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南方春節北方吃什麼

南方春節北方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13 07:00:07

1、南北方過年吃什麼

北方人過年吃餃子,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
北方人對餃子的喜愛由來已久,過年吃餃子、冬至吃餃子、小年也吃餃子。餃子已經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佳餚。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過年不少人喜歡吃火鍋,一來無論葷素,各種美味都可以在火鍋中吃到。二來過年吃火鍋寓意紅紅火火,討了個好彩頭。
中國南北方春節也不一樣,南方地區會有南方地區的風俗習慣,北方地區會有北方地區的風俗習慣,兩地區還是會有很大的差別的。

2、北方人和南方人過春節有什麼不同?

不同點一:

北方過年吃餃子,南方過年吃年糕元宵。但是都是殺豬宰羊過大年。北方講究初一吃餃子,取新舊交替更歲餃子的意思,而且餃子形狀像元寶,也象徵著新年發大財的好兆頭!農諺有雲「初一餃子初二面」,圖的是條條順,意喻順順當當。南方則多數吃年糕和湯圓,年糕的諧音是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湯圓也叫「團子」、「圓子」,也有「全家團圓」之意。在南方,初二要吃開年飯,尤其是做生意的人。

不同點二:

在習俗除夕習俗的講究南方喜事一般都是貼窗花 北方在春節也貼窗花 。北方逛廟會 ,南方舞龍獅 ,廟會和龍燈雖然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但是近年來南北方有了側重。北方的廟會一般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舉行,南方舞龍燈也是一種形式,集「舞獅、舞龍、劃綵船、跑竹馬、踩高蹺……等。

不同點三:

北方守歲迎福 南方圍爐夜話,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過年夜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辭舊歲、迎新年, 在南方有除夕夜圍爐的習俗,一家人吃過年夜飯便圍爐而坐,嗑著瓜子,看著電視,邊吃邊聊,述說著一年來的酸甜苦辣。在北方,除夕夜全家人守歲要圍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包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棗子、栗子和肉餡等,一齊包入新年的餃子內。

不同點四:

北方發紅包 南方派利是,不管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都會進行一項趣味橫生的活動——送紅包,不同的是稱呼上的變化,北方叫紅包,南方叫派利是,其實,無論是紅包還是利是,寄託的又何止是祝福之意,那裡面還是沉甸甸的愛,是不變的情懷。

拓展知識: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隆重的節日,也是歷史最久的。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爺直到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地讓人熱鬧了一個月。

老北京愛說臘七、臘八兒,凍死寒鴉兒。 清代,雍和宮內就有熬制臘八粥敬獻佛、皇室權貴的傳統,謂之佛粥,目的是與佛結緣,寓意像佛祖一樣,喝了牧女施捨的雜豆粥而得道成佛。 

農歷二十三,傳說灶王爺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間善惡,玉帝依此降福禍,家家忙著祭灶。這天晚上,供上關東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爺的口)等,由家長主祭上香行禮,而後連將灶神連龕帶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點火焚化,謂之送祭。

這天晚上,鞭炮齊鳴,北京人說是過小年 除夕是全中國的狂歡夜,一切的辭舊迎新、祈福迎祥都在這一夜。全家團團圍坐舉行家宴,互相祝福盡享天倫,稱之為圍爐。飯後,小孩會把芝麻秸灑在亭子里,人行其上,稱之踩歲。

老北京有守歲至午夜時分,鳴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輩要給長輩叩首拜年,討要壓歲錢,全家再吃一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在百十個餃子里,只有一個放有硬幣,說是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一年諸事順遂。 

參考資料:

網路詞條  春節習俗  網頁鏈接

3、南北方過年吃什麼

在南方地區,人們大多數會以年糕、元宵、以及魚、肉、菜作為春節的美食。在北方地區,人們春節大多數會吃餃子、魚、雞、年糕來作為春節的美食。南方和北方雖然地區上有很大的差異,在形式上都是在迎接這個新年,在年貨的准備上都十分充足,可以充分體現出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氣息。

過年:過年,是指過「年節」,即現在所稱的「春節」。新春賀歲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按照舊習俗,從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掃塵日)開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或正月十九止,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稱為「過年」,即現在所說的「春節期間」;如果從預備「年貨」開始計算,大約從年尾十二月十五六便進入年關大忙。

4、過年時,南方和北方都有哪些必吃的美食?

