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四川過年有什麼習俗
1、四川春節風俗有哪些?
1、成都人元旦不吃飯
2、四川人過年愛觀「燈」
燈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每逢過年過節時很多地方都有掛燈籠、辦燈會的傳統。而對愛熱鬧、尚祥和的四川人來說,過年不可無「燈」,燈會成了川人過年不可少的「年貨」。因此之故,四川燈會歷史悠久,水平高,被譽為「天下第一燈」、「中國燈會之首」。
3、貼門神
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
4、舉行大型慶典活動
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麵粉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5、殺年豬
過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後,家家戶戶殺年豬、腌香腸、臘肉,不單農村到處肥豬悲聲嘶叫,城裡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2、四川的春節習俗是什麼?
一、「祭灶」和「打揚塵」
在四川,廣義上的「過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在中國很多地區,都有過「小年」的說法。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四。
但四川卻是個例外,大部分地區都是沒有「過小年」的概念的——倒是有些地方把除夕夜稱為「小年夜」,把元宵夜稱為「大年夜」。
二、准備年貨
臘肉、鹵肉,最常見的是豬肉,除了正常的肉以外,還包括豬身上的各種部位,比如豬耳朵、豬舌頭、豬蹄子、豬尾巴、豬心豬肝,品種越豐富越好。此外還有臘雞臘鴨臘魚臘兔等等,牛羊肉相對比較少。
三、「團年」和「守歲」
在四川人看來,雖然從臘月二十三直到元宵節,都是廣義的「過年」,但最重要的,無疑還是除夕和初一這兩天。除夕,最重要的是「團年」和「守歲」。
四、「走人戶」
「走人戶」是貫穿初二到十五的活動,四川人所說的「走人戶」就是走親戚、串門。大家都會穿戴一新,然後依次到親戚家裡拜年,並帶上糕點、水果作為禮物。
五、初二到十四,各有各的主題
在四川,初一到十四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主題,也就是每天都是一種動物的「過年日」。比較常見的版本是: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蠶,九龍十虎,十一貓兒十二鼠,十三是虼蚤(跳蚤),十四又是人過年。
3、四川春節習俗有哪些?
四川的春節習俗有以下:
1、游杜甫草堂
初七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獨特的風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過;到了初八初九夜裡,各寺廟、會館、街坊點起「天燈」;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鬧熱.
2、走人戶
四川過年,初一至初三白天需「走人戶」(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分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面條、酒、葉子煙(煙葉)等這樣的禮品。媳婦、姑爺回娘家,在農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
3、逛燈會
燈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每逢過年過節時很多地方都有掛燈籠、辦燈會的傳統。而對愛熱鬧、尚祥和的四川人來說,過年不可無「燈」,燈會成了川人過年不可少的「年貨」。
(3)春節到四川過年有什麼習俗擴展資料
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我國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買年貨、掃塵、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游神、押舟、廟會、游鑼鼓、游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蘊。
4、四川的春節習俗有哪些
四川的春節習俗有以下:
1、忌動刀
「過年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過春節的時候,忌諱動刀子和剪子,刀、剪都太過鋒利,容易傷著人因而流血。這年節喜慶時分,很多人認為流血見紅十分的晦氣,因而有了這樣的說法。
再有一個流傳甚廣的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也讓人十分的忌諱。因為許多老年人都會在過年前,提前讓家裡人剪指甲,剃頭發,免得拖到正月里去。
2、掃揚塵
臘月23過完小年後,就可以掃揚塵了,說是23這天,灶王菩薩上天匯報一年工作,所以23之前的痕跡不能掃掉,臘月24這天就可以打掃了,在四川民間的說法是,掃除一切不幹不凈的東西,也蘊意掃走霉運,病痛等等不好的。
3、游杜甫草堂
初七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獨特的風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過;到了初八初九夜裡,各寺廟、會館、街坊點起「天燈」;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鬧熱
4、走人戶
四川過年,初一至初三白天需「走人戶」(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面條、酒、葉子煙(煙葉)等這樣的禮品。媳婦、姑爺回娘家,在農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
5、逛燈會
燈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每逢過年過節時很多地方都有掛燈籠、辦燈會的傳統。而對愛熱鬧、尚祥和的四川人來說,過年不可無「燈」,燈會成了川人過年不可少的「年貨」。
(4)春節到四川過年有什麼習俗擴展資料:
春節聯歡晚會,簡稱「春晚」,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每年農歷除夕晚上為慶祝農歷新年舉辦的綜藝性文藝晚會。1983年,央視舉辦春節聯歡晚會應該說是一個偶然事件。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開創了電視綜藝節目的先河,且引發了中國電視傳媒表達內容、表達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變革。
隨後,全國大大小小的地方電視。台頻頻效法並力求創新。央視春晚涵蓋小品、歌曲、歌舞、雜技、魔術、戲曲、相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把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帶入到狂歡之中,打造「普天同慶,盛世歡歌」的節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