店老闆陳滿華介紹,「撈魚生」的特點主要是配料,有炸芋頭絲、紅白蘿卜絲、炸粉絲、姜絲、蒜絲、辣椒絲、蔥絲、欖角碎、蕎頭絲、麻花粒、白芝麻、花生等,總共有十幾道配料。光是准備這么多種配料,師傅就要花上半天時間,還要將選好的魚進行專門的放養。客人一到就立即殺魚放血,以保持魚肉的新鮮味美。難怪要預約才能吃到了。片片薄薄晶瑩剔透的鯇魚肉上撒上了清香的檸檬葉絲,鮮美極了。食家說魚生要即撈即吃,吃完再繼續撈。原來「撈魚生」還分兩種不同季節的撈法。先看看冬天的吃法吧。冬天要先撈魚再撈配料,好讓魚吸收配料的香味。先將魚生放入大盤中,加生油一起撈,生油起殺菌的作用,放胡椒、鹽撈勻,接著放浸了白醋的蘿卜、糖,再加生油,把各種配料都放適量進去,撈均勻,最後撒芋絲、花生、麻花粒這些脆口的配料。夏天則程序相反,由於天氣炎熱,要先撈配料再撈魚,這樣魚肉就悶舉能保持鮮美。一筷子夾下去什麼配料都有了,入口爽脆,咬到魚生則鮮嫩清甜。新加坡華人的幸福之道包含著四個方面,即幸運、富裕、和平和長壽
9、國外新年是哪一天
問題一:美國的新年是哪一天啊? 美國的節日繁多,名稱琳琅滿目,什麼馬丁・路德金日,總統日,國旗日,老兵節,等等等等,讓人眼花繚亂。不過,真正重要的節日,也就那麼幾個。按照日期依次排列下來,是新年,情人節,復活節,獨立日,萬聖節,感恩節和聖誕節。
美國的元旦新年,和聖誕節相比,過得有些悄無聲息。這也可以理解。在許多美國人看來,聖誕才是一年新的開始。在經過了聖誕的狂喜之後,新年的到來,顯得有些多餘似的。
和新年的冷清相比,2月14日的情人節要熱鬧許多。到了這一天,人人都會忙著發送卡片,分派巧克力,購買鮮花,和家人朋友聚餐,表達彼此間的情意。當然,最甜蜜的,是戀愛中的情侶。最開心的,我想,應該是鮮花店的老闆。情人節這一天,鮮花簡直是賣瘋了。
復活節在我們中國人看來,顯得有些陌生,但在美國,復活節卻是相當重要的宗教節日,其重要性僅次於聖誕節。慶祝復活節,一方面是慶祝耶穌的復活,感謝他為人類所埋友蔽做的犧牲奉獻。另一方面,是慶祝春節的到來,萬物在經過了冬天的嚴酷考驗之後,開始復甦,欣欣向榮。
就像聖誕老人和聖誕樹是聖誕節的象徵一樣,兔子和雞蛋是復活節的標志,它們象徵著活力和豐產。到了復活節這天,商店裡通常會高掛可愛誇張的卡通兔子。人家房前的樹上,綴滿裝著糖果的彩色塑料雞蛋,任它們隨著微風輕輕搖擺。有孩子的人家,早早地,帶著孩子去社區聚會場所,品嘗美味食品,參加各種各樣的游戲。更多的人,則去教堂,和眾多的教友一起過節。
有意思的是,復活節的日期並不確定。它的日期確定有些復雜,通常是在3月20日後第一個滿月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在西方,復活節有可能落在3月23日至4月26日的任何一天。由於這樣的安排非常復雜,據說要經過570萬年後,同樣日期的復活節,才有可能重復一次。
美國的獨立日,相當於我們中國的國慶節。在7月4日這一天,當地 *** 往往會安排熱鬧的國慶 *** 。去年,我和幾位中國朋友跑去看了熱鬧。美國的國慶 *** ,顯得有些鬆散但是非常快樂。各種民族各種膚色各種年紀各行各行的人,穿戴本民族最有特色的服裝,或是本職業的制服,在街上或載歌載舞或吹吹打打,一路逍遙而過。有調皮的孩子,從人群中鑽出來,在隊伍旁邊手足舞蹈,一路緊跟,也沒關系,反正警察叔叔也不管。
美國10月31日的萬聖節,其實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鬼節。和我們中國人對鬼節的避諱相比,美國人好像非常喜歡這個節日,尤其是孩子,10月還沒開始,就在熱切地盼望萬聖節的到來。
從起源上來說,萬聖節也算是一個宗教節日,它表示活力四射的夏天已經結束,冷酷的代表死亡的冬天正在來臨。到了這一天,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古怪恐怖的鬼魂樣子,敲鄰居家的門討要糖果。 想來,美國人快樂的萬聖節,對於孩子的心理成長,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它使得孩子對於死亡這樣沉重的話題,能夠用一種樂觀的心態去對待。
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這一天,最倒霉的要算是火雞了。因為這一天,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會烤一隻火雞,全家一同分享。當然,也有一隻最幸運的火雞,按照美國人的風俗,得到總統的赦免而倖免一難。
感恩節的設立,最初的意思,是為了感謝上帝的慷慨,使得大地豐收,人們可以收獲糧食。在美國最流行的解釋是,為了感謝當地土著印第安人,在新移民剛來新大陸的時候,彎州給了他們非常重要的幫助。如今,感恩節成告拍了美國家庭聚會的重要節日。
美國最重要的節日,當屬12月25日的聖誕節。關於聖誕的來源和歷史,人們了解得也最清楚。在美國人看來,最富有詩情畫意的聖誕節,是在白雪皚皚的日子裡,全家圍坐在火爐邊品嘗美食。可惜,這樣的白色聖誕節,並不容易遇到。
美國的節日
1. 新年(New Year』s D......>>
問題二:美國新年和中國新年分別是什麼時候? 大哥,中國新年 從來都是 陰歷啊 大年三十兒是最後一天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挖埂 呵呵,,至於美國 應該是過聖誕節 他們是公歷(陽歷)12月25日 。
