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春節送禮 » 越南春節給多少壓歲錢

越南春節給多少壓歲錢

發布時間: 2023-02-01 16:32:18

1、盤點世界各國壓歲錢都給多少

盤點世界各國壓歲錢都給多少

今年春節,很多人發現,隨著物價的上漲,壓歲錢也是「坐地起價」。幾年前的一二百元,現在基本已拿不出手,而發出去的一個個動輒上千元的紅包也讓70、80後叫苦不迭。記者發現,除了中國外,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國也都有著發紅包的傳統。越南甚至同樣飽受著紅包上漲之痛。唯有新加坡,壓歲錢仍保持著討吉利的傳統,兩元錢就可以討得孩子歡喜。

中國
壓歲錢看漲
外媒稱中國家長「壓力山大」
《華盛頓郵報》觀察說,對於中國的90後甚至00後的孩子們來說,與往年相比,今年他們的新年願望有了明顯改變。價值不菲的電子產品成為了他們的新寵。「哪個家長能抵抗住孩子強烈的要求呢?」文中如是說道,隨著中國家長越來越有錢,孩子們的壓歲錢也逐年看漲。少的幾百元,多則萬元。有的家長統計,春節期間總共花出去的紅包在六千到一萬元,相當於部分工薪階層一到兩個月的工資。
樂了孩子,苦了家長。對於這個現象,外媒稱,中國現在有個流行的詞是——壓力山大。
馬來西亞《星報》網站也注意到,很多中國孩子在過年時更願意收到一台iPad作為新年禮物,文中風趣地說,「比起壓歲錢,這個更實在,當然,也更讓長輩們心疼。」
越南
壓歲錢也「變味兒」
和中國一樣的煩惱
從前,越南人過年給孩子的壓歲錢一般只是小面額,但隨著經濟發展,越南人也有同中國人類似的壓歲錢「變味兒」的煩惱。
在越南,給壓歲錢最初是指將銅錢穿起來,用紅線綁成龍形或寶劍形,放在孩子的床腳或枕邊,以震懾妖魔鬼怪,讓孩子安心睡眠。之後壓歲錢演變為新年送紅包,意味著能給人們帶來喜悅和幸運。
實際上,這種習俗很有可能傳自中國:越南語中一個表示壓歲錢的詞「lixi」,就源於中國南方地區的「利是」一詞。
從前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並不多,象徵性地給個500或1000越南盾(1元人民幣約合3300越盾),有時不給錢,就給塊糖果。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給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
按照眼下越南的行情,根據個人關系的親疏遠近,壓歲錢一般從5000到10萬越盾不等。原本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是體現對孩子的美好祝願,如今卻成了一種負擔。
越南網站介紹了這樣一個笑話:一名農村婦女的哥哥在城裡做官,每年大年初二,她就讓自己孩子到大舅家串門,以便能得些壓歲錢,有一年竟拿回了300萬越盾,比種田一年的收入還多。
越南專家因此呼籲,應引導孩子正確理解壓歲錢的含義,合理使用壓歲錢,讓這一傳統習俗發揮積極作用。
新加坡

2-10新元不等
不比錢數比個數
新加坡的經濟發達,但在壓歲錢上反而最吝嗇。新加坡人上門拜年,也發壓歲錢,但是新加坡家長給孩子派發的「紅包」,數量雖多但分量很輕。他們給的對象是孩子和未婚的男女青年,只要對方來拜年,都有「紅包」拿。
不過,打開「紅包」抽出的可能只是一兩張二新元票面的新幣(一元人民幣合0.2新元),最多也就是十新元(一般都是雙數),不到人民幣五十元。不過,孩子們也並不介意,因為孩子們互相「攀比」的是誰拿了多少個「紅包」,而不問你拿了多少壓歲錢。
在新加坡人看來,「紅包」的作用只在於給孩子節日的氣氛,增加家庭的溫馨,是區別其它節日的一項內容。
日本

經濟不景氣
壓歲錢15年來最少
日本小孩子雖然也能拿到壓歲錢,但受到日本經濟蕭條影響,壓歲錢今年大打折扣。
據《京都新聞》27日報道,日本京都中央信用銀行26日發布的「2012年壓歲錢大調查」結果顯示,由於日本經濟不太景氣,甚至很多家庭一整年的收支是赤字,所以今年日本孩子們平均每人拿到壓歲錢35661日元(約合人民幣2926元),比去年平均額減少525日元,也是自1997年以來最少的一次。
該調查從1月4日至6日進行,從學齡前兒童至高中生約1173人參與。
對於壓歲錢怎麼花、花在哪,日本《每日新聞》特意做了一份調查,排在首位的是「買游戲」;第二位是「存下來」;第三位是「買書」,但第四位「買玩具」的比例為11.0%,比去年減少了6.3%。
此外,受經濟不景氣影響,日本黑社會團體,趁機通過發壓歲錢滲透自己勢力。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道稱,日本黑社會團體年末會舉辦年糕大會等例行活動,向普通市民發放壓歲錢。
壓歲錢從1萬日元到3萬日元不等(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50元),壓歲錢的信封上寫有黑社會團體當家的名字。有趣的是,很多中學生聽說有壓歲錢拿,都飛奔而去。這樣的舉動已經受到日本警察的關注。
韓國

