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喜歡寫什麼福字
1、春節有貼「福」字的習俗,福究竟是何來歷?
春節,民間都願意在自家的門窗外倒貼個紅'福'字人們約定俗成,圖個喜慶,吉利.此俗傳說起源於清代恭親王府.那年正直春節前夕,大管家為討好主子歡心,按例寫幾個斗大的'福'字.叫人貼於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一家人目不識丁,竟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氣惱,欲鞭罰懲戒.幸好大管家是個能言善辯之人,他怕福晉怪罪下來瓜葛自身,慌忙跪倒陳述:'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恭親王福晉一聽,也合情理,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府福到(倒)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沒學問的奴才,還真想不出這種招式呢!'遂賞管家和家丁各50兩銀子.後來倒貼「福」字之俗由達官府第傳入陌巷人家,貼過後都願過往行人或頑童們念叨幾句:「福到了!福倒了!「以圖吉利」.............原來的福字是寫在一張正方形的大紅紙上,有正貼福和倒貼福之分,而現在工業生產的倒福很少.其圖案是正的,福字是倒的,因此圖案向上.福字向下倒著印刷的「福」也就名正言順地稱之為「福倒了」的倒福.而絕大多數印刷的福字都是'正福',即圖案和福字都是正著印刷的,也就是福字和圖案都是向上的.
2、春節的時候該寫什麼字呢?
春節的時候該寫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漢族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福」字。「福」字,代表福氣、福運和幸福,是祈求喜慶吉利,福運到來的意思。
每年春節,家家戶戶要在門上貼上個「福」字,但貼的時候,究竟應該正著貼還是倒著貼,卻讓很多人犯難。民俗專家表示,年味就像這個「福」字,不用講求形式,怎麼貼都可以,只要你感受到了快樂,它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不少人以為「福」字要倒著貼,寓意「福到」,事實上這是個將錯就錯的「口彩」。
在傳統民俗中,只有3種情況才能倒著貼「福」:一是有人家上年遇到大災大難,為了扭轉運氣才會倒著貼;二是馬桶、腳盆、痰盂、垃圾桶上的「福」字倒著貼,意思是把不好的東西倒出去;第三種情況僅僅是為了討「口彩」。
3、春節用的福字名稱叫什麼?
春節用的福字名稱叫: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