南方和北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所以過年的時候吃的美食也是不一樣的,北方是吃餃子的,而南方就吃年糕還有火鍋,其中湯圓是南北方都會吃的一種美食。

過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做各種好吃的美食,然後坐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當然這些美食都是各不相同的,南方和北方著很大的差異,特別是在主食上最為不同。

南方過節的時候喜歡吃年糕,年糕有這一種寓意,象徵著一年比一年高,他們認為吃了年糕之後,生活和工作上也都會提高不少。雖然說北方也吃年糕,但是和南方的風味還是差了很多,北方的年糕可以蒸著吃,還有炸著吃,都是甜的。南方的年糕,除了這兩種做法以外,還可以煮湯炒菜,鹹的和甜的都有。

南方的年夜飯里一般都有火鍋和魚,這一天吃火鍋就意味著紅紅火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彩頭。一般這個魚是魚頭,因為魚頭放到火鍋裡面是非常好吃的,很多人就算是魚頭比魚還要貴也要買來吃的。

而北方過年的時候必須要吃的東西,就是餃子了,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提前包好餃子,等到半夜12點的時候就煮了吃。因為的餃子形狀跟元寶比較像,有著喜慶團圓的意味。


北方人在過年的時候還會吃臘肉,臘肉是經過豬肉腌制而成的,然後放到架子上面晾乾就可以吃了。北方是比較冷的,在過年之前還會提前凍好一大盆凍,裡面有豬蹄,雞爪,豬皮,各種東西,吃起來也是非常好吃的。

5、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南方小年吃:年糕、米餅、年粽、殺年豬、湯圓、荸薺、廿四團、甘蔗、灶糖;北方小年吃:餃子、粘糕、麻糖、關東糖、糖瓜、炒玉米、面花、火燒。

一、南方小年的傳統食物

1、年糕

小年,一般北方講究包餃子,而南方更習慣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每年小年,在南方都是家家戶戶蒸年糕吃年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趕制椰糕用來食用並祈福,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2、米餅

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做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3、年粽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徵,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後,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4、殺年豬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的蘭洞、西嶺的新河、觀音的水濱山寨等地,都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過了小年夜,那殺年豬的熱鬧戲就算開台了。挑選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燉,精心烹飪,再滿滿斟上一杯酒,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5、湯圓

南方人冬至、小年、新年、元宵節都要吃湯圓,而且品種齊全,花樣繁多。

6、荸薺

老福州祭灶,甘蔗和荸薺是必不可少的,有「甜甜蜜蜜」的含義。荸薺,則是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

7、廿四團

「廿四夜吃團子」是江南許多地方的風俗,寓意著一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在蘇州,每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做團子、送團子、吃團子是必備的一道年味。

蘇州人祭灶中最重要的祭品便是團子,過去叫做「廿四團」。「廿四團」用糯米粉製作,餡兒有鮮肉、豆沙、蘿卜絲等多種。蒸制好的團子上都要點印子,有圓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區別不同的餡兒。

8、甘蔗

小年這天的甘蔗特別好賣。甘蔗因為「節節高」的美好寓意,是祭灶的必備。甘蔗是灶王爺登天的梯子,一節一節向上攀登,而甘蔗帶尾梢有一種無止境的意思。

9、灶糖

灶王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製品,售期最短,只有過小年前後才上市的糖果。用這種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二、北方小年的傳統食物

1、餃子

北方臘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要吃餃子,因為這天要送灶王爺上天匯報工作,人們煮好餃子端端正正擺在供台上,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2、粘糕