壓歲錢給外匯
漂亮又保值
韓國人過農歷新年,特別重視年初一的「祭禮和歲拜」儀式。祭禮完畢,晚輩要向父母和其他長輩磕頭拜年,行「歲拜」禮,而長輩則要給晚輩壓歲錢。
或許是富國的共同特點,韓國人的壓歲錢和新加坡人一樣,也不算多。一般來說,給尚在讀小學的孩子5000韓元至1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78韓元);給初中生1萬韓元至2萬韓元;給高中生2萬韓元至3萬韓元。
然而,由於近年來物價上漲,經濟形勢不好,韓國人也面臨著壓歲錢的苦惱。不過,韓國人的對策更具創新性。
韓國一家銀行就推出了「外匯壓歲錢」。這種分為3種套裝的「外匯壓歲錢」,由美元、人民幣、歐元、加元和澳元這5種貨幣中的3張至5張紙幣組成,樣式豐富多彩,售價最貴的不過4.85萬韓元,深受家長的歡迎。
一些家長認為,這種外匯壓歲錢,不僅可以讓孩子們了解匯率知識,而且外幣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可謂一舉多得。
背景資料
「壓歲錢」習俗從何而來?
「壓歲錢」因何而來有多種說法,其中一說認為,源於北宋的一次偶然事件。
據史籍《桯史》記載,北宋神宗年間,某年春節夜晚,當時的朝廷樞密副使(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著大人在汴梁(今河南開封)的街頭觀燈遊玩,不料,被歹人掠走。
歹徒本准備勒索王韶一筆錢財,但逃跑途中,聰明的南陔在看見途經的車子後,大聲呼救。歹人連忙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後來,宋神宗得知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
此事流傳到民間後,人們紛紛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過年的時候,除了給孩子們買爆竹、吃食外,還要專門給孩子們一些壓驚的零用錢,並稱之為「壓歲錢」。
《清嘉錄》中說:「長幼度歲,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意思就是說,大人在春節時都要給孩子用紅繩子穿的百枚銅錢,稱之為「壓歲錢」。

2、各國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中國特有的,其他國家有自己的新年,如聖誕節等。公歷春節就是元旦。

3、越南過春節嗎?

越南過春節,越南春節同時也叫越南農歷新年。越南不僅過春節,同時也和中國一樣使用農歷。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

越南之所以會過春節,是因為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在中國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的領土,而越南這個國家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

(3)越南春節給多少壓歲錢擴展資料

越南春節年貨有年粽、糯米餅、鮮花、春聯、爆竹等物品。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國的粽子一樣,不過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間包上200克豬肉和150克綠豆沙,外裹芭蕉葉。

越南人的春聯以前是用漢字書寫的,後來文字拼音化了,就不用漢字了。越南人過春節也喜歡在家裡貼上「福」字或一些年畫。

4、越南 過年和中國有什麼不同

一、越南在各方面都繼承了中華文化
越南地區才宋朝之前,曾經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秦始皇嬴政統一東方六國之後,並沒有停止戰爭。在北方,秦始皇收復了水草豐滿的河套地區。在南方,則是征服了百越地區。從那個時候開始,越南就開始成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在漢朝統治時期,越南地區隸屬於交州。到了唐朝統治時期,越南地區又隸屬於嶺南道。在五代十國時期,越南原本隸屬於南漢政權。由於軍閥混戰嚴重,越南地區的部落首領,脫離了南漢的控制。宋朝建立以後,由於需要面對遼國的巨大威脅,因此一直沒有精力南下。在明朝統治的前期,明朝曾經短暫控制了越南。但由於自身的損失太大,明朝最終不得不從越南撤回了官員和軍隊。從一系列的關系來看,越南和中原王朝的關系非常緊密。中華文化對周邊各國的影響都非常大,越南自然也不例外。

在越南、韓國、日本等幾個仍度過春節的國家中,越南各方面的習俗與中國最接近。在中國的春節中,需要祭祖、吃年夜飯、長輩發壓歲錢、貼春聯等等。這些常見的風俗,在越南都能找到。每逢春節,越南普通百姓也會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年夜飯。在邊境地區的百姓們,甚至會觀看對面的煙火晚會。越南和中國一樣採用了農歷,因此春節和我國是同一天。在日本,春節就是元旦。越南人貼的春聯很有意思,由於越南已經不再使用漢字。一般的越南春聯都是用越南文字書寫的,但對於比較講究的家庭來說,仍舊會使用漢字書寫的春聯。在我國,春節前或者春節後,需要祭祖或者掃墓。越南在大年除夕那天掃墓,與我國部分地區一樣。至於年夜飯的食材,請大家聯想雲南省、廣西自治區的年夜飯,越南的年夜飯和這兩個省地區不多。

