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春節家裡放什麼花好呢
1、成都春節習俗
穿新衣「游喜神方」、大廟會集納成都民間絕活、游杜甫草堂、正月十五戀人「偷青」等。
1、穿新衣「游喜神方」:大年初一,成都人開始「走人戶」了,親朋好友互相串門,人們互相設宴款待。更多的花樣在遊玩上,初一開始,人們扶老攜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這是老成都人的一種民俗,已有近兩百年歷史。在傳統文化中,財神與喜神是連在一起的,所謂「喜神」,是指帶給人們吉利、歡喜、智慧的神祇,「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處。
2、大廟會集納成都民間絕活:人們游喜神方最喜歡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廟會最熱鬧的地方。廟會既是宗教儀式,又是集市。變臉、吐火、滾燈、手影戲、木偶戲等川劇絕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畫、剪紙等各式民間絕活都能在廟會上看到,滾鐵環,抽陀螺,坐雞公車,拉提簧、響簧……往往幾台戲同時演出,曲藝演唱、雜技魔術、跑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應有盡有;商賈雲集,三教九流紛至,百種小吃、賞百般武藝、玩百項游戲,民族、民俗、傳統、現代、鄉村、城市諸種文化形式復合於一體。
3、游杜甫草堂:初七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獨特的風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過;到了初八初九夜裡,各寺廟、會館、街坊點起「天燈」;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鬧熱。
4、正月十五戀人「偷青」:近年來,QQ農場的「偷菜」游戲風靡全國。然而在成都,清末以來就流行這樣一種現實版的偷菜游戲,名曰「偷青」。根據成都傳統習俗,小夥子喜歡上了鄰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幾把青菜以表達愛意。而姑娘發現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後,便知道有小夥子戀上了自己,心中便會充滿喜悅和憧憬。
2、成都過春節的習俗
穿新衣「游喜神方」
大年初一,成都人開始「走人戶」了,親朋好友互相串門,人們互相設宴款待。更多的花樣在遊玩上,初一開始,人們扶老攜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這是老成都人的一種民俗,已有近兩百年歷史。
大廟會集納成都民間絕活
人們游喜神方會去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廟會最熱鬧的地方。廟會既是宗教儀式,又是集市。變臉、吐火、滾燈、手影戲、木偶戲等川劇絕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畫、剪紙等各式民間絕活都能在廟會上看到,滾鐵環,抽陀螺,坐雞公車,拉提簧、響簧……往往幾台戲同時演出。
曲藝演唱、雜技魔術、跑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應有盡有;商賈雲集,三教九流紛至,百種小吃、賞百般武藝、玩百項游戲,民族、民俗、傳統、現代、鄉村、城市諸種文化形式復合於一體。
游杜甫草堂
初七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獨特的風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過;到了初八初九夜裡,各寺廟、會館、街坊點起「天燈」;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鬧熱。
正月十五戀人「偷青」
在成都,清末以來流行這樣一種現實版的偷菜游戲,名曰「偷青」。根據成都傳統習俗,小夥子喜歡上了鄰家的姑娘,可以在正月十五晚上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幾把青菜以表達愛意。而姑娘發現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後,便知道有小夥子戀上了自己。
(2)成都春節家裡放什麼花好呢擴展資料:
巴金筆下「高公館」 看成都舊時豪門過年習俗
過年徵兆 和老成都一樣
市面的商品多起來,街上的燈在變化,車站的客流逐漸增大,城郊還不時傳來零星的爆竹聲。這是過年前的徵兆,80多年前,巴金早就寫到過的情景。
巴金在《家》里寫道:「這個佳節並不是突然跑來的;它一天天慢慢的走近,每天都帶來一些新的氣象。」這正像老成都兒歌傳唱的那樣:紅蘿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過年。老成都人過年,從臘月二十三祭灶起就拉開帷幕了。第一件大事是祭灶。
吃團年飯 座位完全按等級
大人們忙著准備過年的時候禮節上和生活上需要的各種用品。僕人自然也跟著主子忙,一面還在等待新年的賞錢和娛樂。晚上廚子在廚房裡做點心,做年糕;白天各房的女主人,大的和小的都聚在老太爺的房裡,有的在右上房的窗下。
或者折金銀錠,是預備供奉祖先用的;或者剪紙花(紅的和綠的),是預備貼在紙窗上或放在油燈盤上的。年前要准備的東西不外乎兩大類:一是給活人的,一是給死人。給活人的包括吃的、用的、穿的、玩的。
小說中特別寫到廚子做點心,做年糕,以示這個大家庭對於習俗的遵循。給死人准備的 則 是「 金 銀錠」。這需要用黃表紙和錫箔紙折成元寶形狀。普通人家不會這么講究,一般祭祖燒紙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