山東部分地區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粘糕是用黃米、紅棗等做成的一種甜味糕點,意在粘住灶王爺的嘴,使其向玉帝匯報工作時只講好事。

3、麻糖

晉西北地區小年夜要吃麻糖。山西大同的麻糖是用優質小米熬成「餳」,再加入磨好的小米麵攪拌均勻,通過特殊工藝發酵和固化處理,做成各種形狀的糖塊,有玉骨麻糖、擦酥麻糖、夾餡麻糖、瓜蛋糖、板子糖等。不管是哪種麻糖,都是為了粘住灶王爺的嘴,以免他把人間美味奢華的事報告給上天。

4、關東糖

關東糖,又叫灶王糖,一年之中只有小年前後才能吃到。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風味特殊的糖製品。關東糖又香又酥,粘性大,主要是祭灶用。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烤融化塗在灶王爺嘴上,這樣他到玉帝那裡就不能講壞話了。

5、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這首民謠很多人應該都聽過。糖瓜跟關東糖的做法相似,只是關東糖是長條型的,拉成扁圓型就是糖瓜,吃起來香酥脆甜,粘性很大。

6、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臘月二十三有吃炒玉米的習俗。人們用麥芽糖把炒玉米粘起來冰凍成一塊一塊的,口感脆甜香酥。

7、面花

山東半島的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都忙著蒸棗花饃、團圓餅、壽桃等麵食,蒸出來的這些麵食又叫面花。

8、火燒

河南漯河、平頂山一帶小年夜這天不吃餃子,而是家家戶戶自己做火燒吃。火燒又叫燒餅,與小年幾乎劃等號,當地人講沒有火燒的小年算不上完整的小年。

6、南方過年,北方過年,分別吃什麼呢?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過年最重要的就是吃團圓飯,但是吃團圓飯又有很大不同。

 在北方,大年三十這一天,在外工作的親人朋友,都會趕在三十號之前回來,和大家一起吃這頓團圓飯,在這個餐桌上少不了的就是各種肉,有肘子肉,有五花肉,還有我最愛吃的扣肉,還有炸帶魚,清燉魚,酸菜魚,反正就是一種無肉不歡的既視感。當然一些比較注重養生的家庭,不會吃的這么油,會做一些肉菜,但是會搭配很多蔬菜,正好和大部分的家庭相反,蔬菜的比例比肉類所佔的比例大的多。

大年三十這天晚上還會一起包餃子,一般情況下還都是肉餡的,人們還會在餃子里包上幾個硬幣,或者一些果仁,說是誰吃到了,就很有福氣,這一年都會很順。我們家那邊是這樣做的,大年三十晚上包好餃子,如果晚上小孩子餓了的話,或者是想吃,就會煮給她們吃,我們家那邊是這樣,不會包的太多,夠了明天早上吃就可以。

 在南方,她們也會選擇吃魚,因為有年年有魚,吉慶有魚,寓意富有,生活幸福這個說法。有的地方,魚這個菜會最後上,還會把魚頭,魚尾留到明年,表達新年有頭有尾的祈願,擺魚也會有講究,魚頭要對著貴賓和長輩,表示尊重。有的地方的習俗是魚端上桌後,魚頭對著誰,魚尾對著誰,位置就不可以改變了,魚頭所對的人「剪綵」,魚尾所對的人「贊助」,二人舉杯同慶,大家才可動筷,熱鬧氣氛,歡聲一片。

 還會吃一些年糕,因為年糕有年糕年糕,年年高的寓意,每年越過越好,年糕一般是用糯米,或者大米研磨,經過機器處理,還會在裡面放一些紅棗,放一些大豆等等,因為這樣不僅看起來好看,也會更美味。經過一定的加工之後,就可以入口了。小時候很喜歡那種味道,感覺是自己吃過的最美味的主食,但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少回農村老家,就算再在城裡可以買到,也不是原汁原味的。

與北方不同,南方不會選擇吃餃子,而是選擇吃湯圓,因為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在家人團聚一起吃飯的時候,很吉祥。北方一般都是在正月十五夜才吃湯圓,在月圓家人團圓之時,吃上幾個湯圓,也算是很美好的事情了。

  

  

  

7、春節吃什麼,南北方差異有哪些?