問題三:外國的新年在哪一天? 新年意味著辭舊迎新,許多國家都有過新年的習俗,與中國的年俗異中有同,相映成趣。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使用的是公歷,不過因宗教信仰歷法之不同,新年日期也有所不同,如猶太人按猶太歷法算,元旦在公歷的9―10月間,按 *** 教歷,紀元以公元622年7月16日為元年元旦,一年只354天,每年元旦的日期有變化。
歐美基本屬於基督教文化圈,過公歷新年。蘇格蘭人把新年視為世俗節日,比過聖誕節更來勁。美國新年最熱鬧的時刻要屬除夕夜,到時有去教堂祈禱唱詩的。有舉辦家庭招待會的,有觀看演出的。不少人利用元旦這一天還表「新年決心」,如戒煙、戒酒、誠懇待人之類,化解與他人的矛盾。英美舉行的戴面具化妝舞會,據說也源於辭舊迎新的古老願望。葡萄牙新年活動的 *** 是鬥牛,不少人在鬥牛場度過新年。拉美國家深受拉丁文化的影響,元旦流行狂歡,其中巴西的化妝 *** 和桑巴舞大賽是旅遊業的一個大賣點。
亞洲各國中,新年是日本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年前許多人家門飾以竹葉、松枝、草繩和白紙串,松竹代表長青不老,白紙串表示凈化和避邪。元旦前人人趕送賀年卡,各界舉辦「忘年會」,以此溝通信息聯絡感情。近幾十年來,日本放送協會舉行紅白歌會,十分吸引人。歌會一結束,寺廟鍾聲響起,象徵驅除108個魔鬼和煩惱(源自佛教)。
同我國接鄰的越南、朝鮮、蒙古,除了公歷的新年之外,春節也是民間傳統的節日,有許多禮儀習俗與我國相似。如越南有掃塵守夜、拜年、踏青等活動,除夕夜吃粽子,粽子有圓有方,象徵天圓地方,喜慶有餘。值得一提的是春節農村流行豎幡等,人們用竹竿一枝,修掉頂端竹葉,上掛紅幡和風鈴,傳說風吹時發的聲音會把鬼嚇跑。有的地方幡竿上掛一幅弓箭畫,箭頭指向東方,象徵驅鬼。久而久之,幡竿被稱為迎春竿。
移民文化為移居國的新年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每年春節,華人華裔都要在所在社區舉行慶典活動,除了團拜之外,還要上演獅子舞、龍舞,深受當地人的歡迎。夏威夷福建移民還辦水仙花節,選出水仙王後。中國傳統的元宵燈會在國外展示很受歡迎,去年山西大同康氏花燈展赴以色列展出轟動一時。今年應馬來西亞邀請他們將於春節期間展出。最近印尼總統瓦希德宣布撤銷禁止華人公開慶祝節日的條例,有益於華人文化的弘揚和分享。
年節文化是人類創造社群活動的獨特形態,反映人們期望平安、追求幸福的共同心理,如今傳媒界為人們分享節日文化提供了迅捷的通道,文化傳播和交流日益頻繁;旅遊業更為人們親臨異域節日文化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
問題四:西方節日有哪些?各是什麼時候? 美國 1. 元旦節(New Year's Day), 每年1月1日慶祝新的一年開始。人們舉辦各種各樣的新年晚會,到處可以聽到辭舊迎新的鍾聲, 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2. 林肯誕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 每年2月12日,慶祝林肯誕辰, 為大多數州的節日。 3. 聖瓦倫丁節(St. Valentine's Day ),每年2月14日, 是3世紀殉教的聖徒聖瓦倫丁逝世紀念日。情人們在這一天互贈禮物,故又稱情人節(the lovers' day)。 4. 華盛頓誕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慶祝華盛頓誕辰,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5.聖帕特里克節(St. Patrick's Day ), 每年3月17日, 是悼念愛爾蘭的守護神聖帕特里克的節日。 6.復活節(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後月圓第一個星期天, 約在3月7日左右。 該節是慶祝基督 ( Jesus Christ)的復活,過節人們吃復活節彩蛋( Easter Eggs),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7.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每年4月1日, 該節出自於慶祝 春分點 (Venal equinox)的來臨, 在 4月1日受到惡作劇愚弄的人稱為四月愚人 (April Fools)。 8.母親節(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個星期日, *** 部門和各家門口懸掛國旗, 表示對母親的尊敬。在家裡,兒女們和父親給母親買些禮物或做些家務。 9.陣亡烈士紀念日(Memorial Day), 每年5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紀念為美國獻身的陣亡烈士,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0.國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 慶祝國旗的升起。 11.父親節(Father's Day), 每年6月份的第3個星期天,表示對父親的尊敬。 在家裡,兒女們和母親給父親買些禮物。 12.