二、越南繼承了一些非常傳統的中華風俗
在越南春節中,人們會在大門上插上桃樹枝。在我國北方地區,春節時期,桃樹還沒有發芽。由於氣候不一樣,在越南地區,桃樹已經在春節前後發芽。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春節習俗,在我國唐宋時期,還有春節插桃樹枝的習俗。但是隨著一系列王朝的更替,這個傳統在我國已經沒有了。越南作為鄰國,反而繼承了插桃樹枝的傳統。無獨有偶,除了插桃樹枝,還有插綠的說法。在越南的春節期間,普通的越南家庭里都會插上一株綠色的植物,象徵著春意盎然的一年。這也是一個傳統的中華習俗,目前在越南還能看到。在我國嶺南地區,有過春節買鮮花的傳統,和越南的插桃樹枝、插綠比較接近,但是又不完全一樣。我國很多比較古老的春節習俗,在我國已經看不到了,在越南、韓國等國家反而能夠看到。

過年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越南人也是一樣。我國各地區的餃子餡都不一樣,在越南,由於牛羊肉比較昂貴,越南的餃子以豬肉餡或者魚肉餡為主。最近10年,越南的經濟發展比較快,出現了我國90年代末期或者21世紀初期的情況。隨著,物質的豐富,越南人的春節越來越精彩。目前,韓國、日本的很多大企業在越南的設立了工廠,很多越南年輕人進入工廠做工,也是一年到頭才回家。在這樣的情況下,越南版的春節相親出現了。不過,越南相親是有規矩的。男孩一般穿的比較正式,女孩則穿傳統的奧黛。男孩前往女孩的家,當然不能空手去。一般會帶一些水果和大米,這是越南的習俗。隨著新一代年輕人的長大,越南的年輕人們也渴望城市的生活。一些在外企工作的年輕人,還買上了汽車。言而總之,我國農村曾經出現的問題,在越南基本上也會出現。

5、過年給多少壓歲錢

1. 壓歲錢是美好祝福的表達,所以多以整數為宜;又或者是吉祥的數字,像6、8等。

2. 壓歲錢的金額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以及習俗來給,總體隨大流就可以,不要盲目攀比,否則自己很容易吃不消。

一般家庭來說,壓歲錢不要超過500,100-200是比較合適的,這樣既不會對自己經濟上有壓力,對於那些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也會有自己處理壓歲錢的權力。

「壓歲錢」給到孩子多大合適?

自己的孩子:

對於自己家裡的孩子,想必父母們在孩子結婚前,每年過年都會給孩子「壓歲錢」,無論錢多錢少,都是對孩子的一片心意。

而結婚後,長輩們就不再給孩子壓歲錢了,因為結婚後就代表成家立業,有能力承擔家庭的責任,不再需要給壓歲錢,反而這個時候晚輩就要給長輩壓歲錢了。

親戚家的孩子:

過年的「壓歲錢」,一般都是給小孩子的。像親戚家裡的孩子,一般從小給到12歲左右,1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是大孩子了。

如果再大一些,給到18歲左右就不再給了,因為18歲的孩子,差不多都快上學,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其實,孩子究竟多大開始就不再給「壓歲錢」了,關於這個沒有什麼硬性的規定,俗話說:「三里不同俗」,一般都是根據各地的習慣,或者根據各家家庭習慣。

一般來說,孩子已經完成學業,參加工作或者自己已經可以賺錢了,就不再給壓歲錢了。那些已經結婚的子女自然更是不用說了,結婚後估計只能給小輩壓歲錢了,而收到壓歲錢的幾率就很小了。

「壓歲錢」沒有年齡限制

對於這個民間「習俗」,對於年齡是沒有具體的限制的,反而是取決於壓歲錢要給的對象,和自己在家庭群體中所處的輩分關系。

只要是一方願給,一方願收,多大年齡都可以。就像現在還有很多父母會給有工作能力,甚至已經結婚的子女壓歲錢,因為孩子無論多大,對於父母來說,都是孩子。

6、越南的民俗

越南婚禮習俗:居住在越南北部的萊州省的芒族(Mang),屬於高棉語族的一個分支。芒族人口並不多,只有大約2300人。芒族人成年後,可以自由戀愛結婚,而不是由父母包辦定親,這種習俗在傳統社會中並不多見。在結婚時,女方家長並不向男方索要聘禮,而是兩家把各自的豬,雞,酒,糧食等湊到一起,邀請全村的人來舉行一個婚禮慶典聚會。
結婚後,新郎不能住在女方家中,所以一般都是新娘離開娘家到丈夫家去生活。如果丈夫早亡,新娘可以再婚,但是她不能帶走自己的孩子,必須把孩子留給丈夫家的人撫養。

