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南方的春節有哪些節日

南方的春節有哪些節日

發布時間: 2023-03-03 15:22:26

1、南方春節風俗有哪些 春節南方有哪些風俗

導讀: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每到春節,天南海北的人都會回家團圓,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那麼南方春節風俗有哪些?春節南方有哪些風俗?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南方春節風俗有哪些

1、南方初一要做年糕吃湯圓

南方人過春節講究的就是大年初一,一定要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年糕,做湯圓。吃年糕就是為了圖一個吉祥如意的好兆頭,當然吃湯圓也一樣,象徵著團團圓圓。南方人一般吃湯圓都是吃甜的,裡麵包裹著白砂糖以及黑芝麻或者是其他的豆製品。

2、初二南方會吃開年飯

在南方的某一些地區過年一定要吃開年飯,尤其是那些出門在外做生意的人,特別注重吃開年飯。很多人在吃開年飯的時候,會著重的吃一道菜,這道菜就是燒肉,燒肉一定要紅皮,看起來特別有食慾,這樣就圖一個健健康康的好兆頭。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攜帶禮品和自己的女兒以及丈夫一起回到娘家給母親拜年。並且還會攜帶著一些分發給其他小孩子的禮物

3、正月十五吃湯圓

大部分南方人家,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進湯圓的傳統習俗。據說元宵象徵著闔家團圓,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元宵一開始多被稱為「湯圓」,因為它開鍋之後漂在水面上。天上明月,碗里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徵著團圓吉利。

4、小孩大人一起吃糖環

吃糖環其實是所有小朋友最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因為糖環不僅好吃,而且造型也非常的美觀,形狀別致,寓意也很好。糖環的外形是外面是一個圓環裡面有一個五角星,所以糖環的寓意就是環環相扣,生生不息,人丁興旺。

春節起源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歲節(年節)的起源與發展涵蓋了人文哲學與自然規律等方面內容。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斗柄回寅」為春正(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著新的一歲已開啟。「歲」的概念,來自上古歷法,「歲」即「攝提」(原始干支),又名為「歲星」、「太歲」。在傳承發展中後世將這套多音節的攝提紀元(歲)術語簡化為一個字,其與簡化後的干支在《爾雅》與《史記》均有對照關系的記載。如: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

干支(歲)紀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東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為起始,然後順時針方向旋轉,循環往復。在傳統文化中,干支與方位以及八卦等是聯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歲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曰:「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十二月運行,周而復始,歲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復還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終而復始,萬象更新,新歲由此開始。

2、南北過年習俗

南北過年習俗有小年不同、除夕夜不同、年夜飯不同、糕點不同、裝飾不同、慶祝活動不同、紅包不同、祭祖不同。

1、小年不同

北方小年是在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慶祝,而在南方,這個節日是在農歷臘月二十四慶祝。據說,這種差異源於歷史上官吏和朝廷在23日慶祝小年,而24日是為普通公民保留的。在南宋時期(1127-1279)之前,中國的帝都位於北方,這也是北方人繼承23日慶祝小年的傳統的原因。

2、除夕夜不同

除夕夜,中國家庭聚在一個屋檐下,共同敲響新年的鍾聲。南方的中國家庭在這一天享用豐盛的自製盛宴,圍著餐桌聊到深夜。在北方,家庭傳統上整天一起包餃子,以及圍在電視機前觀看一年一度的央視跨年晚會。

3、年夜飯不同

在南方,清蒸魚是除夕餐桌上的必備品。魚的中文單詞「yu」聽起來與「剩餘」一詞相似,這就是為什麼吃魚被認為是吉祥的原因——尤其是在擁有豐富海鮮傳統的南方沿海地區。相比之下,北方菜餚更有可能以豬肉而不是魚為特色。例如,豬肉碎與糖、花生、棗甚至真錢一起用作餃子餡,象徵著繁榮。

4、糕點不同

北方地區大年初一吃餃子,餃子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餃子的形狀很像是元寶,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的好彩頭。南方地區,多數是吃年糕和湯圓,年糕諧音「年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代表期望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會一年比一年高。湯圓也稱作「團子」、「圓子」,取「全家團圓、和和美美」之意。

5、裝飾不同

過去的時候,南北方過年時都會貼窗花,窗花多半是家裡的女性自己剪的,圖案多會用喜慶的字、動物或植物,貼在窗上取好彩頭。現在北方地區很多人家還是會在家裡貼窗花或是貼福字。南方地區多半是在結婚時貼窗花,春節時會貼福字。

6、慶祝活動不同

北方地區過年時會逛廟會,廟會一般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舉行,一般是全家人一起或者年輕人也會約上三倆好友一起逛逛,圖個熱鬧。南方地區過年時會舞龍燈,集「舞獅、舞龍、劃綵船、跑竹馬、踩高蹺、魚燈」等形式於一體,一到過年就挨家挨戶的舞個遍,非常有趣。

7、紅包不同

北方發紅包,南方派利是。不管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都會進行一項趣味橫生的活動——送紅包,不同的是稱呼上的變化,北方叫紅包,南方叫派利是,其實,無論是紅包還是利是,寄託的又何止是祝福之意,那裡面還是沉甸甸的愛,是不變的情懷。

8、祭祖不同

在南方,傳統上,家庭在新年期間參觀寺廟以向他們的祖先致敬。除了燒香祈福外,他們還可能會帶來食物供品和放鞭炮。相比之下,北方人的習俗就比較簡單了。除夕夜,北方人在家中為祖先燒香燒紙。有時,他們會跪在祖先的紀念碑前,並在其前供奉食物。

3、南北過年習俗有哪些?

南北過年習俗有:

1、北方過年吃餃子,南方過年吃年糕元宵。但是都是殺豬宰羊過大年。北方講究初一吃餃子,取新舊交替更歲餃子的意思,而且餃子形狀像元寶,也象徵著新年發大財的好兆頭!農諺有雲「初一餃子初二面」,圖的是條條順,意喻順順當當。

南方則多數吃年糕和湯圓,年糕的諧音是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湯圓也叫「團子」、「圓子」,也有「全家團圓」之意。在南方,初二要吃開年飯,尤其是做生意的人。

2、在習俗除夕習俗的講究南方喜事一般都是貼窗花北方在春節也貼窗花。北方逛廟會,南方舞龍獅,廟會和龍燈雖然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但是近年來南北方有了側重。北方的廟會一般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舉行,南方舞龍燈也是一種形式,集「舞獅、舞龍、劃綵船、跑竹馬、踩高蹺……等。

3、北方守歲迎福 南方圍爐夜話,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過年夜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辭舊歲、迎新年, 在南方有除夕夜圍爐的習俗,一家人吃過年夜飯便圍爐而坐,嗑著瓜子,看著電視,邊吃邊聊,述說著一年來的酸甜苦辣。

在北方,除夕夜全家人守歲要圍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包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棗子、栗子和肉餡等,一齊包入新年的餃子內。

4、北方發紅包南方派利是,不管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都會進行一項趣味橫生的活動——送紅包,不同的是稱呼上的變化,北方叫紅包,南方叫派利是,其實,無論是紅包還是利是,寄託的又何止是祝福之意,那裡面還是沉甸甸的愛,是不變的情懷。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