國慶節(Independence Day), 每年7月4日,慶祝美國建國,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3. 勞動節(Labor Day), 每年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 表示對勞工的敬意,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4.哥倫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紀念哥倫布在北美登陸,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5.萬聖節(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 每年10月31日,孩子們多化裝成鬼, 打著燈籠或點燃篝火盡情地玩耍。 16.萬靈節(All Soul's Day), 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靈魂之日。 17. 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對退伍軍人的敬意 18. 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干且上帝所賜予的秋收,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9.大選日 (Election Day), 每年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後的星期二,選舉美國總統。 20.。 清教徒登陸紀念日(Forefather's Day),每年12月21日,紀念清教徒在美洲登陸。 21.聖誕節.(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慶祝基督誕生的日子,是美國......>>
問題五:外國的新年是什麼時候 你好,外國過年要看具體國家和他們本國的宗教文化,歐美地區過聖誕節的比較多因為他們主要信奉基督教。信奉猶太教、 *** 教、佛教等宗教的國家他們的年也許就不是聖誕節,而是他們宗教的重要節日。希望對你有幫助。
問題六:外國人什麼時候過年呀? 慶賀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於各個國家和地區其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因此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慶祝元旦的習俗。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所以各國「元旦」的日期也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現在我向你介紹你最想知道的幾個國家:
1.日本――敲鍾一百零八下
日本人以前是過兩個新年的,即元旦和春節,同我國現在的情況相似。只是到近代才改為過新歷年。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夕,日本人也有守歲的風俗,人們一邊吃蕎麥面條,一邊觀看電視台為新年編排的節目,男女歌星獨唱比賽最受歡迎。午夜時分,寺廟香煙繚繞,鍾聲齊鳴,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據說這是因為《佛經》里有「聞鍾聲,煩惱清」之句。日本人認為每敲一下,就會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鍾聲響後,人們湧向神社和寺廟,燒香拜佛,點簽算命,稱為「初詣」(意即第一次參拜)。據估計,每年從午夜到元旦,約有近8000萬人參加參拜。元旦早晨,全家從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蘇酒,共嘗青魚子、黑豆以及稍帶甜味的醬油煮小干魚等。據說這些象徵吉祥的食物會帶來子孫繁榮、身體健康。
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元月1至3日,稱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按習慣要吃年糕湯,日本人叫做「御雜煮」。新年裡,各戶門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條草繩或用草繩編的圓圈,稱為「注連繩」或「注連飾」。有的還擺上一些松竹,叫做「門松」。許多公司大廈門口和街頭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設計新穎、別具一格的牌樓,以示慶賀。人們還將鶴、龜等象徵長壽的動物剪紙貼在住宅內外,祈禱平安。同時還根據十二生肖,刻個年肖,相互贈送。郵政省還大量發行繪有年肖的「賀年郵票」。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之間,互贈賀年片成了最熱門的祝賀方式,日本人稱它為「飄舞的風箏」,遙致深情。在新年裡收到誰收到的賀年片多,誰就會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財運亨通,格外喜悅。新年裡,街坊四鄰、親戚朋友、孩子之間拜年的習慣仍然盛行。見面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恭賀新年」。「紅白歌大賽」――日本人的「春節晚會」
