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相親有多少光棍漢
1、過年相親季,大齡剩男和剩女誰更著急?
過年相親季,最大的90後已經邁入30歲的門檻。雖然過去時間里,離婚率創了歷史新高,但大齡男女的結婚問題依然是社會熱點。過年期間,這個問題更是親戚朋友最關心的話題。
那麼未婚的大齡男女對於結婚這件事,到底誰更著急呢?我調查了500個家庭,得出這樣的結論:女方父母更著急,男方自己個著急。
一、比起脫單,女人更想賺錢
在結婚這件事情上,女方的父母表現得尤其著急,一到過年,趁著女兒回家,安排的相親是一場接一場。催婚的理由無外乎三點:1、年紀大了不結婚會被親戚鄰居議論,人言可畏。
2、年紀大了不結婚會錯過女性最佳生育期
3、結婚之後能穩定下來,有人照顧
4、女生年齡越大越被人挑剔,越找不到好男人
但對於以上理由,很多女性表現出毫不在意。面對自己日益增長的年齡,很多女性都對婚姻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打算。很多女性都表示:
「能讓我焦慮得不是還沒有結婚,而是缺錢。」
「三十歲要是還嫁不出去,我就做好孤獨終老的准備。在沒有遇到那個對的人之前,我想努力賺錢。」
「快過年了,家人急,不明白有什麼好急的。現在攢夠下半生象現在一樣生活的錢,不就欠個孩子爹么?那也要找個合意的啊。」
可見,在結婚這件事情上,很多女性更要求婚姻的質量,而不要求婚姻的時間。她們知道自己不是下定決心不結婚,也不是馬上就要結婚,只是想找一個讓她們願意結婚的人而已。
而婚姻的質量,自己在今後婚姻中的生活水平和家庭地位,更多取決於自己獨立的能力和經濟水平。所以與其擔心自己的嫁不出去,不如先為自己今後的生活打好經濟基礎。遇到了愛情不至於因為兩手空空而自卑或者錯過;沒有遇到愛情也不至於讓生活因為缺錢而落魄。所以很多女性都清楚地知道:脫貧比脫單更重要。
二、比起愛情,男人更需要婚姻
都說女人婚前談彩禮現實,其實在婚姻面前,男人更理智。
隨著結婚率的不斷下降,離婚率的不斷升高。女性獨立自主能力更強,有更多的女性開始把握婚姻的自主權。所以在結婚這件事上,大齡男性普遍比女性更著急,更現實,也更清醒。
我們能看到在很多相親節目中,很多男嘉賓最後的選擇出乎觀眾的意料。他們往往沒有選擇堅持自己的心動女生,也不選擇異地的優秀女生。他們多數會選擇同城又對自己有好感的女生。通俗地講,這樣的選擇叫「可遇而可求」。
因為他們知道選擇這樣的女生,戀愛和結婚的成功率會更高。對於他們來說,愛情並不是什麼信仰,結婚才是目的。就有男性朋友勸過自己的大齡妹妹說:「結婚嘛,就是在喜歡自己的裡面找個條件好一點的,挑來挑去又能挑到什麼好的,能過日子就行了。」
可見,大齡男性已經基本褪去了尋找真愛的想法,像是在市場買菜一樣,在婚戀市場上,只希望尋找到物優價實的對象罷了。所以相親的時候,男方更願意展示自己的優勢條件,比如:房子、車子、工作、收入等。而對女性提出的要求也更符合生活方向,比如:多久結婚、多久生孩子、能不能做家務、是否孝順等等。關於感情、對於性格是否相投,似乎倒是不那麼看重。
三、為什麼男人比女人更著急結婚
一言以蔽之,因為男性在婚姻中獲利更多,受益更廣。
婚姻在女性眼裡一直都是幸福的大門,是愛情的另一個起點。因為愛他,才願意做他的新娘,結婚是為了有一個合理的身份能與他共度餘生。
雖然現在很多已婚女性爆出婚後的不幸福,社會整體的結婚率也在下降。但是多數單身女性還是把愛情當作婚姻的基礎,堅持著自己的信仰,這也是她們雖然沒有結婚,但也並不著急的原因。因為要她們結婚,第一個條件就是,找個自己喜歡的。
反正都是生兒育女,柴米油鹽,和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去過,哪怕粗茶淡飯也能如詩如畫,甘之如飴。而這樣枯燥的一生,如果要和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度過,倒不如自由自在更樂得清閑。
可是男性的想法正好相反。反正都是結婚生子、雞毛蒜皮,找個懂事的、會過日子的比什麼都強。因為結婚生子對大多數男性來說,只是生命中每個階段必須要完成的一項任務。就像古代男性到了一定的年齡就開始找媒人,詢問各家的姑娘,進行婚配一般。
這其中女性身不由己,卻也還關心自己被許配了何許人也;而男性往往一切遵從父母的意願,不多過問。因為他們還要忙著讀書、科考、為官、交友等等。
自古至今,愛情是女性終其一生的追求和夢想。而已婚只是男人的一個社會屬性。他們忙著找對象,忙著結婚,忙著生孩子,就是為了在這之後能忙著升職,忙著加薪,忙著實現自己其它所有的期待。所以在這個必須要完成的事項上,男人比女人更著急。
總結:男女因為不同的原因走向婚姻,是受性別、思維習慣、社會屬性等多種原因影響的。但是無論是什麼原因,都希望每個人能不負此生,對自己負責,對婚姻負責,無論是結婚還是等待,都能做出自己最忠實的選擇。