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和聖誕節為什麼都在冬季
春節起源:根據現代人類學和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信仰有兩種:一種是天地信仰,另一種是祖先信仰。古代傳統節日的起源與古代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歷法等人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
古代的傳統節日大多是在古人的活動中形成的,他們在吉祥的日子裡祭拜天地之神和祖先的恩惠。早期的節日文化體現了古人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慎終追遠、思源堅定的人文精神。
一系列祭祀活動蘊含著深厚的禮樂尊德文明文化內涵。
節日時間:農歷正月初一。
節日意義: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地點:中國。
習俗:
傳統春節習俗:持年貨
中國新年習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都發展了各種各樣的春節習俗。南北有很大的不同,有自己的特點。盡管各地的風俗習慣各不相同,但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必要」准備年貨和送禮。
購買年貨,包括吃的、穿的、穿的、用的、貼的(年紅)、禮品等,統稱為「年貨」,購買年貨的過程稱為「年貨」。舉辦年貨是中國人慶祝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聖誕節的起源:
起源於古羅馬人迎接農歷新年,與基督教無關。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盛行後,羅馬教廷將這一民間節日移入基督教體系,以慶祝耶穌的誕生。
但聖誕節那天不是耶穌的生日,因為聖經沒有記載耶穌出生的時間,也沒有提到這樣一個節日,這是基督教吸收古羅馬神話的結果。
大多數天主教會在12月24日平安夜慶祝聖誕節,或在12月25日清晨舉行午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基督教的另一個主要分支東正教每年1月7日慶祝聖誕節。
節日時間:12月25日(公歷)。
節日意義:紀念耶穌的誕生。
地點:羅馬。
習俗:
聖誕卡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許多家庭每年都會帶上家庭照片或家庭新聞。新聞通常包括過去一年家庭成員的優點和特長。在聖誕節,人們指出,世界和諧的理想只有通過和平和仁愛的言行才能實現。
寄聖誕卡不僅是慶祝聖誕節的快樂,也是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紀念。尤其是對孤獨的親朋好友,更是一種親切的關懷和慰藉。
裝飾性聖誕長襪:最早的一雙是一雙大大的紅色長襪,不分大小。因為聖誕襪是用來包裝禮物的,它們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把長筒襪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到禮物。
聖誕帽:是一頂紅色的帽子。據說,除了晚上睡得又香又暖,第二天你還會在帽子里發現愛人送的禮物。
2、聖誕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過春節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那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那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那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裡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那穌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慣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 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 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那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那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蘇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蘇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蘇」,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蘇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蘇。後人為紀念耶蘇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蘇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蘇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志農歷舊的一年結束。
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
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因各朝代歷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節也不同。中國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歷,需同時考慮到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故確定元旦時,需首先確定它在某個季節,然後再選定與這個季節相近的朔月作為元旦。由於一歲與12個陰歷並行不相等,相差約11天,故每隔3年需設置一個閏月來調整季節。中國上古的天文學家曾想出一個簡便的方法來判斷月序與季節的關系,這就是以傍晚時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稱之為十二月建。從北方起向東轉,將地面劃分為12個方位,傍晚時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該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別相當於十一、十二、正月。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丑,以農歷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歷,周歷建成子,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歷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歷,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歷,唐武後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歷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歷至清朝末年。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但一般人稱公歷元月一日為「陽歷年」,仍把農歷正月一日初一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即陽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3、春節和聖誕節的來歷,習俗,意義,時間,發源地.
一、春節
1、春節的來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
2、春節的習俗:如掃塵、貼春聯、拜歲、點爆竹、拜年等等。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燃放爆竹。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3.春節的意義: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辭舊迎新,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春節是全國人民的節日,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全國人民都會歡聚一堂。
4、春節的時間:是農歷正月初一。
5、春節的發源地:中國。
二、聖誕節
1、聖誕節的來歷: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2、聖誕節的習俗:會舉辦聖誕會,帶聖誕帽,製作聖誕樹,聖誕糖果,以及聖誕賀卡等。
3、聖誕節的意義:是對耶穌基督誕辰的祝福和慶祝。
4、聖誕節的時間:每年12月25日。
5、聖誕節的發源地:羅馬。
4、聖誕節不是只有冬天才過!!還有哪個季節才過!!
聖誕節是按照陽歷的日期來算的。一年只有一次,雖然我們這邊是冬天,但是南半球卻是夏天,不過日期都是一樣的!
5、春節是什麼季節呢,它到底是春天還是冬天呢?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歷新年,春節一般在公歷的二月份,此時算是春天。
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歷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資料來源: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_網路
6、為什麼聖誕節要設在寒冷的冬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為什麼聖誕節設在寒冷的冬季?因為冬天才襯托出它的美。為什麼平安夜設在漫長的黑夜?因為黑夜能體現出它的平安。為什麼一年的聖誕節只有一天?因為它預示著新一年即將來臨!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的春節,就像我們中國的新年,因為一年有十二個月,過了十二個月才算舊的一年已過去,新的一年開始了。所以都是在冬天。 既然聖誕是春節的大年初一,那麼平安夜就等於我們的除夕了。都是一樣的意思,只是過的方法和名字不一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