2.韓國――放風箏玩跳板
韓國人在元旦這一天,全家除了團聚飯宴外,還要進行祭祀祈禱等活動。男孩子多半去放風箏,女孩子則跳跳板。
3.英國――預測命運的「第一隻腳」
在英國,公歷元旦雖沒有聖誕節那樣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還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開展種種慶祝活動,以示送舊迎新。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人們常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親友。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主人在新的一年裡運氣的好壞。如果邁進第一隻腳的人是個快樂、幸福、有錢的人,主人將全年吉利;如果是個憂傷、不幸、貧窮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裡將困難、倒霉。他們還往往根據來訪者姓名的第一個字母,來預測自己在新的一年中的命運。在同親友談話之前,先撥弄壁爐里的火,象徵「開門大吉」。有些英國人有「守歲」的習慣,除夕之夜舉家圍坐,直至教堂鳴鍾時才集體前往祈禱。人們高唱辭歲歌,圍火跳起土風舞,徹底歡騰直到天明。在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必須瓶中有酒,櫥中有肉。因為他們說,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4.德國――「跳進新年」
在德國,自古以來就有一種風......>>
問題七:新年是什麼時候,用英文表示 When is the new year time?
問題八:外國的節日有哪一天美國的節日 美國的節日 :
新年(New Year』s Day):每年1月1號。 2.馬丁・路德・金紀念日(Martin Luther King Day):每年1月第三個星期一。 3.林肯紀念日(Lincoln』s Birthday):每年2月1號。 4.華盛頓紀念日(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第三個星期一。 5. 情人節(Valentine』s Day):每年2月14日。 6.耶酥受難日(Good Friday):復活節前一周的星期五。 7.復活節(Easter/Easter Sunday):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8.愚人節(April Fool):每年4月1日。 9.勞動節 (May Day):每年5月1日 10.母親節(Mother』s Day):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11.父親節(Father』s Day):每年6月第三個星期日。 12. 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7月4日。 13. 祖父母(外祖父母)節(Grandparents』 Day):9月勞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14.萬聖節(Halloween):10月31日。 15. 感恩節(Thanksgiving):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 16. 聖誕節(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
美國的節日繁多,名稱琳琅滿目,什麽馬丁・路德金日,總統日,國旗日,老兵節,等等等等,讓人眼花繚亂。不過,真正重要的節日,也就那麽幾個。按照日期依次排列下來,是新年,情人節,復活節,獨立日,萬聖節,感恩節和聖誕節。
美國的元旦新年,和聖誕節相比,過得有些悄無聲息。這也可以理解。在釵h美國人看來,聖誕才是一年新的開始。在經過了聖誕的狂喜之後,新年的到來,顯得有些多餘似的。
和新年的冷清相比,2月14日的情人節要熱鬧釵h。到了這一天,人人都會忙著發送卡片,分派巧克力,購買鮮花,和家人朋友聚嚏A表達彼此間的情意。當然,最甜蜜的,是戀愛中的情侶。最開心的,我想,應該是鮮花店的老闆。情人節這一天,鮮花簡直是賣瘋了。
復活節在我們中國人看來,顯得有些陌生,但在美國,復活節卻是相當重要的宗教節日,其重要性僅次於聖誕節。慶祝復活節,一方面是慶祝耶穌的復活,感謝他為人類所做的犧牲奉獻。另一方面,是慶祝春節的到來,萬物在經過了冬天的嚴酷考驗之後,開始復甦,欣欣向榮。
就像聖誕老人和聖誕樹是聖誕節的象徵一樣,兔子和雞蛋是復活節的標志,它們象徵著活力和豐產。到了復活節這天,商店裡通常會高掛可愛誇張的卡通兔子。人家房前的樹上,綴滿裝著糖果的彩色塑料雞蛋,任它們隨著微風輕輕搖愈C有孩子的人家,早早地,帶著孩子去社區聚會場所,品嘗美味食品,參加各種各樣的游戲。更多的人,則去教堂,和眾多的教友一起過節。