在吃文化方面,南方和北方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說過春節的時候,年夜飯的靈魂就是餃子,比如說白菜豬肉、牛肉蝦仁等等各種不同餡料的餃子,就會擺在餐桌上,讓人們吃得很痛快。而南方的年夜飯肯定少不了臘貨,比如說臘肉、臘腸以及臘鴨。最後到主食,南方人可能會吃粥或者米飯,而北方人就會吃面條或者大餅。所以南北方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淡口味也是很大眾的,即使是北方人吃南方菜,也能吃得下去。

春節吃什麼呢?

在過春節的時候當然少不了肉菜,比如說燉雞或者燉肉。小編所在的地方位於河南,而河南是會在過年的時候腌制臘肉以及臘魚的。所以年夜飯中肯定少不了這兩種肉,在吃的時候也會品味一下肉是否腌制到位。而南方人在吃年夜飯的時候可能少不了湯,比如說豆腐湯或者甜湯。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南北融合也越來越明顯了,所以南方和北方的飲食也不會出現太過於明顯的差距。但最北邊以及最南邊肯定會存在一些差異,畢竟氣候不一樣,所以飲食文化肯定會不一樣。

南北方差異有什麼呢?

南方人在吃年夜飯的時候就會烹飪新鮮的海鮮,因為他們比較靠近海,並且海鮮的價格也是很便宜的。而北方人就會吃一些河魚或者買一些凍的海鮮,這樣也能品嘗到海鮮的鮮美。向川渝地區可能會在過年的時候吃火鍋,而東北周可能會吃鐵鍋亂燉或者小雞燉蘑菇。在像廣東這一邊的人可能會飲食比較清淡,在年夜飯的時候也會吃清燉肉和清蒸魚。

總結

我們要正確的看待南北方的飲食差異,不要太過於偏激。即使你身為一個北方人,並不喜歡吃面,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你在過年的時候想吃某種菜,那你也可以在網路上搜一些教室,然後做一下。所以過年吃的菜餚並不是確定的,每家都會不同。

8、南北方過年美食的差異

南北方過年美食的差異

南北方過年美食的差異, 我們全國各地這么大每個地方過年習俗美食都不一樣,那麼你們知道南北方過年美食的差異嗎,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南北方過年美食的差異吧。

南北方過年美食的差異1

南北春節飲食文化差異 一:

春節的前一天稱為除夕,古稱「歲除」或「逐除」。除夕的飲食習俗,北方和南方不盡相同。北方人以餃子為美味,有水餃、蒸餃等,在出席子時食用,取「更歲交子」的意思。為討吉利,有的餃子中放些糖塊,意味來年生活甜美;有的在餃子里放一枚「制錢」,吃到有制錢的餃子,一位著財運亨通。

在南方,人們以松糕、年糕、元宵、粽子以及肉、魚、菜為美味。除夕多吃年糕和元宵。元宵也叫「團子」、「圓子」即湯圓,取「全家團圓」之意。年糕多用糯米做成,取生產和生活「年年高」之意。

吃年夜飯之前,舊時一般還先要祭祖,將食物分出少許,獻給祖先,以示紀念。午夜鍾聲一響,辭歲禮開始,全家向祖先靈位行禮致敬,子女依長幼序向長輩行禮辭歲。小輩可從長輩那裡收到「壓歲錢」即「押崇錢」,寓意鎮壓「邪崇」。

南北春節飲食文化差異 二:

正月初一,人們早早起來,相互祝福。早餐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等,幾乎全國各地都要吃年糕,「黏」字與「年」字諧音,而「年」字本來是穀物成熟的意思,吃黏糕寓意一年收成更比一年好,一年更比一年高。現在已通稱年糕了。吃罷早飯,人們穿上新裝,到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家去拜年,預祝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每家都會以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招待客人。這一天,人們吃的大多是節前准備好的食物,即取其「有餘」之意。北方大多吃饅頭,南方還是以米為主。