康族(Khang)人與芒族相距不遠,但是風俗卻大為迥異。康族人的婚姻都是由父母或者叔叔安排的。根據他們的民族習俗,男方家長第一次到女孩家提親時要給女方帶兩只小雞,一隻肥豬和一籃子大米作為見面禮。此後,這個男孩要到女方家中住上一段時間,至少是兩年,多者長達十二年,一直到女方家長同意他與女兒結婚。然後,男方必須再次帶著禮品到親家,其中包括50公斤豬肉,4隻小雞,5公斤鹽,40公斤大米,20瓶酒和一些錢。女方的父母必須把女兒送到新郎家中,告訴新郎和他的家人新娘有什麼本領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等。然後新娘就正式成為丈夫家的一名成員了,並且改隨丈夫的姓氏。

庫哈族的婚禮

在越南的中部地區(廣平,廣治,承天-順化省)居住著孟-高棉語族的另一個分支,庫哈族(Khua),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當男孩子和女孩子雙方同意結婚後,他們分別向自己的父母徵求意見。如果雙方都沒有反對意見,就准備舉辦婚禮了。結婚慶典分為兩個階段,舉辦兩次宴會。

首先是在婚禮前一天晚上,新郎交往的一些小夥子到新娘家,把滿面羞紅的新娘子帶到未婚夫家中。第二天早上,男方派兩名代表到新娘家告訴她的父母新娘已經在新郎家了。他們還要帶一把劍和一串玻璃珠子留在新娘家的前屋,並被犒賞一頓午餐。

第三天,新娘的家人被邀請到新郎家參加婚宴。然後,新郎和新娘一起帶著四隻雞回娘家,正式向新娘的父母和親戚朋友宣布他們結婚的消息。而且新郎必須在新娘家住3天。

以上是婚禮的第一階段,基本上都是雙方家庭的內部事務。第二階段是請全村人參加的婚宴,由雙方家庭共同准備。但是如果男方家庭不是特別富裕,他們也可以推遲舉行全村的婚宴。

搶新娘

在越南北部山區居住的婁婁族(Lo Lo)舉行婚禮只能在陰歷每個月的第10天到第15天期間舉行。婁婁族的青年男女示愛的方式頗為特別。他們用線把竹筒穿起來做成擴音器,男孩子通過自製擴音器向他愛慕的女孩傳達信息,他說:「我非常愛你,我將向你敞開我的心扉。如果你也愛我,我就把你帶回家做我的妻子。」

如果女孩也對男孩有意,她就回答:「你難道不知道我已經愛上你很久了嗎?但是,你要記住,你的愛不應該僅僅表現為甜言蜜語。」

這樣男孩就明白那個女孩已經同意了他的求婚,他應該去准備迎娶心愛的姑娘了。

然後過一些時候,女孩從自己的家裡溜出來—這都是提前計劃好了的—她的意中人夥同一群年輕的小夥子把姑娘「綁架」到男孩子家中,然後他們再到女孩家把情況通知她父母。

五天以後,男方的家長到女孩家裡提親。如果女孩的父母不同意這門親事,他們就要接受罰款。

在舉行婚禮的當天,女方要派兩名代表到到新郎家中,並贈送一籃子黏米飯和一隻煮熟的大公雞。新郎和新娘都要到屋外迎接這兩名代表,並一起吃他們送來的米飯和雞肉。

在越南,不同民族的婚禮風俗都有各自的特點。

越南過年習俗:越南的春節從每年農歷臘月廿三灶王節開始,過年的氣氛一直延續到整個正月,用越南的民間說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樂」的月份。按越南民間傳說,臘月廿三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靈都要回天上去報告這一年的情況,灶王爺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匯報這家一年的情況。灶王爺一走,就沒有神在家看管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灑掃庭除,改建家裡一些不敢動的地方,准備過年了。這一天也稱之為入除。這與中國民間關於灶王爺的傳說顯然同源。為了好好送灶王爺上路,讓灶王爺匯報的時候高抬貴手,人們都要去放生鯉魚———灶王爺的坐騎。

入除後就得准備年貨。從「肥肉腌蕎紅對聯,蕃桿炮仗綠年粽」這句民謠里可以看出傳統的年貨內容。現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買很多肉以備過年還是必需的。生活再怎麼好,這腌制的蕎頭還是留在人們的餐桌上,已經成為過年的傳統符號。對聯盡管還有人買,但由於漢字已不具備官方文字地位,已經不那麼盛行了。蕃桿是免除災禍的東西,不能少。至於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紙命令,廢止了這個傳統的過年方式。為了保留過年的氣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會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廣場組織施放禮花活動。年粽則是用於祭祖的。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隻有1公斤左右,取天圓地方之意。