有意思的是,復活節的日期並不確定。它的日期確定有些復雜,通常是在3月20日後第一個滿月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在西方,復活節有可能落在3月23日至4月26日的任何一天。由於這樣的安排非常復雜,據說要經過570萬年後,同樣日期的復活節,才有可能重復一次。
美國的獨立日,相當於我們中國的國慶節。在7月4日這一天,當地 *** 往往會安排熱鬧的國慶 *** 。去年,我和幾位中國朋友跑去看了熱鬧。美國的國慶 *** ,顯得有些鬆散但是非常快樂。各種民族各種膚色各種年紀各行各行的人,穿戴本民族最有特色的服裝,或是本職業的制服,在街上或載歌載舞或吹吹打打,一路逍遙而過。有調皮的孩子,從人群中鑽出來,在隊伍旁邊手足舞蹈,一路緊跟,也沒關系,反正警察......>>
問題九:外國在什麼時候過年 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 外國最重要的節日就是聖誕節
法國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聖誕節前後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裡,白色聖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聖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聖誕歌之後,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聖誕美酒。
芬蘭芬蘭在12月聖誕節前後,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聖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和德國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聖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聖誕節假日外出旅遊。
美國美國人過聖誕節著重家庭布置,安置聖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為主的聖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
瑞士瑞士人在聖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里,每周點1支,當點燃第4支後,聖誕節就到了。
丹麥丹麥人對不合意的聖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12月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聖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因此在澳大利亞過聖誕節,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汗水涔涔的小夥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與商店櫥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聖誕樹和穿紅棉襖的聖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這種酷暑和嚴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父母給子女最好的聖誕禮物,莫過於一副小水劃。聖誕節弄潮是澳大利亞的一大特徵。節日晚上,帶著飲料到森林裡舉行「巴別居」野餐。人們用石頭壘的露天灶中用枯樹枝生火、上面架一塊鐵板,把香腸、牛肉、鮮魚等放上去煎。吃飽喝足後,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鬧到深夜才結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聲中迎接聖誕老人的蒞臨。
波蘭在波蘭每年12月25日、26日舉行,家家戶戶都要裝飾聖誕樹,大街小巷都有聖誕樹上的裝飾品出賣。節日里親友之間相互祝賀,互贈禮品,表示友好。晚間吃飯時桌布下邊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穌的降生。晚飯很豐富,但不能吃肉。夜間12時後,全家去教堂禮拜。聖誕節期間,一般不到別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請者例外。
保加利亞據保加利亞的歷法,聖誕節是靈魂出沒、妖邪猖狂的日子。因此,人們要藉助火來驅妖鎮邪。聖誕節前夜,家家都燃起火堆,一直燃到天亮,不得熄滅,否則會招來橫禍。由男人取聖誕木點火進屋並高聲念道:「聖誕節降臨,牛、羊、豬、馬長滿圈,麥苗出滿壠,人人走好運。」在屋裡等候的人則齊聲回答:「阿門!」
問題十:國外春節是什麼時候 具體要看什麼國家的。有些國家過聖誕節(西方國家),有些過元旦(比如說日本),華人很多的國家也過春節(比如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