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節前干什麼
1、春節前幾天要干什麼
1、臘月二十三
現通常將農歷十二月稱為臘月。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傳統民間祭灶的日子。傳統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在中國的傳統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明代時祭灶是臘月廿四,清代以後是在廿三。北京有"臘月廿三,灶王爺上天"之說。
2、臘月二十四
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禮記》中,有「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的記事。這說明,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穢、塵沫與傳播疾病有關。周書《秘奧造宅經》中就有「溝渠通浚,屋宇潔凈,無穢氣,不生瘟疫」的記載。
3、臘月二十五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盡春回,人們度過了漫長的冬天,即將進入到新的一年。按照中國傳統民間的習俗,春節是新一年的開始,人們對於過年都倍感親切,同時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點。
還有「二十五糊窗戶」的說法,即臘月二十四掃完塵,二十五就該糊窗戶了。隨著社會發展多數人家已失去糊窗戶的傳統,但貼窗花、貼福字、掛對聯是必不可少的程序。總之人們祈福旺來年的心願是一樣的。
4、臘月二十六
傳統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臘月二十六春節傳統傳統民俗「燉豬肉」。
5、臘月二十七
農歷十二月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
與平日以購缺賣余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6、臘月二十八
多數地方在這一天要趕制過年的麵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蒸饅頭」。
7、臘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8、年三十
除夕是新舊交替的時刻,各行各業停了交易。都在自己家裡打著如意算盤,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運氣。
這天夜間的鞭炮聲不絕於耳。早先宮廷在這之前就會放花炮,自臘月廿四日起至正月十七日止。每日放花炮,尤以臘月三十兒晚上最盛。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八大祥」等店鋪,會專門僱人燃放各式花炮,花炮愈盛,愈象徵著買賣興隆。
除夕夜的活動也是千姿百態——貼掛千,擺設天地供桌、辭歲、守歲、迎歲……,這種慶祝活動一個接一個。午夜一到,臘月就結束了,新的一年也隨之開始了。
2、過年前要做什麼
1:打掃衛生
打掃衛生,為了迎接將要到來的春節,需要把家裡的每一處都細心的清理干凈。
2:置辦年貨
置辦年貨,在過年的前一個月可是購物的狂潮,大家要買新衣、年貨、零食、生活用品等……
3:准備食物
准備食物,在過年的這幾天里菜市場都是不開門的,所以,一定要在過年之前就准備好過年這幾天的食物。
4:貼春聯
貼春聯,春聯需要每年都換新的,讓過去的不再回來,全力迎接新的一年。
新形象類
理發,中華傳統文化中有正月不理發這一講究,因此,年前很有必要理一次頭發。
新衣服,新衣服,新氣象,寄寓一年更比一年好。
禮品類
過年送禮是中國的傳統,因此最好在年前就准備好各種禮品,給老人的,給長輩的,給孩子的,給領導的,給同事的。
3、過春節前需要做什麼
1.春聯。過年當然春聯是必不可少的東西,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每家都貼上新的對聯和燈籠之類的裝飾品。
2.包餃子。餃子是中國北方人民過年的傳統美食,過年必吃的一種食品,每逢過年每家每戶都會包很多餃子,等待過年那天吃。
3.大掃除。我們那邊每年到臘月24那天,每家每戶都在打掃衛生,特別是廚房要重視打掃,當然還有窗戶等。
4.年貨。年貨是必不可少的吧!一般臨近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把自己家的「小倉庫」裝得滿滿的,就等著過年時慢慢享用了。
5.禮品。在我們北方,過了春節那天,我們就該給長輩去拜年了,新的一年去見長輩當然要為長輩帶點自己的心意過去嘍!
6.紅包。過年當然是小孩子最喜歡的節日了,因為可以有紅包拿了,所以我們見到親戚家的小孩子時,千萬要給他們點驚喜了,不要讓小孩子失望哦。
7.鞭炮。大家都知道每當春節鍾聲鎬響之後,鞭炮聲就漸漸響起了,我們老家都說:「誰家是第一放鞭炮的,來年就會發財」。
4、春節前做什麼
盼著,望著,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作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即將來臨,為了迎接這個華夏子孫們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春節之前大家需要提前做些什麼准備,來全家人在一起歡快的過一個吉祥如意的年。以下小編來與大家分享過年需要做好哪一些准備,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
第一、准備煙花、炮竹。《亥豬拱福門,香梅辭舊歲》;由於中國人過年最喜歡除舊迎新,熱熱鬧鬧過大年,而且對新年新氣象有強烈的美好憧憬。因此在春節到來的零點鍾聲響起的時候燃放煙花、炮竹便成為了大家不二的選擇,這就需要提前准備。
第二、幫助父母親、兄弟姊妹和自己上超市買新衣服。《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得輝》由於春節是新舊的年與年的分界線,中國人的習俗往往信奉「萬象更新」,所以在春節前給家人與自己增添一套新衣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三、提前購買一些年貨。因為春節期間大家在一起團聚,基本上一個星期菜市場沒有商人開門營業賣生活必須品,所以建議大家提前做好儲備。
第四、為晚輩孩子們准備紅包、為父母們准備購買一些有利於健康的禮品。因為短暫的春節幾天一晃而過,要不是如今的網路高度發達,一年上頭真是難得見幾面,與家裡的長輩們相聚甚少,並且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兒女的需要提前為他們准備一些健康的禮品。而紅包則是給晚輩們的新春祝福,希望他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學習天天向上。
第四、年輕人提前安排新年工作、生活的規劃。例如;該到成家立業的年齡,談婚論嫁。不讓父母整天為自己瞎操心,讓他們的晚年能夠看到自己的孫子孫女們,對他們叫一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