在越族(京族)人家裡,春節期間有3樣裝飾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運的象徵。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於氣候原因,沒有桃花,一般以黃梅花代之。作為一種裝飾,不但家裡有,商店裡有,連各機關單位也都會擺放。與此同時,各單位都會在門口掛上迎接新年的橫幅,就是廟宇等場所,也不例外,因為廟宇是越南人過年活動的主要場所。各文藝單位也會於除夕晚上,在街頭組織演出,以營造過年氣氛。作為法定節日,越南春節放假3天。家家都會在家裡插上國旗,樓房住戶就把國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五果盆」是用於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種,在越南語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願年年有餘,豐衣足食,有錢使不完。

過年了,越南人會不遠千里萬里往家趕,就為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一起守歲。在舊年將過、新年來臨之際,擺上香案,迎接新年,稱為「年發」。除夕夜,越南人還有「求祿」的風俗。一般有兩種:一種稱為「采祿」,通常從寺廟祭祖返回時,隨手採摘一根帶有綠葉的樹枝回家,寓意為採集天地神靈賜給的福祿。這根樹枝拿回去後,插在家裡的神龕前,直到樹葉枯殘為止。另一種是帶一些果品回來,也稱之為「祿」,可以分發給朋友親戚,看作是在散福。

初一早晨,家家戶戶都要拜祭祖先,同時也拜土地、灶君、百藝師祖,祭品不限多少,但一般都要有粽子、紅燒魚、包肉團、炙肉、腌蕎頭、牛肉等。供拜完畢,小孩要向家中老人拜年,大人們則要給他們壓歲錢。早餐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吃用葦葉包的糯米粽子。有特色的是「沖年喜」。越南人很看重大年初一第一個到自己家拜年的人。這個人被稱作「沖年喜」之人。許多家庭年前都會托一個忠厚善良、有福分的人來「沖年喜」,以求新年的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越南的大年初一還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活動:唱歌跳舞、表演戲劇、舞龍舞獅,最具特色的活動是下人棋。將中國象棋的棋盤畫在地面上,手執木牌(木牌上刻有與棋子對應的車、馬、炮等)的人充當棋子坐在場中。對弈時,由棋手調遣,旁人以鼓聲催行,頗似金戈鐵馬的沙場,有較強的真實感,深受越南人民的喜愛。

年初一的禁忌也頗多,如:不能吵架、不能講粗話、不能借東西、不能討債;還有不能幹農活,否則會驚動土地神,莊稼會遭殃;初一還不能掃地,即使掃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後能動土時再倒。初二、初三兩天,已成家立戶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須向父母致以新年問候、敬贈禮品;若父母已去世,則要帶上供品,到長兄家拜祭父母之靈。初四,人們燒化紙錢、紙衣,以祭送祖先。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頓團圓飯。正月期間,越南民間常有許多活動,統稱為「賞春」。有賞水仙花、鬧花燈、唱戲、民歌對唱、禮拜寺廟、游覽名勝古跡等。

越南各少數民族有各自的過節特色。如苗族在除夕夜習慣以齊放獵槍代替鞭炮,先到溪邊燒香祭禮後方打水回家煮年夜飯;吃年夜飯前要祭祖,飯後不能喝湯,認為喝湯會使莊稼受淹;春節期間,全村或幾個村的人聚集在一起舉行賽歌、跳民族舞、拋綉球等活動。

越南居住習俗:越南人的住房,各民族各具特色。越族人住房一般為土平房或磚瓦平房,住房直接建在地上,房頂是人字架。房屋布局,中為堂屋,兩側為耳房。房後常挖有池塘。房前大多建有院落,有水井、洗澡間和廁所等設施。房檐下常置有一排水瓮或修有儲水池,用以接儲飲用的雨水。房前屋後常有幾棵檳榔樹。屋內正房中央的牆壁設有供台,供奉祖先的牌位。

農村住土房或竹屋很普遍,上邊覆蓋稻草,牆用稻草和泥抹成。房屋正面一般開一扇窗,用油紙糊上,廚房一般緊連著畜舍。泰族、岱依族、儂族、芒族等少數民族,一般住竹木結構的高腳屋,樓上住人,樓下為廚房和家禽畜欄。

越族人的基本居住單位為村,幾十戶以至上百戶組成一個自然村,竹叢和椰林又成為大多村莊的標志。多數村莊建有祠堂或宗廟,是村民平日閑聚和節曰舉行慶祝活動的場所。竹叢、椰林、檳榔樹和祠堂構成了越族人的村莊特徵。

7、春節給壓歲錢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習俗?各個地方壓歲錢是多少?

春節給壓歲錢是漢代時候開始的習俗,各個地方壓歲錢都不一樣,比如福建平均是3500元,浙江3000元,上海1500元,江蘇1000元。對一些小地方,也就幾百塊左右。廣東平均是50塊,甚至幾塊錢都有!對大部分人來說,500塊是比較常見的!

