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收到很多肉立春後該怎麼處理
1、春節聚餐後,你們家是如何處理剩菜的?
春節的餐桌上,永遠是魚肉滿桌,菜餚超量的狀態。特別是在父母家裡過年,老人們唯恐食物不夠豐盛,唯恐孩子們吃得不夠,幾乎每一餐都要做新菜,而被美食弄得胃腸疲憊之後,冰箱中也無奈地堆滿了各種剩菜。為了不剩菜拚命地吃吧,身體受不了那麼多的脂肪蛋白質,作為一個學生
來告訴你剩菜怎麼吃才健康呢?
第一招:冷盤事先分裝
新年每家的餐桌上都免不了有六碟八碟的冷盤,數字雖然吉利,但畢竟節日期間氣候寒冷,桌上的冷盤一般都吃不完。為此,可以在上桌前,把每種冷盤留出一小份冷藏,第二天上桌就是一個冷拼;或者加上生菜、黃瓜、麵包片,做成三明治也不錯。如果不願意繼續吃,用這些冷盤製作什錦燴飯也是不錯的方法。
第二招:鹵味食物巧變身
經過鹵制入味的食材,本身就有其獨特的香味。改變形狀及增加調味,就能輕松變身。例如常見的鹵牛肉,可切細絲後拌入黃瓜、辣椒油,就是另一盤美味;還可以切成細丁,與雞蛋、香菜一起製成牛肉蛋花羹。香腸冷盤也可以切成細絲,和芹菜絲共同爆炒,然後用春餅卷著吃。
第三招:去蕪存菁再烹調
年菜中總免不了膏粱厚味,比如紅燒的肘子,如果覺得油膩,可以在除去肥油後,把瘦肉和肉皮部分切成丁,加入豆芽、高麗菜、豆乾丁攪拌成餡,包成餡餅或包子。
第四招:魚肉紅燒沒有回鍋味
年菜常有油炸的魚,魚肉重新烹調容易又老又硬,難以入口,因此可以加入彩椒、胡蘿卜丁等食材重新紅燒,以醬油和糖調味,菜就沒有回鍋味了。
第五招:中菜西吃孩子愛
過年每餐總是中式餐點,不如換個花樣,把吃不完的年菜用異國料理的烹調方式改頭換面,增加新鮮感,大人小孩都吃得津津有味。例如用焯過生菜葉包裹撒上芝麻的臘肉,製成臘肉卷,蘸醋汁食用;或將剩飯加入洋菇、杏鮑菇、洋蔥、蒜末拌炒,做成燉飯,更有義大利情調。總之,每道年菜變身時,都別忘動動腦增添蔬菜,才能兼顧美味和營養,過個健康又無負擔的好年。
2、過年剩下的大魚大肉,該如何處置呢?
不論什麼年代我們都崇尚節儉,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每逢過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屯上各種美食,也避免少不了大魚大肉,可春節也就那麼幾天時間就過去了,一次性買的很多肉類都吃不完,天天吃也早已經吃膩,這種情況下我們該如何處理這些肉食才避免浪費,以下總結出幾條建議供大家參考。
1.將可繼續食用的熟食分類凍存;
2.喂流浪動物;
3.生肉製作成臘味儲存;
4.二次加工成其他食品;
一、將可繼續食用的熟食分類凍存
很多人覺得對於已經加工過的熟食,甚至有些剩菜反復加熱再食用的話,必然對健康是不利的,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剩飯剩菜里產生一定的亞硝酸鹽。
不過,我們要知道亞硝酸鹽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一般情況下10個小時會開始產生,放到第七天的時候會達到一個高峰,而在第一天產生的亞硝酸鹽基本上是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的,我們只需要在這個時間內將食物迅速的冷凍起來就會很大程度的抑制它的形成。
因此,在我們春節吃不完的熟食可以在10個小時內,及時的分類裝起來放進冷凍室里,中途不化凍保存一兩個月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二、喂流浪貓狗
對於好的熟食我們可以冷凍處理,也有些吃剩下的不太好的肉菜,再費功夫去冷凍就劃不來了,這時候家裡如果有牲畜的自然就去喂牲畜處理起來很方便,如果沒有的話我們也可以拿去喂流浪的貓狗,讓它們也過個好年。相信這個方法也是很多家庭都會做的一件事。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高,流浪的貓狗也多了起來,在現有的那些流浪貓狗我們自然也不能置之不理,它們之所以流浪畢竟也因出自人類之手。雖然說貓狗不適合吃太鹹的食物,但是對於流浪貓狗來說一塊肉就夠它們吸收很多的營養。
三、生肉製成臘味
在過年期間,有很多地區的氣溫還是較低的,所以我們可以將一些沒有加工過的生肉做成臘味儲存起來,這樣既不浪費也可以在平時吃到不一樣風味的美食了。不論是豬肉還是雞、鴨、魚都是可以製成臘味的。
可以用食鹽,花椒面,辣椒面將生肉腌制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可以掛起來開始晾幹了,也可以在炒鍋里用糯米橘子皮熏一下更好,晾至20天即可食用。
四、加工成其它美食
再說回熟食,有一部分也可以拿來做成其他食品,比如把肉挑出來做成餡餅,包子這些,魚類也可以做成海鮮粥。
不嫌麻煩的可以將一些瘦豬肉這些也可以做成肉鬆,存放起來平時做烘焙的時候使用,也可以做成豬肉鋪。
總之,只要還能吃的就肯定有辦法不讓它進垃圾桶浪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