南北春節飲食文化差異 三:

南方:

年夜飯,合家團聚吃年夜飯是很重要的事情,在外地工作者,無論遠近,過年都會盡量趕回家和家人團圓。年夜飯是很講究的,南方年夜飯一般不吃餃子,有些地方吃年糕;在福建,有些地區,人們吃「玉角」(或是芋角)代替餃子,玉角和餃子異曲同工,不過不是用麵粉做皮,而是用木薯粉或者地瓜粉,或者木薯粉與地瓜粉合用,用來代替以前祖先南遷過年時沒有包餃子的麵粉,現在有的地方叫又叫地瓜包;而江浙一帶,飯桌上通常會有扣肉,有些地方,大年三十晚上,人們會炒瓜子,而在平時是不能晚上炒瓜子的。通常年夜飯雞、鴨、鵝是少不了的,還會有魷魚韭菜,表示長長久久、年年有魚;還會有紅蘿卜和辣椒,表示生活紅紅火火……

北方:

不論佛堂規模大小,除夕夜一律要上供。供桌也叫接桌,桌上的供品成色和數量,自然是隨著佛堂的規模而異的。供品最豐富者為「九堂」,即9類供品,綜合起來有:豬頭、雄雞、羊肉、饅頭、蜜供、套餅、面鮮、水果、百果、花糕、年飯、素餃、素菜等。

此外供桌前還要有照例的「五供」,即一隻香爐、一對燭台、一對花瓶(筒)。燭台上插素蠟,香爐內插好手指粗的「子午香」(或藏香)。以上供品午前擺齊,正午開燃蠟點香,俗稱「起香」。從此時起香火不可中斷,直到「破五」。

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

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北方地區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傳說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此接神習俗。

南北方過年美食的差異2

南北方飲食差異

如果一個南方人突然去到北方,那麼一定不太習慣,而北方人來到南方自然也不會習慣,是因為南方和北方本就有很大的差距,在春節的飲食上,這些差距也表現的非常的明顯,大部分的南方人都喜歡在春節的時候吃湯圓,意喻著一家人團團圓圓,而且人們喜歡在湯圓當中加入各種佐料,吃起來香香甜甜的,代表著另一年一定會過得甜甜滿滿,而北方人則更加喜歡自己動手製作餃子,雖然說這兩種食物都是意味著團團圓圓,但是餃子和湯圓吃起來味道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南北方人飲食口味差異

南方人大多比較喜歡吃一些辣的食物,尤其是湖南,四川,重慶,江西等地。這些地區的人們在過年的時候都喜歡紅紅火火的加入各種各樣的辣椒來配色好看,同時也能夠更加滿足人們的口感,北方人在過年的時候不愛吃辣,更加喜歡吃新鮮的食物,尤其是海鮮,北方人愛的'就是食物的鮮味

南北方過年飲食差異

南北方過年飲食的講究也是有不同的,南方人希望做出來的菜看起來就色澤誘人,讓人非常的想吃,因此有很多的人都會在食物當中加入各種各樣的點綴品,而由於北方人本來個性就有不同,並不是屬於含蓄的人,因此這些人在製作美食的時候,往往是追求真正好吃的食物,而並不是外表光鮮亮麗的北方人,一般都不會注意對食物的裝點。

南北方過年美食的差異3

南方人大多比較喜歡吃一些辣的食物,尤其是湖南,四川,重慶,江西等地。這些地區的人們在過年的時候都喜歡紅紅火火的加入各種各樣的辣椒來配色好看,同時也能夠更加滿足人們的口感,北方人在過年的時候不愛吃辣,更加喜歡吃新鮮的食物,尤其是海鮮,北方人愛的就是食物的鮮味,有些北方人甚至會直接吃三分熟的牛肉,由於南北方本來就對食物的認可各有不同,所以在過年的時候實物的差距也比較大。

南北方過年飲食的講究也是有不同的,南方人希望做出來的菜看起來就色澤誘人,讓人非常的想吃,因此有很多的人都會在食物當中加入各種各樣的點綴品,而由於北方人本來個性就有不同,並不是屬於含蓄的人,因此這些人在製作美食的時候,往往是追求真正好吃的食物,而並不是外表光鮮亮麗的北方人,一般都不會注意對食物的裝點,所以導致食物看起來並不好吃,但吃上去卻又非常的美味。

9、南北方過年的時候,吃東西的習俗一樣嗎?