文獻記載,壓歲錢最早在漢代出現。那時候的壓歲錢也叫壓勝錢,這種錢是避邪品,不是真的錢,是鑄成錢幣形狀的佩戴物品。有的正面刻著各種吉祥語,比如“千秋萬歲”、“去殃除凶”、“吉祥如意”、“福祿壽喜”、“長命百歲”之類的,背面則刻著各種圖案,如龍鳳、斗劍等。明清時期壓歲錢流行起來,是為了給小孩鎮惡驅邪的,壓住邪祟,可以保平安!

各地壓歲錢多少不統一。其中福建省壓歲錢最多,他們收到的壓歲錢平均是3500元,福建莆田更高,竟然達到了12000元!但也有人表示福州旁邊的小縣城也很一般,正常給個幾百塊壓歲錢!東部沿海地區比較發達,相對比較高,比如浙江3000元,上海1500元,江蘇1000元。

但是最少的是廣東省,只有50塊,和福建的壓歲錢形成鮮明對比。這還算好的,有不少廣東人表示經常收到1塊、5塊。之所以這么少,也是有原因的。他們認為壓歲錢只講“意頭”,不比金錢多少,五元十元,都是心意,心意到了就可以!因此才會出現一塊兩塊的壓歲錢!

實際上,壓歲錢只是一個意思,確實沒必要去計較,大家也是圖一個開心,所以不需要比較多少!多和少,心意到了就行哦!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哦!

8、越南曾是中國藩屬國,獨立後他們還依舊過春節嗎?

越南古稱安南,在兩年多年的中國帝制社會中有一半多的時間歸於中國王朝統治,其文化受中華文明影響巨大且深遠,至今越南古籍依舊是以漢字為主書寫而成,其諸多風俗習慣與中國也一脈相承。春節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節日,在被中原王朝統治期間,春節這項習俗也自然而然的由中原傳至越南並被其吸收發展,至今日越南依舊會過春節,只不過與中國春節在許多細節上有所差異。

一:越南春節之由來

越南人將春節稱之為“元旦”,而這種稱呼則直接來源於中國的元旦二字的發音,要知道在中華民國之前,中國的元旦與春節本就是一個節日,直到孫中山確立以公歷紀年之後公歷的新年元旦節與農歷的新年春節才區分開來。除元旦外,越南人還把春節稱叫做“大節”和“彌勒春節”、“古傳節”等,越南人過春節也是自農歷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開始,他們與中國人一樣也要在這一天祭拜灶神,越南人認為灶神掌管人間廚房,是十分重要的民間神靈,在二十三這一天灶神要前往天庭向玉帝報告人間情況,所以要好生的祭拜灶神,此外在這一天趁灶神不在人間,他們要進行家中的大掃除,因此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也被越南人稱之為“入除”日。

二:越南春節習俗

越南春節也有著豐富多彩的新春習俗,有些是從中國傳入,有的則是中國習俗經越南本土改造之後形成的新風俗,但無論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的,這種種風俗都表達了越南人對新年的祝福和祈盼。

就中越兩國春節習俗的相同點來說,越南春節也有著大掃除、吃年夜飯、守歲、壓歲錢、貼對聯等種種習俗。“有錢沒錢,洗洗過年”是越南人民的觀念,他們也會在臘月二十三左右於家中進行大掃除,以希望掃除陳舊之氣與疾病困難。在除夕夜也會燃放煙花炮竹以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和守歲。但除這些之外,越南在千餘年的發展歷程中也孕育出帶有越南特色的獨特的春節傳統並一直傳承至今。

首先在越南的春節,人們有著插桃花和梅花的習慣,一般來說越南北部人民喜愛桃花而南部民眾則更喜歡梅花一些。在越南人心中,桃花與梅花是春節的象徵,同時它們代表著幸運,越南人覺得在家中插放桃花枝和梅花枝會為全家帶來幸福與快樂。越南人認為梅花和桃花都會在除夕夜的晚上盛開,而如此美麗的花朵開放景象也必然意味著來年將會有十分幸運,財源滾滾來。

越南人在飲食方面也有著自己的特色,人們一般會在春節期間吃方形的地餅和圓形的糯米糕,這兩樣食物是越南人必不可少的,地餅為方形,代表大地,糯米糕為圓形,代表天空,兩者一塊即代表著天圓地方的世界,是越南人祭祀所必備的供品。而在年夜飯中,地餅和糯米糕也深受人們喜愛,地餅一般以豬肉或綠豆為餡,用糯米製成,外面則用芭蕉葉或粽葉包裹而成,最後用兩根竹簽一橫一豎的穿插起來,不但味道十分鮮美,而且其外形如同土地一般,綠色的葉子又顯得土地十分肥沃,裡面的豬肉和綠豆餡則寓意土地上有動植物生存,這一切都象徵著來年會五穀豐登。

越南春節還有著一項獨特的習俗被稱為“沖家”又被稱為“沖地”、“沖年喜”。那麼什麼是沖家呢,原來啊在越南人心中,新舊年交替時節來到家中的第一個客人被稱為“沖家人”,“沖家”代表著客人會將喜氣、幸運快樂等美好祝福帶到家中來,全家都可以健健康康、順順利利的度過新的一年。沖家這項習俗在越南十分重要且有特色,新年初一是一年之始,越南人堅信這一天如果平安喜樂那麼新的一年都會十分開心順利,所以他們十分看重沖家這項習俗,因此來家中做客的“沖家人”也必定是要選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的人前來,一般來說為擁有高學歷、並與家中主人年齡相仿的男性成年人前來。

三:如今的越南春節

時代在變,傳統的節日也隨之發生變化,許多人認為春節是“舊事物”,它無法跟上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潮流,越南應當學習西方國家採用公歷紀年,將公歷的新年作為越南應該大力弘揚的節日,傳統的農歷春節應該被廢除,為此越南政府也進行多方調查與思量以確定是否要廢除春節。2015年越南政府發布公告宣布越南的“元旦”即春節放假時間為九天,這表明越南政府對春節依舊持有大力支持的態度,並且有意將其作為加強民族團結和推動國內消費的絕佳時期,這也反映出歷時數千年的春節在今日依舊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9、每個國家過春節的習俗

1.韓國

韓國雖然在春節期間也貼春聯,但是韓國的春聯不同於我國的紅底黑字而是白底黑字的,而且中國一般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那天貼春聯,而韓國在立春那天貼春聯;

除夕夜裡守歲,有別於中國用鞭炮震懾年獸的故事,韓國則是為防一種名為夜光鬼的怪獸,傳說這種怪獸喜歡偷走住戶的鞋子,一旦他的鞋子被偷走,那麼新的一年他的好運也被偷走了。但夜光鬼喜歡數數,所以他們會在自家院子里放上竹簍等眼多的物品來保護 「鞋子」;

韓國春節也會祭祀祖先,包壓歲錢等,但是不同中國統一紅色的紅包,韓國的紅包五顏六色,其中最常見的是白色;

韓國春節會穿上傳統的韓服,喝年糕湯和辣白菜象徵新的一年團團圓圓。

 

 

2.日本

日本習慣於在12月31日夜裡吃蕎麥面條並且一定要在零點之前吃完象徵長壽與健康,希望在新的一年裡不畏艱險,頑強奮斗;

日本除夕夜會鳴鍾108次,前107次要在零點之前敲完,最後一次在零點之後敲響,每次必須等上一次鍾聲徹底消失後才能敲鍾,象徵著與舊的一年徹底揮別,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開始;

除夕夜鍾聲響起,日本人就會從家出發前往寺廟進行參拜,也成為「初詣」,祈求新的一年順遂平安,心想事成;

新年的第一天,日本人會去往海邊或者山上迎接第一抹日出,他們相信這樣能保證自己新年願望順利實現;

春節日本也有包壓歲錢,拜年的活動,還有搶購福袋,就是商場把商品打折促銷裝在附帶里,寓意著新的一年有個好彩頭,有點像中國置辦年貨的意思。

3.越南

越南在春節前夕會在河內規模最大的「同春市場」里購買對聯,炮竹,蜜餞,糖果等。也會有「花市」專門出售桃花和金橘;

除夕夜裡,越南人會有「采綠」的習俗,就是折下鮮嫩的樹枝帶回家放置,因綠和祿同音,有祝新的一年財運旺盛的意味;

越南人春節期間也會祭祖拜年,分發紅包,舞獅,欣賞戲劇等;

越南人春節最主要的特色美食是年粽和糯米餅,年粽和中國粽子的食材一樣但是是方形的,而且尺寸會大得多。

4.新加坡

春節新加坡最出名的就是在濱海灣舉行的迎春會,哪裡有很多小吃,表演活動,燈展,水上遊行,大型的煙花展示等等,非常具有「年味」;

同中國一樣,新加坡也會有舞獅,包紅包等傳統項目,但他們春節特色的美食是「七彩魚生」,魚寓意著年年有餘,為新年增添好的兆頭,各種輔料,比如蔬菜絲之類的將菜品裝飾的五顏六色,寓意著福星高照,糕點便是黃梨撻最為出名,黃梨有旺的意思,為圖財旺,氣運旺,新的一年旺上加旺;

新加坡走親訪友都會提著桔子,離開時主人會和客人交換桔子,寓意大吉大利,好事成雙。

 

5.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除了相同的鞭炮,包紅包,走親訪友,外也有自己特色美食,其中一道「魚生」和上述新加坡一致,就不再贅述了,還有年餅,主要由雞蛋做成,類似於雞蛋卷,馬來西亞還有一道「盆菜」,盆菜裝在圓盆里,講究合家團圓,幸福美滿,裡面有各種食材,雞,魚,鴨,海鮮,蔬菜等等,經過各種煎,炸,煮等等的烹飪方式做成,寓意福運旺達,五福臨門;