眾所周知南北之間的差異本身就是很大的,這個差異是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就像在飲食方面的差異就是比較明顯的,南北的口味就是也是有比較大的差異,而且這都是根據我們的生活環境從小養成的習慣。接下來我就說說南北方在過年的時候,在飲食方面都有哪些習慣。

一、餃子。

一說起餃子肯定就是北方的飲食習慣了。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北方人,所以在我的潛意識裡面就會覺得吃餃子就是過年必備的,雖然我本身並不是很喜歡吃餃子,但是每當到了大年初一的時候不吃餃子就總會覺得缺少了一些什麼。而且南方與北方在主食方面就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南方主要是米而北方主要是面。餃子也可以算是麵食的一種了。當然除了春節要吃餃子之外,冬至吃餃子也是必須的。反正在北方很多節日都是需要吃餃子的。

二、年糕。

年糕在南方是比較重要的飲食了。我身為一個北方人雖然也會吃年糕,但是年糕對我來說並沒有特別喜歡,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南方人來說吃年糕也是必須的。就好比說除夕的年夜飯時候北方人的飯桌上不可缺少的就是餃子,而南方的飯桌上不可缺少的就是年糕。而年糕的做法大家也是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來判斷的,其實最簡單的吃法就是將糖直接撒到上面,也可以成為一道美食。

三、湯圓。

湯圓其實也是叫元宵,這個是南方跟北方都有的,只不過大家在吃湯圓的時候也是會有一些不同的。就像南方吃元宵可能就是在除夕的晚上,飯桌上除了年糕之外元宵可能也是必須的,而北方吃元宵可能就是到了正月十五的時候。所以即便是吃同樣的食物仍舊還是會有一些差異。

10、南北過年習俗有哪些?

南北過年習俗有:

1、北方過年吃餃子,南方過年吃年糕元宵。但是都是殺豬宰羊過大年。北方講究初一吃餃子,取新舊交替更歲餃子的意思,而且餃子形狀像元寶,也象徵著新年發大財的好兆頭!農諺有雲「初一餃子初二面」,圖的是條條順,意喻順順當當。

南方則多數吃年糕和湯圓,年糕的諧音是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湯圓也叫「團子」、「圓子」,也有「全家團圓」之意。在南方,初二要吃開年飯,尤其是做生意的人。

2、在習俗除夕習俗的講究南方喜事一般都是貼窗花北方在春節也貼窗花。北方逛廟會,南方舞龍獅,廟會和龍燈雖然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但是近年來南北方有了側重。北方的廟會一般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舉行,南方舞龍燈也是一種形式,集「舞獅、舞龍、劃綵船、跑竹馬、踩高蹺……等。

3、北方守歲迎福 南方圍爐夜話,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過年夜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辭舊歲、迎新年, 在南方有除夕夜圍爐的習俗,一家人吃過年夜飯便圍爐而坐,嗑著瓜子,看著電視,邊吃邊聊,述說著一年來的酸甜苦辣。

在北方,除夕夜全家人守歲要圍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包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棗子、栗子和肉餡等,一齊包入新年的餃子內。

4、北方發紅包南方派利是,不管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都會進行一項趣味橫生的活動——送紅包,不同的是稱呼上的變化,北方叫紅包,南方叫派利是,其實,無論是紅包還是利是,寄託的又何止是祝福之意,那裡面還是沉甸甸的愛,是不變的情懷。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