初九那天,馬來西亞人會去「拜天公」,也就是燃鞭炮等活動,不過會比除夕更熱鬧。

 

5.印尼

印尼春節共五天,前四天為慶賀日,第五天是元旦節,春節前打掃,放賀歲歌,采辦年貨等等,女性們喜歡坐成一排,請明星按當地風俗在手心上畫各種圖案,他們也會燃煙花炮竹,有用小麥,乳酪,糖等做成球體,外面撒上金箔粉的「冰糖葫蘆」,甜味很足,象徵新的一年幸福美滿;

新年第五天,全國各地都會表演《羅摩衍那》,人們爭相飾演史詩中的英雄,和紙做的猿巨人戰斗,用火箭將它消滅,寓意新的一年能克服災難,平安喜樂;

部分印尼人還有「跳火」的習慣,家裡點燃火堆,人們在火上方跳躍,寓意燒除霉運,新的一年福星高照;

印尼人在新年第一天禁止發脾氣,干壞事,否則就意味這這一年都會干壞事,很不吉利;

印尼的地域寬廣,很多地方迎接新年的方式也不同,有些地方會以痛苦來迎接新年,寓意對往昔痛苦歲月的放下,有些地方以忌食一天一夜來迎新年,寓意這新的一年乾乾凈凈的開始等等;

元旦清晨,人們會跨上漂亮的小包,特製的小燈。將各色的粉末,碎紙灑向空中,相互噴灑紅水或各色漿液等等,俗稱「灑紅」,老人小孩會將紅粉塗抹在對方的前額和腮部,寓意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10、一般過年壓歲錢都給多少

壓歲錢給多少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以及地方的經濟狀況,一般來說,給親戚朋友的孩子的話,幾十元到一百元左右都可以了。壓歲錢的來歷-壓

壓歲錢的來歷-壓歲錢給多少?

壓歲錢給多少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以及地方的經濟狀況,一般來說,給親戚朋友的孩子的話,幾十元到一百元左右都可以了。

壓歲錢的來歷

壓歲錢是漢族的傳統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計時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給晚輩。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認為有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當時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些錢並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一種佩戴的錢幣形狀的避邪品。壓歲錢的的來歷有兩個寓意,一種為壓「祟」。祟是傳說中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熟睡的孩子,傳說有人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邊,以此助孩子把祟嚇退,因此得名為「壓祟錢」。

還有另一種說法為「壓驚」。傳說古代有一種凶獸叫「年」,每隔365日後之夜就會出現,讓人非常害怕。人們最開始用食品來安慰在驅趕「年」時受到驚嚇的孩子,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

壓歲錢最開始並不是真的給錢,而是給像錢一樣的象徵性東西,以起震懾作用,隨著長輩在過年時包一塊大洋給子女的情形出現,壓歲錢的意義才發生重大改變。從此以後,壓歲錢的辟邪去魔的說法逐漸結束,演變成了希望晚輩步步高升等美好勵志的寓意。但依舊有希望晚輩能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平平安安的祝願。

壓歲錢的意義

傳統的年俗給壓歲錢是希望能鎮惡驅邪。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襲,所以要用壓歲錢來幫助壓祟,「歲」與「祟」諧音,希望得到壓歲錢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年。

自從壓歲錢變成了真正的貨幣之後,壓歲錢的意義也發生了改變。壓歲錢「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漸結束,而其新擔負的「一本萬利」、「財源茂盛」、「步步高升」等「勵志」作用應運而生。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另一種也是最為常見的,即由長輩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

壓歲錢給多少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給的壓歲錢也逐漸提高了,也有的長輩由於過於溺愛晚輩,也會將壓歲錢提高,甚至有人將壓歲錢當作人情,認為給太少則拿不出手,因此會准備大的壓歲錢紅包。

其實,壓歲錢給多少應該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以及地方的經濟狀況,一般來說,給親戚朋友的孩子的話,幾十元到一百元左右都可以了。但有的家庭經濟水平較高,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范圍來給。

壓歲錢代表的應該是一種美好的祝福,而現在祝福和感恩的本質已經逐漸淡化,不應該讓孩子以拿到「更多壓歲錢」來作為目標,而應該讓他們學會理財、認識壓歲錢的美好寓意。

壓歲錢怎麼花

首先家長應該明確,孩子的壓歲錢不能夠佔有,不然會給孩子造成不信任感。現在的壓歲錢是培養孩子理財觀念的不錯選擇。家長可以在過年後,帶著孩子用自己的壓歲錢去購買學慣用品,書本等,再留下一小部分讓其自由發揮,剩下的部分則父母幫助其建立一個理財基金或者幫孩子存起來,告訴孩子,下次要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才可以動用。父母在幫孩子存起壓歲錢時,要告訴孩子還有多少錢,以及將來可以怎麼用,切不可直接佔有。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